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2日,由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聯合成都博奧晶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清華大學共同設計開發的包括新冠肺炎病毒在內的“呼吸道病毒(6種)核酸檢測試劑盒(恒溫擴增芯片法)”獲國家藥監局第2批新型冠狀病毒應急醫療器械審批批準,將迅速應用到疫情防控前線,為眾多患者及一線醫務人員提供快速、精準、有效診斷。 該測試芯片是在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組長鐘南山院士、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李蘭娟院士指導下設計開發的,只需采集患者的鼻、咽拭子等分泌物樣本,在1.5小時內便可一次性檢測包括新冠肺炎病毒在內的6種呼吸道常見病毒,目前已獲15項授權專利和各類科技獎項7項。可一次性檢測6項呼吸道常見病毒指標 按國家藥監局緊急審批流程的要求,該產品是由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牽頭,緊急聯合四川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西南醫科大學附屬醫院等多家單位開展了規范的臨床研究,在四川省衛健委和科技廳的協調下,在不到2周的時間內完成了數百例臨床樣本的臨床驗證工作。 這是國內首個新冠......閱讀全文
自2019 年 12 月以來,湖北省武漢市陸續發現新型冠狀病毒(2019 novel coronavirus, 2019-nCoV)感染患者,且呈快速上升之勢。自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爆發以來,近期湖北、武漢疫情從過去的爆發式增長已經走向趨緩,武漢防控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效。 而事實上,在2020年1月
這幾天,已經有很多媒體報道從各個角度、特別是一線醫護人員的直觀視角,總結過這次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的過程中出現的、特別是早期疾病發現和預警過程中的一些問題。 我首先得強調一句:在疫情的危急時刻大家都希望聽好消息、正能量,這個沒錯,我也一樣。但是,這不意味著所有反思、批評和建議都是添亂、都是制造恐慌
日前,在新冠肺炎治療方面傳來重磅消息。國藥中國生物已完成對部分康復者血漿的采集工作,開展新冠病毒特免血漿制品和特免球蛋白的制備。經過嚴格的血液生物安全性檢測,病毒滅活,抗病毒活性檢測等,已成功制備出用于臨床治療的特免血漿,在中國生物武漢生物制品研究所、國藥集團武漢血液制品有限公司、武漢
9月22日0—24時,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新增確診病例10例,均為境外輸入病例(廣東4例,四川3例,天津1例,山東1例,河南1例);無新增死亡病例;無新增疑似病例。 當日新增治愈出院病例8例,解除醫學觀察的密切接觸者277人,重癥病例與前一日持平。 境外輸入現有確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近日,北京市科委公布了2020年度市科委第四季度項目(課題)立項公開清單,共254項,項目涉及了首都臨床診療技術研究及轉化應用,新冠肺炎疫情科技防控,生命科學前沿創新培育,食品安全技術保障,創新品種及平臺培育,城市精細化管理,疫情防控追溯、監測與消殺科技,科技支撐鄉村產業振興,
新冠疫情是一場大考,考驗著我國高校抗擊疫情科研攻關實力。疫情發生以來,華中科技大學充分發揮科研優勢和多學科綜合交叉優勢,積極開展科研攻關,盡最大努力為打贏疫情阻擊戰提供科技支撐。 在教育部、科技部等部門的部署下,我校第一時間組織30家科研機構和醫院,組建24支重點科研團隊,投入5000萬元科
2月18日和19日,來自世界各地的科學家在新冠病毒研究方面取得多項重要進展。具體如下: ? 美國學者發文反駁新冠病毒“人工合成”陰謀論,表示SARS-CoV-2不是實驗室工程制造、泄漏的病毒,而是病毒自然進化的產物。 ? 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領銜發表的最新論文,認為呼吸道病
試劑盒檢測結果不僅與試劑盒質量有關,還與新冠病毒自身的特點、采樣部位、采樣量、運輸和儲存環節,以及實驗室檢測條件和人員操作有關2020年2月3日,武漢大學中南醫院影像科副主任張笑春發了一條朋友圈:“別迷信核酸檢測了,強烈推薦 CT 影像作為目前 2019-nCoV 肺炎主要依據”,并稱這是“一個一線
