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細胞壓積 紅細胞壓積是指紅細胞在血液中所占的容積比值。紅細胞壓積有助于了解紅細胞的增多與減少,當各種原因所致的紅細胞絕對值增高時,紅細胞壓積也會有相應的增加。紅細胞壓積降低與各種貧血有關,因紅細胞體積大小的不同,紅細胞壓積的改變并不與紅細胞數量平行,需同時測定紅細胞數量和血紅蛋白濃度,并用于計算紅細胞各項平均值才有參考價值。 別名:紅細胞比積,紅細胞比容 英文縮寫:hematocrit ,Hct,HCT,Ht 或 packed cell volume(PCV) 參考值:男:0.40-0.50L/L (40%一50%) 女:0.37-0.45L/L (37%--45%) 紅細胞壓積 - 簡介 血......閱讀全文
全血粘度: 粘度的測定,在缺血性和出血性腦中風的鑒別診斷,療效觀察,預后判斷有重要的意義。在出血性腦中風時,以全血粘度和紅細胞壓 積降低最明顯,它預示將要有出血性血管疾病的發生。在缺血性腦中風時,全血粘度,血漿粘度及其他血液流變學檢驗指
血液流變學主要研究的是血液及其成分的流動性和變形性規律的科學,它與臨床多種疾病有關。血液流變學各項指標就是描述血液各種流變性質的定量,半定量參數,這些指標的異常改變及其改變程度,對疾病的病因,診斷,預防,治療,療效觀察及病情監測都有重要的臨床意義。目前已廣泛地應用于臨床各科和藥物研究及群體普查及亞
5。紅細胞壓積(HCT) 紅細胞壓積又稱紅細胞比積,即為一定體積血液中紅細胞總體積除以血液體積。紅細胞壓積增高則血液粘度增加。 6。紅細胞電泳時間 是反映紅細胞聚集性的又一參數,紅細
流變學介于基礎醫學、預防醫學與臨床醫學之間,血液流變學是主要研究血液在血管中流動的規律,血液中有形成分(細胞)的變形性和無形成分(血漿)的流動性對血液流動的影響,以及血管和心臟之間相互作用的學科。 血液流變學測定的方法是一種物理學方法,其中一些參數可能會與用其他方法測定的參數有出入,檢查流變學時
流變學介于基礎醫學、預防醫學與臨床醫學之間,血液流變學是主要研究血液在血管中流動的規律,血液中有形成分(細胞)的變形性和無形成分(血漿)的流動性對血液流動的影響,以及血管和心臟之間相互作用的學科。 血液流變學測定的方法是一種物理學方法,其中一些參數可能會與用其他方法測定的參數有出入,檢查流變學時
5 )溫度的影響 溫度對血液粘度相當重要,有些外科手術常在低溫下進行,內科常有高燒和中暑病人,外周血管病,巨球蛋白血癥,紅細胞增多癥等病 人的四肢受冷會引起嚴重癥狀,所以研究溫度對血液粘度的影響,在臨床醫學中有很重要的意義。 一般來說,溫度升高使體液粘度降低,溫度下降使體液粘度增高。但血液情況十
血液流變學是專門研究血液流動及血球變形規律的一門新的醫學分析學科。通常人們所說的血流變檢查,其主要內容是研究血液的流動性和粘滯性以及血液中紅細胞和血小板的聚集性和變形性等。血液流變學檢查近十幾年來在臨床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在疾病的診斷、治療、疾病的發展和預防方面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它包含的具體內容及
流變學介于基礎醫學、預防醫學與臨床醫學之間,血液流變學是主要研究血液在血管中流動的規律,血液中有形成分(細胞)的變形性和無形成分(血漿)的流動性對血液流動的影響,以及血管和心臟之間相互作用的學科。 血液流變學測定的方法是一種物理學方法,其中一些參數可能會與用其他方法測定的參數有出入,檢查流變學時
輸血及血制品在骨科臨床中應用廣泛,隨著ABO血型和Rh血型的發現以及輸血技術的不斷成熟,輸血已成為一種安全有效的治療手段,但輸血治療并不是絕對的安全,它也可以帶來一些不良反應及嚴重的并發癥,同時血液及其制品的來源的不可隨意性決定了其稀缺“能源”地位。因此輸血工作必須由粗放型轉化為安全節約型,這也是當
