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理科研誠信問題不應“高舉輕放”
近年來,科研誠信事件不斷“出圈”,成為公眾廣泛關注的熱點。而對這些事件的處理結果,更是受到各方熱議。 在我國科研水平不斷提高、科研活動特點已發生較大變化的今天,科研誠信事件應當如何處理好?2021年兩會期間,《中國科學報》對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科學院院士蔡榮根,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科學院院士楊學明,全國政協委員、北京交通大學教授鐘章隊進行專訪。《中國科學報》:科研誠信問題歷來受到科教界代表、委員關注,在歷年兩會上都是大家熱議的焦點。你如何看待科研誠信?蔡榮根:應該說,科研誠信是科學精神的精髓,事關整個國家和民族的價值取向,是非常重大的議題。我參加的全國政協會議小組討論會上,委員們也經常議論。 當然,我們作為專業工作者,在討論科研誠信問題的時候,需要把它和“學術爭論”嚴格區分開。對科研不端“零容忍”,但對正常的學術爭論則應當鼓勵。《中國科學報》:要怎么做才能稱得上“零容忍”?蔡榮根:按我的理解,“零容......閱讀全文
拒絕科研違規,倡導誠信求實
2020年8月26日,全國科研儀器服務聯盟在線召開第一次聯席理事會議,審議并通過了《全國科研儀器服務聯盟行業自律準則(試行)》,由聯盟秘書處正式對外發布生效。 根據《國務院關于國家重大科研基礎設施和大型科研儀器向社會開放的意見》,鼓勵企業和社會力量以多種方式參與共建國家重大科研基礎設施,組建專
拒絕科研違規,倡導誠信求實
2020年8月26日,全國科研儀器服務聯盟在線召開第一次聯席理事會議,審議并通過了《全國科研儀器服務聯盟行業自律準則(試行)》,由聯盟秘書處正式對外發布生效。 根據《國務院關于國家重大科研基礎設施和大型科研儀器向社會開放的意見》,鼓勵企業和社會力量以多種方式參與共建國家重大科研基礎設施,組建專
科技部科研誠信建設辦公室召開科研誠信相關政策研討會
為深入貫徹落實劉延東國務委員于3月30日主持召開的“科研誠信與學風建設座談會”精神,進一步落實科研誠信建設聯席會議單位共同發布的《關于加強我國科研誠信建設的意見》,推進科研誠信相關政策制定,加強科研誠信規范、制度與法規建設,6月10日,科技部科研誠信建設辦公室組織召開科研誠信相
上海擬建科研人員誠信檔案
電費長期欠繳、貸款逾期不還將給市民個人信用記錄“抹黑”,不久的將來,科研人員若有剽竊、造假等學術不端行為也將被列入科研誠信黑名單。記者11月2日從上海市科委獲悉,為科研單位和科研人員建立科研誠信檔案的相關事宜已經寫入新版《上海市科技進步條例》,有望于“十二五”期間探索實施。 2010
美NIH科研誠信部門起紛爭
美國馬里蘭州羅克維爾市科研誠信辦公室(ORI)負責監管生物醫學研究領域的科研不端行為,通常該機構會因為其發現吸引公眾注意力,而不是因為內部的工作問題。但是兩年前,該辦公室主任David Wright一怒之下決定辭職,指責ORI被功能失調的官僚主義搞得蹣跚難行。現在,他的繼任者也碰到了難題。
美國發布科研誠信政策指南
據《科學》網站消息,美國白宮科技政策辦公室(OSTP)于12月17日發布了關于聯邦機構如何制定科研誠信政策的高級指南。 該指南包括以下要點: ·“行政官員不應隱瞞或者變更科技研究成果。” ·用于決策的數據“在可行、合適的條件下,須經由符合資格的專家對其進行獨立的同行審議”。 ·
加拿大公布科研誠信報告
據《自然》網站消息,面對全球范圍內與日俱增的各種學術不端事件,加拿大政府最近出臺一份報告,對加拿大國內科研體制進行反思,思考如何促進科研誠信及預防學術不端。 2009年,加拿大科學院委員會(Council of Canadian Academies)成立了一個由高級行政官員、研究人員
專家解讀加強科研誠信建設:把好學術期刊誠信關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科研誠信建設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在科技界引起熱烈反響。 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科學計量與評價中心主任潘云濤認為,《意見》的出臺充分顯示出國家對治理學術不端、營造科研誠信氛圍的高度重視,立場鮮明。 潘云濤說:“這個文件不僅僅
《自然》評論:科研誠信應與資助相掛鉤
美國科研誠信辦公室主任Sandra Titus和巴塞羅那大學內科醫學專家Xavier Bosch在《自然》發表評論說,人們需要在科研文化層面做出改進,來促進負責任的科學行為,預防學術不端。但是必須要與科研資助相掛鉤,否則這些不可能發生。 盡管人們對學術不端行為和其他科研誠信問題很關注
維護科研誠信、打擊學術不端在行動
