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痰細菌培養與肺炎的關系
肺炎是常見的感染性疾病。病原種類眾多,微生物學檢查的標本種類也很多。最佳標本是支氣管肺泡灌洗液(BALF)和肺組織,不過因為是侵襲性方法,國內很少應用。本文僅討論咳痰或抽吸痰標本。痰是國內診斷肺炎以及多數臨床細菌學實驗室的最常見標本。用痰標本進行肺炎的病原學診斷––這是一個極具爭議的話題。常見兩個極端觀點,或者把實驗室分離株直接當做病原,一律進行抗菌治療;或者認為咳痰的分離株全無意義,不必任何分析和處置[1]。前者肯定錯誤,因為口咽部定植污染,常識判斷就可以否定。后者是否錯誤?國際上是否已經將痰標本廢棄了呢?美國近期調查顯示,就普通肺炎而言,依據指南需要留取呼吸道標本進行病原學檢查時,有23%患者留取了痰標本,有18%結果對治療產生了影響[2]。由此可知,上述兩種極端觀點都不可取。筆者認為,痰細菌培養對于肺炎病原學診斷而言,有價值––價值明確,但有限。一、痰細菌培養是肺炎病原學診斷諸多檢查之一肺炎的病原種類眾多,細菌......閱讀全文
痰細菌培養的臨床應用
??? 自從1940年發現青霉素以來,人類就在不斷地開發新的藥物以治療細菌感染。尤其近20余年來,頭孢菌素和新的氟喹諾酮類及大環內酯藥物的出現,為臨床醫師應用抗生素提供了許多選擇,大大地提高了感染患者的治愈率,同時也選擇出了許多的耐藥菌株。正是因為抗生素的多樣化和臨床選擇抗生素的隨機性,人們對于
痰細菌培養的參考值
正常人下呼吸道無菌,細菌、真菌及結核分枝桿菌培養陰性。 2.臨床意義 痰液培養常見的致病菌主要有以下幾類。 (1)革蘭陽性菌:有肺炎鏈球菌、結核分枝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放線菌、厭氧球菌、奴卡菌及白喉棒狀桿菌等。 (2)革蘭陰性菌:有大腸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流感嗜血桿菌、銅綠假單胞菌、
痰液細菌培養的注意事項
1、痰液標本的采集以清晨為佳,因此時患者痰量較多且含菌量也多。 2、咳痰時應盡量防止唾液及鼻咽部分泌物混入,以減少污染。 3、標本采集要及時送檢。作結核分枝桿菌或真菌培養的痰液如不能立即送檢,應放入冰箱貯存,以防雜菌生長。 4、細菌培養和藥敏試驗一起進行。
痰液細菌培養的臨床意義
痰液培養常見的致病菌: 革蘭陽性菌有肺炎鏈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結核分枝桿菌、放線菌、奴卡菌、厭氧球菌、白喉棒狀桿菌等。 革蘭陰性菌卡他布蘭漢菌、腦膜炎奈瑟菌、流感嗜血桿菌、肺炎克雷伯菌、腸桿菌、假單胞菌、軍團菌等。 結果陽性可能疾病: 胸壁結核 、 老年人厭氧菌性肺炎 、 支原體肺炎
關于痰液細菌培養的基本介紹
人體的肺部或支氣管發生細菌性感染時,痰液量明顯增加,痰液細菌培養,分離出病原菌,有助于對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診斷和治療。 正常人下呼吸道是無菌的,應未檢出病原菌、真菌、結核桿菌。
淺析痰細菌培養與肺炎的關系
?肺炎是常見的感染性疾病。病原種類眾多,微生物學檢查的標本種類也很多。最佳標本是支氣管肺泡灌洗液(BALF)和肺組織,不過因為是侵襲性方法,國內很少應用。本文僅討論咳痰或抽吸痰標本。痰是國內診斷肺炎以及多數臨床細菌學實驗室的最常見標本。用痰標本進行肺炎的病原學診斷––這是一個極具爭議的話題。常見兩個
細菌培養檢查小常識——如何正確留取痰培養標本?
