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制葉綠素熒光儀的原理和廣泛應用
在光照下光合作用進行時,只有部分電子門處于關閉態,實時熒光F比Fm要低,也就是說發生了熒光淬滅(quenching)。植物吸收的光能只有3條去路:光合作用、葉綠素熒光和熱。根據能量守恒:1=光合作用+葉綠素熒光+熱。可以得出:葉綠素熒光=1-光合作用-熱。也就是說,葉綠素熒光產量的下降(淬滅)有可能是由光合作用的增加或熱耗散的增加引起的。由光合作用的引起的熒光淬滅稱之為光化學淬滅(photochemical quenching, qP);由熱耗散引起的熒光淬滅稱之為非光化學淬滅(non-photochemical quenching, qN或NPQ)。光化學淬滅反映了植物光合活性的高低;非光化學淬滅反映了植物耗散過剩光能為熱的能力,也就是光保護能力。 根據PS II的實際量子產量ΔF/Fm’和光合有效輻射(Photosynthetically Active Radiation, PAR)還可計算出光合電子傳遞的相對速率rE......閱讀全文
調制葉綠素熒光儀的原理和廣泛應用
在光照下光合作用進行時,只有部分電子門處于關閉態,實時熒光F比Fm要低,也就是說發生了熒光淬滅(quenching)。植物吸收的光能只有3條去路:光合作用、葉綠素熒光和熱。根據能量守恒:1=光合作用+葉綠素熒光+熱。可以得出:葉綠素熒光=1-光合作用-熱。也就是說,葉綠素熒光產量的下降(淬滅)有
調制葉綠素熒光儀的工作原理
1983年,WALZ公司首席科學家,德國烏茲堡大學教授Ulrich Schreiber博士利用調制技術和飽和脈沖技術,設計制造了全世界第一臺脈沖振幅調制(Pulse-Amplitude-Modulation,PAM)熒光儀——PAM-101/102/103。所謂調制技術,就是說用于激發熒光的測量光具
調制葉綠素熒光儀的工作原理
1983年,WALZ公司首席科學家,德國烏茲堡大學教授Ulrich Schreiber博士利用調制技術和飽和脈沖技術,設計制造了全世界第一臺脈沖振幅調制(Pulse-Amplitude-Modulation,PAM)熒光儀——PAM-101/102/103。所謂調制技術,就是說用于激發熒光的測量光具
調制葉綠素熒光儀的工作原理簡述
所謂飽和脈沖技術,就是打開一個持續時間很短(一般小于1 s)的強光關閉所有的電子門(光合作用被暫時抑制),從而使葉綠素熒光達到最大。飽和脈沖(Saturation Pulse, SP)可被看作是光化光的一個特例。光化光越強,PS II釋放的電子越多,PQ處累積的電子越多,也就是說關閉態的電子門越
調制葉綠素熒光儀定義
調制葉綠素熒光,全稱脈沖振幅調制(Pulse-Amplitude-Modulation,PAM)葉綠素熒光,國內一般簡稱調制葉綠素熒光,測量調制葉綠素熒光的儀器叫調制熒光儀,或叫PAM。 調制葉綠素熒光(PAM)是研究光合作用的強大工具,與光合放氧、氣體交換并稱為光合作用測量的三大技術。由于其測
調制葉綠素熒光儀的發展
1983年,WALZ公司首席科學家,德國烏茲堡大學教授Ulrich Schreiber博士利用調制技術和飽和脈沖技術,設計制造了全世界第一臺脈沖振幅調制(Pulse-Amplitude-Modulation,PAM)熒光儀——PAM-101/102/103。所謂調制技術,就是說用于激發熒光的測量
調制葉綠素熒光儀能夠測定葉綠素嗎
葉綠素熒光作為光合作用研究的探針,得到了廣泛的研究和應用。葉綠素熒光不僅能反映光能吸收、激發能傳遞和光化學反應等光合作用的原初反應過程,而且與電子傳遞、質子梯度的建立及ATP合成和CO2固定等過程有關。幾乎所有光合作用過程的變化均可通過葉綠素熒光反映出來,而熒光測定技術不需破碎細胞,不傷害生物體,因
調制葉綠素熒光儀能夠測定葉綠素嗎
可以葉綠素熒光作為光合作用研究的探針,得到了廣泛的研究和應用。葉綠素熒光不僅能反映光能吸收、激發能傳遞和光化學反應等光合作用的原初反應過程,而且與電子傳遞、質子梯度的建立及ATP合成和CO2固定等過程有關。幾乎所有光合作用過程的變化均可通過葉綠素熒光反映出來,而熒光測定技術不需破碎細胞,不傷害生物體
調制葉綠素熒光儀有哪些型號
