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寫抗生素歷史|科學家發現針對革蘭氏陰性細菌抗生素
對于耐藥革蘭氏陰性病原體,目前對新型抗生素的需求尤為迫切。革蘭氏陰性菌具有高度限制性的通透性屏障,這限制了大多數化合物的滲透。結果,在1960年代開發了針對革蘭氏陰性細菌的最后一類抗生素。 2019年11月20日,美國東北大學Kim Lewis團隊在Nature 在線發表題為“A new antibiotic selectively kills Gram-negative pathogens”的研究論文,該研究從Photorhabdus分離株的篩選物中報告了一種名為darobactin的新抗生素。darobactin由沉默的操縱子編碼,在實驗室條件下幾乎不產生,并且是核糖體合成的。darobactin具有不尋常的結構,帶有兩個在翻譯后形成的稠合環。該化合物在體外和感染動物模型中均對重要的革蘭氏陰性病原體(大腸桿菌,肺炎克雷伯菌,銅綠假單胞菌和鮑曼不動桿菌等病原體)具有活性。darobactin可以靶向BamA,BamA是必......閱讀全文
新型抗生素有效殺傷革蘭氏陰性細菌
許多威脅生命的細菌對現有抗生素的抵抗力日益增強。如今,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瑞士蘇黎世大學和Polyphor公司(Polyphor AG)的研究人員發現一類具有獨特活性和作用機制的新型抗生素:嵌合擬肽類抗生素(chimeric peptidomimetic antibiotics),這是對抗抗菌
革蘭氏陰性細菌的基本介紹
革蘭氏陰性細菌的細胞壁中肽聚糖含量低,而脂類物質含量高,當用乙醇處理時,脂類物質溶解,細胞壁的通透性增加,使結晶紫-碘復合物易被乙醇抽出而脫色,然后又被染上了復染液(番紅)的顏色,因此呈現紅色。 以[大腸桿菌]為代表。大腸桿菌為兼氣性菌種,一般生存于腸道中及厭氧的還境中。革蘭氏陰性菌細胞壁的特
改寫抗生素歷史|科學家發現針對革蘭氏陰性細菌抗生素
對于耐藥革蘭氏陰性病原體,目前對新型抗生素的需求尤為迫切。革蘭氏陰性菌具有高度限制性的通透性屏障,這限制了大多數化合物的滲透。結果,在1960年代開發了針對革蘭氏陰性細菌的最后一類抗生素。 2019年11月20日,美國東北大學Kim Lewis團隊在Nature 在線發表題為“A new an
細菌RNA制備實驗——革蘭氏陰性細菌中提取
實驗材料RNA試劑、試劑盒STET氯仿乙酸鈉氯化銫無水乙醇EDTA儀器、耗材離心機分光光度計搖床實驗步驟1. ?培養100 ml 大腸桿菌或500 ml 藍細菌至對數生長期,加入1/20體積終止緩沖液,置于冰上。2. ?于4℃用JA-10轉子17 700 g 離心5 min 收集細胞。3. ?用2
革蘭氏陰性細菌的鑒別染色法
革蘭氏染色法是細菌學中廣泛使用的一種鑒別染色法,1884年由丹麥醫師Gram創立。 細菌先經堿性染料結晶染色,而經碘液媒染后,用酒精脫色,在一定條件下有的細菌此色不被脫去,有的可被脫去,因此可把細菌分為兩大類,前者叫做革蘭氏陽性菌(G+),后者為革蘭氏陰性菌(G-)。 為觀察方便,脫色后再用
Nature:針對革蘭氏陰性菌的抗生素新藥研發突破
全世界范圍內,新型抗生素的缺乏已經帶來了嚴重的公共衛生危機,而針對革蘭氏陰性菌的抗生素新藥研發則一直困難重重。在最新一期的《自然》雜志上,來自基因泰克(Genentech)的科學家們面對這一難題做出了突破。我們也很高興來自藥明康德的兩位科學家——王健博士與盧艷博士協助基因泰克的合作伙伴們完成了這
梅里埃主動召回革蘭氏陰性細菌鑒定卡等產品
梅里埃診斷產品(上海)有限公司報告,涉及產品部分內包裝袋存在破損。梅里埃診斷產品(上海)有限公司對革蘭氏陰性細菌鑒定卡、革蘭氏陽性細菌鑒定卡、酵母菌鑒定卡、奈瑟菌嗜血桿菌鑒定卡、革蘭氏陰性細菌藥敏卡片、革蘭氏陽性細菌藥敏卡片、肺炎鏈球菌藥敏卡片、革蘭陰性細菌藥敏卡片(注冊號:國械進2016240
