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點評Cell肺腺癌的帽子戲法多組學整合精準醫學來臨
肺癌是我國也是世界上發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惡性腫瘤【1】,五年存活率不足20%【2】。肺腺癌(Lung Adenocarcinoma, LUAD)是非小細胞肺癌中最普遍存在的分型,大約占所有惡性肺腫瘤的一半【3】。LUAD最普遍的風險因素是吸煙,其他的風險還包括暴露在致癌物以及戶外空氣污染等等【4,5】。近年來,診斷出肺腺癌的非吸煙病人人數逐漸增加,這說明找出LUAD發展過程中的非吸煙風險因素是非常關鍵的【6】。 在過去的十幾年中,西方國家的一些研究中為了揭示出LUAD的驅動基因進行了大規模的基因組研究,發現LUAD中最常見的體細胞突變是TP53、KRAS、KEAP1、STK11、EGFR等【7-9】。在中國和其他的亞洲國家,女性非吸煙者罹患肺腺癌的人中約有40-50%是由EGFR突變引起的【10】。 目前關于肺腺癌治療方面可供選擇的治療方式包括外科手術、放療、化療、靶向治療、免疫療法或者是這些治療方式的組合。盡管肺腺癌治......閱讀全文
蛋白質組學驅動精準醫學加速發展
近日,中國醫學科學院在2024年中國醫學發展大會上發布了《中國21世紀重要醫學成就》,“創建蛋白質組學體系”成為本年度入選的3項重要醫學成就之一。中國科學院院士賀福初、西湖大學教授管坤良(開展相關研究時任職于復旦大學)、中國科學院院士樊嘉、中國科學院院士趙國屏等首創國際領先的蛋白質組學研究體系,不僅
人類蛋白質組計劃2.0和蛋白質組學驅動的精準醫學
“如果說抗生素的發明引發了第一代醫學治療技術革命,影像學和分子醫學的發展引發了第二代醫學診斷技術革命,那么,由蛋白質組學驅動的精準醫學,勢必帶來精確診斷與精準治療統一的第三代醫學革命。人類蛋白質組計劃2.0將在國際范圍部署建立蛋白質組學驅動的精準醫學技術體系和行業標準,進一步提升對重大、疑難疾病
專家點評Cell肺腺癌的帽子戲法-多組學整合精準醫學來臨
肺癌是我國也是世界上發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惡性腫瘤【1】,五年存活率不足20%【2】。肺腺癌(Lung Adenocarcinoma, LUAD)是非小細胞肺癌中最普遍存在的分型,大約占所有惡性肺腫瘤的一半【3】。LUAD最普遍的風險因素是吸煙,其他的風險還包括暴露在致癌物以及戶外空氣污染等等【4
景杰生物:蛋白質組學驅動精準醫學技術先鋒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中國細胞生物學學會2021年全國學術大會于4月14日在重慶盛大開幕,作為國內蛋白質組學技術開發和應用引領者的景杰生物特裝參會,備受行業關注。分析測試百科網采訪了景杰生物市場經理鄒文安先生和學術經理王濤博士,他們進一步為我們介紹了公司的特色、本屆帶來的產品,并描繪了公司未來的發展
Cell:中國團隊發布首個肺腺癌分子全景圖譜助力精準醫學
肺癌是發病率和死亡率增長最快,對人群健康和生命威脅最大的惡性腫瘤之一。非小細胞肺癌約占所有肺癌的80%,其中肺腺癌(Lung Adenocarcinoma, LUAD)是非小細胞肺癌中最普遍的分型,大約占所有惡性肺腫瘤的一半。已有研究發現,LUAD中最常見的體細胞突變是TP53、KRAS、KEAP1
磷酸化修飾蛋白質組學共性關鍵技術研究獲突破
近日,廣東省農業科學院農業生物基因研究中心晏石娟團隊聯合加拿大約克大學、德國馬普分子植物生理研究所等研究人員在磷酸化修飾蛋白質組學共性關鍵技術研發方面取得重大突破,首次搭建全自動在線磷酸化蛋白質組學分析技術平臺,解決了磷酸化蛋白質組學研究的一大瓶頸。相關研究以農業生物基因研究中心為第一完成單位在線發
Cell子刊:精準醫學的光明未來
2015年1月20日,美國總統奧巴馬在國情咨文中提出“精準醫學計劃”,希望精準醫學可以引領一個醫學新時代。精確醫學是利用來自基因組序列到健康檔案的大量臨床數據,來確定藥物如何以不同的方式影響人們。通過讓醫生們針對性地向將真正受益的患者提供藥物,這樣的知識可以減少浪費,利用現有的治療方法改善患者的
第11屆CNHUPO開幕-蛋白質組學驅動的精準醫學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2021年10月13日,為促進蛋白質組學的研究和學科發展,增進國際間合作交流,由中國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會蛋白質組學專業委員會(CNHUPO)主辦,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生命組學研究所、湖北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國家蛋白質科學中心?北京、蛋白質組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北京蛋白質組研究