PAM-101/102/103 最經典的型號,雖已停產,但在國際最著名的光合作用實驗室,仍是主打機型,原因很簡單,它老不壞啊,呵呵 PAM-2000/PAM-2100 最暢銷的便攜式機型,應用非常廣泛 MINI-PAM 比PAM-2100便宜,功能同樣強大 DIVING-PAM 全
多功能雙調制葉綠素熒光儀的功能特點
內置葉綠素熒光誘導測量、PAM(脈沖調制)測量、OJIP快速熒光動力學測量、QA–再氧化動力學、S狀態轉換、葉綠素熒光淬滅等測量程序,是*的功能較為全面的葉綠素熒光儀 雙調制技術,可雙色調制測量光,具備調制光化學光和持續光化學光,可進行STF(單周轉光閃)、TTF(雙周轉光閃)和MTF(多周轉
多功能雙調制葉綠素熒光儀的技術參數
實驗程序:葉綠素熒光誘導測量;PAM(脈沖調制)測量;OJIP快速熒光動力學測量;QA–再氧化動力學;S狀態轉換;快速葉綠素熒光誘導 熒光參數: PAM熒光淬滅動力學測量:測量熒光淬滅動力學曲線,可計算F0,Fm,Fv,F0’,Fm’,Fv’,QY(II),NPQ,ΦPSII,Fv/Fm,F
葉綠素熒光儀原理及使用
Krause等(1980,1982)利用DCMU(敵草隆Diuron)阻斷PSII受體測的原初電子受體QA到二級電子受體QB的電子傳遞,從而阻止了因光化學反應導致的光化學淬滅,為定量研究分析葉綠素熒光與光合作用的關系提供了可能。Bradbury等(1981,1984)利用將植物葉片快速曝光于強光下(
葉綠素熒光儀原理及使用
Krause等(1980,1982)利用DCMU(敵草隆Diuron)阻斷PSII受體測的原初電子受體QA到二級電子受體QB的電子傳遞,從而阻止了因光化學反應導致的光化學淬滅,為定量研究分析葉綠素熒光與光合作用的關系提供了可能。Bradbury等(1981,1984)利用將植物葉片快速曝光于強光下(
FL3500雙調制葉綠素熒光儀部分參考文獻
FL3500雙調制葉綠素熒光儀?(新升級型號為FL6000) FL3500雙調制葉綠素熒光儀是專門用于對藍綠藻或綠藻等微藻,葉綠體或類囊體懸浮物,乃至葉片進行光合作用研究的強大科研工具。儀器具備雙通道測量控制,可控制測量樣品的溫度,并配備單翻轉光(STF),內置多種可用戶自行修改的測量程序,可進行目
葉綠素熒光的原理
1)調制葉綠素熒光調制葉綠素熒光全稱脈沖-振幅-調制(Pulse-Amplitude-Modulation,PAM)葉綠素熒光,我們國內一般簡稱調制葉綠素熒光,測量調制葉綠素熒光的儀器叫調制熒光儀,或叫PAM。調制葉綠素熒光(PAM)是研究光合作用的強大工具,與光合放氧、氣體交換并稱為光合作用測量的
葉綠素熒光的原理
1)調制葉綠素熒光調制葉綠素熒光全稱脈沖-振幅-調制(Pulse-Amplitude-Modulation,PAM)葉綠素熒光,我們國內一般簡稱調制葉綠素熒光,測量調制葉綠素熒光的儀器叫調制熒光儀,或叫PAM。調制葉綠素熒光(PAM)是研究光合作用的強大工具,與光合放氧、氣體交換并稱為光合作用測量的
葉綠素和葉綠素的熒光區別
研究目的不同、測量方法不同。1、葉綠素的研究目的是判斷植物的生長狀態,而葉綠素熒光的目的是判斷植物內的葉綠素含量,所以兩者之間的區別是研究目的不同,可前往咨詢。所以兩者之間的區別是研究目的不同,可前往咨詢。2、葉綠素的測量方法是肉眼測量,而葉綠素熒光的測量方法是儀器測量,所以兩者之間的區別是測量方法
葉綠素和葉綠素的熒光區別
研究目的不同、測量方法不同。1、葉綠素的研究目的是判斷植物的生長狀態,而葉綠素熒光的目的是判斷植物內的葉綠素含量,所以兩者之間的區別是研究目的不同,可前往咨詢。所以兩者之間的區別是研究目的不同,可前往咨詢。2、葉綠素的測量方法是肉眼測量,而葉綠素熒光的測量方法是儀器測量,所以兩者之間的區別是測量方法
調制葉綠素熒光(PAM)植物逆境的種類及研究方法
1960 年,Kautsky 及其助手第一次發現葉綠素熒光產量的變化。他們發現,將植物從暗適應狀態轉入光下的時候,葉綠素熒光產量在1s之內迅速上升,在這個階段,PSII 反應中心被認為是關閉的,光化學效率降低,葉綠素熒光產量升高。在接下來的幾分鐘內,熒光產量逐漸下降,這種現象稱為葉綠素熒
葉綠素儀定義和原理