?? 肺癌患者由于免疫力降低易伴隨呼吸道感染,同時呼吸道感染也是臨床上最常見的感染性疾病之一,隨著抗生素的廣泛應用,感染菌株耐藥率不斷增加,給臨床治療帶來了極大的困難。當呼吸道發生細菌感染時,痰液量會明顯增多,痰培養是呼吸道感染病原學診斷最常用的方法,同時,痰培養的檢驗結果及藥敏試驗在指導臨床抗生素
簡述痰液細菌培養的臨床意義
痰液培養常見的致病菌: 革蘭陽性菌:有肺炎鏈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結核分枝桿菌、放線菌、奴卡菌、厭氧球菌、白喉棒狀桿菌等。 革蘭陰性菌:卡他布蘭漢菌、腦膜炎奈瑟菌、流感嗜血桿菌、肺炎克雷伯菌、腸桿菌、假單胞菌、軍團菌等。
關于痰液細菌培養的注意事項介紹
(1)痰液標本的采集以清晨為佳,因此時患者痰量較多且含菌量也多。 (2)咳痰時應盡量防止唾液及鼻咽部分泌物混入,以減少污染。 (3)標本采集要及時送檢。作結核分枝桿菌或真菌培養的痰液如不能立即送檢,應放入冰箱貯存,以防雜菌生長。 (4)細菌培養和藥敏試驗一起進行。
臨床化學檢查方法介紹痰液細菌培養介紹
痰液細菌培養介紹: 人體的肺部或支氣管發生細菌性感染時,痰液量明顯增加,痰液細菌培養,分離出病原菌,有助于對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診斷和治療。痰液細菌培養正常值: 正常人下呼吸道是無菌的,應未檢出病原菌、真菌、結核桿菌。痰液細菌培養臨床意義: 痰液培養常見的致病菌: 革蘭陽性菌:有肺炎鏈球菌、
口腔分泌物檢測項目痰液細菌培養介紹
痰液細菌培養介紹: 人體的肺部或支氣管發生細菌性感染時,痰液量明顯增加,痰液細菌培養,分離出病原菌,有助于對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診斷和治療。痰液細菌培養正常值: 正常人下呼吸道是無菌的,應未檢出病原菌、真菌、結核桿菌。痰液細菌培養臨床意義: 痰液培養常見的致病菌: 革蘭陽性菌:有肺炎鏈球菌、
痰液細菌培養標本的質量監督和質量評價
【摘要】 目的 研究臨床痰標本的合格率。方法 前瞻性和雙盲調查法。采用痰細菌培養標本直接涂片、革蘭染色、顯微鏡檢查評價痰標本的質量。調查痰標本的鏡檢合格率、轉運時間、標本采集情況否滿足晨痰、深咳、漱口三個條件。分別計算不同條件下痰標本需氧菌分離率。結果 患者留取痰標本滿足漱口、晨痰、深咳
關于痰培養和痰涂片的討論
對于痰標本培養確定分離菌是否為可能的感染菌最簡單和最直接的證據就是痰標本涂片,首先感染菌會導致白細胞大量增加,其次由于感染早期(細菌/真菌)啟動非特異性免疫因子中中性粒細胞是最主要的免疫細胞,吞噬和包裹現象是反映細菌與機體免疫系統的相關性的最重要的信號,觀察這一現象有助于區別是感染還是定植。痰標本涂
關于痰培養和痰涂片的討論
?對于痰培養確定分離菌是否為可能的感染菌最簡單和最直接的證據就是痰涂片,首先感染菌會導致白細胞大量增加,其次由于感染早期(細菌/真菌)啟動非特異性免疫因子中中性粒細胞是最主要的免疫細胞,吞噬和包裹現象是反映細菌與機體免疫系統的相關性的最重要的信號,觀察這一現象有助于區別是感染還是定植。???痰涂片確
怎樣采集痰培養標本?
醫生開出痰標本培養的目的是了解下呼吸道細菌感染的情況,因此采集下呼吸道標本,防止污染是關鍵,如果采集不當,培養了非感染細菌,則不但失去了培養的價值,反而延誤治療。? ? 一. 痰標本的來源:下呼吸道痰、氣管抽吸物(TA)、支氣管肺灌洗吸出液、支氣管刷子、氣管內管、肺穿刺或活組織等。? ? 二. 使用
痰培養的標本采集
痰培養是呼吸道感染病原學診斷最常用的方法,同時,痰培養的檢驗結果及藥敏試驗在指導臨床抗生素使用方面也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標本采集方法? ? 醫師或護士直視下采集標本,病人先漱口,去除表面的菌群,讓病人深咳,收集從下呼吸道咳出的痰液。臨床上約半數咳痰標本不合格!? ? 咳痰途經口咽部,不可避免地受到
痰培養標本采集須知
痰培養的目的事檢查痰液中的致病菌。可根據需要進行需氧菌培養、厭氧菌培養、結核桿菌培養、或真菌培養,用于呼吸道感染的病因診斷。痰培養的理論依據是致病菌應高于污染菌,據此,對痰液進行定量培養和半定量培養。常與藥物敏感試驗一起進行。標本采集須知:1、自然咳痰法:患者早上起床后用清水漱口,不要刷牙,立即從下
痰培養結果的判斷與痰標本的轉運
