我們都知道,合適劑量的藥物/療法有助于改善疾病的治療,那么近年來,科學家們又有哪些新的研究成果呢?本文中,小編對相關研究成果進行整理,分享給大家! 【1】JAMA:高劑量維生素D的攝入或會讓轉移性結直腸癌患者獲益 doi:10.1001/jama.2019.2402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志JAMA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美國達納-法伯癌癥研究所的科學家們通過進行一項小型臨床試驗發現,在化療過程中補充高劑量的維生素D或能通過減緩疾病的進展使轉移性結直腸癌患者獲益,這是研究人員完成的首個隨機臨床試驗來分析維生素D補充療法對惡性或轉移性結直腸癌患者的效益。 研究者表示,在維生素D高劑量攝入組,患者在疾病惡化前平均壽命延遲了13個月,而低劑量組患者則平均延遲了11個月,此外,維生素D高劑量攝入組患者在為期22.9個月的研究中,其疾病進展或死亡的可能性會減少36%,這項臨床試驗中患者數量較少,因此研究者并不能確定是否攝入高劑量維......閱讀全文
1、AI多方面改善腫瘤療法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方法有潛力影響癌癥療法的多個方面,包括藥物的發現、臨床開發,以及最終的臨床應用(圖表1)。目前,這些過程既昂貴又耗時漫長(平均約20億美元,10年),而且因為常規有限樣本隨機對照試驗的局限性,對更廣泛
最新研究發現,患有心臟病的人在開始使用他汀類降膽固醇藥物時,如果使用較大劑量可能引發糖尿病。“這不是說要停止使用他汀類藥物,”來自溫哥華英屬哥倫比亞大學的主要研究者Dormuth如此說。“這些患者需要應用他汀藥物,但問題是,他們應使用較高劑量藥物還是較低劑量藥物?” Dormuth與其共同作者
導讀實驗動物分組時,我們常常碰到以下情況:如有40只皮下荷瘤小鼠需隨機分為4組,但每只腫瘤體積大小各異;又如有50只SD大鼠,需要分5組,但性別和體重均不一,該如何將其隨機分配呢?對于大多數的我們,很可能會參雜人為因素對動物進行編號,殊不知這并不是一種科學的做法。原來實驗分組不像抓鬮擲硬幣,它需應用
2016年12月4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項刊登于國際雜志Journal of Biomedical Nanotechnology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美國德克薩斯大學(The University of Texas)的研究人員通過研究開發了一種新型設備,其能夠給治療癌癥及其它疾
帕金森病是在阿爾茨海默病之后,第二常見的神經退行性疾病。據估計,世界上有接近1000萬PD患者。PD的主要病理改變是中腦黑質致密部多巴胺(DA)能神經元變性死亡,由此引起紋狀體多巴胺水平顯著減少。臨床表現為震顫、肌強直、運動緩慢及步態和姿勢不穩定。以往治療PD的主要手段為左旋多巴/卡比多巴,但長
帕金森病是在阿爾茨海默病之后,第二常見的神經退行性疾病。據估計,世界上有接近1000萬PD患者。PD的主要病理改變是中腦黑質致密部多巴胺(DA)能神經元變性死亡,由此引起紋狀體多巴胺水平顯著減少。臨床表現為震顫、肌強直、運動緩慢及步態和姿勢不穩定。以往治療PD的主要手段為左旋多巴/卡比多巴,但長
2013年的全球疾病負擔調查結果顯示,藥物過度使用性頭痛(medication overuse headache, MOH)是發病率在世界范圍內為普通人口的1%~2%,在慢性每日頭痛病人中約占11%~70%,全球約有6300萬MOH病人,在全球所有疾病的壽命損失年排名中,MOH排第18位。雖然其
第一節 實驗動物的抓取和固定在進行實驗時,為了不損傷動物的健康,不影響觀察指標,并防止被動物咬傷,首先要限制動物的活動,使動物處于安靜狀態,工作人員必須掌握合理的抓取固定方法。抓取動物前,必須對各種動物的一般習性有所了解。操作時要小心仔細、大膽敏捷、熟練準確、不能粗暴,不能恐嚇動物,同時,要愛惜動物