【摘要】 目的 比較自體輸血和異體輸血對患者凝血功能的影響。方法 32例擇期脊柱手術患者,將同性別、同手術類型、年齡相近的兩位病人配為一對,隨機分配到回收式自體輸血組(試驗組)或異體輸血組(對照組)中。試驗組用Cell Saver R 5全功能自體
血液流變學是專門研究血液流動及血球變形規律的一門新的醫學分析學科。通常人們所說的血流變檢查,其主要內容是研究血液的流動性和粘滯性以及血液中紅細胞和血小板的聚集性和變形性等。血液流變學檢查近十幾年來在臨床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在疾病的診斷、治療、疾病的發展和預防方面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它包含的具體內容及
(1)反映血液濃稠性 紅細胞壓積:它反映血液中血細胞與血漿間的比例。 意義:紅細胞壓積增高,則表示血液濃而粘,除腦血管病外還見于紅細胞增多癥;紅細胞壓積降低,則表示血液較薄,全血粘度也相應下降,意味著機體有失血或貧血。 (2
(1)反映血液濃稠性 紅細胞壓積:它反映血液中血細胞與血漿間的比例。 意義:紅細胞壓積增高,則表示血液濃而粘,除腦血管病外還見于紅細胞增多癥;紅細胞壓積降低,則表示血液較薄,全血粘度也相應下降,意味著機體有失血或貧血。 &n
一。全血粘度:表示血液總體(包含血細胞和血漿)流動性的指標。全血粘度增高表示血液粘滯性增加而流動性降低。由于血液在不同的流動狀態(切變速度)下所表現的粘度是不同的,因而一般測定由高到低幾種不同切變速度下的全血粘度,用以大致反映血液在體內不同粗細、不同壓差的血管中的流動性。
一。全血粘度:表示血液總體(包含血細胞和血漿)流動性的指標。全血粘度增高表示血液粘滯性增加而流動性降低。由于血液在不同的流動狀態(切變速度)下所表現的粘度是不同的,因而一般測定由高到低幾種不同切變速度下的全血粘度,用以大致反映血液在體內不同粗細、不同壓差的血管中的流動性。
隨著醫學科學的進步和社會經濟的發展,臨床醫學從經驗模式向以證據為基礎的循證模式轉變。質量保證也越受人關注,而分析前既是保證質量的重要因素,又是我國中最薄弱環節。人體位改變對流變各指標的影響,至今國內、外尚缺乏系統研究,本研究對118位志愿者,在不同季節、性別和年齡的不同體位的血液流變14
1.成分輸血的概念九八年十月一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獻血法》的實施,已將我國的輸血工作納入了法制化管理的軌道。這部法律就我國的獻血制度、法律適用范圍、無償獻血者的權利、義務及采供血機構的設置管理和臨床用血管理等都做了明確規定。《獻血法》第十六條明確指出:“醫療機構臨床用血應當制定用血計劃,遵循合理、科學
附件二自身輸血指南自身輸血可以避免血源傳播性疾病和免疫抑制,對一時無法獲得同型血的患者也是唯一血源。自身輸血有三種方法:貯存式自身輸注、急性等容血液稀釋及回收式自身輸血。一、貯存式自身輸血術前一定時間采集患者自身的血液進行保存,在手術期間輸入。1. 只要患者身體一般情況好,血紅蛋白>11
血細胞分析是一種通過一些儀器的檢測對紅細胞、白細胞等項目進行分析的技術,血細胞分析儀是醫院臨床檢驗應用非常廣泛的儀器之一,通過血細胞計數分析可以了解患者血液的基本信息。根據國際血液學標準化委員會(International Council for Standardization in Heama