革蘭氏陰性菌的概況
革蘭氏陰性菌細胞壁中肽聚糖含量低,而脂類含量高。當用乙醇處理時,脂類物質溶解,細胞壁通透性增強,使龍膽紫極易被乙醇抽出而脫色;再度染上復染液番紅的時候,便呈現紅色了。
什么是革蘭氏陰性球桿菌
為了對細菌進行分類,常用染色的方法,即將細菌涂于玻片上,用某種染料進行初染。在革蘭氏染色反應呈紅色的桿狀或類似桿狀的細菌稱革蘭氏陰性球桿菌,以大腸桿菌、克雷白桿菌、綠膿桿菌為代表。
革蘭氏陰性菌的特性
1、胞質膜(Cytoplasmic membrane):存在于細胞質中各膜結合細胞器中的膜,包括核膜、內質網膜、高爾基體膜、溶酶體膜、線粒體膜、葉綠體膜、過氧化物酶體膜等。 2、肽聚糖薄層,比革蘭氏陽性菌要薄得多 。 3、外層膜(outer membrane),是在肽聚糖層之外的膜,內含有脂
細菌革蘭氏染色
一、目的 了解細菌革蘭氏染色原理,并掌握其方法。二、原理革蘭氏染色法是一種重要的鑒別細菌的方法,根據各種細菌對這種染色法的反應不同,可把細菌分為革蘭氏陽性和革蘭氏陰性兩大類。因此,該方法對于細菌的分類,鑒定及生產應用都有重要意義。其染色原理是利用細菌的細胞壁組成成分和結構的不同,革蘭氏陽性菌的細胞壁
菌種的代表革蘭氏陰性菌
革蘭氏陰性菌,以大腸桿菌為代表。大腸桿菌為兼氣性菌種,一般生存于腸道中及厭氧的環境中。革蘭氏陰性菌細胞壁的特征為有一層outer memberane 與陽性菌種不同。截至2011年對大腸桿菌的研究很多,除了它是一般食物中是否有被污染的指標外,很多分子生物學方面的研究皆需要使用到大腸桿菌當作實驗宿
革蘭氏陰性菌的相關介紹
革蘭氏陰性菌泛指革蘭氏染色反應呈紅色的細菌。在革蘭氏染色實驗中,首先添加了龍膽紫(crystal violet),再添入另一種復染染料(通常使用番紅(safranin)或品紅(fuchsine)),從而將所有的革蘭氏陰性菌染成紅色或粉色。通過這種測試我們可以區分兩種細胞壁結構不同的細菌。革蘭氏陽
革蘭氏陰性菌的辨別方式
用結晶紫液加碘液染色,再用95%酒精脫色,然后用稀復紅液染色。經過這樣的處理,有的細菌被染成紫色,是革蘭氏陽性菌,有的被染成紅色,是革蘭氏陰性菌。
簡述革蘭氏陰性菌的特性
1、胞質膜(Cytoplasmic membrane):存在于細胞質中各膜結合細胞器中的膜,包括核膜、內質網膜、高爾基體膜、溶酶體膜、線粒體膜、葉綠體膜、過氧化物酶體膜等。 2、肽聚糖薄層,比革蘭氏陽性菌要薄得多 。 3、外層膜(outer membrane),是在肽聚糖層之外的膜,內含有脂
常見的革蘭氏陰性菌介紹
常見的革蘭氏陰性菌有痢疾桿菌、傷寒桿菌、大腸桿菌、變形桿菌、綠膿桿菌、百日咳桿菌及霍亂弧菌等及腦膜炎雙球菌等。
革蘭氏陰性桿菌敗血癥的簡介
革蘭氏陰性桿菌敗血癥是尿路感染的主要并發癥之一,多發生于急性癥狀性尿路感染,特別是使用膀胱鏡檢查或使用導尿管后(長期留置導尿管者更易發生)。 嚴重的復雜性腎盂腎炎,特別是并發急性腎乳頭壞死者也易發生革蘭氏陰性桿菌敗血癥。偶可見于嚴重的非復雜性的腎盂腎炎。多種原因引起的尿路粘膜的損傷,革蘭氏陰性
細菌的革蘭氏染色實驗
實驗方法原理?G+菌細胞壁肽聚糖含量多,結構致密,脂質少,乙醇不易滲入脫色;G-菌細胞壁肽聚糖含量少,結構疏松,脂質多,乙醇容易溶解脂質而滲入脫色。G+菌菌體含有大量核糖核酸鎂鹽,能與結晶紫、碘牢固結合,使乙醇不易將其脫色;G-菌菌體核糖核酸鎂鹽含量少,容易被乙醇脫色。G+菌等電點比G-菌低,在同樣
革蘭氏陽性細菌的轉化
?一、革蘭氏陽性細菌,轉化過程的幾個階段:?1.細菌感受態的形成?由于分泌一種稱為感受態因子的小蛋白而導致細菌感受態的形成。?2.轉化因子的吸收?雙鏈DNA片段與感受態受體菌的細胞表面特定位點結合,并激活臨近的核酸酶。DNA雙鏈中的一條單鏈逐步降解,同時另一條單鏈逐步進入細胞。?3.整合復合物前體的
革蘭氏陽性細菌的轉化
一、革蘭氏陽性細菌,轉化過程的幾個階段: 1.細菌感受態的形成 由于分泌一種稱為感受態因子的小蛋白而導致細菌感受態的形成。 2.轉化因子的吸收雙鏈DNA片段與感受態受體菌的細胞表面特定位點結合,并激活臨近的核酸酶。DNA雙鏈中的一條單鏈逐步降解,同時另一條單鏈逐步進入細胞 3.整合復合物前體的形成
