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基的制備程序不同類型培養基制備的程序也不盡相同。但一般培養基的程序主要可分為:配料、溶化、矯正pH、澄清過濾、分裝、滅菌及檢定等8個步驟。 (一)配料 按培養基處方準確稱取各種成分,先在三角燒瓶中加入少量蒸餾水,再加入各種成分,以防蛋白胨等粘附于瓶底,然后再以剩余的水沖洗瓶壁。 (二)溶化 將各種成分混勻于水中,最好以流通蒸氣溶化半小時,如在電爐上溶化應隨時攪拌,如有瓊脂成分時更應注意防止外溢。溶化完畢,補足失去的水分。 (三)矯正pH 1.pH測定 取與標準管同口徑的試管(通常用華氏試管)3支,于第1、3管各加入欲測定pH的的培養基5ml,并于第一管中加入0.2g/L的酚紅0.25ml作為測定管,混勻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于第2管加入蒸餾水5ml,第4管為pH標準比色管。......閱讀全文
第六節 自動化技術在微生物檢驗中的應用 微生物鑒定的自動化技術近十幾年得到了快速發展。數碼分類技術集數學、計算機、信息及自動化分析為一體,采用商品化和標準化的配套鑒定和抗菌藥物敏感試驗卡或條板,可快速準確地對臨床數百種常見分離菌進行自動分析鑒定和藥敏試驗。目前自動化微生物鑒定和藥敏分析系統已
第六節 自動化技術在微生物檢驗中的應用 微生物鑒定的自動化技術近十幾年得到了快速發展。數碼分類技術集數學、計算機、信息及自動化分析為一體,采用商品化和標準化的配套鑒定和抗菌藥物敏感試驗卡或條板,可快速準確地對臨床數百種常見分離菌進行自動分析鑒定和藥敏試驗。目前自動化微生物鑒定和藥敏分析系統已在世界
包括顯微鏡檢查、分離培養及鑒定、藥敏試驗等在內的臨床微生物的檢驗方法(檢驗程序)如何驗證?很多人對此非常困惑。由CNAS2016.5.30新鮮發布的《臨床微生物檢驗程序驗證指南》猶如一盞明燈給大家指明了具體的方向。雖然是針對認可實驗室制定的指南文件,其他實驗室亦可參考。部分內容節選 &n
一、細菌自動鑒定及藥敏系統的發展史細菌的鑒定是細菌分類的實驗過程,長期以來,臨床微生物實驗室一直沿用100多年前由Gram、Pasteur、Koch、Petri等創造的傳統的微生物學鑒定方法。這些傳統的鑒定方法不僅過程煩瑣,費時費力,且在方法學和結果的判定、解釋等方面易發生主觀片面而引起的錯誤,難以
一、物理性狀的質量控制應包括20℃ -25 ℃時的pH,并應觀察以下內容:加入培養基的量和(或)瓊脂層的厚度、顏色、透明度、是否存在肉眼可見的雜質、凝膠穩定性/黏稠度(一致性)、濕度。滅菌前后都應測定pH,采用連接可滲透陶器型液體接頭的電極測定液體培養基的pH,固體培養基可用平頭電極或者
一、物理性狀的質量控制應包括20℃ -25 ℃時的pH,并應觀察以下內容:加入培養基的量和(或)瓊脂層的厚度、顏色、透明度、是否存在肉眼可見的雜質、凝膠穩定性/黏稠度(一致性)、濕度。滅菌前后都應測定pH,采用連接可滲透陶器型液體接頭的電極測定液體培養基的pH,固體培養基可用平頭電極或者連接微型探頭
第一講實驗室安全知識本講重點難點 1、 分析實驗室一般安全操作守則 2、 使用電器設備的安全守則 3、 強氧化劑、爆炸性物質的處理與防爆 講課實施: 一、分析實驗室一般安全操作守則 (一)一般安全操作 1.防止中毒 (1)所有試劑藥品瓶,要有標簽。 (2)嚴禁試劑入口,用移液管吸取有毒樣品時應用橡皮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2013年11月29日發布,2014年6月1日正式實施的GB 4789.28-2013《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微生物學檢驗 培養基和試劑的質量要求》(以下簡稱2013版標準)至今已經實施了3年半[1]。 這個標準方法可以說是目前所有食品檢驗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2013年11月29日發布,2014年6月1日正式實施的GB?4789.28—2013《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微生物學檢驗 培養基和試劑的質量要求》(以下簡稱2013版標準)至今已經實施了3年半[1]。這個標準方法可以說是目
