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制葉綠素熒光儀的工作原理
1983年,WALZ公司首席科學家,德國烏茲堡大學教授Ulrich Schreiber博士利用調制技術和飽和脈沖技術,設計制造了全世界第一臺脈沖振幅調制(Pulse-Amplitude-Modulation,PAM)熒光儀——PAM-101/102/103。所謂調制技術,就是說用于激發熒光的測量光具有一定的調制(開/關)頻率,檢測器只記錄與測量光同頻的熒光,因此調制熒光儀允許測量所有生理狀態下的熒光,包括背景光很強時。正是由于調制技術的出現,才使得葉綠素熒光由傳統的“黑匣子”(避免環境光)測量走向了野外環境光下測量,由生理學走向了生態學。經過充分暗適應后,所有電子門均處于開放態,打開測量光得到Fo,此時給出一個飽和脈沖,所有的電子門就都將該用于光合作用的能量轉化為了熒光和熱,此時得到的葉綠素熒光為Fm。根據Fm和Fo可以計算出PS II的最大量子產量Fv/Fm=(Fm-Fo)/Fm,它反映了植物的潛在最大光合能力。所謂飽和脈沖技......閱讀全文
調制葉綠素熒光儀的工作原理
1983年,WALZ公司首席科學家,德國烏茲堡大學教授Ulrich Schreiber博士利用調制技術和飽和脈沖技術,設計制造了全世界第一臺脈沖振幅調制(Pulse-Amplitude-Modulation,PAM)熒光儀——PAM-101/102/103。所謂調制技術,就是說用于激發熒光的測量光具
調制葉綠素熒光儀的工作原理
1983年,WALZ公司首席科學家,德國烏茲堡大學教授Ulrich Schreiber博士利用調制技術和飽和脈沖技術,設計制造了全世界第一臺脈沖振幅調制(Pulse-Amplitude-Modulation,PAM)熒光儀——PAM-101/102/103。所謂調制技術,就是說用于激發熒光的測量光具
調制葉綠素熒光儀的工作原理簡述
所謂飽和脈沖技術,就是打開一個持續時間很短(一般小于1 s)的強光關閉所有的電子門(光合作用被暫時抑制),從而使葉綠素熒光達到最大。飽和脈沖(Saturation Pulse, SP)可被看作是光化光的一個特例。光化光越強,PS II釋放的電子越多,PQ處累積的電子越多,也就是說關閉態的電子門越
調制葉綠素熒光儀定義
調制葉綠素熒光,全稱脈沖振幅調制(Pulse-Amplitude-Modulation,PAM)葉綠素熒光,國內一般簡稱調制葉綠素熒光,測量調制葉綠素熒光的儀器叫調制熒光儀,或叫PAM。 調制葉綠素熒光(PAM)是研究光合作用的強大工具,與光合放氧、氣體交換并稱為光合作用測量的三大技術。由于其測
調制葉綠素熒光儀的發展
1983年,WALZ公司首席科學家,德國烏茲堡大學教授Ulrich Schreiber博士利用調制技術和飽和脈沖技術,設計制造了全世界第一臺脈沖振幅調制(Pulse-Amplitude-Modulation,PAM)熒光儀——PAM-101/102/103。所謂調制技術,就是說用于激發熒光的測量
調制葉綠素熒光儀能夠測定葉綠素嗎
葉綠素熒光作為光合作用研究的探針,得到了廣泛的研究和應用。葉綠素熒光不僅能反映光能吸收、激發能傳遞和光化學反應等光合作用的原初反應過程,而且與電子傳遞、質子梯度的建立及ATP合成和CO2固定等過程有關。幾乎所有光合作用過程的變化均可通過葉綠素熒光反映出來,而熒光測定技術不需破碎細胞,不傷害生物體,因
調制葉綠素熒光儀能夠測定葉綠素嗎
可以葉綠素熒光作為光合作用研究的探針,得到了廣泛的研究和應用。葉綠素熒光不僅能反映光能吸收、激發能傳遞和光化學反應等光合作用的原初反應過程,而且與電子傳遞、質子梯度的建立及ATP合成和CO2固定等過程有關。幾乎所有光合作用過程的變化均可通過葉綠素熒光反映出來,而熒光測定技術不需破碎細胞,不傷害生物體
調制葉綠素熒光儀的原理和廣泛應用
在光照下光合作用進行時,只有部分電子門處于關閉態,實時熒光F比Fm要低,也就是說發生了熒光淬滅(quenching)。植物吸收的光能只有3條去路:光合作用、葉綠素熒光和熱。根據能量守恒:1=光合作用+葉綠素熒光+熱。可以得出:葉綠素熒光=1-光合作用-熱。也就是說,葉綠素熒光產量的下降(淬滅)有
調制葉綠素熒光儀有哪些型號
