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討惡性腫瘤血漿纖維蛋白原(FIB)檢測的臨床意義。方法:選擇住院的腫瘤患者和正常對照組,采用全自動分析儀ACL200測定FIB。結果:良性腫瘤組與正常對照組FIB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惡性腫瘤組與正常對照組、良性腫瘤組相比較FIB水平升高,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1)。結論:檢測FIB水平對于輔助診斷良、惡性腫瘤有一定的臨床意義,對于無其他原因可解釋的高纖維蛋白原血癥,應警惕惡性腫瘤的可能。【關鍵詞】 惡性腫瘤;血漿纖維蛋白原 惡性腫瘤患者血液多存在高凝狀態,血漿纖維蛋白原(fibrinogen,FIB)與惡性腫瘤的關系受到臨床關注,筆者對良性、惡性腫瘤患者的FIB進行了檢測研究,以探討其在腫瘤診治方面的意義,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選擇在我院住院的腫瘤患者75例,其中良性腫瘤組35例,男16例,女19例......閱讀全文
【摘要】 目的:探討惡性腫瘤血漿纖維蛋白原(FIB)檢測的臨床意義。方法:選擇住院的腫瘤患者和正常對照組,采用全自動分析儀ACL200測定FIB。結果:良性腫瘤組與正常對照組FIB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惡性腫瘤組與正常對照組、良性腫瘤組相比較FIB水平
血液流變學主要研究的是血液及其成分的流動性和變形性規律的科學,它與臨床多種疾病有關。血液流變學各項指標就是描述血液各種流變性質的定量,半定量參數,這些指標的異常改變及其改變程度,對疾病的病因,診斷,預防,治療,療效觀察及病情監測都有重要的臨床意義。目前已廣泛地應用于臨床各科和藥物研究及群體普查及亞
臨床生化檢測項目 一. 血清丙氨酸氨基轉移酶測定 ALT(GPT) 臨床意義:升高見于急慢性肝炎、脂肪肝、肝硬化、心梗等 正常參考值:3-40U/L 二. 血清天冬氨酸氨基轉移酶測定 AST(GOT) 臨床意義:升高見于心梗發病期、急慢性肝炎、心功能不全等 正常參考值:3-40U/L 三. 血清r-
流變學介于基礎醫學、預防醫學與臨床醫學之間,血液流變學是主要研究血液在血管中流動的規律,血液中有形成分(細胞)的變形性和無形成分(血漿)的流動性對血液流動的影響,以及血管和心臟之間相互作用的學科。 血液流變學測定的方法是一種物理學方法,其中一些參數可能會與用其他方法測定的參數有出入,檢查流變學時
流變學介于基礎醫學、預防醫學與臨床醫學之間,血液流變學是主要研究血液在血管中流動的規律,血液中有形成分(細胞)的變形性和無形成分(血漿)的流動性對血液流動的影響,以及血管和心臟之間相互作用的學科。 血液流變學測定的方法是一種物理學方法,其中一些參數可能會與用其他方法測定的參數有出入,檢查流變學時
流變學介于基礎醫學、預防醫學與臨床醫學之間,血液流變學是主要研究血液在血管中流動的規律,血液中有形成分(細胞)的變形性和無形成分(血漿)的流動性對血液流動的影響,以及血管和心臟之間相互作用的學科。 血液流變學測定的方法是一種物理學方法,其中一些參數可能會與用其他方法測定的參數有出入,檢查流變學時
(十)全血相對粘度 全血粘度ηb 與血漿粘度ηp 之比,稱為全血相對粘度,用ηr 表示。ηr 是沒有單位的純數。 ηb計算公式為 η r =---------------- ηp 若將全血高切粘度代入上式,則為全血高切相對粘,若將全血低切粘度代入上式,則為全血
纖溶活性的測定主要有:血漿魚精蛋白副凝固試驗(3P試驗)、血漿D-二聚體測定、血清纖維蛋白降解產物(FDP)測定、凝血酶時間(TT)及甲苯胺蘭糾正試驗、血漿纖溶酶原、血漿組織纖溶酶原活化劑測定、血漿纖溶酶原活化抑制物測定、血漿α2纖溶酶抑制物測定等幾種。臨床上較長應用的有3
