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鮮組織樣本 新鮮組織一般包括以人類疾病診斷及治療為目的,經患者或健康人同意后,從患者的機體中切取的未經特殊化學試劑處理的病變組織或相鄰健康組織,或者健康人的相同部位的對照組織。這些人類疾病相關的新鮮組織樣本的整理、保存、研究對于提高疾病的診斷質量、促進臨床工作、探討及研究疾病的發病機制具有重要的意義。此外,新鮮組織樣本還包括從其他物種的機體中切取的未經特殊化學試劑處理的樣本。采用新鮮組織樣本,并使用Agilent miRNA芯片,可以對新鮮樣本的miRNA表達譜進行及時直接的監測,從而對疾病,或者動植物的不同發育階段,不同器官的miRNA表達譜進行研究,了解miRNA的表達趨勢變化,和相應的功能。上海伯豪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為客戶提供了多年優質的Agilent miRNA芯片服務,發表了一系列相關論文。 伯豪案例選摘: 肺癌組織樣本: Huang W, Hu J, Yang DW, Fan XT......閱讀全文
3. 細胞樣本細胞作為常用的實驗材料,在生物及臨床研究中被廣泛應用,尤其是對于癌癥的研究具有重要意義。細胞培養技術可以把來自機體的組織經分散成為單個細胞,放在類似于體內的體外環境中生長、繁殖或傳代,從而用于觀察細胞的各種生命現象。細胞可以用于細胞工程與細胞癌變等重要問題的研究。癌細胞體外培養是研究癌
福爾馬林固定石蠟包埋的方法處理(Formalin-Fixed and Parrffin-Embedded,FFPE)的樣品代表了珍貴且來源廣泛的生物醫學研究材料,如何從這些樣品中挖掘出有效的信息呢?上海伯豪生物技術有限公司針對FFPE樣品的高通量分析,建立了整套的SOP 標準解決方案,幫助廣
1.新鮮組織樣本新鮮組織一般包括以人類疾病診斷及治療為目的,經患者或健康人同意后,從患者的機體中切取的未經特殊化學試劑處理的病變組織或相鄰健康組織,或者健康人的相同部位的對照組織。這些人類疾病相關的新鮮組織樣本的整理、保存、研究對于提高疾病的診斷質量、促進臨床工作、探討及研究疾病的發病機制具有重要的
其他案例:大腸癌血漿miRNA標志物:Wang S, Xiang J, Li Z, Lu S, Hu J, Gao X, Yu L, Wang L, Wang J, Wu Y, Chen Z, Zhu H. A plasma microRNA panel for early de
上海慕尼黑生化展期間,一個即將面試的新核酸質控平臺 Agilent 4150 TapeStation 的首次亮相引起了廣泛關注。這不僅僅只是一臺新儀器的面世,更標志著安捷倫緊跟基因檢測行業“去集中化”的全球發展趨勢,實現了對不同類型客戶需求的全覆蓋。 慕尼黑上海分析生化展關鍵詞之——“去集中化
人體內的血液循環系統猶如印度的圣河 – 恒河,河水中攜帶的養分滋養著古老的大地;洗滌帶走地上的ㄧ切污穢,人們的一生都在河水中完成。如此的恒河可以想象,河水中充斥著各種物質,有廢物有養分,只要你想都可以從河水中撈取。同樣的我們的循環系統如同恒河;流動的血液如同恒河水,身體所需的ㄧ切由血液運送,身體
日前,在清華大學《清華大學醫療健康大數據前沿論壇》大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程京以《轉化:從疾病診治到健康維護》為題,進行大會報告。 基因測序的應用 報告的開始,程院士就向大家解釋了什么是生物芯片。生物芯片就是能對小分子、生物大分子、細胞、組織等進行高通量、快速并行處理和分析的微檢
一、基因檢測公司梳理 目前全國涉及基因檢測概念的公司有200余家,按照業務范圍劃分,這些公司可以分為:①最上游的基因檢測儀器開發企業(測序儀、芯片掃描儀、PCR設備),②提供樣本處理試劑和耗材的中上游企業(建庫試劑盒、檢測試劑盒、工具酶、基因芯片),③提供第三方基因檢測服務的中游企業
