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sRx通過靶向的降解Ptbp1 mRNA從而實現Ptbp1基因表達的下調。(中)視網膜下注射AAV-GFAP-CasRx-Ptbp1可以特異性的將視網膜穆勒膠質細胞轉分化為視神經節細胞,轉分化而來視神經節細胞可以和正確的腦區建立功能性的聯系,并且提高永久性視力損傷模型小鼠的視力。(下)在紋狀體中注射AAV-GFAP-CasRx-Ptbp1可以特異性的將星形膠質細胞轉分化為多巴胺神經元,從而基本消除了帕金森疾病模型小鼠的運動癥狀 《細胞》期刊北京時間4月8日晚在線發表了中國科學院腦科學與智能技術卓越創新中心楊輝研究組的科研成果。該研究運用最新開發的RNA靶向CRISPR系統CasRx,在視網膜穆勒膠質細胞中敲低Ptbp1基因的表達,首次在成體中實現了視神經節細胞的再生,使永久性視力損傷模型小鼠的視力得到恢復。研究證明,該技術還可以非常高效且特異地將紋狀體內的星形膠質細胞轉分化成多巴胺神經元,并且基本消除了帕金森疾病的癥狀......閱讀全文
4月8日,《細胞》期刊在線發表了題為《通過CRISPR-CasRx介導的膠質細胞向神經元的轉分化治療神經性疾病》的研究論文,該研究由中國科學院腦科學與智能技術卓越創新中心(神經科學研究所)、上海腦科學與類腦研究中心、神經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楊輝研究組完成。該項研究通過運用最新開發的RNA靶向CRI
青光眼和帕金森病是兩種常見的由神經元細胞死亡而導致的神經退行性疾病,對人類的健康造成巨大威脅。據統計,全球因青光眼導致視神經節細胞死亡致盲的人數超過一千萬;而近一千萬的全球帕金森病患者,有一半在中國。中國科學家日前的一項重要成果為治療包括這兩類疾病在內的神經退行性疾病提供了新思路。 中國科學
一旦長成就得用一輩子,即使有零部件用壞了,也幾乎沒有替換的可能,這就是人體的神經系統。這種特性給人類帶來了無窮困擾:一些功能性損傷導致失明、癱瘓,某些退行性改變引發帕金森病、阿爾茲海默癥……最近,上海科學家利用最新基因編輯技術,挖掘出了神經細胞變身“超級替補”的潛力,為神經損傷、神經退行性疾病的
從借助手術機器人,突破世界外科手術“禁區”,到3D打印人工髖關節現“量產”,再到“觸覺”智能機械手亮相,2015年醫療行業創新技術不斷“刷屏”,其中不少為我國自主研發。新華健康盤點那些今年被“刷屏”的醫療創新成果。 NO.1:我國自主研制機器人突破世界外科手術“禁區” 脊柱外科手術是醫學界公
視網膜 科學家已經可以誘導干細胞形成視網膜,這為很多眼疾患者帶來希望。 在子宮里,一團相同的細胞分化成各種不同的模樣,最終形成高度有序的結構,組裝成人體的全副器官。這個過程依照內在的“生物學藍圖”有條不紊地進行,引導組織產生折疊、皺褶,精確形成適當的外形和大小。 科學家很熟悉這個由簡單到復雜的
本期為大家帶來的是神經生物學領域最近的研究進展,希望讀者朋友們能夠喜歡。 1. Nature:新研究首次揭示抑制年齡相關的神經活動增加竟可延長壽命 doi:10.1038/s41586-019-1647-8. 在一項針對線蟲、小鼠和人類的研究中,來自美國哈佛醫學院的研究人員發現在整個動物界
近日,在斯坦福大學醫學院領導下,研究人員首次成功修復了哺乳動物的部分關鍵視神經。該研究報告被發表在《Nature Neuroscience》期刊的在線網站上。科學家讓小鼠的視神經(負責將視覺信息從眼睛傳遞到大腦)在被完全切斷之后,成功實現了再生,并發現視神經可以重新沿襲之前的路徑,重建與大腦合適
青光眼(Glaucoma)是一系列會導致視神經受損,進而造成視力逐漸或完全喪失的眼疾。據統計,在全球范圍內,青光眼是僅次于白內障的視力殺手,目前全球約有7000多萬名青光眼患者,其中10%將最終成為盲人。我國是世界上青光眼患者數量最多的國家,由于該病早期不疼、不癢、沒有任何不適感,因此被稱為“隱