讓精準醫學更精準——組學大數據與醫學的完美結合
奧巴馬的精準醫學計劃意在大規模測定癌癥病人的全基因組,挖掘癌癥驅動基因,實現個性化精準用藥,解決癌癥對人類的威脅。然而,科學家呼吁:生命活動的實際承擔者、大部分的疾病標志物、絕大多數的藥物治療靶標都是蛋白質,因此,精準醫學離不開蛋白質組。以蛋白質組、代謝組為重點的多組學為基因組提供了更接近表型的
Cancer-Cell新文章指明肺癌精準治療未來方向
美國猶他大學的一項新研究發現小細胞肺癌可以再細分為不同的腫瘤亞型,他們還發現一個靶向藥物組合對其中一種腫瘤亞型有很好的治療效果。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Cancer Cell上。這些結果表明不能將不同的小細胞肺癌當作同一種疾病進行治療。 猶他大學的Trudy G. Oliver教授領導了
上藥所揭示KRAS突變腫瘤的分子分型和精準治療新策略
8月9日,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研究員譚敏佳和研究員黃敏團隊合作,在Molecular Cell上在線發表了題為A proteomic and phosphoproteomic landscape of KRAS mutant cancers identifies combination th
MRM-Proteomics同Biodesix合作開發蛋白質組肺癌精準診斷法
蛋白質組學領頭公司MRM Proteomics和分子診斷公司Biodesix于近期簽署了一項合作協議。根據協議條款,MRM Proteomics將授予Biodesix使用其專有iMALDI技術的權利,以進一步推進其基于血液的肺癌診斷。在此之前,Biodesix的測試菜單包括GeneStrat?基因組
【兩會科技熱點】蛋白質組學驅動精準醫學熱潮
胃癌在全球腫瘤死亡原因中排名第三,其中我國的患病人數就占到一半。在很多人的印象中,胃癌就是一種病,但細分的話,它包括彌漫型胃癌等很多種,這些不同類型的胃癌甚至還可以進一步細分。那么,彌漫型胃癌究竟分幾種?患者手術后化療是否有效?預后如何呢?
賀福初院士:蛋白質組學驅動精準醫學開啟新時代
6月10日在廣州舉行的第十四屆中國生物產業大會高層論壇上,中國科學院院士、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國家蛋白質科學中心(北京)理事長賀福初發表題為“大科學計劃與國家使命”主旨演講。他指出,人類基因組計劃開啟了全球生物技術時代,而作為一個新的推動力和新生學科,蛋白質組學進一步推動了精準醫學的發展。賀福初H
蛋白質N磷酸化修飾富集方法進展
蛋白質N-磷酸化修飾富集方法進展 江波1, 高博2, 魏淑嫻2, 梁振1, 張麗華1,*, 張玉奎1 1.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醫學蛋白質組全國重點實驗室,國家色譜研究中心, 中國科學院分離分析化學重點實驗室,遼寧 大連 116023 2.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化學化工學院,山東 青
同濟大學重要成果再登Cell,表征小細胞肺癌的蛋白組學圖譜
小細胞肺癌約占肺癌總數的15%,惡性程度高,難以通過基因突變信息獲得有效靶點和分子分型,導致其治療手段單一,患者總生存率一直止步不前。 北京時間今天(1月5日)零點,國際頂級學術期刊《細胞》(Cell)在線發表了同濟大學醫學院/附屬上海市肺科醫院張鵬教授團隊、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周虎研究員
Cell:轉移性前列腺癌的磷酸化蛋白質組學研究
癌癥基因組學有望通過揭示驅動個體患者腫瘤細胞的遺傳突變來實現個體化癌癥治療。但解讀這一基因組數據仍然是個挑戰。一些突變和其他遺傳改變對癌細胞的影響,呈現在與細胞生長、增殖和其他癌癥生物學標志相關的復雜分子互作(信號通路)網絡中。通過繪制在前列腺癌細胞中活化的一些關鍵信號通路,研究人員能夠確定可以
精確修飾位點譜圖庫的建立與磷酸化蛋白質組的-DIA-解析1
引言 數據非依賴采集(Data-Independent Acquisition, DIA)是當前最熱門的質譜采集技術之一,它以非目標的方式將質量范圍分為若干窗口,依次并循環采集窗口內所有母離子的二級碎片[1,2]。DIA 與 SRM 類似,也是基于子離子(transition)定量,相比
精確修飾位點譜圖庫的建立與磷酸化蛋白質組的-DIA-解析3