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張玉奎院士 來自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的張玉奎院士與大家分享的報告題為《色譜進展—機遇和挑戰》。 從1990年至2010年,中國色譜論文的總量達28324篇,占全球總數的22%;GC、HPLC、CE研究呈明顯增長。近20年來,中國的色譜研究在全球
圖1 Waters公司的 TRIZAIC,可用于蛋白組學研究。 納米生物技術正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而在納米生物技術儀器領域,鼓舞人心的成功故事也即將上演。 樂觀者希望,新科學和技術的應用,將再次把人類從目前的金融危機中解救出來。那么,是哪種技術擔此重任呢? 納米技術通常被視作
在與很多醫生和老師的交流過程中,經常會收到這樣的反饋:手上收集了很多臨床樣本,但是沒有具體方案,不知道怎么利用,樣本越收越多,冰箱越裝越滿,但最終這些樣本一直是在睡大覺,睡到死!針對于此,本期向大家推薦吉凱完整的Biomarker篩選方案。進一步可開發試劑盒,完成臨床轉化,造福于民;退一步可發表高分
如果是基因測序產業上游的公司,產品銷售的目標客戶廣泛,橫跨科研、醫療、商檢領域,產品包括測序儀、DNA提取試劑盒、捕獲試劑盒/多重子擴增試劑盒、建庫試劑盒、上機測序試劑盒,其中測序儀、上機測序試劑盒兩者是綁定的,DNA提取試劑盒、捕獲試劑盒/多重子擴增試劑盒、建庫試劑盒是可以用第三方的產品,國內
目前全國涉及基因檢測概念的公司有200余家,按照業務范圍劃分,這些公司可以分為: ①最上游的基因檢測儀器開發企業(測序儀、芯片掃描儀、PCR設備); ②提供樣本處理試劑和耗材的中上游企業(建庫試劑盒、檢測試劑盒、工具酶、基因芯片); ③提供第三方基因檢測服務的中游企業; ④提供測序數據存
微流控芯片,高通量技術,單細胞測序,CTC循環腫瘤細胞,納米醫學,ddPCR技術,單分子免疫陣列技術(SiMoA),ctDNA,質譜檢測,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等最新技術成果與應用案例紛紛亮相。 01 微流控芯片技術 微流控芯片,又稱為芯片實驗室(Lab on a Chip),是指在幾平方厘米
微流控芯片,高通量技術,單細胞測序,CTC循環腫瘤細胞,納米醫學,ddPCR技術,單分子免疫陣列技術(SiMoA),ctDNA,質譜檢測,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等最新技術成果與應用案例紛紛亮相。 01 微流控芯片技術 微流控芯片,又稱為芯片實驗室(Lab on a Chip),是指在幾平方厘米
液相芯片,也稱為微球體懸浮芯片(suspension array,liquid chip),是基于xMAP(flexible MultiAnalyte Profiling)技術的新型生物芯片技術平臺,它是在不同熒光編碼的微球上進行抗原抗體、酶底物、配體
液相芯片,也稱為微球體懸浮芯片(suspension array,liquid chip),是基于xMAP(flexible Multi Analyte Profiling)技術的新型生物芯片技術平臺,它是在不同熒光編碼的微球上進行抗原 抗體、酶 底物、配體 受體的結合
疾病蛋白質組學重慶市市級重點實驗室第二屆學術委員會研討會 暨安捷倫第一屆芯片液相色譜及蛋白質組學/代謝組學用戶交流會成功舉辦 2007年秋,為了開發建立一套全新理念的,與臨床研究緊密聯結的整體化蛋白質組學研究平臺,以實現科研及早期臨床診斷、新藥開發及個體化醫療的需求,安捷倫科技和西南
——安捷倫首席技術官Darlene Solomon博士專訪 自2007年伊始,安捷倫每年都會在美國硅谷總部召開全球范圍的ATC(安捷倫技術大會),這是安捷倫高級副總裁兼首席技術官Darlene Solomon 博士發起創辦的。來自安捷倫全球的技術專家們濟濟一堂,分享成果,共商技術戰略和研發重點。2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如果說基因是生命的起點,那么糖蛋白的表現很大程度上就是研究生命功能的終點。人類蛋白中有50%以上都發生了糖基化的修飾,在病理和生理過程中糖蛋白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在生物制藥中最亮眼的單抗藥100%都是糖蛋白藥物。對糖蛋白和糖蛋白質組學的研究是貫穿生物制藥、疾病與臨床研究生生不