PAM-101/102/103 最經典的型號,雖已停產,但在國際最著名的光合作用實驗室,仍是主打機型,原因很簡單,它老不壞啊,呵呵 PAM-2000/PAM-2100 最暢銷的便攜式機型,應用非常廣泛 MINI-PAM 比PAM-2100便宜,功能同樣強大 DIVING-PAM 全
多功能雙調制葉綠素熒光儀的功能特點
內置葉綠素熒光誘導測量、PAM(脈沖調制)測量、OJIP快速熒光動力學測量、QA–再氧化動力學、S狀態轉換、葉綠素熒光淬滅等測量程序,是*的功能較為全面的葉綠素熒光儀 雙調制技術,可雙色調制測量光,具備調制光化學光和持續光化學光,可進行STF(單周轉光閃)、TTF(雙周轉光閃)和MTF(多周轉
多功能雙調制葉綠素熒光儀的技術參數
實驗程序:葉綠素熒光誘導測量;PAM(脈沖調制)測量;OJIP快速熒光動力學測量;QA–再氧化動力學;S狀態轉換;快速葉綠素熒光誘導 熒光參數: PAM熒光淬滅動力學測量:測量熒光淬滅動力學曲線,可計算F0,Fm,Fv,F0’,Fm’,Fv’,QY(II),NPQ,ΦPSII,Fv/Fm,F
葉綠素儀的工作原理
用途植物葉綠素儀可以即時測量植物的葉綠素相對含量(單位SPAD)或‘綠色程度',從而可以了解植物真實的硝基需求量并且幫助您了解土壤硝基的缺乏程度或是否過多地施加了氮肥。您可以通過這種儀器來增加氮肥的利用率,并可保護環境(防止施加過多的氮肥而使環境別是水源受到污染)。?工作原理葉綠素儀的工作原
葉綠素儀的工作原理
由于科學技術的進步,使我國的儀器設備行業得到了較大的發展,而且其技術水平也越來越高。在農業生產中,為了了解植物的葉綠素含量,就需要用到專業的葉綠素儀。我們知道葉綠素對于植物的光合作用影響很大,現在又由于有了先進的葉綠素儀,因此為了研究植物的生理狀況,使用葉綠素儀來進行測定就使之成為可能,而且也非常方
葉綠素熒光儀原理及使用
Krause等(1980,1982)利用DCMU(敵草隆Diuron)阻斷PSII受體測的原初電子受體QA到二級電子受體QB的電子傳遞,從而阻止了因光化學反應導致的光化學淬滅,為定量研究分析葉綠素熒光與光合作用的關系提供了可能。Bradbury等(1981,1984)利用將植物葉片快速曝光于強光下(
葉綠素熒光儀原理及使用
Krause等(1980,1982)利用DCMU(敵草隆Diuron)阻斷PSII受體測的原初電子受體QA到二級電子受體QB的電子傳遞,從而阻止了因光化學反應導致的光化學淬滅,為定量研究分析葉綠素熒光與光合作用的關系提供了可能。Bradbury等(1981,1984)利用將植物葉片快速曝光于強光下(
FL3500雙調制葉綠素熒光儀部分參考文獻
FL3500雙調制葉綠素熒光儀?(新升級型號為FL6000) FL3500雙調制葉綠素熒光儀是專門用于對藍綠藻或綠藻等微藻,葉綠體或類囊體懸浮物,乃至葉片進行光合作用研究的強大科研工具。儀器具備雙通道測量控制,可控制測量樣品的溫度,并配備單翻轉光(STF),內置多種可用戶自行修改的測量程序,可進行目
葉綠素熒光的原理
1)調制葉綠素熒光調制葉綠素熒光全稱脈沖-振幅-調制(Pulse-Amplitude-Modulation,PAM)葉綠素熒光,我們國內一般簡稱調制葉綠素熒光,測量調制葉綠素熒光的儀器叫調制熒光儀,或叫PAM。調制葉綠素熒光(PAM)是研究光合作用的強大工具,與光合放氧、氣體交換并稱為光合作用測量的
葉綠素熒光的原理
1)調制葉綠素熒光調制葉綠素熒光全稱脈沖-振幅-調制(Pulse-Amplitude-Modulation,PAM)葉綠素熒光,我們國內一般簡稱調制葉綠素熒光,測量調制葉綠素熒光的儀器叫調制熒光儀,或叫PAM。調制葉綠素熒光(PAM)是研究光合作用的強大工具,與光合放氧、氣體交換并稱為光合作用測量的
葉綠素測定儀的工作原理
葉綠素測定儀可以即時測量植物的葉綠素相對含量(單位SPAD)或“綠色程度”從而可以了解植物真實的硝基需求量并且幫助您了解土壤硝基的缺乏程度或是否過多地施加了氮肥。您可以通過這種儀器來增加氮肥的利用率,并可保護環境(防止施加過多的氮肥而使環境特別是水源受到污染)。 工作原理 1.原理 兩個L
調制葉綠素熒光(PAM)植物逆境的種類及研究方法