?一. 痰培養結果的判斷? ? 1.正常人體的下呼吸道是無菌的,上呼吸道有正常菌群棲居。? ? 2.合格痰的涂片鏡檢鱗狀上皮細胞〈10個/低倍視野,白細胞〉25個/低倍視野,或兩者比例小于1:2.5。不合格痰標本將退回,建議重留。? ? 3. 連續兩次合格痰標本分離出相同的病原菌可認為是感染病原菌。
為什么細菌感染咳黃痰
出現黃痰,有可能是感染了金黃色葡萄球菌,這個細菌會產生金黃色色素,從而導致痰液呈黃色
痰培養、血培養檢驗報告的解讀
?一、臨床醫生閱讀微生物報告前需要了解的問題?? ?首先是標本類型,是來源于無菌部位還是有菌部位,如果是無菌部位,那培養的陽性結果與感染更相關,如果是有菌部位,如呼吸道,要了解是否存在正常菌群或定植菌。其次是標本采集部位、采集方式。如痰標本,是咳痰、吸取物、肺泡盥洗液,還是防污染毛刷、氣切管分泌
細菌培養
Preparing Overnight Bacteria Culture?(LaboratoryExperiments.com)This is a basic procedure for high school students and useful for those who are new to
關于痰培養的若干問題
自從1940年發現青霉素以來,人類就在不斷地開發新的藥物以治療細菌感染。尤其近20年來,頭孢菌素和新的氟喹諾酮類及大環內酯藥物的出現,為臨床醫師應用抗生素提供了許多選擇,大大地提高了感染患者的治愈率,同時也選擇出許多的耐藥菌株。正是因為抗生素的多樣化和臨床選擇抗生素的隨機性,人們對于抗生素存在著濫用
淺談痰培養的局限性
目前痰培養已然成為臨床標本送檢的主要類型,甚至占臨床總標本數的一半以上;但是痰標本培養是否能夠真正反映出患者的感染情況,請看本文詳解。呼吸道、泌尿道、消化道是人體相對開放的3大通道,易被外界致病原侵入而發生感染。其中呼吸道感染是社區甚至院內感染最常見且危害最大的一類感染,通常呼吸道感染可分布于全院各
痰涂片和痰培養在慢支炎急性加重中的意義
慢性支氣管炎(COPD)急性加重往往是因為患者支氣管的感染加重。醫生為了盡快控制往患者的病情,需要盡早明確感染的原因。對于COPD患者來說,這種感染在絕大多數情況下是由一種,或者多種細菌混合而引起的。如果明確了所感染細菌的種類,可以讓醫生更容易針對性地選用最合理的抗生素。為了達到這個目的,就會給患者
慎送痰標本,多送血培養
在倡導抗菌藥物精細化治療的時下,微生物的標本正確送檢顯得尤為重要。所謂“君子慎始,差之毫厘,謬以千里。”著名微生物學專家倪語星教授引用古人戴德的話來形容臨床。如送檢標本不對,不僅浪費人力物力,最重要的是誤導臨床,加重不合理使用抗菌藥物。因此,倪教授提出:“正確的感染預防、控制和治療始之于正確的微生物
臨床化學檢查方法介紹痰培養介紹
痰培養介紹: 可根據需要進行需氧菌培養、厭氧菌培養、結核桿菌培養或真菌培養,用于呼吸道感染的病因診斷。痰培養的理論依據是致病菌應高于污染菌,據此,對痰液進行定量培養和辦定量培養。常與藥物敏感試驗一起進行。痰培養正常值: 陰性,即無致病菌生長。痰培養臨床意義: 該項檢查試用于各種不明原因的呼吸道
細菌培養實驗
實驗步驟一、需氧培養法:本法是臨床細菌室最常用的培養方法,適合一般需氧和兼性厭氧菌的培養。需氧培養的常用溫度為 35-37℃,這適合于絕大多數致病菌的生長。此外,還有用 4℃ 培養,如李斯德菌除了能在 37℃ 中生長外。還能在 4℃ 中生長,而其他革蘭氏陽性菌則不能,故可用于鑒別。李斯德菌在 25℃
細菌培養技術
給細菌提供適宜的條件,細菌即可以生長繁殖,形成具有一定特征的培養物,學習細菌培養技術可以純化細菌,了解細菌的生長特征,并能進一步檢測細菌生化反應、變異性,制備細菌抗原 ?,深入進行分子生物學工作等。了解細菌的培養特征也有助于鑒別細菌。 細菌 ?培養基的制備 培養基是用人工方法將適合細菌生長繁殖的
細菌的培養
實驗概要學習細菌的培養方法及培養基的配置。實驗原理在基因工程實驗和分子生物學實驗中,細菌是不可缺少的實驗材料。質粒的保存、增殖和轉化;基因文庫的建立等都離不開細菌。特別是常用的大腸桿菌。?大腸桿菌是含有長約3000kb的環狀染色體的棒狀細胞。它能在僅含碳水化合物和提供氮、磷和微量元素的無機鹽的培養基
細菌培養實驗
一、需氧培養法:本法是臨床細菌室最常用的培養方法,適合一般需氧和兼性厭氧菌的培養。需氧培養的常用溫度為 35-37℃,這適合于絕大多數致病菌的生長。此外,還有用 4℃ 培養,如李斯德菌除了能在 37℃ 中生長外。還能在 4℃ 中生長,而其他革蘭氏陽性菌則不能,故可用于鑒別。李斯德菌在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