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讓支教染上功利色彩
不久前,有網友舉報大連理工大學某學生在支教期間發布了一系列侮辱鄉村學生、地域歧視的不當言論,并多次在網上直呼學生“傻子”“笨蛋”,引發了網友們對“功利支教”的熱議。大連理工大學也第一時間取消了該生的研究生入學資格。 在我看來,處分一個發泄情緒時不走腦子的學生很容易,但這無法掩蓋當前許多高校“支教活動”濃郁的功利味道,更不能解決該學生不當言論背后的根本性問題。此事件的直接原因在于學生,但其根源卻是當前的高校支教保研制度。 必須承認,在高校學生支教保研的工作中,此類事件并不是第一次發生,之前還有過東南大學支教老師腳踹學生被媒體曝光。這些道德素質低下的人是如何獲得支教資格的?當公益活動的選拔和測評可以量化,并與獎勵對等,公益便很可能被蒙上功利的色彩,甚至化為利己主義者爬升的墊腳石。高校如果不從源頭抓起,不大刀闊斧地改革制度,終究還會有一大批這樣的人被輸送到支教隊伍中。 要想改變這一現狀,高校必須進一步健全和完善支教保研選拔、......閱讀全文
莫讓支教染上功利色彩
不久前,有網友舉報大連理工大學某學生在支教期間發布了一系列侮辱鄉村學生、地域歧視的不當言論,并多次在網上直呼學生“傻子”“笨蛋”,引發了網友們對“功利支教”的熱議。大連理工大學也第一時間取消了該生的研究生入學資格。 在我看來,處分一個發泄情緒時不走腦子的學生很容易,但這無法掩蓋當前許多高校“支
陜西:謹防“陜西愛心支教聯盟”以支教名義違規辦班
陜西省教育廳日前發布預警:謹防“陜西愛心支教聯盟”以支教名義違規辦班。 近期,有媒體報道,“陜西愛心支教聯盟”以支教的名義組織高校大學生到各地開辦輔導班。經查,該活動是由某公司打著愛心支教的旗號開辦的收費輔導班,不屬于任何部門或高校聯合組織的支教團隊,且該公司屬于以經營為目的的注冊公司,無舉辦
專業何來“功利”說
隨著高考錄取工作趨于尾聲,很多統計數字紛紛出現。最近便有一項關于高考狀元的報考專業統計引起了很多人的關注。在這份統計中,今年香港地區的6名新科狀元全部報考了醫學專業,而內地九成高考狀元更傾向于選擇經濟管理專業,醫學無人問津。 內地高分考生選擇經管類專業而無視基礎學科的現象其實早已有之。對此,
“海之子”的支教“接力”,20年播撒希望
“一個志愿者就是一把泥土,但我們存在的意義,不是被淹沒,而是與無數把泥土聚集在一起,成就一座山峰,一條山脈,一片群峰。這樣的山峰,可以改變風的走向,可以決定水的流速。” 這是一首詩嗎?不,這是一段誓言,是一個青年群體對自己、對社會立下的山盟海誓,這誓言有關青春的抉擇,有關夢想的堅守,有關人生價值
“慢就業”考驗高校功利心
春節剛過,青島市人社局便公布了一組2016年青島市就業市場的數據。其中一組數據顯示,2016年,該市人才供需的結構性矛盾依然凸顯。尤其是很多新畢業大學生并不急于尋找工作,而是選擇自主創業或者較長時間的外出旅游甚至待業,慢慢考慮和規劃自己的職業生涯,這種“慢就業”現象在新生代就業群體中越來越普遍
時評:“排名情結”緣于教育功利心態
最近,有報道稱清華大學對全國百余所中學進行質量評估,包括衡水中學在內的一些中學被評為“劣質中學”,引起輿論熱議。對此,清華大學回應,清華大學從未發布此類排名,也未授權任何機構進行此類排名。 近年來,效仿大學排名,不少社會機構玩起了高中排名。他們根據高考升學率、自主招生情況、學科競賽成績、出國留
教育學科遭遇裁撤:功利or理性
過分的競爭、簡單的撤并有可能會破壞大學學科發展的生態。這種重點建設的思路亟待轉型,高等學校的體系、學科發展的群落需要引起重視。 上周的最后一個工作日,對于蘭州大學教育學院的教師們來說,應該是職業生涯中相對特殊的一天。畢竟,那是他們作為蘭大教育學院教師身份的最后一個工作日。 7月15日,蘭州
“英才計劃”:不“功利”,才有深厚“功力”
2022年入選“英才計劃”的張傲雪,今年因優異的高考成績獲得吉林大學的錄取通知書。盡管尚未入學,但他已經對大學生活有了規劃。因為吉林大學唐敖慶班在面向校內招生時,可免除完成“英才計劃”學生的筆試環節,這令張傲雪躍躍欲試。接下來,他只需要專心準備面試。2019年入選“英才計劃”的王子瑞,已經在北京航空
科技獎勵改革:祛除功利化導向
“以體制機制創新推動科技創新。”2015年的政府工作報告為今年及未來科技體制深改進一步敲定方向、凝聚目標。其中,明確列入報告的改革國家獎勵制度,引發科技界代表委員的共鳴與熱議。 圍繞對政府工作報告的熱烈討論,《中國科學報》記者采訪多名代表、委員及院士,就改革國家獎勵制度,特別是科技
人民日報:高校用人不可太功利
