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月亮女神”踏上探月之旅
東京時間9月14日10時31分(北京時間同日9時31分),日本“月亮女神”繞月探測衛星搭乘H2A-13火箭,在橙色的烈焰中從日本種子島宇宙中心順利升空,踏上探月之旅。 連日來的大風和陣雨讓身處種子島宇宙中心的每個人都對“月亮女神”能否按期發射心里沒底。當地在13日近午夜時還是大雨傾盆,幸好在14日早晨9時左右轉晴。 10時31分,運載“月亮女神”的火箭自動點火,火箭離開大崎發射場后,朝著東南方向的太平洋上空飛去。記者所處的新聞中心距發射場約3.6公里,但站在露臺上,仍可以感到樓板在微微震動。 在升空45分34秒后,火箭把衛星送入轉移軌道并與其分離,此后衛星圍繞地球運行兩圈。在這一過程中,“月亮女神”會打開太陽能電池翼和高增益天線,并調整軌道以飛往月球。衛星將在發射約20天后進入環繞月球的橢圓形軌道。 據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介紹,“月亮女神”會在升空后大約第35天進入距月球表面100公里......閱讀全文
日本“月亮女神”踏上探月之旅
東京時間9月14日10時31分(北京時間同日9時31分),日本“月亮女神”繞月探測衛星搭乘H2A-13火箭,在橙色的烈焰中從日本種子島宇宙中心順利升空,踏上探月之旅。?連日來的大風和陣雨讓身處種子島宇宙中心的每個人都對“月亮女神”能否按期發射心里沒底。當地在13日近午夜時還是大雨傾盆,幸好在14日早
日本提出“月亮女神2”探月構想
據日本媒體報道,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最近提出“月亮女神2”探月構想,目標是在2010年至2020年之間實現探測器在月球表面著陸。?日本《讀賣新聞》網站10月6日報道說,構想中的“月亮女神2”計劃主要由以下幾部分組成:約2米高的著陸器、裝有機械臂的探測車和圍繞月球運行的中繼衛星。著陸器在月球表面著
月亮女神欲攜手嫦娥-中日首次探月合作
天文觀測合作已有十余年?雖然探月合作尚屬首次,但中日科學家在天文觀測上的合作已有十四五年之久的歷史。?“兩國離得很近,同時用幾架電波望遠鏡觀測天體,往往能得到天體運動的比較詳細的數據。這樣的合作在以往的經驗中被證明是非常有效的。”在日本宇宙航空研發機構(JAXA)宇宙科學研究總部工作的巖田隆浩博
日本公開月亮女神衛星所拍月球表面照片
據日本媒體報道,這是“月亮女神”首次用高清晰度攝像機拍攝月球。攝影工作于上月31日進行,攝像機從約100公里的高度對月亮分兩次進行了拍攝。 日本探月衛星“月亮女神”用高清晰度攝像機拍攝下來的月球表面的圖像,日前首次傳回地球。 日本宇航研究開發機構“月亮女神”項目小組成員加藤學教授表示,“通
日本“月亮女神”衛星拍攝到高清晰地球影像
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10月1日公開了日本“月亮女神”繞月探測衛星首次拍攝到的高清晰地球影像。該機構指出,這是在距離地球11萬公里的遙遠太空對地球進行的高清晰“寫真”。?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和日本廣播協會(NHK)1日聯合發布新聞公報說,日本廣播協會開發的高清晰影像拍攝系統從9月29日21時46分
各國探月計劃百花齊放:處境各有不同
隨著我國嫦娥四號任務順利進行,月球探測再次成為全球熱論的話題。事實上,月球從未遠離國際空間探測的焦點。2017年底,美國開始推進“重返月球”計劃,建設月球軌道空間站,并將其作為登陸火星的跳板。除美國外,近年來,世界主要航天大國紛紛提出雄心勃勃的月球探測計劃,堪稱百花齊放。2019年已經到來,各
日本月亮女神發回首張高清晰地球升起照片
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11月14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和日本廣播協會(NHK)公開了世界上第一張展現地球升起的高清晰照片,這張照片是由日本“月神”號月球探測器拍攝。 日本月亮女神發回高清晰地球照片 日本月亮女神發回高清晰地球照片 在月球南極附近的“月平線
日探月衛星成功進入月球軌道-目前狀態正常
據日本共同社報道,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10月5日宣布,9月14日發射升空的探月衛星“月亮女神”已成功進入月球軌道,目前狀態正常。?“月亮女神”在環繞地球兩圈后飛向月球。10月4日,衛星為了減速進行了約25分鐘的引擎逆噴射。地面控制人員經過軌道計算后,于5日早晨確認衛星已進入預定月球軌道。?該機構
歐陽自遠院士點評中日印探月工程
