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異構化反應由于其靈敏的感光生物學功能,被廣泛的應用于化工領域,如光學數據儲存、分子轉換。光異構反應中,以雙鍵順反異構化最為常見。共軛體系如綠色熒光蛋白(GFP)雙鍵的異構化有兩種途徑,單鍵翻轉(OBF)和鍵角扭轉(HT)(Figure 1)。OBF途徑只有τ鍵旋轉,而HT途徑相鄰的φ鍵隨著τ鍵旋轉,OBF途徑的原子軌道所需要的體積比HT途徑大。因此,OBF途徑常發生在允許自由運動的環境中,而HT途徑常發生在空間受限的環境中。(圖片來源:J. Am. Chem. Soc.) 為了探尋綠色熒光蛋白(GFP)雙鍵光學異構化的途徑,作者以rsEGFP2(可逆轉換增強綠色熒光蛋白2) 為模型進行檢測。rsEGFP2具有易結晶的特點和良好的光學特性。β-桶狀折疊的rsEGFP2發光團自然條件下呈現順式構象,在488nm的激光照射下很容易異構化為反式構象,相反,在405nm的激光照射下,反式構象異構化回順式構象。rsEGFP2還有一個......閱讀全文
斯坦福大學Steven G. Boxer課題組揭示了熒光蛋白光異構化途徑,以單個氯鄰位取代的rsEGFP2為模型,通過測得Cl-rsEGFP2晶體結構的順反構型,區分熒光蛋白(GFP)光異構化途徑(OBF/HT)。X-射線單晶衍射和超顯微技術輔助證實相關機理解釋。相關成果發表在J. Am. Ch
摘要對單核苷酸多態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s)的研究分析近幾年被廣泛應用于生物及醫學研究的諸多領域,篩查SNPs的方法很多,各具特色,并一直不斷地發展.本文對篩查SNP的幾種常用及最新方法做一簡要介紹,其中包括PCR-RFLP,分子信標等.細胞外基質
實驗步驟 一、常規操作方案 下面這個典型流程對許多蛋白質都有很好的效果。本 操 作 方 案 是 根 據 N g u y e n 等(1993)首先開發的方案改編而成,并用于冷泉港蛋白質純化與鑒定課程的不溶性重組蛋白純化部分(Bu
實驗步驟一、常規操作方案下面這個典型流程對許多蛋白質都有很好的效果。本 操 作 方 案 是 根 據 N g u y e n 等(1993)首先開發的方案改編而成,并用于冷泉港蛋白質純化與鑒定課程的不溶性重組蛋白純化部分(Burgess and K n u t h , 1996)。其他類似的流程也可能
內容 1. 前言:生物制品糖基化表征的重要性 2. 糖蛋白表征用分析方法 2.1 糖基化特性 2.1.1 多糖的直接分析 2.1.2 糖譜分析 2.1.3 N-糖的異質性分析 2.1.4 單糖的分析 2.2 多糖分析用技術 2.2.1 糖分離技術 2.2.2 多糖檢測技術
序號項目名稱聯合單位301籽鵝開產節律基因的篩選、功能驗證及調控機制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302承載三明治式免疫激活因子的LTB-MEP-PEI納米微球免疫活性研究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303玉米移栽生物質缽育秧盤制備方法及成型機理研究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304黑龍江主產區稻米有機揮發性成分分布特征及影響因子
翻譯后修飾蛋白質的定性和定量實驗 實驗步驟
一、前沿生物技術主題 1.蛋白質測序新技術新裝備及配套試劑國產化 (1)陣列毛細管柱蛋白質分離-陣列點樣裝置 研制二維陣列毛細管分離新裝置,第一維分離柱可分離48個餾分,第二維維陣列毛細管分離柱可同時分離48個流份;開發陣列紫外檢測器; 研制多柱點樣頭并行點樣器和流份收集器;開發
根據《關于印發<中國科學院“優秀博士學位論文、院長獎獲得者科研啟動專項資金”管理辦法>的通知》的有關規定,2011年度中國科學院“優秀博士學位論文、院長獎獲得者科研啟動專項資金”評審遴選已完畢,獲資助人員及項目公布如下:
