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數據顯示,全球約有25%的人曾經出現過失眠問題,其中約有20-30%是由于不同的睡眠障礙引起,而發達國家、城市的比例可能更高。近年來,科學家們在人類失眠癥研究領域進行了大量研究,也取得了很多可喜的成果,本文中,小編就對相關研究成果進行整理,分享給大家! 【1】Nat Genet:重大突破!130萬余人大數據助力揭示數百個與失眠相關的基因 doi:10.1038/s41588-018-0333-3 失眠是全世界第二大流行的精神疾病,而目前卻沒有有效的治療方法。盡管大量研究表明失眠可以遺傳,但是科學家們到現在為止都還不完全清楚其背后相關的基因和神經生物學通路。為了揭示這些秘密,近日來自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學、荷蘭神經科學研究所的研究人員進行了一項大型研究,他們分析了1331010個遺傳學相關的人組織樣品,以檢測與失眠相關的新的基因位點,并深入研究相關的信號通路、細胞和組織,相關研究成果近日發表在Nature Genetics......閱讀全文
Zelira Therapeutics是由澳大利亞大麻制劑生物制藥公司Zelda Therapeutics與私人大麻科學公司Ilera Therapeutics于2019年10月組建的一家全球領先藥用大麻公司,致力于開發品牌大麻產品,用于治療各種醫療疾病,包括失眠、自閉癥等。 近日,該公司公布
日本藥企衛材(Eisai)近日宣布,評估Dayvigo(lemborexant)治療失眠癥的關鍵III期頭對頭研究SUNRISE-1(304研究)的結果已在線發表于JAMA Network Open期刊。在該研究中,與安慰劑相比,Dayvigo顯著改善了入眠和睡眠維持。(Rosenberg R,
是不是感覺很久沒好好睡一覺了?如果你是患有嚴重失眠癥(超過1個月無法入眠)的5%人群中的一員,那么你大腦中的白質或許要受到譴責。 人類腦細胞的細胞體和突觸構成了大腦的灰質,而將大腦區域彼此連接起來的一束束尾狀物構成了白質。這些神經細胞的“尾巴”——軸突隱藏在幫助傳遞信號的脂肪髓鞘中。 研究人
筆者在上一篇文章阿爾茨海默病的新藥研發困局中寫過阿爾茨海默病的歷史,三種主流的假說,以及主流藥物的研發歷程。本文將重點介紹最近幾年內阿爾茨海默病領域的理論和新藥研發進展以及未來的發展方向。哥倫比亞作家馬爾克斯在《百年孤獨》中寫過這樣幾段話:何塞·阿爾卡蒂奧·布恩迪亞意識到失眠癥已經侵入鎮子,于是便召
一項研究發現,通過改變一個氨基酸,科研人員在一個實驗小鼠模型中引發了一種感染性朊病毒的自發形成,并且重現了克雅二氏癥(CJD)的特征癥狀。朊病毒是折疊錯誤的蛋白質,它劫持了活細胞并逐漸破壞人類、牛和其他哺乳動物的大腦組織,根據朊病毒蛋白(PrP)突變具體位置的不同,它導致了差別很大的臨床癥狀。S
近日,一項刊登自國際雜志PNAS上的研究發現,通過改變一個氨基酸,科研人員在一個實驗小鼠模型中引發了一種感染性朊病毒的自發形成,并且重現了克雅二氏癥(CJD)的特征癥狀。 朊病毒是折疊錯誤的蛋白質,它劫持了活細胞并逐漸破壞人類、牛和其他哺乳動物的大腦組織,根據朊病毒蛋白(PrP)突變具體位
英國研究人員開展失眠癥的非藥物治療。在英國,罹患失眠比焦慮、抑郁甚至疼痛等任何其他心理疾患都更具普遍性,然而這一狀況有望出現改觀。 在大多數醫療機構,醫生給失眠癥患者所做的唯一治療就是服用一個療程的安眠藥片。現在,通過拉夫堡大學睡眠專家開展的一個培訓項目,英國的失眠癥患者有可能
日本藥企衛材(Eisai)與普渡制藥(Purdue Pharma)近日聯合宣布,已向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提交了一份新藥申請(NDA),申請批準lemborexant用于失眠癥的治療,這是一種睡眠覺醒障礙。 此次NDA提交,是基于評估lemborexant治療失眠癥患者的2個關鍵性II