三、自動化的血液細菌培養系統正常血液是無菌的,細菌侵入可導致菌血癥、敗血癥、膿毒血癥,及時準確地進行病原學診斷極為重要。傳統的血培養是抽取5ml血液注入血培養瓶中,放入孵箱,每天觀察結果,費時費力,不能及時發陽性結果,易延誤診斷。全自動血液細菌培養儀主要優點是可以在較短培養時間內提示出血液培養瓶中有
培養基的制備一、實驗目的1、了解人工培養基的主要成分及一般制備原則。2、掌握基礎培養基的制造方法和過程。二、實驗原理培養基是人工配制的適合微生物生長繁殖的營養基質。培養基要具備以下條件:①要有適宜的營養物質和水分;②具有適宜的PH值;③配制后應經滅菌呈無菌狀態。培養基按物理狀態可分液體培養基、固體培
二、自動化的微生物鑒定和藥敏試驗分析系統 自動化的微生物鑒定和藥敏試驗分析系統在臨床微生物實驗室的應用,為微生物檢驗工作者對病原菌的快速診斷和藥敏試驗提供了有力工具。鑒定系統的工作原理因不同的儀器和系統而異。不同的細菌對底物的反應不同是生化反應鑒定細菌的基礎,而試驗結果的準確度取決于鑒定系統配套培
Crystal Anaerobe 厭氧菌 4h Crystal E/NF 腸桿菌科、某些革蘭陰性非發酵菌 18~24h Crystal Gram Positive 革蘭陽性球菌和桿菌 18~24h Crystal MRSA ID MRSA 4h Crystal Neisserial/Haemophi
近年來隨著對外交流的不斷深入,計量認證和實驗室審查認可工作的持續開展,實驗室的質量管理工作越來越受到重視。實驗中的質量控制主要指的是為完善實驗室內質量水平達到要求而進行的一項技術活動。對實驗室的檢測過程進行監測,從而對檢驗結果進行評價,確定其是否可靠,并針對質量環節中不滿意因素進行調查與分析。微生物
一、質量控制相關定義 質量控制:滿足質量要求的操作技術和活動。 質量保證:為了滿足實驗室質量要求 ,制定相應的計劃,實施證明(記錄)所進行的一系列的系統活動 外部質量控制:通過互相校準和/或檢驗對實驗室的操作和結果所進行的控制 內部質量控制:實驗室內部采取的以對比分析、跟蹤以及
作者:莊華君楊旭金映川 作者單位:130021吉林省前衛醫院 傳統的微生物分離、鑒定方法操作繁雜,周期長,準確性差,靈敏度低,對實驗室技術人員的專業技術、操作技能、工作經驗要求極高,快速和準確獲得細菌的鑒定及藥敏結果是非常必要的。近年來隨著計算機的發展及廣泛應用,微
一、質量控制相關定義 質量控制:滿足質量要求的操作技術和活動。 質量保證:為了滿足實驗室質量要求 ,制定相應的計劃,實施證明(記錄)所進行的一系列的系統活動 外部質量控制:通過互相校準和/或檢驗對實驗室的操作和結果所進行的控制 內部質量控制:實驗室內部采取的以對比分析
OOS(outofspecification,超限度、超規格)結果,是指產品質量指標測試中超出已經建立的可接受標準的單個或一系列結果。無菌產品的陽性結果、微生物限度試驗超出行動值或超過規格、內毒素試驗結果超標準等均為OOS結果《中國藥典》2015年版m和新版《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范》(GMP)增加
OOS(outofspecification,超限度、超規格)結果,是指產品質量指標測試中超出已經建立的可接受標準的單個或一系列結果。無菌產品的陽性結果、微生物限度試驗超出行動值或超過規格、內毒素試驗結果超標準等均為OOS結果《中國藥典》2015年版m和新版《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范》(GMP)增加