概述: ? ? ? ?葉綠素儀可以即時測量植物的葉綠素相對含量或“綠色程度”,植物葉片中的葉綠素含量指示了植物本身的狀況,長勢良好的植物的葉子會含有更多的葉綠素? 測量原理:? ??? ? ? 葉綠素儀通過測量葉片在兩種波長范圍內的透光系數來確定葉片當前葉綠素的相對數量,也就是在葉綠素選擇吸收特定
葉綠素知識與葉綠素熒光測定的原理(下)
1864年,德國科學家薩克斯做了這樣一個實驗:把綠色葉片放在暗處幾小時,目的是讓葉片中的營養物質消耗掉。然后把這個葉片一半曝光,另一半遮光。過一段時間后,用碘蒸氣處理葉片,發現遮光的那一半葉片沒有發生顏色變化,曝光的那一半葉片則呈深藍色。這一實驗成功地證明了綠色葉片在光合作用中產生了淀粉。1880年
葉綠素知識與葉綠素熒光測定的原理(上)
1983年,WALZ公司首席科學家,德國烏茲堡大學教授Ulrich Schreiber博士利用調制技術和飽和脈沖技術,設計制造了全世界第一臺脈沖振幅(Pulse-Amplitude-Modulation,PAM)熒光儀——PAM-101/102/103。所謂調制技術,就是說用于激發熒光的測量光具有一
葉綠素知識與葉綠素熒光測定的原理(二)
1864年,德國科學家薩克斯做了這樣一個實驗:把綠色葉片放在暗處幾小時,目的是讓葉片中的營養物質消耗掉。然后把這個葉片一半曝光,另一半遮光。過一段時間后,用碘蒸氣處理葉片,發現遮光的那一半葉片沒有發生顏色變化,曝光的那一半葉片則呈深藍色。這一實驗成功地證明了綠色葉片在光合作用中產生了淀粉。1880年
葉綠素知識與葉綠素熒光測定的原理(一)
1983年,WALZ公司首席科學家,德國烏茲堡大學教授Ulrich Schreiber博士利用調制技術和飽和脈沖技術,設計制造了全世界第一臺脈沖振幅(Pulse-Amplitude-Modulation,PAM)熒光儀——PAM-101/102/103。所謂調制技術,就是說用于激發熒光的測量光具有一
葉綠素熒光儀之葉綠素熒光名詞解釋
葉綠素熒光,作為光合作用研究的探針,得到了廣泛的研究和應用。葉綠素熒光不僅能反映光能吸收、激發能傳遞和光化學反應等光合作用的原初反應過程,而且與電子傳遞、質子梯度的建立及ATP合成和CO2固定等過程有關。幾乎所有光合作用過程的變化均可通過葉綠素熒光反映出來,而熒光測定技術不需破碎細胞,不傷害生物
植物葉綠素計的廣泛應用
植物葉綠素計是一種植物表型研究儀器,主要用于葉綠色含量的檢測我們知道植物的生長發育需要光協的功能來轉化自身的供能和耗能。此外,人們發現光協在植物中的主體是葉綠色素,所以這種儀器也是現代植物研究中的重要儀器之一。 小麥是重要的糧食作物和經濟作物,其蛋白質含量較好,面串較高,面筋含量較多,延展性和
葉綠素測定儀和葉綠素熒光儀的區別
從某種角度來說,葉綠素含量的多少可以判斷植物的生長狀況,而這也為商家提供了一條商路,很多企業都生產能夠檢測葉綠素含量的儀器,如葉綠素測定儀、便攜式葉綠素測定儀、spad502葉綠素測定儀等等儀器,除了這些儀器,還有一款葉綠素熒光儀,該儀器也可以對葉綠素含量進行測定,那么葉綠素測定儀與葉綠素熒光儀有何
葉綠素儀和葉綠素熒光儀有什么不同?
葉綠素儀和葉綠素熒光儀從名稱十分相似,因此很多人會將這兩款儀器混淆,但是實際上,它們是完全不同的兩款儀器產品,無論是研究目的,還是測量方法、使用方法和使用對象上都有很大的區別。那么下面就來簡單介紹一下葉綠素儀和葉綠素熒光儀的不同之處。1、研究目的不同葉綠素儀主要用于便攜式葉綠素儀則主要用于判斷植物生
利用調制葉綠素熒光(PAM)做農作物逆境研究文獻(三)
39.?????????? Stiller I, Dulai S, Kondrák M, Tarnai R, Szabó L, Toldi O, Bánfalvi Z: Effects of drought on water content and photosynthetic parame
利用調制葉綠素熒光(PAM)做農作物逆境研究文獻(二)
20.?????????? Else MA, Janowiak F, Atkinson CJ, Jackson MB: Root signals and stomatal closure in relation to photosynthesis, chlorophyll a fluo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