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界存在多種多樣病菌,如何將這些病菌加以鑒別、分類,并選擇有效藥物進行治療這是很重要的問題。革蘭氏染色法,能夠把細菌分為兩大類:采用這種染色方法,是先用龍膽紫(亦稱結晶紫)來染細菌,所有細菌都染成了紫色,然后再涂以革蘭氏碘液,來加強染料與菌體的結合,再用95%的酒精來脫色20~30秒鐘,有些細菌不被脫色,仍保留紫色,有些細菌被脫色變成無色,最后再用番紅或沙黃復染1分鐘,結果已被脫色的細菌被染成紅色,未脫色的細菌仍然保持紫色,不再著色,這樣,凡被染成紫色的細菌稱為革蘭氏陽性菌(G+菌);染成紅色的稱為革蘭氏陰性菌(G-菌)。 革蘭氏染色法的意義就在于鑒別細菌,把眾多的細菌分為兩大類,革蘭氏陽性菌和革蘭氏陰性菌。大多數化膿性球菌都屬于革蘭氏氏陽性菌,它們能產生外毒素使人致病,而大多數腸道菌多屬于革蘭氏陰性菌,它們產生內毒素,靠內毒素使動物致病。  ......閱讀全文
一、細菌自動鑒定及藥敏系統的發展史細菌的鑒定是細菌分類的實驗過程,長期以來,臨床微生物實驗室一直沿用100多年前由Gram、Pasteur、Koch、Petri等創造的傳統的微生物學鑒定方法。這些傳統的鑒定方法不僅過程煩瑣,費時費力,且在方法學和結果的判定、解釋等方面易發生主觀片面而引起的錯誤,難以
病原學檢測對于感染性疾病的診斷和治療非常重要,因此,臨床微生物實驗室在醫院感染治療和控制中起到關鍵作用。目前,大部分臨床微生物實驗室采用商品化的鑒定系統鑒定臨床分離的細菌,但是對于一些臨床不常見的細菌,傳統的鑒定方法(如革蘭染色、生化反應等)更加實用有效。因此,本文參照CLSIM32-
革蘭染色法是細菌學中最廣泛使用的一種鑒別染色法。1884 年 由丹麥醫師 Gram 創立。近年來由于對細菌細胞壁的結構有了較深入的了解,對革蘭染色的機制提出不同的看法。一般認為革蘭陽性細菌的肽聚糖層較厚,經乙醇處理后使之發生脫水作用而使孔徑縮小,結晶紫與碘的復合物保留在細胞內而不被脫色;而革
微生物培養、藥敏試驗的流程及意義微生物培養及藥敏試驗的總述微生物培養就是使用體外試驗的方法檢測可能導致感染的病原菌,并給以藥敏結果,為臨床醫生針對某一特定的臨床感染提供依據。而藥敏試驗則是承接微生物培養的一項工作,即對于培養得到的病原菌進行體外試驗檢測細菌對于抗菌藥物的耐藥性,來預測抗菌藥物的臨床治
革蘭氏染色是大家檢測過程中常用到的基本技能之一,也是輔助我們鑒別菌種種類的基礎方法之一。但大家在日常的革蘭氏染色過程中有沒有發現過這樣的問題:明明是革蘭氏陰性菌,怎么我的染色結果是陽性呢?或者怎么陽性菌被我染成陰性了呢?為什么會產生這樣的偏差? 革蘭氏染色是一項經典的細菌鑒別手段,自
2.革蘭氏陽性菌細胞壁特殊組份細胞壁較厚,約20~80mm。肽聚糖含量豐富,有15~50層,每層厚度1nm,約占細胞壁干重的50~80%。此外,尚有大量特殊組份磷壁酸(Teichoic acid)。 (圖2-6)磷壁酸是由核糖醇(Ribitol)或甘油(Glyocerol)殘基
內毒素,革蘭氏陰性菌的菌體中存在的毒性物質的總稱。是多種革蘭氏陰性菌的細胞壁成分,由菌體裂解后釋出的毒素,又稱之為“熱原”。單位Eu/ml。其化學成分有磷脂多糖-蛋白質復合物,其毒性成分主要為類脂質A。內毒素位于細胞壁的最外層、覆蓋于細胞壁的黏肽上。各種細菌的內毒素的毒性作用較弱,大致相同,可引起發
二、革蘭氏染色法 1 目的 1.1 了解革蘭氏染色法的原理及其在細菌分類鑒定中的重要性。 1.2 學習掌握革蘭氏染色技術,鞏固學習光學顯微鏡油鏡的使用方法。2 原理 革蘭氏染色法是1884年由丹麥病理學家Christain