眾所周知,他汀類藥物(HMG-COA抑制劑)是治療高脂血癥、預防心腦血管事件發生的首選用藥,因此也成為了心腦血管疾病患者出院用藥的標配。盡管他汀類藥物的心血管獲益明確,但在實際臨床應用中,還是會擔心出現不良反應。那么,長期服用他汀類藥物有哪些不良反應呢?這些不良反應又是否會影響他汀類藥物的心腦血
- 健康管理與慢病防控系列報道 隨著中國老年人口迅速增長,老年人已成為藥品市場的最大消費人群。據統計,老年人消費的處方藥品占23%―40%,非處方藥品占40%―50%。但老年人用藥的安全問題也應引起重視。 有文獻報道,超過60歲的老年人因為藥物治療而發生不良反應的危險性是一般成人的
科學家正在表達對一項法國藥物試驗設計的擔憂,并且呼吁發布更多信息。此次試驗導致1名參與者死亡,其他幾人則出現了嚴重的健康問題。 包括英國皇家統計學會(RSS)在內的研究人員分析了一份描述該試驗如何開展的文件,并且表示,關鍵信息仍然缺失。 研究人員尤其提到了一類信息的匱乏,即試驗設計是否包括
解放軍第302醫院肝衰竭診療與研究中心對近10年來9453例門診待查肝病患者的疾病構成和臨床特點分析研究后發現,由于醫療衛生條件改善、疫苗接種普及和人們健康意識提高等因素影響,五大常見肝臟疾病中占主導地位的嗜肝病毒感染性肝炎發病趨勢逐年遞減,而藥物性肝損害、自身免疫性肝病、酒精性肝病在我國的發病
新藥從設計到上市通常需要10-15年的時間,經歷漫長的研發過程和層層考驗,同時需要大量的資本投入。藥物通過發現篩選、臨床前研究、臨床試驗、新藥NMPA/FDA上市申報等環節,最終成為穩定、安全、有效的藥品,惠及人類健康。其中的每個研究階段都至關重要,特別是臨床前藥物研究獲得的結果對藥物進入臨床提
甲狀腺疾病是臨床內分泌科常見病,近年來,發病率逐年增高,據統計甲狀腺疾病人群發病率目前已超過5%,尤其在青壯年人群中和育齡期婦女中甲狀腺疾病的發病率尤為明顯增高,由于甲狀腺疾病的危害較大,不及時治療可損害全身多器官組織,所以發現甲狀腺疾病及時診斷治療非常重要。在甲狀腺疾病的診斷和治療過程中,離不開實
人到晚年,往往多種疾病纏身,以致不少老年人每天要服用多種藥物。在醫學上,同時服用五種或以上藥物叫做“多藥療法”。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米勒斯維爾大學教授、注冊執業護士辛西婭·布萊文斯認為,許多老年人服用的藥物總量過多,其中有些藥物根本無需服用。此外,藥物之間的相互作用還會加重患者的風險,可能會損害患者
【新聞事件】:今天LifeSciVc的Michael Gladstone撰文展望今年轉化醫學領域的主要事件。ECHO301將是今年最大的不成功則成仁試驗,但他估計無論成敗IDO領域的工作都只是開始,因為適應癥、人群、劑量、藥物選擇性等細節不會因為一個試驗結果全部弄清。活性極高、所以窗口狹小的細胞
【新聞事件】:今天LifeSciVc的Michael Gladstone撰文展望今年轉化醫學領域的主要事件。ECHO301將是今年最大的不成功則成仁試驗,但他估計無論成敗IDO領域的工作都只是開始,因為適應癥、人群、劑量、藥物選擇性等細節不會因為一個試驗結果全部弄清。活性極高、所以窗口狹小的細胞
新藥從設計到上市通常需要10-15年的時間,經歷漫長的研發過程和層層考驗,同時需要大量的資本投入。藥物通過發現篩選、臨床前研究、臨床試驗、新藥NMPA/FDA上市申報等環節,最終成為穩定、安全、有效的藥品,惠及人類健康。其中的每個研究階段都至關重要,特別是臨床前藥物研究獲得的結果對藥物進入臨床提供關
——關注后基因組時代的個體化用藥發展 11月15日,由中國醫師協會培訓部,上海交通大學Bio-X研究院和復旦大學生物醫學研究院聯合主辦,生物谷承辦的“2012個體化用藥前沿研討會”在上海召開,大會為期兩天,邀請了賀林院士、周宏灝院士、陳超、胡大一、石遠凱、沈琳、蔡衛民等二十多位國
