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濃縮血小板(1)血小板制品:手工分離血小板、機器單采血小板(2)輸注指征:用于血小板數量減少或功能異常伴異常滲血的患者。A.血小板計數>100×109/L,不需要輸血小板;B.術前血小板計數<50×109/L,應考慮輸注血小板(產婦血小板可能低于50×109/L而不一定輸注血小板);C.血小板計數在(50~100)×109/L之間,應根據是否有自發性出血或傷口滲血決定是否輸血小板;D.如術中出現不可控性滲血,經實驗室檢查確定有血小板功能低下,輸血小板不受上述指征的限制;E.血小板功能低下(如繼發于術前阿斯匹林治療)對出血的影響比血小板計數更重要。手術類型和范圍、出血速率、控制出血的能力、出血所致的后果以及影響血小板功能的相關因素(如體溫、體外循環、腎衰、嚴重肝病等),都是決定是否輸血小板的指征;(3)注意事項A.手工分離血小板含量約為2.4×1010,保存期為24小時;機器單采血小板含含量約為2.5×1011,保存期為5天......閱讀全文
圍術期輸血是指在圍術期輸入血液(包括自體血以及異體全血、紅細胞、血小板、新鮮冰凍血漿和冷沉淀等)。成分輸血是依據患者病情的實際需要,輸入有關的血液成分;成分輸血具有療效好、副作用小、節約血液資源以及便于保存和運輸等優點。輔助治療是指為避免或減少失血或輸入異體血所使用的藥物和技術。本指南不具備強制性,
一、有組織的開展項目式血液管理有組織的開展項目式血液管理的特點是目標性明確選擇合適的項目負責入,協調員、醫師、護士等共同參與,由于目的性明確,容易獲得院方的支持,利于項目的成功完成。血液管理的項目是一項多模式、多學科的團隊工作方法,達成相互的理解與合作非常重要,由具備良好溝通能力的協調員從項目一開始
輸血是指將血液通過靜脈輸注給病人的一種治療方法,在臨床上應用廣泛。 最早的輸血是在1667年,一個法國貴族將280ml的小牛血輸給了一個精神失常的流浪漢,企圖治療他的精神問題。這位倒霉的患者在經歷了嚴重的免疫反應、在鬼門關徘徊數次之后,居然奇跡般地活了下來,并且維持了一段時間的平靜。&nb
秋高氣爽的一個周末下午,我正在家中看書,忽然聽到鄰居李阿姨家傳出陣陣笑聲,我猜想一定是孩子們又回家看望父母了。半年前,李阿姨被醫院診斷為直腸癌,全家籠罩在一片陰影之中,家中已經很久沒有笑聲了。回想起那時,她女兒眼淚汪汪地向我咨詢術中輸血的事宜,對比現在術后恢復神采奕奕的李阿姨,我由衷祝福這重新找回幸
7. 相關因素的治療(1)避免圍術期低溫,當體溫<34℃將影響血小板功能和延長凝血酶激活。(2)及時診斷并有效治療嚴重酸中毒和嚴重貧血,當pH<7.10也明顯影響凝血功能。Hct明顯下降也影響血小板粘附和聚集。四、自身輸血自身輸血可以避免輸注異體血的輸血反應、血源傳播性疾病和免疫抑制,對
在很多人眼里,手術中會損失大量血液,更何況是這種切除癌癥病變的大手術。然而,事實并非如此,現代醫學表明,癌癥病人一定要謹慎輸血! 輸血可能促進癌癥復發 目前尚不清楚輸血促使癌癥復發的所有原因,但輸注異體血液后,受血者免疫功能受到抑制,可能與癌癥復發
目前尚不清楚輸血促使癌癥復發的所有原因,但輸注異體血液后,受血者免疫功能受到抑制,可能與癌癥復發有重要相關性。 許多研究表明,輸血后受血者的血液中,擔負免疫功能的淋巴細胞數量下降,其功能也受到顯著抑制;另一種重要的免疫細胞——自然殺傷細胞的活性也降低。
輸血是臨床不可替代的治療手段之一。確保用血安全、合理、科學、有效,是評價輸血管理的一項重要內容。陜西省人民醫院根據《醫療機構臨床用血管理辦法》《臨床輸血技術規范》《三級綜合醫院評審標準實施細則(2012版)》等文件要求,與某軟件公司合作,開發了閉環輸血信息管理平臺,依托此平臺使醫護人員、科室質控小組