如今,許多人晚上都會躺在床上刷手機或平板電腦。明明到了睡覺的時間,怎么總是不想睡呢?第二天一早,怎么又總是睡不醒呢? 近日,美國索爾克研究所的研究人員確定了眼睛中的某些細胞如何處理環境光線,并重設我們的生物鐘。深夜,當這些細胞暴露在人造光下時,我們的生物鐘會混亂,導致一系列的健康問題。 這項
近日,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在朊病毒導致神經變性疾病的機制研究中取得新進展,相關研究成果以Methionine oxidation accelerates the aggregation and enhances the neurotoxicity of the D178N vari
睡覺,是動物王國、人類世界普遍的現象。從小到大,我們時常被教育要有充足的睡眠時間。不過對于究竟需要多久的睡眠,才能保證基本生存?不同的個體之間睡眠時間有多大的差異?這些問題卻并沒有準確的答案。 最近,倫敦帝國理工學院的科學家團隊對果蠅的睡眠進行了研究。他們發現了一個驚人的現象:在一千多只果蠅中
人類到底可以保持清醒多久?基于實際案例的簡單答案是264小時(大約是11天)。1965年時,17歲的中學生蘭迪·加德納(Randy Gardner)創下了這個世界記錄。在其他一些研究中,健康受試者在嚴格監測的實驗條件下持續保持覺醒的時間可以達到8~10天。這些受試者都沒有出現神經、生理或者精神層
有抗雌激素作用的制劑 使用抗雌激素制劑的副作用包括: -熱潮紅; -體重增加; -體液潴留; - 心血管疾病,例如血栓癥(血凝塊),高血脂(血脂過多); -骨質疏松癥; -眼病; -肝中毒。 酒精 酒
圖片來源:Darren Hopes 在正常人的基因里潛伏著約54個看上去好像應該會令其攜帶者生病或死亡的突變。不過,它們并沒有。Sonia Vallabh希望,D178N是這樣一個突變。 2010年,Vallabh看著她的母親死于一種被稱為致死性家族失眠癥的神秘疾病。患上該疾病后,錯誤折疊的朊病
可卡因(Cocaine)又稱為古柯堿,是一種由古柯葉中提練出的莨菪烷型生物堿,分子式C17H21NO4。它是最強的天然中樞興奮劑,其化學名為苯甲基芽子堿(化學結構式見圖1所示),國際理論與應用化學聯合會(IUPAC )對其系統命名為methyl (1R, 2R, 3S, 5S)-3 -(benz
圖1. 格列本脲薄層色譜圖。 中藥副作用小,并對一些慢性病和疑難雜癥具有特殊療效,但起效慢,服用時間長。因此一些不法分子為了牟取暴利,在中藥制劑中擅自非法添加功效相似的化學藥物,使人們的健康甚至生命受到損害與威脅。本文介紹了常見的非法添加化學藥物的中藥種類,并以近期出現的降糖保健食品
現代人的睡眠時間與50年前相比縮短了約20%,許多人受到慢性失眠癥的折磨。此外,睡眠不足還會導致患上各種精神疾病及免疫力下降。“瑞士資訊”6月12日報道稱,伯爾尼大學的科研人員近期發現,睡眠由大腦中唯一的一個控制中心所調控。圖片來源于網絡 至今為止,一般的認知認為大腦中的不同區域控制著入睡-蘇
睡眠的秘密總是會不斷引起人類的好奇心。我們為什么需要睡覺?為什么會在夜晚昏睡,白天醒來?在我們身體內部,是不是有一只無形的手,每天在撥動時鐘,控制著每一次規律的作息?這些問題,同樣是很多神經生物學家孜孜不倦研究的課題。 來自上海交通大學Bio-X中心的研究人員發表了題為“Control of
一個國際研究團隊首次發現了七種失眠的風險基因。有了這個發現,研究人員已經采取了重要的一步,解除導致失眠的生物機制。此外,這一發現證明,失眠并不像往常所說,純粹是心理狀態。今天,Nature Genetics發表了這項研究的結果。 失眠可能是最常見的健康問題。即使在治療后,睡眠不良仍然是許多人持
日前,對人類基因組進行的兩項深入研究揭示,經常被歸咎于壓力或不良睡眠習慣的失眠癥,可能與抑郁癥、心臟病以及其他生理疾病的關系更加密切。 “這兩項研究都做得非常出色。”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佩雷爾曼醫學院研究睡眠行為的心理學家Philip Gehrman表示。但是他強調,在將與失眠有關的基因聯系轉化