第七章 膽堿受體阻斷藥第一節M膽堿受體阻斷藥 &nb
來自復旦大學、電子科技大學、新加坡國家眼科中心等機構的研究人員,采用全基因組關聯研究(GWAS)鑒別出了與原發性開角型青光眼相關的新易感基因。研究結果發表在8月31日的《自然遺傳學》(Nature Genetics)雜志上。 復旦大學的孫興懷(Xinghuai Sun)教授以及任職于電子科技大
在睡眼惺忪的清晨或是緊張忙碌的工作中,你是否會享受一杯香濃醇厚的咖啡呢?現今社會,咖啡基本已經成為很多人生活中的必需品。 近些年來,科學家們進行了很多研究來揭示咖啡和人類機體疾病的關聯,下面小編就來為您一一盤點咖啡與機體疾病之間的種種關系。 【1】Pharm Res:咖啡有益,可防止肥胖相關
人們普遍認為,細胞會降解及回收利用自身老化或受損的細胞器。然而來自加州大學圣地亞哥醫學院、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和Kennedy Krieger研究所的研究人員現在發現,某些神經元將不需要的線粒體轉移給了稱作為星形膠質細胞的支持性神經膠質細胞進行處理。 發表在6月17日《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
近年來,研究人員通過深入研究闡明了多種天然化合物在抵御人類疾病上所發揮的重要作用,比如近日,來自上海生科院健康科學研究所的研究人員楊黃恬等人通過研究發現,從天然小檗科植物中提取的化合物或有望治療心肌缺血/復灌損傷;又有研究人員發現,天然化合物角鯊胺有望用于帕金森病臨床治療,天然化合物角鯊胺于20
在美國匹茲堡大學醫學中心(UPMC)實驗室里,Vijay Gorantla正在移動一頭失明的豬。在外科手術室耀眼的燈光下,他正在冒險進入一個陰影角落。 Gorantla的領地是一個簡單的、緊緊束縛著7.5克細胞束的地方:眼睛。豬和人類擁有相似的眼科解剖特征,作為可塑和重建外科醫生,Gorant
干細胞及轉化是“十三五”國家科技創新規劃里明確指出的戰略性前瞻性重大科學問題之一。以干細胞治療為核心的再生醫學,在神經、血液、心血管、生殖等系統和肝、腎、胰等器官的重大疾病治療方面發揮作用,尤其間充質干細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對神經退行性疾病、免疫疾病,糖尿病
2014年,美國監管機構批準了一種新的治療失明方法。這臺名為Argus II的裝置通過安裝在眼鏡上的攝像頭,可以將視覺信號發送到眼睛后部約3×5毫米的網格狀電極上,Argus II的作用是取代遺傳性視網膜色素變性中丟失的感光細胞信號。據該裝置制造商Second Sight估計,世界上約有350人
維生素B(Vitamin B)舊稱維他命B,是B族維生素的總稱,它們常常來自于相同的食物來源,如酵母等。屬于水溶性維生素。 維生素B主要有維生素B1(硫胺素、抗腳氣病維生素)、維生素B2(核黃素)、維生素PP(尼克酸或煙酸、抗癩皮病維生素)、維生素B6(吡哆醇、抗皮炎維生素),泛酸(遍多酸)、
利用生物學及工程學的方法創造丟失或功能損害的組織和器官,使其具備正常組織和器官的結構和功能一直是再生醫學領域研究的內容。而對再生醫學領域理想“原料”的干細胞的研究一直是近年來的研究重點,雖然2018年“心臟干細胞”相關研究被曝造假事件震驚了整個干細胞研究領域,但是科學家們依舊前赴后繼的努力工作,
本文為大家帶來再生醫學領域的最新研究進展,幫助大家了解再生醫學領域近期的重大研究成果,希望大家喜歡。 【1】PNAS:重大進展!發現胎盤干細胞能夠再生心臟,有望開發出新型干細胞療法來治療心臟病 DOI:10.1073/pnas.1811827116.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西奈山伊坎醫
編者按 2017年對于全球生物醫藥研發來說是多點開花的一年,多個新藥研發創里程碑式紀錄。2017年也是中國的“新藥元年”,在政策扶持下大批新藥獲批上市,中國藥企走向世界的步伐正在提速。 在春節來臨之際,中國工程院院士、天津藥物研究院研究員劉昌孝為讀者獻上了一份含金量十足的“新春賀禮”,這也是