這是人類與病毒的殊死較量,這是科學與時間的生死競賽。 “盡快攻克疫情防控的重點難點問題,為打贏疫情防控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提供強大科技支撐。”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把新冠肺炎防控科研攻關作為一項重大而緊迫的任務。 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全國各地高校、科研機構快速行動,在疫情可溯
最近,關于新冠肺炎核酸檢測假陰性的問題得到多家媒體報道。《南方周末》的報道顯示,在浙江一所醫院,有的病人測了6次核酸試劑都為陰性,直到第7次才測出陽性。而剛剛去世的李文亮醫生,在1月11、12號就有發熱癥狀住院,之后住進重癥監護室,但兩次核酸檢測結果均為陰性,直到2月1日核酸檢測結果才顯示陽性。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的臨床表現為:以發熱、乏力、干咳為主要表現。鼻塞、流涕等上呼吸道癥狀少見。約半數患者多在一周后出現呼吸困難,嚴重者快速進展為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膿毒癥休克、難以糾正的代謝性酸中毒和出凝血功能障礙。值得注意的是,重癥、危重癥患者病程中可為中低熱,甚至無明顯發熱。部分患者起病癥
2月13日晚,國藥集團中國生物(CNBG)發布了在新冠肺炎治療方面的重磅消息:國藥中國生物已完成對部分康復者血漿的采集工作,開展新冠病毒特免血漿制品和特免球蛋白的制備。經過嚴格的血液生物安全性檢測,病毒滅活,抗病毒活性檢測等,已成功制備出用于臨床治療的特免血漿,在中國生物武漢生物制品研究所、國藥
1月10日,由中國醫藥生物技術協會和《中國醫藥生物技術》雜志共同主辦,桐廬縣人民政府承辦,桐廬富春山健康城管理委員會、杭州愛唯生命科技有限公司協辦的“2020年中國醫藥生物技術十大進展評選”揭曉活動以網絡直播形式舉辦。 據悉,本次活動分為推薦申報、項目初審、公眾評選、院士函審、專家終審和新聞發布
自2019年12月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到如今全球呈多區域爆發情況下,各國監管機構和IVD企業陸續采取積極措施。為積極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國家藥監局于第一時間啟動應急審批程序。1月20日,器審中心起草《2019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試劑注冊技術審評要點》,并于2月12日在中心官網率先對外發布。 世界衛生
在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過程中,檢測試劑盒是一個重要工具。疫情發生后,近百家單位加入到檢測試劑盒的研制和生產中,對于病毒的檢測時間也從以“小時”計算到了以“分鐘”計算。 7個產品通過審批,供應不成問題 2月8日,科技部發布《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現場快速檢測產品研發應急項目申報指南的
“當前,我省疫情正處在高位運行的持續增長期、攻堅克難最吃勁的關鍵期、重中之重決戰之地的窗口期。要堅持早收早檢、早診早治,千方百計提高治愈率、降低病亡率。” 2月15日,履新湖北省委書記的應勇,在省委常委會(擴大)會議上,對湖北的新冠肺炎疫情作出如上判斷,并部署推進疫情防控工作。 千里以外,一
試劑盒---用于盛放檢測化學成分、藥物殘留、病毒種類等化學試劑的盒子。一般醫院、制藥企業使用。 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擴散,不少地區都面臨著檢測壓力。國內試劑盒生產商也紛紛通過捐贈或者打通海外銷路的方式助力試劑盒“出海”。 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國內生物公司研發的新冠病毒檢測
-核心提要 - 1. 雖然中國對于 “冠狀病毒” 的注冊臨床試驗有589個(截至2020年5月20日),但其中有效的2期與3期干預性臨床試驗共只有8個。除了疫苗之外,證明藥物療效的臨床試驗,近乎全部 “翻車”。 2. “臨床試驗” 不能僅靠行政審批,要依靠科學臨床試驗的“循證審批”。注重質
作者:中國科技大學 羅昭鋒 【摘要】:新冠狀病毒(2019-nCoV)檢測目前只有熒光定量PCR方法和測序方法兩種被認可的方法。測序不具備快速篩查潛力,這里不做討論。目前國家藥監局審批通過的都是熒光定量PCR的試劑盒。等溫擴增的檢測試劑盒,至少已有兩個單位開發成功,有望近幾天上市。等溫擴增的試
FDA批準Quest Diagnostics公司的新冠病毒家庭檢測試劑盒Quest于5月28日宣布,美國FDA 批準了Quest Diagnostics公司的新冠病毒檢測試劑盒,這將使個人可以在自己的家中收集樣本,通過FedEx寄送到Quest實驗室進行COVID-19檢測。當用戶通過鼻拭子獲取樣本