創建一流大學,青年教師要有淡泊名利、甘坐冷板凳的良好心態,高校也要創造一個讓他們安心的學術環境,在用人方面不可過于功利化。 近年來,在我國高校人事制度改革過程中,很多高校實行了新聘教師“非升即走”政策,即新聘教師經過1—2個聘期,約6—8年的聘用后,如果沒有晉升高級專業技術職務,就不再續聘。
吳德星:大學要與浮躁功利保持距離
當前中國教育面臨的最大問題,是全民教育觀念的功利性傾向越來越濃。這在很大程度上扭曲了教育的本質,阻礙了教育的科學發展,進而削弱了未來中國的國際競爭力,需要引起教育界乃至全社會的切實關注。 教育的功利性傾向首先是對人的評價標準上表現出對分數的苛求與偏執。我們不能簡單地反對或取消標準,因
土耳其成功利用達達尼爾海峽水流發電?
12月30日土耳其《每日新聞》報道,土耳其家族企業碧佳(BIGA)創始人艾爾康(Abdullah Erkan)宣布,已經完成利用達達尼爾海峽水流發電的研發工作,并用自己研發的水輪機組成功利用海峽水流發電30千瓦,這也是土耳其第一座海水發電機組。研發所在地已被碧佳租用30年,艾爾康表示,將在此建設
無線技術成功利用電壓控制磁性
西班牙巴塞羅那自治大學和巴塞羅那材料科學研究所研究人員首次將無線技術引入一種磁性裝置。他們將非磁性的氮化鈷(CoN)薄膜浸入電解液,通過感應極化,無需連接電線即可控制其磁性。這種范式轉變可促進磁性納米機器人在生物醫學和計算系統的應用。在未來的生物醫學和計算系統中,基本的信息管理過程或不再需要電線。相
接力支教22年,一所大學的堅持能改變什么
8月27日晚,華中農業大學外國語學院新生宿舍里很熱鬧。來自貴州的大一新生龍海芬剛剛安頓好行李,幾位特殊的“親人”便推門而入。共青團湖北省委副書記徐本禹和華中農業大學本禹志愿服務隊研究生支教團的志愿者們專程來迎接這個特殊的學生。龍海芬近照。受訪者供圖種子在貴州腹地,畢節市大方縣貓場鎮興合村狗吊巖組,深
教育部:招募120至140名退休教師到西部支教支研
近日,教育部印發《高校銀齡教師支援西部計劃實施方案》,啟動實施高校銀齡教師支援西部計劃。計劃面向西部地區行業、產業、企業急需的緊缺專業,遴選組織一批高校優秀退休教師支教、支研。據悉,2020年將從部分部屬高校招募120至140名退休教師支援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克拉瑪依校區、塔里木大學、滇西應用技
美成功利用基因技術治療白血病
美國一項最新研究說,利用基因技術對免疫細胞進行改造后可以使它們更有效地殺滅癌癥細胞,這種方法已被成功應用于治療白血病,研究人員認為它對其他癌癥可能同樣有效。 美國斯隆—凱特林癌癥研究中心等機構研究人員在新一期《科學·轉化醫學》雜志上報告說,利用基因技術改造免疫細胞T細胞,使其可以識別白血病
首次成功利用光遺傳學治療不育
目前,來自歐洲高級研究中心的科學家們,首次成功地通過光遺傳學來控制精子的功能。他們將一種用于cAMP合成的光激活酶,插入缺乏內源酶的小鼠精子。這些小鼠的精子通常是非運動性的,因此小鼠是不育的。用藍光刺激這些精子之后,它們能夠產生cAMP,開始再次游動,甚至能夠使卵細胞受精。利用光遺傳學技術,科學
成功利用類器官技術研發藥物的案例
以下是一些成功利用類器官技術研發藥物的案例:??**結直腸癌藥物**:研究人員利用患者來源的結直腸癌類器官,對一系列抗癌藥物進行篩選。他們發現,某些特定的藥物組合對特定基因突變的結直腸癌類器官具有顯著的抑制作用,為結直腸癌的個性化治療提供了新的方案。??**囊性纖維化藥物**:通過構建囊性纖維化的氣
剎浮躁風-去功利化-讓學術回歸本真
兩會話題 “加強科研倫理和學風建設,懲戒學術不端,力戒浮躁之風。”翻開政府工作報告第20頁,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大學納米科學與技術研究中心主任劉忠范在這段話下畫了重重的黑線。 “自2000年以來,‘學風建設’‘懲戒學術不端’首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可見國家對其的重視。”作為教
科學家成功利用干細胞制造義牙
在最近的一項研究中,來自倫敦國王學院的Paul Sharpe教授領導的研究團隊提出了一種新的制造義牙的方法。這種基于干細胞技術制造出來的義牙與自然生長的牙齒非常相似。顯然,這一研究對于牙修復領域具有重大的影響。 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首先從人的牙齦組織中提取細胞并在體外擴增這類細胞的數
日本成功利用有機EL材料發光識別癌細胞