一、糞便直接涂片的優缺點:1、優點:①設備簡單②操作簡單③時間短④形象直觀,直接了解糞便菌群的“像”,熟練者對診斷菌群失調有較高的準確性。2、缺點:①檢驗者必須有一定的經驗,否則易判斷錯誤②主要是定性檢查,確定分度較困難。二、操作技術:1、涂片 將新鮮大便直接涂抹在潔凈的玻片上,糞便不可
第六節 自動化技術在微生物檢驗中的應用 微生物鑒定的自動化技術近十幾年得到了快速發展。數碼分類技術集數學、計算機、信息及自動化分析為一體,采用商品化和標準化的配套鑒定和抗菌藥物敏感試驗卡或條板,可快速準確地對臨床數百種常見分離菌進行自動分析鑒定和藥敏試驗。目前自動化微生物鑒定和藥敏分析系統已
第六節 自動化技術在微生物檢驗中的應用 微生物鑒定的自動化技術近十幾年得到了快速發展。數碼分類技術集數學、計算機、信息及自動化分析為一體,采用商品化和標準化的配套鑒定和抗菌藥物敏感試驗卡或條板,可快速準確地對臨床數百種常見分離菌進行自動分析鑒定和藥敏試驗。目前自動化微生物鑒定和藥敏分析系統已在世界
革蘭氏染色的原理細菌細胞通過結晶紫初染和碘液媒染后,在細胞壁內形成了不溶于水的結晶紫與碘的復合物,革蘭氏陽性菌由于其細胞壁較厚、肽聚糖網層次較多且交聯致密,故遇乙醇或丙酮脫色處理時,因失水反而使網孔縮小,再加上它不含類脂,故乙醇處理不會出現縫隙,因此能把結晶紫與碘復合物牢牢留在壁內,使其仍呈紫色;而
一、糞便直接涂片的優缺點:1、優點:①設備簡單②操作簡單③時間短④形象直觀,直接了解糞便菌群的“像”,熟練者對診斷菌群失調有較高的準確性。2、缺點:①檢驗者必須有一定的經驗,否則易判斷錯誤②主要是定性檢查,確定分度較困難。二、操作技術:1、涂片 將新鮮大便直接涂抹在潔凈的玻片上,糞便不可
一、糞便直接涂片的優缺點:1、優點:①設備簡單②操作簡單③時間短④形象直觀,直接了解糞便菌群的“像”,熟練者對診斷菌群失調有較高的準確性。2、缺點:①檢驗者必須有一定的經驗,否則易判斷錯誤②主要是定性檢查,確定分度較困難。二、操作技術:1、涂片 將新鮮大便直接涂抹在潔凈的玻片上,糞便不可
一、細菌的簡單染色法1 目的1.1 學習微生物涂片、染色的基本技術。1.2 掌握細菌的簡單染色法。1.3 初步認識細菌的形態特征,鞏固學習油鏡的使用方法和無菌操作技術。2 原理細菌的涂片和染色是微生物學實驗中的一項基本技術。細菌的細胞小而透明,在普通
細菌感染引起的疾病正在以不可預測的速度快速增加,對人類的生命健康造成重大威脅。目前臨床抗菌治療的主要障礙是無法對多重細菌交叉感染進行快速、準確地診斷,進而錯過最佳的治療階段。當前鑒別細菌病原體的診斷方法主要包括血液培養、組織樣本、聚合酶鏈式反應(PCR)等。但是,這些方法存在檢測時間長、精準度低
革蘭氏染色是一項經典的細菌鑒別手段,自19世紀80年代丹麥的醫師GRAM創立起,至今已經近一個半世紀,仍舊在細菌的檢測和鑒定分類上被廣泛應用著。在我國,GB 4789系列的國標中很多致病菌的檢測也都需要進行革蘭氏染色,可見其重要性。甚至可以說沒有精準掌握革蘭氏染色的微生物檢驗員,不會是一個合
革蘭氏染色法(一)原理:用于生物染色的染料主要有堿性染料、酸性染料和中性染料三大類。堿性染料的離子帶正電荷,能和帶負電荷的物質結合。因細菌蛋白質等電點較低,當它生長于中性、堿性或弱酸性的溶液中時常帶負電荷,所以通常采用堿性染料(如美藍、結晶紫、堿性復紅或孔雀綠等)使其著色。酸性染料的離子帶負電荷,能
革蘭氏染色是一項經典的細菌鑒別手段,自19世紀80年代丹麥的醫師GRAM創立起,至今已經近一個半世紀,仍舊在細菌的檢測和鑒定分類上被廣泛應用著。在我國,GB 4789系列的國標中很多致病菌的檢測也都需要進行革蘭氏染色,可見其重要性。甚至可以說沒有精準掌握革蘭氏染色的微生物檢驗員,不會是一個合格