結果顯示,從 DIA 數據中提取、定量到 6401 條可信的磷酸化肽,占譜圖庫磷酸化肽總數(6505 條)的 98.4%(圖 5)。磷酸化肽的豐度和離子化效率普遍較低,本實驗如此高的解析成功率表明,基于 Orbitrap 的 DIA 數據具有極高的譜圖質量和出色的靈敏度。??圖5. DIA可
精確修飾位點譜圖庫的建立與磷酸化蛋白質組的-DIA-解析2
2. 磷酸化樣本的 DDA 鑒定、可信度篩選和譜圖庫建立磷酸化樣本信息和色譜質譜參數見實驗條件部分。3 針 DDA 數據按磷酸化檢索流程使用 Proteome Discoverer 2.0 軟件搜庫鑒定(S/T/Y+79.966 Da),并使用 ptmRS 模塊對位點打分(圖 2-1)。搜庫完成
4D組學新時代!更精確的磷酸化修飾組學
離子淌度分離概念的引入使得蛋白質組學進入了4D新時代。4D蛋白質組學是在3D分離即保留時間(retention time)、質荷比(m/z)、離子強度(intensity)這三個維度的基礎之上增加了第四個維度,離子淌度(mobility)的分離(圖1),進而大幅度的提高掃描速度和檢測靈敏度,帶來蛋白
黃超蘭Cell發文-絕對定量質譜揭示CD3ε的多重信號轉導功能
2020年7月29日,北京大學醫學部精準醫療多組學研究中心黃超蘭團隊,中科院上海生化與細胞所許琛琦團隊、美國加州大學圣地亞哥分校惠恩夫團隊,聯手在Cell上發表了題為“Multiple signaling roles of CD3ε and its application in CAR-T cell
譚敏佳:色譜質譜雙翼護航-助力蛋白質組學新突破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2021年9月23日,賽默飛雙重新品線上直播發布會召開,重磅推出了Thermo Scientific? TSQ? Plus 三重四極桿質譜儀和Vanquish Neo UHPLC 系統,為蛋白質組學、精準醫學、制藥和生物制藥、臨床研究、轉化研究等領域提供了從色譜到質譜的高效、高
肺癌的精準治療
肺癌主要分為小細胞肺癌和非小細胞肺癌,其中非小細胞肺癌占80-90%。肺腺癌是非小細胞肺癌最常見的組織類型,占70%-80%。包括手術、化療、放療、靶向治療及免疫治療的綜合治療已成為肺癌的治療共識。目前肺癌已經進入精準化治療時代,患者的生存得到大幅度提高。最近收治的一位晚期肺癌患者,得益于精準化治療
蛋白質組和磷酸化蛋白質組聯合分析慢性腎病并...(二)
Figure 2. Quantification and Gene Ontology analysis ofdifferentially phosphorylated peptides and proteins in (5/6Nx + NS)/(Sham + NS)and (5/6Nx +
蛋白質組和磷酸化蛋白質組聯合分析慢性腎病并...(一)
蛋白質組和磷酸化蛋白質組聯合分析慢性腎病并發高血壓的病理機制慢性腎病病人一般會出現很多的并發癥,其中大多數腎損傷晚期病人都患有嚴重的高血壓。鹽是慢性腎病和高血壓發病的主要致病因素之一,但其中的病理機制仍然不清楚。本文利用蛋白質組和磷酸化蛋白質組聯合分析的技術,對慢性腎病并發高血壓的病理機制進行了全面
磷酸化蛋白質組學研究獲進展
中科院大連化物所生物技術部1809組封順、葉明亮、鄒漢法等人關于新型金屬離子固定化親和色譜固定相應用于磷酸化蛋白質組學的研究成果(Immobilized Zirconium Ion Affinity Chromatography for Specific Enrichment of Phosphop
Cell:肺癌治療導致細胞轉錄組發生變化
由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領導的研究團隊在治療之前和治療期間,從轉移性肺癌患者中采集了樣本,并利用單細胞RNA測序開展分析。通過20,000多個細胞的轉錄組圖譜分析,他們揭開了豐富而動態的腫瘤生態系統。 肺癌是我國乃至全世界最常見的惡性腫瘤。根據國家癌癥中心的統計,肺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均占據第一位。
科學家繪制小細胞肺癌蛋白基因組學圖譜
肺癌是全球癌癥致死的首位原因,而小細胞肺癌約占肺癌總數的15%,是所有肺癌亞型中惡性程度最高、預后最差的亞型,5年生存率僅為5%。與非小細胞肺癌形成鮮明對比,小細胞肺癌的治療手段單一,患者總生存率低。分子表征與組學研究不足,限制了小細胞肺癌的基礎研究和臨床進展,迄今為止,僅有少量針對小細胞肺癌臨
科學家繪制小細胞肺癌蛋白基因組學圖譜
肺癌是全球癌癥致死的首位原因,而小細胞肺癌約占肺癌總數的15%,是所有肺癌亞型中惡性程度最高、預后最差的亞型,5年生存率僅為5%。與非小細胞肺癌形成鮮明對比,小細胞肺癌的治療手段單一,患者總生存率低。分子表征與組學研究不足,限制了小細胞肺癌的基礎研究和臨床進展,迄今為止,僅有少量針對小細胞肺癌臨床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