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年底,鄭眾喜在華西醫院參加了一場人工智能研討會,很多科室都談到了醫療影像AI,醫生們認為AI需要在大量精準專業標識的影片基礎上才能做到智能。 華西醫院于2017年7月宣布成立醫學人工智能研發中心,當天一場消化內鏡人工智能演示中,通過云端上傳了12張檢查圖像,不到10秒篩選出息肉、新生物(癌癥)和靜脈曲張三種消化內鏡檢查常見結果,準確率分別為92.7%、93.9%和96.8%。 彼時,阿里健康與萬里云聯合推出醫療AI產品“Doctor You”,宣布正確識別肺結節達到90%以上;一個月后,騰訊推出醫療影像AI產品“覓影”,對早期食管癌篩查準確率高達90%。 “準確率超過90%”、“速度擊敗醫生”,一個個關鍵詞仿佛讓AI成為了醫療礦藏的密鑰,AI醫療影像、AI輔助診療、AI藥物研發、AI健康管理,正待來往的人們揮起“鐵鍬”。 “現在很多公司這個也人工智能、那個也人工智能,其實真正需要人工智能的是......閱讀全文
2017年年底,鄭眾喜在華西醫院參加了一場人工智能研討會,很多科室都談到了醫療影像AI,醫生們認為AI需要在大量精準專業標識的影片基礎上才能做到智能。 華西醫院于2017年7月宣布成立醫學人工智能研發中心,當天一場消化內鏡人工智能演示中,通過云端上傳了12張檢查圖像,不到10秒篩選出息肉、
醫療市場是一個極其特殊的市場,互聯網企業必須與傳統醫療機構、醫藥企業與醫保單位緊密合作,才能取得發展。由此,“顛覆醫療”悄然轉化為“擁抱醫療”,“互聯網醫療”也逐步演進為“智慧醫療”。 在智慧醫療之前,“互聯網醫療”的提法一度大熱,2014年更是被稱為中國的“互聯網醫療元年”。而在互聯網醫療之
隨著醫療AI產品的不斷成熟,越來越多的醫療AI公司的產品開始在醫院落地試用打磨。尤其是在放射影像領域,一些大三甲醫院放射科的醫療AI合作伙伴甚至超過了10家。在重醫附一院放射科,就有7家醫療AI公司需求與其合作。面對市面上眾多醫療AI產品,重醫附一院是如何選擇的?他們使用醫療AI產品的出發點又是什么
對比全球AI人才分布,我國還處于比較落后的位置,下一階段AI產業發展的國家戰略就是人才戰略。在政策和技術的雙重推動下,各大企業及資本紛紛加大布局AI產業力度,使得AI領域的人才需求井噴。AI產業的競爭,已經轉而成為AI人才的競爭。 一、AI 醫療概況 人工智能(AI)是研究、開發用于模擬、延
近日,即將于8月底在央視綜合頻道晚間黃金時段首播的《機智過人》各個項目正在緊鑼密鼓的錄制之中。這款由中國科學院和中央電視臺共同打造的人工智能(AI)“現象級節目”,據信已篩選二十多個可代表AI最高水準的項目,將在人工智能領域多個應用場景中通過電視屏幕上演史上最大規模的“人機大戰”。 在這些
當前,肺癌作為全球第一大癌癥,其發病率逐年提升。肺癌的生存率與首次確診時所處的病程階段高度相關,因此肺癌影像學診斷是發現早期肺癌的重要手段,但受限于設備、經驗、人眼客觀識別能力外加超負荷難免會有漏診和誤診;將大數據驅動的人工智能應用于肺癌早期影像診斷中,通過機器輔助醫生,提高診療效率,緩解超負荷
導語:中美兩地的醫療投資領域可能從未像今天這樣息息相連。如今,中國可能正在開始復制美國生物醫藥風投市場近20年的輝煌。面對2018年,大家躍躍欲試去投身醫療投資的大航海時代。然而數據再熱也需冷靜思考。大航海需要勇氣,更需要專業的洞察和敬畏的態度。 華興資本從2008年就開始關注、深耕「醫療
自詡為人工智能領導者的美國以白宮之名,發布了以維護人工智能統治力為主旨的行政命令。該方案囊括政策、目標、責任、政府投資、AI資源五個維度,對研發能力、資源分配、審批流程、道德標準、人才培養等人工智能產業關注的重要問題進行了說明。 美國的人工智能技術實力毋庸置疑,至今為止無人能出其右。不過來自地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實施健康中國戰略。當前,人口老齡化趨勢日漸明顯,加之長期積累的慢性病難題和環境污染的疊加影響,我國仍面臨著較為嚴重的優質醫療資源缺乏、醫療水平參差不齊、區域醫療發展不平衡的問題。我國醫療健康產業的發展急需注入新的動力。 過去幾年,“互聯網+”打開了傳統醫療行業轉型升級的思路,
