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人體染色體數目、結構和形態 人類體細胞具有46條染色體,其中44條(22對)為常染色體,另兩條與性別分化有關,為性染色體。性染色體在女性為XX,在男性為XY。生殖細胞中卵細胞和精子各有23條染色體,分別為22+X和22+Y。 染色體在細胞周期中經歷著凝縮(condensation)和舒展的周期性變化。在細胞分裂中期,染色體達到凝縮的高峰,輪廓結構清楚,因而最有利于觀察(圖2-1)。 每一中期染色體都由兩條染色單體構成,它們各含一條DNA雙螺旋鏈。兩條單體僅在著絲粒外互相連接,該處為染色體的縮窄處,故又稱為主縊痕。著絲粒是紡錘絲附著之點,在細胞分裂中染色體的運動密切相關,失去著絲粒的染色體片段通常不能在分裂后期向兩極移動而丟失,著比粒又將染色體橫向地分為兩個臂。圖2-1為中期染色體的模式圖。 根據著絲粒的位置,人類染色體可以分為三種:①近中著絲粒染色體,著絲粒位于或靠近染色體中央,將染色體分為......閱讀全文
人類基因治療原理(明報制圖) 英國《獨立報》報道,科學家首次以人工合成的人類染色體(human artificial chromosomes, HAC),創造出全球首只每個細胞都有HAC的老鼠,可望為治療基因疾病開創嶄新基因療法。不過,由于涉及人工合成人類染色體,專家估計這一技術將來要通過
實驗材料染色體儀器、耗材顯微鏡玻片蓋玻片滴管實驗步驟一、人體染色體的觀察1. 取制備較好的染色體玻片標本,先在低倍鏡下觀察。2. 在標本中選擇一個染色體之間分散較好,互不重疊的中期分裂相,置于視野中央,然后換油鏡仔細觀察。3. 每個染色體都含有兩條染色單體,兩單體
俗話說,每一個偉大的男人背后,都有一個偉大的女人。每一個精子的背后,也有一個X染色體在起作用。在人體中,Y染色體決定人的性別為男性,因此許多研究人員認為:男性發育過程中負責決定性別的相關基因都位于Y染色體上。但是現在有一個科研團隊發現,X染色體(“女性染色體”)也可以在此過程中發揮重要的作用。X
實驗概要學習和掌握人體微量血液體外培養制備染色體標本的方法。實驗原理人體的1ml 外周血中一般含有約1-3×106個小淋巴細胞,通常它們都處于間期的GO和G1期。在培養條件下給予藥物刺激時,經過53-72小時可在培養物中獲得大量的有絲分裂細胞,供染色體標本制備和分析之用。這種外周血培養方法是在1
微量全血培養人淋巴細胞染色體標本制備腫瘤細胞的染色體標本制備人體染色體常規核型的分析實驗方法原理采用微量全血培養人體外周血中淋巴細胞,在淋巴母細胞分裂高峰時加入秋水仙素,破壞細胞紡錘體的形成,使細胞停止在分裂中期。然后收集細胞,低滲處理,使細胞脹大,染色體伸展。接著進行固定并除去中期分裂相中殘存的蛋
微量全血培養 人淋巴細胞染色體標本制備 腫瘤細胞的染色體標本制備 人體染色體常規核型的分析
微量全血培養 人淋巴細胞染色體標本制備 腫瘤細胞的染色體標本制備 人體染色體常規核型的分析
生育能力隨年齡而變化。進入青春期后的青少年期,男性和女性便具備了生育能力。女孩進入生育年齡的標志是開始排卵和月經來潮。通常的理解是,女性絕經后便無法再懷孕。一般而言,女性的生殖潛能會隨著年齡增長而降低,生育能力在絕經前5至 10年內終止。 在當今社會,因年齡引起的不孕不育越來越普遍,許多女性因
生命的延續是遺傳信息的傳遞,遺傳物質核酸(DNA/RNA)揭開了人類認識自我和生命奧秘的微觀世界。2015年的諾貝爾化學獎授予了瑞典、美國、土耳其三位科學家,以表彰其在“DNA修復的機制研究”做出的卓越貢獻。 人體細胞共約有40-60萬億個,而人類基因組卻是由23對染色體組成,其中包括22對體