近年來接連曝光的科研不端行為,尤其是四大國際出版集團撤稿中國作者百余篇論文的事件,給我國國際學術聲譽帶來不良影響。調查顯示,學術不端行為背后,充斥著一條隱秘的論文交易“產業鏈”。一些第三方機構打著“潤色論文”的幌子,買賣論文、抄襲剽竊、弄虛作假,部分學術造假成“窩案”。 在這些論文被撤稿的原因
專家熱議科研誠信與學術規范
近日,由教育部高等學校圖書館學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主辦的第二屆“科研誠信與學術規范”研討會在北京大學舉行。此次會議以“加強過程化管理,助力教育教學質量提升”為主題,旨在進一步強化高校科研誠信與學術規范意識,加強過程化管理,端正學術風氣,提升教學質量,助力創新型國家戰略建設目標。 科技部科技監督與
基金委發布《科研誠信規范手冊》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12/514660.shtm 關于發布《科研誠信規范手冊》的通知《科研誠信規范手冊》業經2023年11月28日委務會議審議通過,現予發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辦公室2023年12月11日
處理科研誠信問題不應“高舉輕放”
? ?近年來,科研誠信事件不斷“出圈”,成為公眾廣泛關注的熱點。而對這些事件的處理結果,更是受到各方熱議。 在我國科研水平不斷提高、科研活動特點已發生較大變化的今天,科研誠信事件應當如何處理好?2021年兩會期間,《中國科學報》對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科學院院士蔡榮根,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科學院院士楊
科研體制利益化痼疾尚存-委員建議建科研誠信法規
在全國政協的小組討論中,醫衛界別、科技界別、福利保障界別都指出我國的科研體制存在不公開、不誠信的癥結。對此現狀,全國政協委員、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心內科主任葛均波教授提交了兩份相關提案。>>問題一?強勢專家控制評審 葛均波表示,隨著我國綜合實力的提升,國家對各類科研經費的投入呈直線上
科研誠信制度向更實更細邁進
科研誠信是科技創新的基石,是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實現世界科技強國目標的重要基礎。近日,中辦、國辦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科研誠信建設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進一步對科研誠信制度體系實化、細化。科技部政策法規與監督司司長賀德方表示,《意見》的出臺,充分體現了黨中央、國務院對科研誠信建設的高
美爭議性科研誠信官員被調職
監督美國國立生物醫學實驗室的科研欺詐辦公室主任將暫時被調到另一個機構。Kathy Partin在近兩年來擔任馬里蘭州科研誠信辦公室(ORI)主任期間爭議不斷,根據撤稿觀察網站報道,她已經被撤離原職,且消息已經傳播開來。據報道,Partin雇傭了一名律師計劃抗議這一決定。 Partin的調離是
科技期刊維護科研誠信大有可為
在談到我國科研誠信現狀時,中國科學院院士朱邦芬用兩個“史無前例”來形容:一是我國科研誠信問題涉及面之廣及其嚴重程度史無前例;二是社會各界對科研誠信問題的關注度史無前例。“科技期刊在維護科研誠信建設方面是大有可為的。”朱邦芬說。 9月21日-22日,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重
科研誠信建設的新機遇、新挑戰
科研誠信是科技創新的基石,關系到科學事業的存在與發展,也關乎我國創新型國家和科技強國建設目標的實現。近期,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科研誠信建設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明確了新時期我國科研誠信建設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主要目標和建設部署,規格之高、力度之大、亮點
科研誠信相關政策研討會在京召開
為貫徹國務院“科研誠信與學風建設座談會”精神,進一步落實《關于加強我國科研誠信建設的意見》,推進科研誠信規范、制度與法規建設,6月10日,科技部科研誠信建設辦公室在京召開“科研誠信相關政策研討會”。教育部、衛生部、總裝備部、中科院、工程院、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中國科協等科研誠信建設聯席
落實科研誠信和規范,必須從“頭”做起
強調科研誠信和規范,是我國教育科技事業健康發展面臨的突出而艱巨的任務。不可否認,近些年來國內學術不端事件屢屢出現,嚴重損壞了我國學術的國內外聲譽,更讓我國教育科研創新遭受重創。 事實上,國家對科研誠信和規范建設不可謂不上心。早在2002年2月教育部就印發了《關于加強學術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之