在美國,圍術期輸血量占全國總血液采供量的70%,中國的這一比例是60%。實際上,部分圍術期輸血可以避免。 以下列出了我國在紅細胞、血漿、血小板上的輸注指征和現存問題。 1.紅細胞 紅細
剖宮產術的自身輸血是指在妊娠期間,將自身血液采出保存,在剖宮產術中需要輸血時再回輸給自身。這種輸血方法不僅可以節約血源,還可以減少同種輸血和免疫反應及感染其他疾病等不良反應。適用于前置胎盤 、多胎妊娠、胎兒巨大、選擇性剖宮產、有產后出血史,血液病史或稀有血型者。實踐證明,對孕婦和胎兒的健康均無不
傳統的頸內靜脈穿刺主要依靠解剖標志,穿刺的成功與否取決于操作者的技術與經驗,以及患者的自身情況。而頸內靜脈穿刺置管是有創性操作,在穿刺操作過程中常會損傷頸內靜脈周圍組織,出現一些相關并發癥.在超聲引導下頸內靜脈穿刺置管術是采用超聲無創定位技術,對血管進行精確定位,在直視下行頸內靜脈穿刺置管[1]
輸血術的出現是現代外科發展史上重要的歷史事件,輸血術使得很多復雜的手術成為了現實的可能,然而在遭遇大量輸血的時候,我們卻不得不面對由此帶來的一些嚴重風險——大量輸血的相關反應。我們今天就來聊聊這個話題吧。大量輸血并沒有標準定義,可描述為:150ml/min的失血率,3小時輸血大于50%病人自身的總血
合理輸血可以穩定血流動力學,保證組織灌注和提高機體凝血能力,從而救治由于創傷、手術等引起的致命性的急性失血性貧血患者及改善慢性貧血患者的生存質量。但是輸注異體血給臨床帶來明顯益處的同時也帶來了感染性風險和急性及遠期的非感染性風險。隨著輸血技術的改進,輸血的急性風險并不高,但是其對危重、創傷以及手術患
血栓彈力圖(TEG)是反映血液凝固動態變化(包括纖維蛋白的形成速度,溶解狀態和凝狀的堅固性,彈力度)的指標,因此影響血栓彈力圖的因素主要有紅細胞的聚集狀態、紅細胞的剛性、血凝的速度,纖維蛋白溶解系統活性的高低等。血栓彈力圖儀是一種從整個動態過程來監測凝血過程的分析儀。血栓彈力圖儀于1948年由德國人
近來,部分地方陸續取消互助獻血,引發人們對臨床用血問題的關注。如何解決用血緊張的問題,真正做到合理用血?業內專家表示,破解困局要從“開源”和“節流”兩方面入手。 我國無償獻血率為10.5/千人口,遠低于發達國家的40/千人口。區域性、季節性血源緊張已進入常態,臨床輸血急需患者
隨著現代醫學的飛速發展,臨床用血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如何“科學、安全、有效”的利用寶貴的血液資源是每位醫務人員應當重視的問題。目前紅細胞是臨床應用最多的血液成分,但臨床實戰中你可能會存在很多疑惑,比如哪些情況需要輸紅細胞?輸哪類紅細胞制品?輸多少才最合適?那么帶著這
作者:孫波,周梅亭,于迎晨,陳月香,亓濤 [摘要] 目的 探討預貯式自體輸血在外科手術中的應用, 觀察其臨床療效。方法 于采血前、采血后、回輸血后、出院前檢測病人紅細胞(RBC)、血紅蛋白(Hb)、白細胞(WBC)、血
血液是一類特殊的醫療“藥品”,其珍貴性視為生命的源泉。然而和所有藥品一樣,血制品的應用并非多多益善,而是有著嚴格的適應癥和禁忌癥。我國《臨床輸血技術規范》對血液的合理應用起到了規范、指導作用,但由于學科發展的時代限制,其中輸血指征還存在著一定的瓶頸和不足,尚不能推薦限制性輸血策略來減少臨床不必要輸血
定義:回收血是指用負壓從手術野或傷口引流器中吸出的血液。回收式自身輸血的應用指征1.在成人中,預期的失血量大于等于病人估計血容量的20%。2.在兒童中,預期的失血量大于等于病人估計血容量的15%。3.對血液進行常規交叉配血的手術。4.一次手術平均輸血量超過1個單位。5.病人有同種抗體,難以得到相配的