生命的延續是遺傳信息的傳遞,遺傳物質核酸(DNA/RNA)揭開了人類認識自我和生命奧秘的微觀世界。 2015年的諾貝爾化學獎授予了瑞典、美國、土耳其三位科學家,以表彰其在“DNA修復的機制研究”做出的卓越貢獻。 人體細胞共約有40-60萬億個,而人類基因組卻是由23對染色體組成,其中包括22
來自英國的研究者們開發出一些非常早期的胚胎干細胞,他們將其稱為“初生”多能性干細胞,這是分離自非常早期的人類胚胎。 這是科學家們幾十年來的努力成果,該成就能夠幫助理解唐氏綜合癥等遺傳疾病的發病機制,并有助于開發新的治療方法。 “直到如今,我們才能夠成功分離這種“naive”的干細胞。雖然此
只需一根頭發、一點唾液或者一滴血,就能預測人體罹患癌癥、老年癡呆、高血壓、糖尿病等多種疾病的風險,這種根據基因測序所做的體檢,料想多數人都會將信將疑。但偏偏因有喬布斯、安吉麗娜·朱莉等名人使用過而一時揚名,從而悄然成為我國高端
只需一根頭發、一點唾液或者一滴血,就能預測人體罹患癌癥、老年癡呆、高血壓、糖尿病等多種疾病的風險,這種根據基因測序所做的體檢,料想多數人都會將信將疑。但偏偏因有喬布斯、安吉麗娜·朱莉等名人使用過而一時揚名,從而悄然成為我國高端體檢以及醫學診斷等領域的新熱點,且價格不菲。有些宣稱個人全基因測序的體
端粒是真核生物染色DNA末端的特殊結構,早在20世紀80年代中期,科學家們就發現了端粒酶,當細胞DNA復制終止時,在端粒酶的幫助下DNA就能夠通過端粒依賴模版的復制,補償由去除引物引起的末端縮短,因此在端粒的保持過程中,端粒酶至關重要;但隨著細胞分裂次數的增加,端粒的長度逐漸縮短,當端粒變得不能
一般來百說具有男性表征的個體,其染色體是XY,而女性是XX。 性染色體度是指性別遺傳基因。在正常情況知下,人體內每個細胞內有23對染色體,包括22對常染色體和1對性染色體。針對諸如人類這樣的生物而言,雄性道性染色體為XY,雌性XX,二者的不同結專合產生不同性別的后代。 由于睪丸發育不全,患者
9月22日是國際慢粒日。北大人民醫院血液病研究所副所長江濱教授在接受科技日報采訪時告訴記者,慢性髓細胞白血病(簡稱慢粒)約占白血病患者總數的15%,是慢性白血病中最常見的一種類型,是由于骨髓造血干細胞異常增殖形成的惡性腫瘤,常伴有發熱、出血、淋巴結腫大、肝脾腫大等一系列癥狀。據統計,中國慢粒的發
“意外”造就的獨立學家:亨特本是一位遺傳學家,在一次實驗中,她意外發現聚碳酸酯塑料中的雙酚A致使實驗小鼠的染色體發生畸變。 大難題:2004年,用于生產CD、鏡片、奶瓶等生活用品的BPA塑料的重量,達到300萬噸,而且還在以每年10%的速度遞增。 消滅塑料:亨特的報告發表后,立即引起了關注。她的
山東大學齊魯兒童醫院近日發現了一例世界首報人類染色體異常核型。這一發現填補了世界醫學遺傳學研究領域該項染色體核型的空白,豐富了人類染色體異常核型項目數據庫,對遺傳學的臨床研究、生殖醫學研究具有重要意義。 2007年1月,濟南一名5個月大的患兒在齊魯兒童醫院被診斷為智力、運動發育落后。患兒住
昨日上午,由中國健康促進基金會、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聯合主辦的“遼寧鞍山腫瘤篩查防治專項公益項目暨定點采樣單位揭牌儀式”在鞍山市體檢中心啟動,標志著“P53抑癌基因檢測”項目正式落地鞍山,對于提高鞍山市乃至遼寧省腫瘤早期檢出率和治療率,改善癌癥防治現狀具有重要意義。 2013年,根據衛生相
在9月8號的《自然》(Nature)雜志上,來自德克薩斯大學圣安東尼奧健康科學中心的生物學家們報告稱,在哺乳動物細胞中發現兩條信號通路讓染色體發生了重排。人體內發生這類改變常與某些癌癥和遺傳性疾病相關。 論文的資深作者Edward P. (Paul) Hasty說:“我們的研究發現為阻