細菌的革蘭氏染色實驗
實驗方法原理G+菌細胞壁肽聚糖含量多,結構致密,脂質少,乙醇不易滲入脫色;G-菌細胞壁肽聚糖含量少,結構疏松,脂質多,乙醇容易溶解脂質而滲入脫色。G+菌菌體含有大量核糖核酸鎂鹽,能與結晶紫、碘牢固結合,使乙醇不易將其脫色;G-菌菌體核糖核酸鎂鹽含量少,容易被乙醇脫色。G+菌等電點比G-菌低,在同樣P
從革蘭氏陰性菌中快速分離RNA
? ? ? ? ? ? 試劑、試劑盒 10 ml 革蘭氏陰性菌培養液 ?原生質體緩沖液 50 mg ml 溶菌酶 ?革蘭氏陰性菌裂解緩沖液 ? 飽和 NaCl 溶液
從革蘭氏陰性菌中快速分離RNA
試劑、試劑盒 10 ml 革蘭氏陰性菌培養液 原生質體緩沖液 50 mg ml 溶菌酶 革蘭氏陰性菌裂解緩沖液 飽和 NaCl 溶液 DEPC 處理水 乙醇實驗步驟 一 材料與設備1)10 ml 革蘭氏陰性菌培養液,2) 原生質體緩沖液:15 mmol/LTris-Cl(pH8.0),0.45mol
革蘭氏陰性菌的病源和辨別方式
1、病源 革蘭氏陰性菌的病原能力通常與其細胞壁組成相關,具體說來有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又稱為LPS或者內毒素(endotoxin))層。在人體中,LPS可以激發一種固有免疫反應(innate immune response)這種反應是通過細胞素制造和免疫系統活化等來描
革蘭氏陽性細菌的相關介紹
革蘭氏陽性菌是能夠用革蘭氏染色染成深藍或紫色的細菌,相反革蘭氏陰性菌不能被染色。它們細胞壁中含有較革蘭氏陽性細菌大量的肽聚糖,但經常缺乏革蘭氏陰性菌所擁有的第二層膜和脂多糖層。 革蘭氏陽性菌包含細菌中的一個大門——厚壁菌門(Firmicutes),包括一些著名的屬,如芽孢桿菌(Bacillus
2.7.3-從革蘭氏陰性菌中快速分離RNA
試劑、試劑盒10 ml 革蘭氏陰性菌培養液原生質體緩沖液50 mg ml 溶菌酶革蘭氏陰性菌裂解緩沖液飽和 NaCl 溶液DEPC 處理水 乙醇實驗步驟一 材料與設備1)10 ml 革蘭氏陰性菌培養液,2) 原生質體緩沖液:15 mmol/LTris-Cl(pH8.0),0.45mol/L 蔗糖,8
治療革蘭氏陰性桿菌敗血癥的相關介紹
據統計,革蘭氏陰性桿菌敗血癥的病死率為20%~40%,其中,尤以綠膿桿菌、變形桿菌所致最高。如果并發休克,其病死率可高達50%以上。降低死亡率的關鍵在于早期診斷,并立即給予適當的處理,因此,醫生對尿路感染患者要時刻警惕本病的發生。如果病人出現本病的可疑情況時,應立即抽血作細菌培養,并尋找感染源(
革蘭氏陽性菌和陰性菌是什么?
自然界存在多種多樣病菌,如何將這些病菌加以鑒別、分類,并選擇有效藥物進行治療這是很重要的問題。革蘭氏染色法,能夠把細菌分為兩大類:采用這種染色方法,是先用龍膽紫(亦稱結晶紫)來染細菌,所有細菌都染成了紫色,然后再涂以革蘭氏碘液,來加強染料與菌體的結合,再用95%的酒精來脫色20~30秒鐘,有些細菌不
細菌的簡單染色和革蘭氏染色
(一)實驗目的:學習細菌的簡單染色法和革蘭氏染色法。(二)實驗原理:用于生物染色的染料主要有堿性染料、酸性染料和中性染料三大類。堿性染料的離子帶正電荷,能和帶負電荷的物質結合。因細菌蛋白質等電點較低,當它生長于中性、堿性或弱酸性的溶液中時常帶負電荷,所以通常采用堿性染料(如美藍、結晶紫、堿性復紅或孔
細菌的簡單染色和革蘭氏染色
(一)實驗目的:學習細菌的簡單染色法和革蘭氏染色法。(二)實驗原理:用于生物染色的染料主要有堿性染料、酸性染料和中性染料三大類。堿性染料的離子帶正電荷,能和帶負電荷的物質結合。因細菌蛋白質等電點較低,當它生長于中性、堿性或弱酸性的溶液中時常帶負電荷,所以通常采用堿性染料(如美藍、結晶紫、堿性復紅或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