膠體所致凝血障礙的逆轉遺憾的是,重癥監護治療中還不存在沒有潛在風險或副作用的藥物。治療凝血障礙的常規策略是風險意識、聯合管理的預防方法及對副作用進行針對性的治療。一些復方制劑如活性止痛藥及其輔助藥物的復合制劑可用于對抗常見副作用頑固性便秘(如奧地利維也納Targin,Mundipharma有限公司的
1. 監測凝血功能 TEG是全血檢測,能夠全面監測凝血功能,各個參數反映患者凝血因子、纖維蛋白和血小板的功能以及是否存在纖溶亢進。 2. 指導成分輸血 血栓彈力圖檢測能判斷出血原因,指導成分血輸注,對術后出血原因進行鑒別,減少二次手術風險。 3. 評估抗血小板治療效果 TEG血小板圖測試可以
患者血液管理(Patient Blood Management),簡稱PBM,基于循證醫學,以提高患者療效為目的,為使輸血患者得到最優的管理并且保證血液臨床輸注效果所采取的系列措施的統稱。PBM是以患者為中心的多中心、多學科、多種模式結合,優化貧血和失血管理,限制圍手術期同種輸血需求,合理使
1955年,美國前總統艾森豪威爾發生心肌梗死時,他的私人醫生一度將其癥狀解釋為胃腸道疾病。10小時后他才轉入當地一家醫院,心電圖顯示前外側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根據第四版心肌梗死通用定義,艾森豪威爾是1型心肌梗死。 時至今日,心肌梗死的診斷和治療已經有了天翻地覆的變化。我們不僅
Rh血型抗原共有5種,即D、C、c、E和e。由于D抗原是最早被發現的,且抗原性最強,故臨床上將D抗原陽性者稱為Rh陽性,無D抗原者稱為Rh陰性。母胎Rh血型不合所致胎兒溶血是由于Rh陰性母體產生了針對Rh陽性胎兒血型抗原的特異性抗體,特異性抗體通過胎盤進入胎兒循環,引起胎兒紅細胞破壞,從而發生進行性
POCT代表的是當今醫院在病人護理和成本管理方面的一種富有成效的方法,它的運用使得一部分原來由中心實驗室承擔的檢測項目轉移到需要的臨床科室、病人床邊進行。對于血氣分析技術,POCT更顯示出極大的優越性。由于檢測參數的特殊性,血氣分析要求樣本在采出的最短時間內得到測定,以保證獲得的數據有高的可信度,從
POCT代表的是當今醫院在病人護理和成本管理方面的一種富有成效的方法,它的運用使得一部分原來由中心實驗室承擔的檢測項目轉移到需要的臨床科室、病人床邊進行。對于血氣分析技術,POCT更顯示出極大的優越性。由于檢測參數的特殊性,血氣分析要求樣本在采出的最短時間內得到測定,以保證獲得的數據有高的可信
POCT代表的是當今醫院在病人護理和成本管理方面的一種富有成效的方法,它的運用使得一部分原來由中心實驗室承擔的檢測項目轉移到需要的臨床科室、病人床邊進行。對于血氣分析技術,POCT更顯示出極大的優越性。由于檢測參數的特殊性,血氣分析要求樣本在采出的最短時間內得到測定,以保證獲得的數據有高的可信度
血栓彈力圖儀技術檢測類型主要包括普通TEG、快速TEG、肝素酶對比檢測、功能性纖維蛋白檢測和血小板圖等。 1. 普通TEG 以高嶺土作為激活劑,主要用于評估凝血全貌和判斷凝血狀態,指導成分輸血,判斷促凝和抗凝等藥物的療效及評估患者血栓發生幾率,預防手術后的血栓發生。 2. 快速TEG 以高嶺
以下列出了我國在紅細胞、血漿、血小板上的輸注指征和現存問題。1.紅細胞紅細胞輸注的目的是提高血液攜氧能力,它的輸注指征是血液攜氧能力不能滿足機體需求。機體是否缺氧與哪些因素相關呢?血紅蛋白(Hb),動脈血氧飽和度(SaO2),心排血量(CO),氧耗量(VO2)。機體是否缺氧與前三項呈正相關,與最后一
臨床有效輸血及血液風險控制技術應用研究與推廣項目5月4日在京啟動,中央財政為該項目撥款2657萬元。 據衛生部醫政司司長王羽介紹,在我國臨床用血中,自愿獻血所占比例已經從1998的5%發展到了去年年底的99%,去年的全國總供血量已達3900余噸。目前,在臨床用血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