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針天價疫苗可預防12種癌癥?新型偽科學正悄然流行
有媒體日前報道,香港MDX醫療集團發布“DCV癌癥疫苗”,98000元注射一針,可以預防包括前列腺癌、乳腺癌、肺癌等12種以上的癌癥。 還有這等好事?科技日報記者即刻連線了中國抗癌協會科普宣傳部部長、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教授支修益,聽聽他怎么說。 是不是偽科學?試試這三面“照妖鏡” “什么癌癥都能治?就從這句廣告詞看基本上可以判斷是偽科學。”支修益告訴科技日報記者,不說別的,單就肺癌來說,就有小細胞肺癌和非小細胞肺癌之分;非小細胞肺癌又包括鱗癌、腺癌、鱗腺癌和大細胞癌;有些癌是來源于上皮細胞,有些癌是從間胚細胞層來的……光是預防肺癌一種都不太可能,別說一起預防12種癌癥了。 惡性腫瘤的這種特點在學術上被稱為“異質性”,大致可以理解為,即便被劃分為同一種腫瘤,也可能是完全不同的。有學術文章表明,異質性分兩種:一種是在腫瘤發生的不同時期,同一個病人的腫瘤細胞的基因突變情況不同;另一種是不同病人得了相同的腫瘤,但是那個“相......閱讀全文
1針天價疫苗可預防12種癌癥?新型偽科學正悄然流行
有媒體日前報道,香港MDX醫療集團發布“DCV癌癥疫苗”,98000元注射一針,可以預防包括前列腺癌、乳腺癌、肺癌等12種以上的癌癥。 還有這等好事?科技日報記者即刻連線了中國抗癌協會科普宣傳部部長、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教授支修益,聽聽他怎么說。 是不是偽科學?試試這三面“照妖鏡” “什么
疫情當前,為何偽科學泛濫?
從今年1月初以來,新型冠狀病毒引發的肺炎疫情在我國不斷蔓延,牽動了幾乎所有國人的心。隨著疫情的發展,各種“謠言”“偽科學”和所謂的“建議”滿天飛,更加劇了人們的焦慮與恐慌。于是,有網友感嘆“科學永遠干不過‘偽科學’”。 這提醒我們,國人的科學素養亟待提高。 2018年9月,中國科協公布的第十
別再被“酸堿體質”偽科學忽悠啦
最近,美國一樁有關“酸堿體質”說法的訴訟在國內引起較大反響。屢次被訴的“酸堿體質”說法的鼓吹者羅伯特·楊,這次被法院裁定賠償給一位癌癥患者1.05億美元的巨款,因為他實施的“堿性療法”不僅沒治愈患者,反而讓患者癌癥擴散,錯過治療機會。盡管近十余年,醫學、科學、科普界人士一直在澄清“酸堿體質”說法
網癮基因檢測:真事實or偽科學?
從口腔黏膜提取DNA做基因解碼分析,就能知道孩子是否有網癮傾向?連日來,武漢中南醫院體檢中心一個全新的檢測項目在網上引起熱議,許多網友對所謂的“網癮基因檢測”提出質疑,普遍認為這是“偽科學”、是“科學算命”。記者調查發現,醫學上根本沒有“網癮基因”這一說,所謂“網癮基因檢測”不過
野菜抗癌純粹是個偽科學命題
春夏時節,草木萌發,各種植物紛紛吐露新芽,又到了一年采野菜的好時節。近日,有媒體報道,北京各大公園被“挖野菜大軍”占領,特別是奧林匹克公園和東壩郊野公園,大片二月蘭被“掐尖”,蒲公英也被連根拔起。 但是路邊的野菜真是不采白不采嗎?關于野菜,你有哪些錯誤的認識呢? 野生的就是綠色蔬菜? 安全
專家痛批偽科學:“酸堿體質”純屬謬論
近兩年,在出版物和網絡中流行著一種“健康新說”——大部分疾病的罪魁禍首都是“酸性體質”,這些疾病涵蓋了當前幾乎所有常見病,如高血壓、糖尿病、腫瘤,甚至抑郁癥等,因此提倡食用“堿性食物”。 此言論經一些媒體和網絡轉載,影響了相當一批讀者。但《生命時報》記者從腎臟病學、腫瘤學、營養學界權威人士那里得到
1.05億美元罰款填不上那些偽科學的坑
美國圣地亞哥法庭近日判一個叫做羅伯特·歐·楊(Robert O. Young)的人,賠償一名癌癥患者1.05億美元。 這一判罰來自他曾經治療過的患者的指控。這名女性癌癥患者回憶,羅伯特·歐·楊說不用手術不用放化療、只靠調理酸堿體質,就能治好她的乳腺癌,但在他的“奇跡康復中心”接受了多種“治療”
注射小蘇打治癌癥-“酸堿體質理論”創始人被罰