五、激光掃描共焦顯微鏡技術的應用定位、定量三維重組動態測量¨ 活細胞或組織內游離Ca2+濃度的測量¨ 活細胞內H+濃度( pH值)的測量¨ 自由基的檢測¨ 藥物進入細胞的動態過程、定位分布及定量 應用:細胞膜電位的測量 熒光漂白恢復(FRA
盤繞螺旋結構的設計和優化技巧 實驗步驟 本節討論盤
雖然表觀上簡單,盤繞螺旋(coiled coil ) 模體是高度專一的,并在理解三級結構及其形成方面具有重要意義。最常觀察到的盤繞螺旋形態——平行二聚態,其一般的結構類型仍有待全面的描述。盡管如此,其結構已呈現出在某些特定位置需要某些特定類型氨基酸的嚴格規則。本實驗來源「現代蛋白質工程實驗指南」〔德
1. JACS:用于檢測癌細胞和腫瘤中溶酶體甲醛含量的雙“鎖鑰”釕復合探針 生物醫學研究表明,過量的甲醛生成是造成組織癌變、癌癥進展和轉移的關鍵因素之一。響應性分子探針可以檢測活細胞和腫瘤中溶酶體內的甲醛,并對藥物引發的甲醛清除過程進行監測,這也有助于未來的癌癥診斷和治療監測。 大連理工大學
糞便是由未消化的食物、經消化后未吸收的食物殘渣與消化系統分泌物、消化道粘膜脫落物以及微生物、寄生蟲等組成的混合物。進行糞檢驗可以獲得被檢者消化系統功能、病理變化以及微生物和寄生蟲感染等廣泛的信息,具體來說,進行糞檢驗,一可以了解消化道及通向消化道的肝、膽胰等器官是否有梗阻、炎癥和出血等
流式細胞術(Flow cytometry,簡稱FCM)是20世紀70年代發展起來的一種對細胞的物理性質及化學性質,如細胞大小、內部結構、DNA、RNA、蛋白質、抗原等進行快速測定并可分類收集的技術。該技術超越了傳統顯微分析技術,能在瞬間對大量細胞進行準確的分析。這種快速有效的細胞分析技術已廣泛應用于
ClonePixTM 2系統提供了一種全新、快速評估哺乳細胞系GPCR靶蛋白表達水平的方法 1. 用哺乳表達系統快速評估GPCR靶蛋白的內源表達水平 2. 增加發現最優細胞反應器的可能性 3. 減少細胞系/抗體開發的時間—避免有限稀釋法
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陳春來研究組在《Cell Reports》雜志發表了研究論文,題目為“The Conformational Dynamics of Cas9 Governing DNA Cleavage Are Revealed by Single-Molecule FRET”(利用單分子F
IHC/ICC/IF ,傻傻分不清楚?它們都是用于定位檢測抗原表達的免疫檢測技術,由于技術相對簡單且直觀,在科研和臨床上都得到了大量使用。但是影響最終檢測效果的變量非常多;每一個具體的檢測都會遇到多個需要調整的變量。具體到選擇何種方法來保存組織樣本;固定標本該用醇還是醛;如何選擇最合適的一抗;抗原修
關于包涵體的純化是一個令人頭疼的問題,包涵體的復性已經成為生物制藥的瓶頸,關于包涵體的處理一般包括這么幾步:菌體的破碎、包涵體的洗滌、溶解、復性以及純化,內容比較龐雜 一、菌體的裂解 1、怎樣裂解細菌? 細胞的破碎方法 1.高速組織搗碎
1.2.7重組融合蛋白的純化 PrP-pET-32a(+)轉化表達菌E.coli BL21(DE3),TB培養基中,25℃,AMP 200 ug/ml,搖床(250 r/min)培養至OD600約為1.5,更換等體積新鮮TB培養基,加入IPTG至終濃度1 mM,AMP 200 ug/ml,
8、包涵體復性液配方 對于包涵體復性,一般在尿素濃度4M左右時復性過程開始,到2M 左右時結束。對于鹽酸胍而言,可以從4M開始,到1.5M 時復性過程已經結束。TRIS系統和PBS系統都沒有明確的規定,這些需要你在實驗過程中不斷試驗,確定合適的緩沖系統;不過復性過程主要