人工智能輔助治療模式需要三個方面的技術支撐,包括高精度的語音識別技術、醫學影像識別技術,以及最重要的也是目前挑戰性最大的醫學自然語言理解。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實施健康中國戰略。當前,人口老齡化趨勢日漸明顯,加之長期積累的慢性病難題和環境污染的疊加影響,我國仍面臨著較為嚴重的優質醫療資源缺乏、醫
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人工智能+大數據+5G+互聯網”作為“抗疫戰線守護者”,讓抗疫充滿了“智能范兒”。 近日,國家衛健委國際交流與合作中心主辦了2020北京健康大會·醫生云論壇,成為新冠疫情發生以來醫療健康領域出席院士最多的一次學術盛宴。 與會專家表示:未來我國醫療水平的發
目前人工智能的發展改革還在早期階段,而它的興起給了所有有夢想的創業者機會,敏銳資本從中也嗅到了商機,有資本助力也能幫助企業快速成長。 國內的創投圈日子不好過,從2017年下半年開始,蔓延至今的資金荒,令經歷過2014年的PE/VC們苦不堪言。募資難度提高源于國內外宏觀形勢的變化。一方面是20
圖片來源:KAIROS “人工智能類醫療器械注冊申報公益培訓”悄然在北京開幕,整個會議僅持續一下午,卻隱含了醫療AI領域所共同關注的三類器械審批信息,里程碑式的勝利就此展開? 在本次會上,藥監局細致入微的分析了影響醫療人工智能器械審批的每一個過程,細化到對每個指標進行了詳盡的講解,這是一場名副其
現代社會信息大爆炸,也在無形中推動醫療行業轉型。云計算、人工智能、大數據、互聯網等技術著力打造智慧醫療,或將改變錯綜復雜的利益現狀,使傳統醫療行業改頭換面。 不久前,百度公司宣布對醫療事業部進行重大改組,對醫療業務進行組織架構調整和優化,集中優勢資源,將醫療業務的重點布局在人工智能(AI)領域
我們相信,人工智能(AI)在現階段并不是要取代醫生。在診斷過程中,AI能為醫生提供參考,提高醫生的診斷正確率,對醫療行業來講,這就是巨大的進步。” 9月6日,在騰訊優圖和《科學》系列期刊聯合舉辦的首屆計算機視覺峰會上,騰訊優圖實驗室總經理賈佳亞強調了AI在醫療中的角色——輔助,而不是替代。
自2017年愛康集團推出有人“管”的體檢戰略以來,憑借直擊客戶痛點的一站式精準健康管理服務,引領了國內健康管理行業的新一輪變革。 2018年11月20日,愛康集團戰略升級,推出有人“管”的體檢2.0以及iKangAI+ 與 iKangNetwork+計劃。作為國內健康管理行業的開拓者和革新者,
機器需要更多的學習次數,以得到更準確的判斷,多次學習的基礎是數據,現階段最大的困難是數據積累。 人工智能+醫學影像正在成為現實。 9月6日,香港中文大學宣布,該校研究團隊利用人工智能影像識別技術判讀肺癌及乳腺癌,準確率分別達到91%及99%,識別過程只需30秒至10分鐘。近日,騰訊也
2018年,微軟陸續在iOS、Android、Windows商店中刪除了HealthVault Insights——由微軟在2017年2月與Healtcare NExT同時推出的一款為特定患者提供長期呵護和康復計劃的軟件。 這一措施并不意味著微軟退出個人護理領域,相反,這表明Microsoft
近日,原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網站發布消息,將“CFDA”英文簡稱變更為“NMPA”,即"National Medical Products Administration",對應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這意味著,未來審核符合醫療器械定義的,包括互聯