美國圣地亞哥法庭近日判一個叫做羅伯特·歐·楊(Robert O。 Young)的人,賠償一名癌癥患者1.05億美元。 這一判罰來自他曾經治療過的患者的指控。這名女性癌癥患者回憶,羅伯特·歐·楊說不用手術不用放化療、只靠調理酸堿體質,就能治好她的乳腺癌,但在他的“奇跡康復中心”接受了多種“治療”
人體冷凍是不是偽科學?土豪有機會永生嗎
8月14日,本報頭版頭條刊發了長篇通訊《死亡“暫停”:液氮罐里的陰陽穿越——中國首例本土人體冷凍的故事》,在讀者中引起巨大反響。死亡似乎是誰也逃不過的劫,永生又是很多人的夢。人們用懷疑的目光打量這個夢,也同樣打量這個夢的信仰者。人體冷凍的擁躉是誰,他們真的是“狂想者”嗎?為給廣大讀者帶來了解事件
量子通信是不是偽科學?潘建偉這樣回應
“墨子號”發射快三年了,到底有什么新發現?量子通信和公眾有什么關聯,到底是不是偽科學?10日,在全國政協十三屆二次會議舉行的記者會上,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常務副校長、中科院院士潘建偉有很多話要說。 說“墨子號”:能滿足一些初步的安全通信需求 “墨子號”量子科學實驗衛星發射升空以來
從“舌頭的味覺分區”看偽科學如何產生的
當你長大后,開始回顧上學的時候學到的東西,可能會想到當初小學老師每天會告訴你的那些所謂的"常識"。那些常識曾經被你當做人生的真理,但實際上它們沒有任何意義。 比如說這個:你的小學老師有沒有告訴你,人的舌頭對不同的味道的感覺是有分區的。如果有過的話,那么恭喜你,你并不是唯一聽過這個的。 根據紐
“酸堿體質”原是偽科學吃什么都改變不了酸堿平衡
近些年,“酸性體質是百病之源”“酸性體質易患癌”“堿性飲食可以改變酸性體質”等所謂的養生理論風靡一時。有不少人表示,自家老人曾聽信“酸性體質有害身體健康”的說法,花了不少錢購買相關保健品,但并沒有取得任何效果。有的人甚至改變了飲食行為,追求“堿性食物”,規避“酸性食物”,結果造成了營養不平衡。近
衛生部:部分煙企用偽科學手段對抗控煙
5月29日,江蘇南通,虹北社區制作了一支長8米的“香煙”,小學生們在“香煙”上畫禁煙標志、寫“煙草有害健康”等標語,并簽名表示遠離煙草。 “雖然社會關于控煙的呼聲越來越高,但是煙草業變換著各種手法進行對抗。”5月31日是世界無煙日,世衛組織將“煙草業干擾”選定為
生物共振檢測:國外被爆偽科學-國內卻成香餑餑
“走廊里介紹的過敏檢測還有嗎?”科技日報記者問。 “生物共振檢測?沒有了,更新的技術出來了,那個就不用了。”醫生一邊敲鍵盤填寫電子病歷,一邊答道。 在北京積水潭醫院皮膚科門診外的宣傳欄上,該院皮膚科特色醫療介紹的第一條赫然寫著:“我科采用生物共振儀,可對400多種過敏原進行無創檢測及脫敏治療
科技部:整治網絡傳播中反科學、偽科學等內容
國新辦5日舉行新時代加強科學技術普及工作有關情況發布會,科技部副部長李萌在答記者問時表示,發揮好網絡科普力量作用。網絡空間已經成為科普工作的重要陣地,要把網絡科普隊伍作為重要的新生力量來支持和培育,引導及傳播正能量,增強科學性,更加便捷地服務廣大群眾。還要整治網絡傳播中反科學和偽科學的內容,以及
意干細胞療法之爭:一場反對偽科學的戰爭
我們為這場戰爭付出了高昂的個人代價。過去18個月就像在坐云霄飛車,在希望、失望、勝利和憤怒中徘徊。我們花費了無數時間彼此交流和說服政客。2013年11月,患者擁護Stamina基金會療法 科學家能在與志同道合的伙伴長時間工作中獲得最大滿足,但有時他們也會擔起其他的職責,即使那意味著錯過撥款截止
124名科學家聯署:綜合信息理論是“偽科學”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9/509399.shtm
Science:HPV疫苗不安全?一場對“偽科學”的質疑
11月11日,日本東京醫科大學的科研團隊在《Scientific Reports》期刊發表一篇文章揭示,小鼠注射HPV(Human Papillomavirus, 人乳頭瘤病毒)疫苗后會出現明顯的副作用,包括下丘腦及其他大腦區域神經系統遭到損傷,運動技能出現障礙。考慮到過去一直有HPV注射不良事
饒毅痛批中藥注射劑:這是偽科學!謀財害命!