日本群馬大學提供的圖片顯示,注入“銥絡化物”后的白鼠左下方等發光部位表示已發生癌變 日本群馬大學副校長竹內利行(內分泌代謝專業)等人近日成功研發出了通過有機EL材料使體內的癌細胞發出紅色可視光的新技術。極為細小的癌細胞若僅靠肉眼經常容易被忽視。據稱,該技術在內視鏡檢查的配合下,
遏制功利性評價,促科教工作回歸本位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1/492037.shtm 評價中的功利性問題泛指評價活動被摻雜進各種功利目的,并由此引發負面效應。當下,針對教育科研機構及個人的評價活動眾多,其中不乏功利性問題。如果任由其滋生蔓延,將導致教育科研人員的追
中外著名大學聯盟呼吁對待大學不能過于功利化
10月10日,中國首批9所“985”大學校長與美國大學聯盟、歐洲研究型大學聯盟、澳大利亞八校聯盟的負責人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共同簽署了旨在闡釋現代研究型大學的主要特征與使命的《合肥宣言》。 《合肥宣言》正面回應了研究型大學作為高等教育的引領者,如何回應公眾越來越高的期待、如何定位自身的責任與
“伊卡洛斯”號成功利用太陽光粒子改變姿勢
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7月23日宣布,世界上第一艘依靠太陽能驅動的太空帆船“伊卡洛斯”號已成功利用太陽光粒子改變姿勢。 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本月13日開始進行調整姿勢的實驗。此前,“伊卡洛斯”號已成功利用太陽光粒子實現減速。
《自然-醫學》:美成功利用干細胞實現肌腱組織再生
肌腱損傷對于運動員而言可能意味著運動生涯的結束,但最近來自南加州大學(USC)牙科學院的Songtao Shi小組在成年肌腱中發現了一種擁有干細胞性質的細胞,它能增生和自我更新。科學家已經能分離這些細胞,并在動物模型中再生出類似肌腱的組織。這些發現能為治療過度使用和外傷導致的肌腱損傷帶來希望。?結果
人民日報:學術不能成為功利的奴隸
據說,學術界在西方被取名為“學院”(Academy),源自古雅典城外的一個圣所。此地是以傳說中的英雄Akademos命名。在這種滿植物的學人聚集地,古希臘大思想家、哲學家、構建了《理想國》和《法律篇》的柏拉圖曾高談闊論并啟發他的追隨者。這些不拘形式的聚會成為人所共知的學院。 學術殿堂曾是令人
閔乃本院士:科學研究不能以功利為目的
他2006年獲得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并在1982年、2005年、2007年分別獲得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他就是76歲的中科院院士、南京大學物理系教授閔乃本。 新的科研團隊正在形成 “一批優秀的80后年輕人也加入到研究隊伍中來了” “從科學設想的提出,到基本理論的建立和驗證,再到新型元
北京青年報:包裝的是月餅-過度的是功利
看了9月20日的來論《如何讓月餅“輕裝上陣”》,頗有感慨。從稅收角度思考月餅的過度包裝管理很有道理,但同時也必須看到,不正常的包裝背后,還是不正常的人際交往在起作用。原本代表著團圓的月餅,如今早已變成疏通關系、討好上級的“道具”,變成一些單位的節日福利,變成“節日腐敗”的重要載體。
代表委員為科研功利病開方-呼吁完善獎勵分配機制
忙著跑關系、搶項目,忙于寫文章,片面追求SCI、影響因子,學術造假等不端行為曝光……針對當前科研領域的不良現象,前來參加兩會的全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紛紛開出處方,呼吁從課題立項、成果評審、評價方式、經費分配等多方面加以改革完善,使我國科研體系強身祛病,遠離功利和浮躁。處方一:科學立項,
我國科學家成功利用超強超短激光獲得“反物質”
記者從中國科學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獲悉,該所強場激光物理國家重點實驗室近日在國內首次成功利用超強超短激光產生一種反物質——超快正電子源,這一發現未來將在材料的無損探測、激光驅動正負電子對撞機、癌癥診斷技術研發等領域得到重大應用。相關研究成果已于近日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等離子體物理》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