IHC/ICC/IF ,傻傻分不清楚?它們都是用于定位檢測抗原表達的免疫檢測技術,由于技術相對簡單且直觀,在科研和臨床上都得到了大量使用。但是影響最終檢測效果的變量非常多;每一個具體的檢測都會遇到多個需要調整的變量。具體到選擇何種方法來保存組織樣本;固定標本該用醇還是醛;如何選擇最合適的一抗;抗
來自浙江大學的研究人員在視網膜中鑒別出了一個新型的脂褐素成分iisoA2E,并確定了它在視網膜色素上皮細胞中的效應。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10月29日的《生物化學雜志》(JBC)上。 文章的通訊作者是浙江大學藥物院的特聘研究員吳亞林(Yalin Wu)博士,其主要研究方向有黃斑變性疾病的致病機
本期為大家帶來的是有關阿爾茲海默癥相關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希望讀者朋友們能夠喜歡。 1. eLife:靶向代謝功能障礙的療法或有望治療阿爾茲海默病 DOI:10.7554/eLife.50069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志eLife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耶魯—新加坡國大學院(Yale-NUS
9月11日,美國化學會雜志JACS 在線發表了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王江云研究組的最新研究成果——《基因編碼非天然氨基酸作為光致電子轉移探針擴展熒光蛋白的傳感性質》。該研究利用基因密碼子擴展技術,實現了在活細胞中編碼一系列鹵代酪氨酸(3-氯代酪氨酸(ClY)、3,5-二氯代酪氨酸(Cl2Y)、
G蛋白偶聯受體(GPCR)構成最大的細胞表面受體家族,其感知細胞外信號并激活細胞內途徑。激動劑結合的GPCR與鳥苷二磷酸(GDP)結合的Gαβγ異源三聚體相互作用,導致GDP釋放和鳥苷三磷酸(GTP)結合,然后異源三聚體的功能性解離和下游途徑的激活。GPCR通常優先激活調節不同細胞信號傳導途徑的三種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2019年10月23日,第十八屆北京分析測試學術報告會暨展覽會(BCEIA 2019)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隆重開幕。上海通微分析技術有限公司此次帶來了覆蓋納流到制備級的液相色譜全線產品,其中新品有EasySep?-3030液相色譜系統、UM 5800 Plus蒸發光散射檢測器、P
聚合酶鏈式反應(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自誕生之日起就決定了它不僅是一種高敏感、高特異的檢測核酸分子的定性方法,而且也是一個能對核酸分子進行精確定量的有力工具[1]。隨著分子生物學技術研究的不斷進展,定量PCR技術取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不僅建立了一系
原核表達系統是常被用來研究基因功能的成熟系統,由于原核表達系統具有包涵體蛋白不易純化、蛋白修飾不完整等缺陷,人們也開始利用真核細胞表達系統來研究基因。自上世紀70年代基因工程 技術誕生以來,基因表達技術已滲透到生命科學研究的各個領域。并隨著人類基因組計劃實施的進行,在技術方法上得到了很大發展,時至今
近日,山西大學分子科學研究所陰彩霞教授課題組合成了探針Ly-NT-SP,用于溶酶體中SO2的檢測。探針Ly-NT-SP在pH 5.0的PBS溶液中在535 nm有明顯的熒光發射。紫外光照射后,Ly-NT-SP中的螺吡喃基團異構化為半花菁形式(Ly-NT-MR),其熒光發射峰紅移至630 nm。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