微生物培養、藥敏試驗的流程及意義微生物培養及藥敏試驗的總述微生物培養就是使用體外試驗的方法檢測可能導致感染的病原菌,并給以藥敏結果,為臨床醫生針對某一特定的臨床感染提供依據。而藥敏試驗則是承接微生物培養的一項工作,即對于培養得到的病原菌進行體外試驗檢測細菌對于抗菌藥物的耐藥性,來預測抗菌藥物的臨床治
內毒素,革蘭氏陰性菌的菌體中存在的毒性物質的總稱。是多種革蘭氏陰性菌的細胞壁成分,由菌體裂解后釋出的毒素,又稱之為“熱原”。單位Eu/ml。其化學成分有磷脂多糖-蛋白質復合物,其毒性成分主要為類脂質A。內毒素位于細胞壁的最外層、覆蓋于細胞壁的黏肽上。各種細菌的內毒素的毒性作用較弱,大致相同,可引起發
實驗方法原理細菌經結晶紫初染染成藍色。革蘭氏染色陽性菌(G+)細胞壁肽聚糖層數多,且肽聚糖為空間網狀結構,再經乙醇脫水,網狀結構更為致密,染料復合物不易從細胞內漏出,仍為藍色。而革蘭氏染色陰性菌(G-)細胞壁脂類含量多,肽聚糖層數少,且肽聚糖為平面片層結構,易被乙醇溶解,使細胞壁通透性增高,結合的染
Christopher Doern博士是西南德克薩斯州立大學兒科病理學助理教授,達拉斯兒童醫學中心臨床微生物學主任,該兒童醫學中心是美國第一家應用MALDI-TOF串聯質譜法鑒定微生物的兒科實驗室。2013年7月29日Christopher Doern博士于2013
革蘭染色法是1884年由丹麥醫師Gram創立,直到現今,革蘭氏染色法仍是細菌學中廣泛使用的一種鑒別染色法。 細菌先經堿性染料結晶紫染色,而后經碘液進行媒染,之后用酒精脫色,在一定條件下有的細菌媒染后的顏色不被脫去,有的可被脫去,因此可把細菌分為兩大類,前者叫做革蘭氏陽性菌(G+),后者為革
了增進實驗室小白的基礎知識積累,使自己具備專業的知識和過硬的技術,今天小編整理了食品微生物學基礎實驗之一常見問題匯總,來學習一下吧! 1.食品檢驗為什么要測定細菌菌落總數? 答:測定細菌菌落總數是檢驗食品純度程度的指標,也是判斷其保存能力的指標。 2.食品中檢出的菌落總數是否
本周,頂尖學術期刊《自然》上刊登了一項重量級的研究——基因泰克科學家領銜的一支科研團隊發現了一類新型抗生素,有望轉化為創新療法,緩解當下的耐藥菌危機。憑借其重要性,該研究也榮登當期的《自然》封面。我們很高興地看到來自藥明康德的陳永勝博士、俞智勇博士、以及衛小文博士協助合作伙伴完成了這項研究。
細菌耐藥性特別是革蘭氏陰性菌的耐藥性已成為危害人類健康的重大威脅,目前臨床上極度缺乏安全有效的治療多藥耐藥革蘭氏陰性菌感染的藥物,全球范圍內處于臨床研究的候選藥物更是寥寥無幾。2017年,世衛組織根據對新型抗生素的迫切需求程度將其分為極為重要、十分重要和中等重要三個類別。列為極為重要的包括耐碳青
細菌耐藥性特別是革蘭氏陰性菌的耐藥性已成為危害人類健康的重大威脅,目前臨床上極度缺乏安全有效的治療多藥耐藥革蘭氏陰性菌感染的藥物,全球范圍內處于臨床研究的候選藥物更是寥寥無幾。2017年,世衛組織根據對新型抗生素的迫切需求程度將其分為極為重要、十分重要和中等重要三個類別。列為極為重要的包括耐碳青
一、目的要求1、學習細菌染色的原理和方法;2、掌握細菌的簡單染色法和革蘭氏染色法。二、基本原理用于生物染色的染料主要有堿性染料、酸性染料和中性染料三大類。堿性染料的離子帶正電荷,能和帶負電荷的物質結合。因細菌蛋白質等電點較低,當它生長于中性、堿性或弱酸性的溶液中時常帶負電荷,所以通常采用堿性染料(如
(一)細菌的簡單染色法 1 目的 1.1 學習微生物 涂片、染色的基本技術。 1.2 掌握細菌的簡單染色法。 1.3 初步認識細菌的形態特征,鞏固學習油鏡的使用方法和無菌操作技術。 2 原理 細菌的涂片和染色是微生物學實驗中的一項基本技術。細菌的細胞小而透明,在普通的光學顯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