圖片來源:DIMABERLIN 本報訊 日前,對人類基因組進行的兩項深入研究揭示,經常被歸咎于壓力或不良睡眠習慣的失眠癥,可能與抑郁癥、心臟病以及其他生理疾病的關系更加密切。 “這兩項研究都做得非常出色。”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佩雷爾曼醫學院研究睡眠行為的心理學家Philip Gehrman表示。但
日本藥企衛材(Eisai)近日宣布,已在日本提交了lemborexant的營銷授權申請,申請批準該藥用于失眠障礙的治療,這是一種睡眠覺醒障礙。去年12月底,衛材與合作伙伴普渡制藥(Purdue Pharma)向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提交了lemborexant的一份新藥申請。 該申請是
一、類病毒 20 世紀 70 年代初期,美國學者 Diener 及其同事在研究馬鈴薯紡錘塊莖病病原時,觀察到病原無病毒顆粒和抗原性、對酚等有機溶劑不敏感、耐熱 (70 ℃ ~75 ℃ ) 、對高速離心穩定 ( 說明其低分子量 ) 、對 RNA 酶敏感等特點。所有這些特點表明病原并不是病毒
8.4收集標本 通常留取標本應在可供病人坐或站的隔離區域。 8.4.1隨機標本 隨機標本不在特定的時間收集,憋尿數小時后收集的尿標本對進行尿分析可能是需要的。 8.4.2第一次晨尿或8小時標本 第一次晨尿或8小時標本通常是病人經一夜睡眠起床后立即收集的標本。這也稱為過夜或清晨標
近日,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發布一份安全警告稱,要求對部分處方失眠藥物添加一則新的黑框警告,以更好地確保患者及其醫療保健專業人員在考慮使用這些藥物時獲得所需的信息。這些失眠藥物包括艾司佐匹克隆(Lunesta)、扎來普隆(Sonata)、唑吡坦(Ambien、Ambien CR、Edlu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往往會聽到很多的“生活常識”,這些生活常識涵蓋了我們的衣食住行等各個方面。不過,“生活常識”有時候也是違反科學原理的。盲目聽從一些流言,而不辯證地、實事求是地去主動思考,往往會給我們的生活造成很多不必的困擾。下面我們簡單梳理一下最近的科學研究,從而對一些常識性問題有更加深入的思
以緩解鼻塞癥狀,如充血、流鼻涕和打噴嚏的非處方(OTC)感冒藥,不建議兒童使用。 據分析,這些不建議兒童使用的藥物包括:減充血劑(如含偽麻黃堿等成分的);抗組胺藥(如含苯海拉明、馬來酸氯苯那敏、異丙嗪、曲普利啶等成分的)。 研究員人員發現,非處方感冒藥減充血劑,無論是單藥還是聯合抗組胺藥或鎮
當今社會,隨著生活節奏的不斷加快以及人們壓力的不斷增加,很多人多少都會出現一些睡眠問題,睡眠不足對我們的大腦和機體健康都是有害的,那么我們如何才能改善睡眠的質量呢?本文中小編整理了一些研究,告訴你影響睡眠質量的原因,以及科學家們如何支招來改善機體睡眠質量。 【1】PNAS:重大發現!個體的睡眠
睡前興奮影響入睡是經驗之談。而最近日本筑波大學研究人員通過動物實驗從科學角度予以證實:睡前主動保持清醒狀態,一旦想睡覺,入睡會比較困難。 研究人員將實驗鼠分為兩組,在實驗鼠通常睡覺的時間段進行實驗。研究人員通過觸碰其中一組實驗鼠的身體干擾它們的睡眠,讓實驗鼠連續6小時沒法睡覺,“迫不得已保
切過乳腺的安吉麗娜·朱莉。 1. 在分子層面上為生命提供“說明書” 人類歷史的進步,并不總是直線上升的,而是呈現一種“間斷平衡”的狀態。意思是,人類社會在很長時間內可能會一直進步緩慢,但突然會在某一個時期跳上一個臺階。從生命科學的領域來看,最近的兩次飛躍,一個是人類解剖學的發展,而這一次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