“嫦娥一號”拍攝的全球最好的全月球影像圖將公布 ?在漆黑一片的太空深處,“嫦娥一號”正在圍繞月球按預定軌道繞月運行,與她做伴的是100公里外的日本發射的月球衛星“KAGUYA”(月亮女神)號,而一個好消息是,一艘“月船一號”將從他們的娘家——地球出發,來與她們做伴。 ?歐陽自遠:預祝印度探月衛
上海天文臺等利用“嫦娥”一號數據優化了月球重力場模型
中科院上海天文臺博士生導師平勁松研究員帶領的由來自上海天文臺、武漢大學、北京航天指揮控制中心和日本國立天文臺的年輕專家組成的聯合研究小組,利用“嫦娥”一號繞月衛星的測軌數據,成功獲取了月球重力場新模型CEGM02,實現了對月球重力場模型的優化。研究成果以論文方式發表在《中國科學:
時隔半個世紀的新一輪人類“探月”熱潮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千百年來,人類對高懸夜空的明月一直充滿浪漫遐想,中國有“嫦娥奔月”的傳說,西方有“月亮女神”的神話。20世紀以來,探月則成為人類共同的現實目標。 今年,距離人類上一次從月球上離開,已過去整整50年。正值中秋佳節,本期特別報道,我們就來一
NASA計劃最早于8月底試飛巨型探月火箭
當地時間7月20日,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宣布,將最早在8月底試飛巨型探月火箭。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稱,將最早于8月29日用三個人體模型進行為期一個多月的試飛,不會有宇航員參與其中。此外,還有兩個發射窗口是在9月初。 據報道,在此前的多次發射演習中出現了燃料泄漏及其他技術問題,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
世界最小日本航天火箭載入吉尼斯
據俄羅斯衛星網報道,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稱,日本制造的世界上最小的SS-520火箭被載入吉尼斯紀錄。 據悉,今年2月成功發射的SS-520是世界上能夠將人造衛星送入軌道的最小火箭。它的高度只有9.5米,直徑50厘米,重量2.6噸。 火箭和衛星的這一尺寸可以將研制和發射成本降低至原來的幾十
歐陽自遠:中國探月不停步-同為人類謀福祉
奔月是中國人的千年夢想,今年10月1日,嫦娥二號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搭乘長征三號丙火箭成功升空,又給國慶節日增添了一份喜悅。事實上,隨著嫦娥一號衛星在2007年成功發射,嫦娥工程已漸漸深入人心,祖國航天科技的發展讓不少人感到由衷自豪。 不過,除了增添中國人的自豪感,究竟為什么要
日本發射一枚小型火箭檢驗航天新技術
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8月31日說,當地時間5時(北京時間4時),該機構在日本南部的內之浦宇宙空間觀測所發射了一枚小型固體燃料運載火箭。該火箭利用所攜裝置,檢驗了有望用于在軌衛星姿態和速度控制的新技術。 這枚火箭全長8米,發射時總重量為2.2噸,在上升到309千米高度的過程中,載有
印度首顆探月衛星發射升空-攜帶11種探測儀器
新華網快訊 印度空間研究組織22日用一枚極地衛星運載火箭將印度首個月球探測器“月船1號”發射升空。 新華網簡訊 新華網孟買10月22日電 印度空間研究組織22日用一枚極地衛星運載火箭將印度首個月球探測器“月船1號”發射升空。 據印度電視臺的直播畫面,當地時間6時22分(北京時間8時5
“月亮女神”在環形山邊緣發現橄欖石
??? 日本的“月亮女神”探測器在月球表面發現了橄欖石的蹤跡,圖中為發現這種礦物的薛定諤環形山。 通過“阿波羅”號宇航員帶回的數千塊月球巖石以及海量的遙感信息,研究人員對于構成月球表面的礦石有了充分的認識。那么月球外殼的下面到底是什么呢?日本科學家相信他們已經找
嫦娥高度計比月亮女神測距遠造價低
太空不過春節。在地球上空40萬公里處,中國首顆探月衛星嫦娥一號并沒放假,它每隔兩小時就把月球繞一圈,剛剛向世人展示了第一幅CCD相機拍攝的月球極地圖像。 星上搭載的滬產科學探測儀器———激光高度計,也已完成對月球南北極黑暗深坑的初步測量,并將數據成功傳回地面,正在制作前人所無的月極三維高程圖。
中國將建世界最大運載火箭基地-滿足探月等需求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黨委書記梁小虹3月3日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透露,當今世界上最大的運載火箭生產、制造、總裝、測試基地已初具規模,一期工程將于年內完工。 這一基地位于天津濱海新區。基地建成后能夠滿足未來30年至50年發展空間技術及和平利用空間的需要。屆時