培養基的制備 一、實驗目的 1、了解人工培養基的主要成分及一般制備原則。 2、掌握基礎培養基的制造方法和過程。 二、實驗原理 培養基是人工配制的適合微生物生長繁殖的營養基質。培養基要具備以下條件:①要有適宜的營養物質和水分;②具有適宜的PH值;③配制后應經滅菌呈無菌狀態。 培養基按物理狀態可分液體培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微生物,是一群平時在我們生活中用肉眼不能看到的生物,他們形態各異,無處不在(除了特殊情況),生長速度非常快,只有通過顯微鏡,我們才能看清他們的廬山真面目。微生物與人類關系密切,例如我們平時用的抗生素,喝的酸奶都是微生物的產物,但是在某些時候,微生物卻是我們的
二、自動化的微生物鑒定和藥敏試驗分析系統自動化的微生物鑒定和藥敏試驗分析系統在臨床微生物實驗室的應用,為微生物檢驗工作者對病原菌的快速診斷和藥敏試驗提供了有力工具。鑒定系統的工作原理因不同的儀器和系統而異。不同的細菌對底物的反應不同是生化反應鑒定細菌的基礎,而試驗結果的準確度取決于鑒定系統配套培養基
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特別是免疫學、生物化學、分子生物學的不斷發展,新的細菌診斷技術和方法已廣泛用于食品微生物的鑒別。傳統的細菌分離、培養及生化反應,已遠遠不能滿足對各種病原微生物的診斷以及流行病學的研究。近年來國內外學者不斷努力,已創建不少快速、簡便、特異、敏感、低耗且適用的細菌學診斷方法
隨著現代醫學及相關科學技術的發展,各學科相互交叉和滲透,醫學微生物學檢驗技術已深入到細胞、分子和基因水平,許多新技術、新方法已在臨床微生物實驗室得到廣泛應用。醫學微生物學實驗室的基本任務之一是利用微生物學檢驗技術,準確、快速檢驗和鑒定臨床標本中的微生物,并對引起感染的微生物進行耐藥性監測,為臨床對感
第一節 微生物形態學檢查 細菌形態學檢查是細菌檢驗的重要方法之一,它是細菌分類和鑒定的基礎,可根據其形態、結構和染色反應性等,為進一步鑒定提供參考依據。 一、顯微鏡檢查 由于細菌個體微小,肉眼不能看到,必須借助顯微鏡的放大才能看到。一般形態和結構可用光學顯微鏡觀察,
按國家實驗室認可的概念,是指一個能夠承擔法律責任的實體。這里所指的是實驗室(微檢室)內建立的質量管理的保證體系。人員、房屋 設備滿足檢測工作需要。1、人員要求實驗室人員的分類:管理人員、技術人員、技術支持人員等。相應崗位的人員,應具備相應的技術能力,相應的技術能力證明(證書及證件)。微生物檢驗室因有
按國家實驗室認可的概念,是指一個能夠承擔法律責任的實體。這里所指的是實驗室(微檢室)內建立的質量管理的保證體系。人員、房屋 設備滿足檢測工作需要。1、人員要求實驗室人員的分類:管理人員、技術人員、技術支持人員等。相應崗位的人員,應具備相應的技術能力,相應的技術能力證明(證書及證件)。微生物檢驗室因有
第一節 微生物形態學檢查 細菌形態學檢查是細菌檢驗的重要方法之一,它是細菌分類和鑒定的基礎,可根據其形態、結構和染色反應性等,為進一步鑒定提供參考依據。 一、顯微鏡檢查 由于細菌個體微小,肉眼不能看到,必須借助顯微鏡的放大才能看到。一般形態和結構可用光學顯微鏡觀察,其內部的超微結構則需用電
一、質量控制相關定義 質量控制:滿足質量要求的操作技術和活動。質量保證:為了滿足實驗室質量要求 ,制定相應的計劃,實施證明(記錄)所進行的一系列的系統活動外部質量控制:通過互相校準和/或檢驗對實驗室的操作和結果所進行的控制內部質量控制:實驗室內部采取的以對比分析、跟蹤以及相關方
在實際工作中存在許多復雜因素影響微生物學檢驗,可能給檢驗結果帶來偏差甚至錯誤,因此必須對影響檢驗結果的諸多因素采取控制手段保證檢驗結果的正確性,不斷完善微生物檢驗的質量控制。 影響微生物檢驗質量的因素: 1、檢驗人員 2、儀器設備 3、檢驗培養基試劑 4、檢驗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