2017年11月3日~4日,由中國醫藥教育協會主辦, 中華醫學會檢驗醫學分會、美國臨床化學學會(AACC)聯合學術主持的第二屆中美檢驗大師論壇(The Best of AACC China)在上海隆重舉行。會議以“全面、快速、精準”為主題,旨在將AACC學術年會的最前沿科學報告和最新研究進展分享
以新型生物芯片為代表的自動化智能型醫療技術從腫瘤診療研究走向早期診斷及動態監控等臨床應用,成為精準醫療時代的重要組成。其中,液體活檢是最重要的研究領域之一,在癌癥早篩、預后監測、用藥指導、患者分層等領域均表現出十足的潛力,出現了大批重要臨床結果。 2018年已近尾聲,縱覽一年液體活檢助力精準
一)微流控芯片簡介:1.1 微型化、集成化和智能化,是現代科技發展的一個重要趨勢。伴隨著微機電加工系統(MEMS)技術的發展,電子計算機已由當年的“龐然大物”演變成由一個個微小的電路集成芯片組成的便攜系統,甚至是一部微型的智能手機。與之發展類似,今天我們介紹的微流控芯片,又稱芯片實驗室(Lab-on
在生命科學的不同研究中,需要觀察的基因并不完全相同,因此許多研究者往往需要針對自己感興趣的一些基因進行表達分析。定制芯片服務的目的,就在于滿足不同研究者的需要。另外,有些物種尚沒有商品化的基因芯片可以提供,也需要通過定制芯片來制備。 上海伯豪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生物芯片上海國家工程研究中
20世紀80年代初,曾經有人預言:“21世紀將是生物學的世紀”。這一預言如今已經成為現實,美國《科學》周刊評選的2014年全世界十大科技突破中,一半的成果都來自生命科學領域。2014年,科學家們在衰老研究、生物進化、遺傳疾病基因分析、干細胞、腦和神經細胞研究領域取得了眾多突破,有助于人們揭示有關
20世紀80年代初,曾經有人預言:“21世紀將是生物學的世紀”。這一預言如今已經成為現實,美國《科學》周刊評選的2014年全世界十大科技突破中,一半的成果都來自生命科學領域。2014年,科學家們在衰老研究、生物進化、遺傳疾病基因分析、干細胞、腦和神經細胞研究領域取得了眾多突破,有助于人
近年來,分子診斷領域的發展遇到前所未有的契機,加之國家相關政策的制定與傾斜,更使其蓬勃發展。分子診斷以其快速、靈敏、精準的特點在疾病發生、發展、預后等各個階段均可發揮一定的作用而使其在醫療行業中得到了較廣泛的認可。 一、分子診斷及分子診斷自動化概述 分子診斷是應用分子生物學的技術和方法獲得人
從醫學檢驗到檢驗醫學,整個檢驗行業面貌一新,尤其是近年來相關政策的出臺以及檢驗新技術的涌現,共同推進檢驗醫學的進一步發展,我們也一直在不斷的改進中發現和解決問題。對于國內檢驗行業的進步,不論是新技術、新政策,工作在一線的使用者們是問題的發現者,也是最權威的發言人。因此,我們衷心希望“臨床在線”欄目能
2018年7月23日,燃石醫學的腫瘤NGS檢測試劑盒獲批。在其后的幾個月里,諾禾致源、世和基因和艾德生物的同類試劑盒也相繼獲批。NMPA對腫瘤NGS檢測試劑盒的放行,不僅表示其對此種試劑盒的認可,也標志著腫瘤基因檢測行業從初生逐步走向成熟。 經過近十年的發展,腫瘤基因檢測已經從不知所云的高新技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2019年5月7日,2019(第九屆)世界采樣與混樣大會——WCSB9在北京國際會議中心召開。本屆大會由北京礦冶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原北京礦冶研究總院)主辦,中國礦業聯合會、中國分析測試協會協辦,北礦檢測技術有限公司、三匠聯合國際會展(北京)有限公司承辦,共有150家相關企業和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