2013年5月19日,在第四屆國際藥物代謝學會/中國藥代專業委員會(ISSX/CSSX)學術會議上,國際藥物代謝學會主席Bill Smith博士頒發了“國際藥物代謝學會特殊貢獻獎”,授予中國工程院周宏灝院士、劉昌孝院士,以表彰他們在藥物代謝領域的突出貢獻。授予周宏灝院士“國際
活體動物體內光學成像(Optical in vivo Imaging)主要采用生物發光(bioluminescence)與熒光(fluorescence)兩種技術。生物發光是用熒光素酶(Luciferase)基因標記細胞或DNA,而熒光技術則采用熒光報告基團(GFP、RFP, Cyt及dyes等)進
昨天,說到了有可能對醫療健康產生深遠的影響的8項臨床研究 【相關鏈接:2019年需要重點關注的臨床試驗(上篇)】。今天,是這項清單的其他部分,其中包括治療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囊性纖維化、脊髓性肌肉萎縮等藥物的研究。 9、疾病領域:非酒精性脂肪肝炎(NASH) 公司:Intercept Pha
科學家們最早在開發一種藥物或化合物時往往只是針對治療或改善某一種疾病,然而,隨著研究者們深入的研究或偶然間的研究發現,他們才意識到這些藥物/化合物或許還有別的用處,能夠治療其它多種類型的疾病,比如說研究人員就發現,治療糖尿病的藥物二甲雙胍不僅能夠治療鐮狀細胞病和β地中海貧血,還能夠有效殺滅癌細胞
我們都知道,他汀類藥物是著名的降脂藥物,然而近些年來,隨著科學家們研究的深入,他們發現這類藥物似乎還有其它作用,本文中,小編就對相關研究成果進行整理,分享給大家! 【1】PNAS:新發現!他汀類藥物或能讓癌細胞餓死 doi:10.1073/pnas.1917938117 超過3500萬美國
近日,據美國一項在20世紀70年代至1999年對患癌兒童進行的研究結果表明,盡管近些年來患癌兒童的生存率得到了明顯改善,但患者的生活質量依然非常低,尤其是在20世紀90年代患者的預后往往表現較差。 大約70%的兒童癌癥幸存者都會經歷療法引發的副作用,包括患第二種癌癥等,隨著患者生存率改善,兒童
本報訊 近日,《自然—通訊》發表了一種小鼠模型,同時展示了一種響應炎癥性關節炎疾病活性的釋藥凝膠。 炎癥性關節炎患者的疾病活性一陣子低,一陣子高,高的時候也被稱為疾病發作。傳遞劑量保持不變的藥物療法無法應對和適應這些活性變化,因此在疾病活性的循環過程中,可能無法達到最優用量。 美國馬
分娩鎮痛試點工作方案(2018—2020年) 為進一步規范分娩鎮痛相關診療行為,提升產婦分娩診療水平,優化與完善醫院分娩鎮痛的整體管理流程,提高圍產期醫療服務質量,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標 2018—2020年,在全國范圍內遴選一定數量的醫院開展分娩鎮痛診療試點工作(以下簡稱試點醫院)。發揮
衛辦醫政發〔2010〕123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衛生廳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衛生局: 為進一步規范兒童孤獨癥診療康復行為,提高醫療質量,使兒童孤獨癥患者得到及時診斷和有效的康復治療,我部制定了《兒童孤獨癥診療康復指南》。現印發給你們,請參照執行。 二○一○年七月二十三日
蛋白質是細胞功能的執行者,蛋白互作網絡(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通過蛋白之間的相互作用參與基因調節、基因表達、信號傳遞、代謝及周期調控等各個環節。在腫瘤惡化過程中,細胞中蛋白質互作網絡會發生改變,然而,目前并沒有針對這種變化的診斷工具。 近日,紀念斯隆
最近出版的2014年第9期《科學通報》上,刊登了由華東理工大學、同濟大學和清華大學的研究團隊共同完成的一份研究報告,報告稱,我國地表水中含有68種抗生素,另有90種非抗生素類醫藥成分被檢出。一時間,“喝水如同吃藥”的言論甚囂塵上,而抗生素也再次被推到風口浪尖,成為人們茶余飯后的談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