1960 年,Kautsky 及其助手第一次發現葉綠素熒光產量的變化。他們發現,將植物從暗適應狀態轉入光下的時候,葉綠素熒光產量在1s之內迅速上升,在這個階段,PSII 反應中心被認為是關閉的,光化學效率降低,葉綠素熒光產量升高。在接下來的幾分鐘內,熒光產量逐漸下降,這種現象稱為葉綠素熒
葉綠素含量測定儀的工作原理
測量值是通過對在二個不同波長區域,葉片傳輸光的數量進行計算,在這二個區域葉綠素對光吸收不相同的。這二個區域是紅光區(對光有較高的吸收且不受胡蘿卜素影響)和紅外線區(對光的吸收極低)。Spad值是指葉綠素的相對含量,通過spad值可以了解植物硝基需求量,還可以推算出氮肥的含量。因為spad值跟植物葉綠
葉綠素知識與葉綠素熒光測定的原理(二)
1864年,德國科學家薩克斯做了這樣一個實驗:把綠色葉片放在暗處幾小時,目的是讓葉片中的營養物質消耗掉。然后把這個葉片一半曝光,另一半遮光。過一段時間后,用碘蒸氣處理葉片,發現遮光的那一半葉片沒有發生顏色變化,曝光的那一半葉片則呈深藍色。這一實驗成功地證明了綠色葉片在光合作用中產生了淀粉。1880年
葉綠素知識與葉綠素熒光測定的原理(下)
1864年,德國科學家薩克斯做了這樣一個實驗:把綠色葉片放在暗處幾小時,目的是讓葉片中的營養物質消耗掉。然后把這個葉片一半曝光,另一半遮光。過一段時間后,用碘蒸氣處理葉片,發現遮光的那一半葉片沒有發生顏色變化,曝光的那一半葉片則呈深藍色。這一實驗成功地證明了綠色葉片在光合作用中產生了淀粉。1880年
葉綠素知識與葉綠素熒光測定的原理(上)
1983年,WALZ公司首席科學家,德國烏茲堡大學教授Ulrich Schreiber博士利用調制技術和飽和脈沖技術,設計制造了全世界第一臺脈沖振幅(Pulse-Amplitude-Modulation,PAM)熒光儀——PAM-101/102/103。所謂調制技術,就是說用于激發熒光的測量光具有一
葉綠素知識與葉綠素熒光測定的原理(一)
1983年,WALZ公司首席科學家,德國烏茲堡大學教授Ulrich Schreiber博士利用調制技術和飽和脈沖技術,設計制造了全世界第一臺脈沖振幅(Pulse-Amplitude-Modulation,PAM)熒光儀——PAM-101/102/103。所謂調制技術,就是說用于激發熒光的測量光具有一
葉綠素熒光儀之葉綠素熒光名詞解釋
葉綠素熒光,作為光合作用研究的探針,得到了廣泛的研究和應用。葉綠素熒光不僅能反映光能吸收、激發能傳遞和光化學反應等光合作用的原初反應過程,而且與電子傳遞、質子梯度的建立及ATP合成和CO2固定等過程有關。幾乎所有光合作用過程的變化均可通過葉綠素熒光反映出來,而熒光測定技術不需破碎細胞,不傷害生物
聲光調制器的工作原理
將信息加載于光頻載波上的一種物理過程。調制信號是以電信號(調幅)形式作用于換能器上,再轉化為以電信號形式變化的機械波場,當光波通過介質時,由于作用,使光載波受到調制而成為“攜帶”信息的強度調制波。圖2無論是拉曼-納斯衍射,還是布拉格衍射,其衍射效率均與附加相位延遲因子?有關,而其中折射率差Δn正比于
聲光調制器的工作原理
將信息加載于光頻載波上的一種物理過程。調制信號是以電信號(調幅)形式作用于換能器上,再轉化為以電信號形式變化的機械波場,當光波通過介質時,由于作用,使光載波受到調制而成為“攜帶”信息的強度調制波。圖2無論是拉曼-納斯衍射,還是布拉格衍射,其衍射效率均與附加相位延遲因子?有關,而其中折射率差Δn正比于
電光調制器的工作原理
電光調制器的基礎是電光效應。根據電光晶體的折射率變化量和外加電場強度的關系,電光效應可分為線性電光效應(泡克耳斯效應)和二次電光效應(克爾效應)。因為線性電光效應比二次電光效應的作用效果明顯,因此實際中多用線性電光調制器對光波進行調制。線性電光調制器可分為縱向的和橫向的。在縱向的調制器中,電場平行于
四參數葉綠素測定儀的工作原理
1.兩個LED光源發射兩種光,一種是紅光(峰波長650nm),一種是紅外線(940nm),兩種光穿透葉片,打到接收器上,光信號轉換成模擬信號,模擬信號被放大器放大,由模擬/數字轉換器轉換成數字信號,數字信號被微處理器處理,計算出SPAD值并顯示在顯示屏上。 2.葉綠素測定儀測量值的校準與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