教育是科研誠信建設的治本之策
2018年以來,大規模撤稿事件、學術造假等重大學術不端事件頻發,震動了科學界甚至整個社會,嚴重損害了中國科學家的形象,也產生了惡劣的國際影響。如何遏制學術不端行為的發生、加強科研誠信建設已成為全社會最為關注的話題之一。 近日,來自科技界、學術界和出版界的專家代表聚首由中科院學部科學道德建設委
科技期刊維護科研誠信大有可為
在談到我國科研誠信現狀時,中國科學院院士朱邦芬用兩個“史無前例”來形容:一是我國科研誠信問題涉及面之廣及其嚴重程度史無前例;二是社會各界對科研誠信問題的關注度史無前例。“科技期刊在維護科研誠信建設方面是大有可為的。”朱邦芬說。 9月21日-22日,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重
政策解讀:誠信建設要貫穿科研全流程
科技部有關負責人解讀《關于進一步加強科研誠信建設的若干意見》誠信建設要貫穿科研全流程 《關于進一步加強科研誠信建設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近日印發,在科技界引發廣泛關注。《意見》有哪些主要內容和突出亮點?對科研人員有什么影響?科技部政策法規與監督司司長賀德方進行了解讀。結合科技創新
全國首份研究生科研誠信公約發布
“樹立誠信品質,恪守學術道德,弘揚誠信美德,勇擔社會責任……”在6日舉行的高校研究生科研誠信研討會上,來自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全國29所“985工程”高校的研究生代表莊嚴宣誓,并簽署了首份《中國研究生科研誠信公約》。 近年來,我國科研領域學術不端事件頻發,弄虛作假、抄襲剽竊等行為引發科研誠信危
習近平:加強科研誠信建設-堅持預防懲治并舉
習近平主持召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強調 加強和改善黨對全面深化改革統籌領導 緊密結合深化機構改革推動改革工作 李克強王滬寧韓正出席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主任習近平3月28日下午主持召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并發表重要講話。
科研誠信建設的新機遇、新挑戰
科研誠信是科技創新的基石,關系到科學事業的存在與發展,也關乎我國創新型國家和科技強國建設目標的實現。近期,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科研誠信建設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明確了新時期我國科研誠信建設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主要目標和建設部署,規格之高、力度之大、亮點
加強科研誠信建設-對學術不端零容忍
“中國科研誠信體系的建立已經歷了十年的發展,在科研誠信建設聯席會議制度的統籌協調下,我國齊抓共管的科研誠信建設工作格局初步形成,約束與激勵并重的科研誠信制度框架基本建立。”科技部誠信辦相關負責人26日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誠實守信是科研工作的基礎。為加強科研誠信建設,做到對學術不端零
長安大學加強科研誠信建設-引導科研人員堅守法紀底線
長安大學深入學習貫徹《關于進一步加強科研誠信建設的若干意見》,以推進科研誠信制度化為重點,以健全過程管理、檢查機制和嚴肅紀律為保障,堅持預防與懲治并舉、自律與監督并重,營造誠實守信的科技創新環境。 健全規章制度,加強誠信教育。制定《科研誠信管理暫行辦法》,由校學術委員會全面負責科研誠信管理工作
樊代明院士報告勉勵青年堅守科研誠信
9月20日,2016年首都高校科學道德和學風建設宣講教育領導小組在北京大學舉辦報告會,來自首都高校、科研院所和學會團體的研究生代表、高年級本科生代表、新入職導師、青年科研骨干代表等2000余人參加了活動。 報告會上,著名學者、中國工程院副院長樊代明院士作了題為《三千年醫學的進與退》的精彩報告,
推動科研誠信管理專業化常態化
推動科研誠信管理專業化常態化——專家解讀“加強科研誠信建設”之一日前,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科研誠信建設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就完善科研誠信管理工作機制和責任體系、加強科研活動全流程誠信管理等提出了明確要求。中國科學院科技戰略咨詢研究院研究員李真真認為,科研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