【1】PNAS:重大進展!發現胎盤干細胞能夠再生心臟,有望開發出新型干細胞療法來治療心臟病 DOI:10.1073/pnas.1811827116.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西奈山伊坎醫學院的研究人員證實在動物模型中,來自胎盤的稱為Cdx2細胞的干細胞能夠在心臟病發作后再生健康的心臟細胞。
本文中,小編整理了多篇研究報告,共同解讀脂肪酸到底對機體健康有益還是有害,與大家一起學習! 【1】BBA-Mol Basis Dis:omega-6脂肪酸可以幫助對抗心臟病 doi:10.1016/j.bbadis.2019.06.011 近日,來自卡迪夫大學等機構的研究人員通過研究發現,
來自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的消息,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公布了2012年度面上項目、重點項目、重大國際(地區)合作研究項目、青年科學基金項目、地區科學基金項目、海外及港澳學者合作研究基金項目、科學儀器基礎研究專款項目等方面的評審結果。有關評審結果將通知相關依托單位,其科研管理人員可登錄
麻省理工學院的張鋒(Feng Zhang)博士是近兩年大熱的CRISPR/Cas9技術的先驅開創者之一。2013年,這位 80后的年輕華人科學家開發出了可用來編輯DNA、敲除指定基因的CRISPR/Cas系統,自此之后一直致力于推動這一技術走向完美。 12月10日,張鋒博士在《自然綜述神經科學
本報訊 (記者孫國根)經3年多研究,我國研究人員發現了青光眼視網膜膠質細胞激活新機制,為臨床上防止青光眼惡化,以及有效阻止青光眼導致的視網膜神經細胞死亡(失明)提供了新的理論依據。相關研究論文刊登在最新一期國際著名期刊《神經科學雜志》上。 該研究由復
本文中,小編整理了近年科學家們在利用細胞療法治療多種人類疾病上的重要進展,分享給各位!同各位一起學習! 【1】Lancet Oncology:細胞療法用于治療轉移性葡萄膜黑色素瘤 doi: 10.1016/S1470-2045(17)30251-6 葡萄膜黑色素瘤是一種罕見的腫瘤,若發生轉
第十五章 抗帕金森病藥和治療老年癡呆藥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是神經系統常見的慢性進行性疾病,典型的癥狀為運動徐緩、肌強直、震顫和共濟失調。現認為帕金森病是因黑質有病變,多巴胺合成減少,使紋狀體內多巴胺含量降低,黑質—紋狀體通路多巴胺能神經功能(起抑制作用)減弱,而膽
在不久的將來,技術革新將如何改變我們的生活? 人工智能將大幅提升新藥物和新材料的開發速度;新型診斷工具將打造更先進的個性化醫療;從日常任務到工業生產,增強現實將走進生活的方方面面,將大量信息和動畫覆蓋于真實世界之上;如果你生病了,醫生將可以在你體內植入活細胞,用這些“藥物工廠”為你治病;你將會
1. Cell:中科院生物物理所王艷麗/章新政課題組從結構上揭示Cas13a切割RNA機制 doi:10.1016/j.cell.2017.06.050 CRISPR/Cas系統是目前發現存在于大多數細菌與所有的古菌中的一種免疫系統,被用來識別和摧毀抗噬菌體和其他病原體入侵的防御系統。在CR
不少上班族喜歡將晚上“刷屏”視為一天當中的休閑消遣,殊不知,關燈后玩手機在昏暗的光線下用眼,對視力傷害很大,會導致患青光眼的幾率高很多。請關注—— 青光眼有“視力小偷”之稱,是一種發病迅速、危害性大、可隨時導致失明的常見疑難眼病。統計顯示,我國的青光眼發病率為0.2%左右,但10%—20%的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