記者2月28日從河北省唐山市科協獲悉,河北省唐山遷安市科技型企業——英諾特(唐山)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簡稱“英諾特”)研制的2019型冠狀病毒IgM/IgG抗體聯合檢測試劑盒(膠體金法),經多家重點終端進行臨床確認評價,IgM抗體試劑在臨床患者中檢出率、IgG抗體/總抗體試劑在恢復期患者中檢出率均
2月20日,正值復工、復產與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并舉的關鍵時刻,浙江省科技廳組織的新冠病毒檢測攻關項目傳來好消息,由杭州醫學院呂建新教授擔任首席科學家,杭州醫學院、浙江東方基因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浙江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三方組成的聯合攻關組研制的三類產品(病毒核酸、抗體、抗原檢測)中的病毒核酸和病毒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近日,美國聯邦法院已授予Illumina一項初步禁令,該禁止將阻止華大基因及其子公司(包括華大智造)在美國分銷和推廣其基因測序產品。 Illumina是在今年2月份提出了這項初步禁令,指控華大基因旗下多款基因測序儀侵犯Illumina在美國的專利,其中包括Illumina的獨
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日益嚴峻,武漢地區醫護人員口罩、防護服、檢測試劑等物資稀缺的新聞牽動每個國人的心。由于試劑缺乏,很多患者不能被第一時間確診和收治,導致很多后續治療工作推進緩慢。 1月25日下午,湖北召開新型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發布會。湖北省醫保局副局長劉松林介紹,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導致的肺炎,早診斷
2月8日,一則消息令網友十分吃驚 據新京報報道,北京中日醫院醫院出現一名3次咽拭子檢測均為陰性、通過下呼吸道樣本才確診“新冠肺炎”的患者。 這一消息迅速登上熱搜,網友紛紛表示“病毒太狡猾了”。 每經小編注意到,不止北京,多地均出現過核酸檢測假陰性的情況。 根據浙江青田縣今日發布的公告,一
疫情就是命令,時間就是生命。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廣大科技工作者第一時間投入戰斗。在實驗室、在病房、在火神山、雷神山醫院施工現場……他們迎難而上、加班加點,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貢獻力量。圖片來源于網絡 爭分奪秒研究,為科學防控提供決策參考 新型冠狀病毒是一種全新的病
在過去的半個多月里,新冠肺炎確診和疑似的感染人數都在不斷增加,在近日迎來爆發式增長——截至 2020 年 2 月 4 日 17 時 33 分,確診人數達 20520 人,較昨日新增 3284 人;疑似感染人數達 23214 人,較昨日新增 5072 人。 科學大院(中科院官方科普微平臺)在 2
“全球首個新冠滅活疫苗生產車間通過國家生物安全檢查”的消息引發關注。 國藥集團中國生物8月5日披露,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新冠滅活疫苗生產車間已通過國家相關部門組織的生物安全聯合檢查,具備了使用條件。此前,該生產設施也剛剛取得了新冠疫苗的生產許可證。 剛剛通過檢查的北京高等級生物安全生產設施,
2月22日下午,浙江省政府新聞辦舉行浙江省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第二十七場)。浙江省衛生健康委副主任孫黎明,浙江省科技廳黨組副書記、副廳長宋志恒,浙江省總工會副主席張兆都,浙江省預防醫學會消毒專家、消毒分會主任委員陸燁出席發布會,現場還視頻連線舟山市定海區副區長劉世君,回答大家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聞令即動,帶領團隊第一時間“逆行”武漢,在基礎研究、疫苗、防護藥物研發方面取得重大成果,為疫情防控作出重大貢獻…… 9月8日,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中國工程院院士、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研究員陳薇獲頒“人民英雄”國家榮譽稱號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