1月15日,北京大學講席教授、未來論壇科學家委員會委員、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資深研究員、中樞神經科學領域專家饒毅教授在網易未來論壇現場痛批中藥注射劑。 他認為,現在有一批中藥廠要大量向全國推銷中醫注射劑,這不僅把西醫要求的科學檢驗繞過去,也把中醫要求的不能大量推廣繞過去,這種做法是一個商人做法,
意識領域核心理論質疑被抨擊為“偽科學”引發軒然大波
據《自然》報道,9月15日,一篇由124名學者聯合署名并公布于預印本平臺PsyArXiv上的文章,在意識研究界引起了軒然大波。 該文章指出,整合信息理論(IIT)是偽科學。 什么是IIT?IIT由美國威斯康辛大學神經科學家Giulio Tononi于2004年提出,是描述什么讓某人或某事產生
124位科學家聯名批判!這個理論是不是偽科學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9/509548.shtm9月中旬,一封由124位科學家聯署的公開信發布,赫然將近20年來最引人關注的意識研究領域的整合信息理論(IIT)批判為偽科學,在科學界引起軒然大波。這封公開信提及2019年10月啟動的
饒毅質疑華大CEO尹燁科普偽科學!原話:“100%瞎編!”
24日,華大基因尹燁在個人公眾號“尹哥聊基因”發文配圖“謝謝指教”。這是對23日首都醫科大學校長饒毅在公眾號“饒議科學”上發表一篇文章的回應。【以下是原文】:25日,饒毅在公眾號“饒議科學”發布了文章:《陳春花和尹燁:相隔二十年競賽誰的博士更“水”?》。陳春花和尹燁:相隔二十年競賽誰的博士更“水”?
維基百科稱針灸是“偽科學”-多國中醫師抗議
中醫針灸是中華文化千年流傳的古法,治愈了許多人的頑疾。但維基百科卻認為針灸屬于“偽科學”,在針灸英文頁面上赫然寫道:“acupuncture is a pseudoscience” (針灸是偽科學)。 這一說法惹惱了全球的中醫。近日,有超過2500名中醫師在請愿書網頁簽名抗議,要求維基更正這一
124名科學家聯合署名:綜合信息理論是“偽科學”
9月15日,一篇由124名學者聯合署名并公布于預印本平臺PsyArXiv的文章,在科學界引起軒然大波。 這篇文章指出,綜合信息理論(IIT)是偽科學。 什么是IIT?據《自然》報道,IIT由美國威斯康星大學神經科學家Giulio Tononi于2004年提出,是描述什么讓某人或某事物產生意識
諾貝爾化學獎得主曾因挑戰“常識”被斥偽科學家
據新華社電,瑞典皇家科學院10月5日宣布,以色列科學家達尼埃爾·謝赫特曼因發現準晶體獨享2011年諾貝爾化學獎。 改變科學家“物質觀” 與一天前宣布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一樣,瑞典皇家科學院常任秘書斯塔凡·諾爾馬克當天上午11時45分開始在皇家科學院會議廳先后用瑞典語、英語宣布獲獎者姓名及其
癌癥治療新曙光:癌癥建模
現在科學家們將患者的腫瘤細胞接種到小鼠體內,進而建立腫瘤模型,以用于分析和開展藥物測試。目前研究人員已鑒定了一系列小兒實體腫瘤模型,同時相關數據的允許免費獲取。 罕見癌癥的研究面臨著兩方面的挑戰:可用的腫瘤樣本少;缺乏相應的小鼠模型。最近科學家們非常成功地開發了將人類腫瘤細胞高效移植到免疫缺陷
1億多美元!酸堿體質創始人被判向癌癥患者賠償巨款!
還記得曾經火爆一時的酸堿體質之爭嗎? 酸堿體質曾在我國網絡上廣為流傳,不少保健品廠家更是打著酸堿體質的旗號到處“營銷”。 事實上,國外的確有酸堿體質的說法。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最新癌癥研究報告”里面就有“酸性體質是萬病之源”的說法。不錯,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官方網站確實出現過這句話,但
1億多美元!酸堿體質創始人被判向癌癥患者賠償巨款!
酸堿體質曾在我國網絡上廣為流傳,不少保健品廠家更是打著酸堿體質的旗號到處“營銷”。 事實上,國外的確有酸堿體質的說法。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最新癌癥研究報告”里面就有“酸性體質是萬病之源”的說法。不錯,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官方網站確實出現過這句話,但那是為了辟謠,為了批駁這句話。“酸性體
124位科學家聯名批判!這個理論究竟是不是偽科學?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9/509584.shtm 9月中旬,一封由124位科學家聯署的公開信發布,赫然將近20年來最引人關注的意識研究領域的整合信息理論(IIT)批判為偽科學,在科學界引起軒然大波。 這封公開信提及201
1種疫苗預防12種癌癥?別逗了!
一種可預防12種癌癥的“天價”疫苗,據說正在富裕人群中悄然流行。 有媒體日前報道,香港MDX醫療集團發布“DCV癌癥疫苗”,98000元注射一針,可以預防包括前列腺癌、乳腺癌、肺癌等12種以上的癌癥。 還有這等好事?科技日報記者即刻連線了中國抗癌協會科普宣傳部部長、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教授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