近日來,人工智能(以下簡稱AI)大革命面向整個人類社會席卷而來。 面對人工智能的大潮,上海版的人工智能產業扶持政策于14日正式出爐!在醫療領域,15日,科技部召開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暨重大科技項目啟動會,標志著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和重大科技項目進入全面啟動實施階段。23日,騰訊公司繼仁澍醫
在經過數年的發展后,醫療人工智能產業的格局漸漸清晰,其正在快速覆蓋醫療全產業鏈,為服務患者、服務醫療機構、服務醫療保險、服務醫藥產業等提供技術基礎。 近日,健康點統計分析醫療人工智能產業的創業企業及上市公司布局后發現,作為一種提高效率的工具,目前,醫療 AI 已經覆蓋了醫療產業鏈條上的四大環節
今日最新上線的《自然》子刊《Nature Medicine》上,發表了一項激動人心的成果:利用機器學習和自然語言處理等人工智能(AI)技術,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的夏慧敏教授和加州大學圣地亞哥分校(UCSD)張康教授領銜的一支研究團隊,合作帶來一款全新的AI診斷工具。這項工具和人類醫生一樣,當填
在醫療人工智能應用論壇,上海長征醫院影像醫學與核醫學學科的劉士遠主任分享了其在醫學影像AI發展進入深水區以后的思考。 劉士遠從五個方面描述了醫學影像AI的發展,首先是影像的需求,現在每月上海三甲醫院預約都在兩個禮拜以上,技術員可以輪班倒,機器讓它不休息,但是做完以后沒有這么多醫生出報告,這可能
“今天開始正式加入糖尿病和高血壓患者隊伍,從此告別甜食甜飲,告別美酒佳肴。”最近,收到體檢報告書的郭明很無奈在朋友圈發感概。 與此同時,在國家標準化代謝性疾病管理中心舉辦的“AI+醫療”戰略合作發布會上,瑞金醫院與人工智能企業第四范式聯合宣布,國內首款基于人工智能(AI)實現的糖尿病及并發
8月3日,騰訊發布了其首個醫療AI產品“騰訊覓影”,將食管癌早期篩查作為首個進入臨床預試驗的項目。同時,騰訊還宣布發起成立了人工智能醫學影像聯合實驗室,中山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廣東省食管癌研究所)、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深圳市南山區人民醫院成為首批加入聯合實驗室的合作醫院。 騰訊發布醫療AI產品支
9月28日晚,2018時尚健康粉紅絲帶運動暨英特爾智慧醫療主題沙龍在京舉行,英特爾公司攜手時尚集團《時尚健康》,共同發起以“愛護乳腺,AI不宜遲”為主題的乳腺癌防治活動。會上,英特爾與醫療影像人工智能(AI)領域的領先企業匯醫慧影聯合推出了 “人工智能乳腺全周期健康管理系統”,通過人工智能技術助
2016年全球共有4000余臺醫療機器人,然而,幾乎所有的手術機器人都來源于加利福尼亞州桑尼維爾市的Intuitive Surgical。這家公司最為矚目的產品即達芬奇機器人輔助外科手術系統,亦稱之為達芬奇手術機器人。達芬奇手術機器人的3D顯示效果卓越,能夠為醫生提供準確的空間距離;儀器擋板可以為醫
2019年9月4日-6日,由BioBAY聯合中國醫療器械行業協會共同舉辦的DeviceChina2019于蘇州國際博覽中心召開。本屆高峰論壇以“匠心智造,創新突圍”為主題,共設1個主會場、2個分會場及1個專場路演,持續關注中國醫療器械行業生態發展、行業政策的最新變化;同時就醫療器械政策趨勢、企業
2020年值得期待、關注的醫療領域新技術如下。 人工智能技術 目前來說,在醫療保健領域,沒有什么比人工智能更令人興奮的了,圍繞著醫療行業的巨大增長,AI無疑正處在“最好的時代”。到2021年,人工智能在醫療行業的應用預計將以每年40%的速度快速增長,其投入也從2014年的約6億美元增至66億
近日,騰訊在醫療AI領域的學術研究獲得實質性進展,旗下醫療AI實驗室共有3篇論文分別被KDD 2018、SIGIR 2018 、COLING 2018三個國際頂尖學術會議收錄,論文的主要研究方向為醫療知識圖譜中實體關系的發現和應用。在醫療領域,專業知識和病人信息均存儲在復雜多樣的文本中,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