在9月8號的《自然》(Nature)雜志上,來自德克薩斯大學圣安東尼奧健康科學中心的生物學家們報告稱,在哺乳動物細胞中發現兩條信號通路讓染色體發生了重排。人體內發生這類改變常與某些癌癥和遺傳性疾病相關。 論文的資深作者Edward P. (Paul) Hasty說:“我們的研究發現為阻
近日隨著電影《我不是藥神》的觀影熱潮,“藥俠”程勇、慢性粒細胞白血病、格列衛……等詞匯逐一走進大眾視線,影片源自一個真實的故事,片中還原了眾多個人、家庭因瑞士版“格列衛”高昂藥價至傾家蕩產,還有眾多的病患由于病急亂投醫被迫去相信那些所謂的神仙假藥而致痛不欲生。“他才二十歲,他想要活命有什么罪。”
今年12月1日是第26個世界“艾滋病日”。100年來,艾滋病從首次被發現、確診,病原——人免疫缺陷病毒1型(HIV-1)被鑒定,經歷了漫長醞釀期、持續暴發期和艱難控制期,成為名副其實的“世紀瘟疫”。截至2012年,艾滋病造成的死亡人數已達3600萬人,現有HIV感染者3530萬人。 美國前
據國外媒體報道,著名醫療機構凱澤集團(以下簡稱“KP”)的研究人員近日收集了10萬名美國加州北部人口的基因與醫學數據,發現人類死亡率與染色體終端存在有趣的聯系。 在本周舉辦的美國人類遺傳協會(American Society of Human Genetics)的年度大會上,他們公布了
DNA測序已經以一種戲劇性的全新方式進入了醫療界:在早早孕時期檢測染色體缺陷。25年來,我們知道,胎兒的DNA痕跡可以通過懷孕母親的血液來進行檢測,然而這些痕跡非常之小,而且到目前為止,我們尚沒有技術來檢測到DNA正常的多余染色體。 《新英格蘭醫學雜志》(The New England Jou
DNA測序已經以一種戲劇性的全新方式進入了醫療界:在早早孕時期檢測染色體缺陷。25年來,我們知道,胎兒的DNA痕跡可以通過懷孕母親的血液來進行檢測,然而這些痕跡非常之小,而且到目前為止,我們尚沒有技術來檢測到DNA正常的多
DNA測序已經以一種戲劇性的全新方式進入了醫療界:在早早孕時期檢測染色體缺陷。25年來,我們知道,胎兒的DNA痕跡可以通過懷孕母親的血液來進行檢測,然而這些痕跡非常之小,而且到目前為止,我們尚沒有技術來檢測到DNA正常的多余染色體。 《新英格蘭醫學雜志》(The New England Jou
在《新英格蘭醫學雜志》(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上發表的一篇研究文章中,戴安娜 碧昂琪(Diana Bianchi)和她的同事們向我們展示了,DNA測序如何能以驚人的準確率幫助檢測到多余的染色體。這篇報告開啟了胎兒DNA檢測的新時代。 首先讓我們
一座大山,有人從這邊爬,有人從那邊爬,看誰能找到一個更好走、更正確的路。這直接決定了誰能上去。 人物名片 張亮然,生于 1977 年 7 月,系山東大學“齊魯青年學者”特聘教授。2006 年于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獲得植物學博士學位。同年進入哈佛大學細胞與分子生物學系南希院士實驗室工作。201
正常細胞常規核型的標本制備可應用于:(1)進行核型分析;(2)與腫瘤核型進行對比研究。實驗方法原理采用微量全血培養人體外周血中淋巴細胞,在淋巴母細胞分裂高峰時加入秋水仙素,破壞細胞紡錘體的形成,使細胞停止在分裂中期。然后收集細胞,低滲處理,使細胞脹大,染色體伸展。接著進行固定并除去中期分裂相中殘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