紅細胞壓積(packedcellvolume,PCV)又稱紅細胞比容(hematocrit,Hct),是指紅細胞在血液中所占容積的比值,測定時將抗凝血在一定的條件下離心沉淀,即可測得每升血液中血細胞所占容積的比值。 1.原理 在100刻度玻璃管中,充入抗凝血至刻度,經一定時間離心后,紅細胞下沉并
紅細胞壓積(packedcellvolume,PCV)又稱紅細胞比容(hematocrit,Hct),是指紅細胞在血液中所占容積的比值,測定時將抗凝血在一定的條件下離心沉淀,即可測得每升血液中血細胞所占容積的比值。離心機原理在100刻度玻璃管中,充入抗凝血至刻度,經一定時間離心后,紅細胞下沉并緊壓于
摘要:紅細胞壓積(packedcellvolume,PCV)又稱紅細胞比容(hematocrit,Hct),是指紅細胞在血液中所占容積的比值,測定時將抗凝血在一定的條件下離心沉淀,即可測得每升血液中血細胞所占容積的比值。1.原理在100刻度玻璃管中,充入抗凝血至刻度,經一定時間離心后,紅細胞下沉并緊
紅細胞壓積(PCV)又稱紅細胞比容,是指紅細胞在血液中所占容積的比值,測定時將抗凝血在一定的條件下離心沉淀,即可測得每升血液中血細胞所占容積的比值。1.原理在100刻度玻璃管中,充入抗凝血至刻度,經一定時間離心后,紅
臨床意義: (1) 中性粒細胞: 增多:見于急性和化膿性感染(癤癰、膿腫、肺炎、闌尾炎、丹毒、敗血癥、內臟穿孔、猩紅熱等)、各種中毒(酸中毒、尿毒癥、鉛中毒、汞中毒等),組織損傷、惡性腫瘤、急性大出血、急性溶血等。 減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貧血(autoimune hemolytic anemi, AIHA)為自身抗體引起紅細胞破壞的一種溶血性貧血。AIHA患者在多次輸血免疫刺激后, 可產生同種免疫性抗體, 此類抗體由于患者體內同時存在的自身抗體的掩蓋作用而不易被發現。研究AIHA患者自身抗體的類型及其血型
血紅蛋白【參考值范圍】成人:男性120~160g/L(12~16g/dl) 女性110~150g/L(11~15g/dl)新生兒:170~200g/L(17~20g/dl)老年人(70歲以上):男性94~122g/L(9.4~12.2g/dl)女性87~112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檢驗科 王蓓麗,潘柏申引言凝血酶原時間(prothrombin time,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凝血酶時間(thrombin time,TT)及纖維蛋白原含量等項目是臨床最
血液檢驗以前是指血常規檢查,是手工操作、顯微鏡下計數的,它包括紅細胞、血紅蛋白、白細胞計數及其分類、血小板計數等,共有10來個項目。做一個病人的血常規檢驗最熟練、最快速也要10來分鐘。 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醫學檢驗儀器自動化.目前大部分醫院都使用自動化血液分析儀做血常規檢驗(目前稱血液學分析
四、成分輸血 輸全血有時可能既達不到治療的目的,又全引起某些副作用,而對血液也是一種浪費。例如患血小板減少的或粒細胞減少癥,輸全血很難達到提高血小板及白細胞數量的目的。如大量輸血,又會因血容量的增加而增加心臟的負擔。所經,從本世紀70年代開始采用成分輸血,并取得了顯著的效果。 成分輸血的優點
1.原理 在100刻度玻璃管中,充入抗凝血至刻度,經一定時間離心后,紅細胞下沉并緊壓于玻璃管中,讀取紅細胞柱所占的百分比,即為紅細胞壓積容量(PCV又稱壓容、比容)。 2.器材 (1)溫氏管:管長11cm,內徑約2.5mm,管壁有100個刻度。一側自上而下標有0~10,供測定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