日“月亮女神”繞月衛星成功分離一顆子衛星
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10月9日發布新聞公報說,當地時間9日9時36分(北京時間8時36分),日本繞月探測衛星“月亮女神”所攜帶的兩顆子衛星之一成功分離。?新聞公報說,主衛星和子衛星狀態都正常。子衛星與主衛星分離后,沿著近月點高度約100公里,遠月點高度約2400公里的橢圓形軌道運行。它的主要任務
X射線譜儀的發展
X射線譜儀是我國繞月探測工程實現月球資源探測、研究月球組成預演化等的重要手段和有效方法之一。“在我國探月工程分三步走的進程中,通過一期嫦娥一號衛星有效載荷繞月工程在軌觀測,我們將獲得月球表面元素的種類及其含量、分布。有了月表元素分布圖,就能為探月二期工程利用月球車登月后進行資源探測和進一步的科考
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專家:2013年月球車將登上月球
“嫦娥一號”可拍攝月球每個角落 據《東方早報》報道 “嫦娥一號”發射進入倒計時。近日,中國相關專家稱,“嫦娥一號”衛星走的是月球極地軌道,能把月球的每個角落都拍下來,從這個角度來說,比上個月日本發射的探月衛星“月亮女神”更為先進。 10月13日,參與“嫦娥一號”人造月球衛星設計的專家高放(右一)
人類不是重返月球,而是向月球前進
各國航天機構和企業在展示各型月球車,科研人員在暢談最新的探月科技,公眾參與熱情越發高漲……在德國不來梅舉行的國際宇航大會上,月球成為最熱門的話題之一。 “阿波羅”首次登月已過去近半個世紀,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和探月參與者的增加,人類正在加速推進重返月球的計劃,而且這樣的“重返”有更深遠的意義。
Google三千萬美元獎勵成功研制月球登陸器的首家私人機構
在推出了能夠讓人們以前所未有的細節探索地球的開創性軟件后,Google又將目光投向了月球地圖的繪制工作中。如今,這一廣受歡迎的互聯網搜索引擎打算為向月球發射登陸器的計劃提供幫助。9月13日,Google在其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芒廷維尤市總部宣布,它將設立一個總額達3000萬美元的大獎,用于獎勵第一個成功
X射線譜儀的發展及特點
發展 X射線譜儀是我國繞月探測工程實現月球資源探測、研究月球組成預演化等的重要手段和有效方法之一。“在我國探月工程分三步走的進程中,通過一期嫦娥一號衛星有效載荷繞月工程在軌觀測,我們將獲得月球表面元素的種類及其含量、分布。有了月表元素分布圖,就能為探月二期工程利用月球車登月后進行資源探測和進一
嫦娥四號背后的“嫦娥女神”
月亮圓缺變化的28天恰巧與女性的生理周期相似;世界各國的神話中,與月亮相關的神多為女神;眾多文學藝術作品中,月亮是女性的化身;而在以“嫦娥”命名的探月工程中,有許多女科技工作者貢獻著她們的智慧。 令嫦娥羨慕 傳說中嫦娥因偷吃了丈夫的長生不死藥,飛入月宮再難回到人間與丈夫團聚。嫦娥四號探測器研
日發射火箭檢驗航天新技術
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8月31日說,當地時間5時(北京時間4時),該機構在日本南部的內之浦宇宙空間觀測所發射了一枚小型固體燃料運載火箭。該火箭利用所攜裝置,檢驗了有望用于在軌衛星姿態和速度控制的新技術。 這枚火箭全長8米,發射時總重量為2.2噸,在上升到309千米高度的過程
各國航天機構將設定月球時間提上日程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3/495068.shtm 隨著人類探索月球的活動增多,越來越多人覺得有必要設定一個標準的月球時間。歐洲航天局日前說,各國航天機構已經將設定月球時間提上議事日程,正考慮如何實施。 據《今日美國報》網站3
美航天局建議保護人類探月足跡及科學儀器
美國航天局日前發布探月指導報告,旨在保護阿波羅飛船登陸點等人類早期探月留下的珍貴足跡,以及此前留在月球表面的科學儀器。 當地媒體28日援引航天局發言人喬舒亞?巴克的話說,這份指導報告不具有強制性,但美國航天局歡迎其他國家參與其中。 報告說,“一個失誤也許將永久性破壞這些無價之寶”。
我國計劃2030年前實現載人登月
中國航天人的時間表正在一步一個腳印徐徐展開。從2024年到2030年前,幾乎每一年都能留下中國航天人探索浩瀚宇宙的足跡線,月亮很圓、很耀眼,中國人巡天探宇的腳步很忙、很勇敢,以前“人攀明月不可得”,現在“踏月凌天探星河”,高不可攀的明月將是我們叩問蒼穹的下一站。 “中國人的腳印肯定會踏在月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