血液流變學是專門研究血液流動及血球變形規律的一門新的醫學分析學科。通常人們所說的血流變檢查,其主要內容是研究血液的流動性和粘滯性以及血液中紅細胞和血小板的聚集性和變形性等。血液流變學檢查近十幾年來在臨床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在疾病的診斷、治療、疾病的發展和預防方面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它包含的具體內容及
2 )缺血性腦血管疾病與 HCT 的關系: 有人統計 HCT 在 0.36-0.46 時,腦梗塞發病率為 18.3% , HCT 在 0.46—0.50 時,腦梗塞的發病率為 43.6% ,而 HCT 在 0.51 以上者腦梗塞發生率增加到 63.6% ,所以,隨著 HCT 增高,腦梗塞的
血漿D-二聚體是纖溶酶水解交聯纖維蛋白形成的降解產物之一,為繼發性纖溶特有的代謝物,其含量變化可作為體內高凝狀態和原發性與繼發性纖溶鑒別的可靠指標,也可作為溶栓治療有效性的觀察指標。近年來,D-二聚體檢測在I臨床得到新的應用。1.D-二聚體檢測與彌散性血管內凝血(disseminated int
凝血因子的檢測現在可以實現的有血漿纖維蛋白原(FIB)含量測定、血漿因子Ⅷ、Ⅸ、Ⅺ和Ⅻ的促凝活性測定、血漿因子Ⅱ、Ⅴ、Ⅶ和Ⅹ的促凝活性測定、血漿因子ⅩⅢ定性試驗和血漿因子ⅩⅢ亞基抗原測定。 1.血漿纖維蛋白原(FIB)含量測定 (1)原理:FIB檢測有凝血酶凝固法(Clauss法)
凝血因子的檢測現在可以實現的有血漿纖維蛋白原(FIB)含量測定、血漿因子Ⅷ、Ⅸ、Ⅺ和Ⅻ的促凝活性測定、血漿因子Ⅱ、Ⅴ、Ⅶ和Ⅹ的促凝活性測定、血漿因子ⅩⅢ定性試驗和血漿因子ⅩⅢ亞基抗原測定。 1.血漿纖維蛋白原(FIB)含量測定 (1
人體血液是通過心臟和動脈、靜脈以及遍布全身的毛細血管進行循環的。人們在醫院中進行抽血檢驗主要有兩種方式,即靜脈血和末梢血。靜脈血一般采用肘靜脈,用注射器穿刺抽血,抽血量與檢驗項目多少有關,抽血量一般為幾毫升,一般常用于血糖、血脂、肝腎功能、免疫球蛋白、甲狀腺
5。紅細胞壓積(HCT) 紅細胞壓積又稱紅細胞比積,即為一定體積血液中紅細胞總體積除以血液體積。紅細胞壓積增高則血液粘度增加。 6。紅細胞電泳時間 是反映紅細胞聚集性的又一參數,紅細
血液流變學是專門研究血液流動及血球變形規律的一門新的醫學分析學科。通常人們所說的血流變檢查,其主要內容是研究血液的流動性和粘滯性以及血液中紅細胞和血小板的聚集性和變形性等。血液流變學檢查近十幾年來在臨床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在疾病的診斷、治療、疾病的發展和預防方面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它包含的具體內容及
婦科腫瘤患者因腫瘤負荷、手術創傷等原因,凝血系統的平衡狀態常被打破,容易出現出血或血栓性疾病。凝血功能的變化在腫瘤中日益受到重視,一方面某些腫瘤通過激活血小板和凝血系統而引起血栓的形成,另一方面血小板一纖維蛋白栓子在不同程度上促進了癌腫生長與轉移。 癌癥患者體內
婦科腫瘤患者因腫瘤負荷、手術創傷等原因,凝血系統的平衡狀態常被打破,容易出現出血或血栓性疾病。凝血功能的變化在腫瘤中日益受到重視,一方面某些腫瘤通過激活血小板和凝血系統而引起血栓的形成,另一方面血小板一纖維蛋白栓子在不同程度上促進了癌腫生長與轉移。
4.血管壁檢驗 (1)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抗原(vWF:Ag)檢查 參考值:79%~117% 臨床意義:
5-羥基吲哚乙酸(5-HIAA) 5-羥基吲哚乙酸(5-HIAA)是5-羥色胺的主要代謝產物,尿排泄物5-HIAA的檢測已經成為診斷類癌瘤過量生成5-羥色胺的主要方法。5-羥色胺是許多作用于血管的物質中的一種,和潮經、腹瀉、心臟瓣疾病等類癌瘤癥狀有關。5-HIAA缺乏(由其間歇性分泌引起)的病人懷
血漿D-二聚體(DD)是特異性交聯纖維蛋白降解產物,正常人血中含量很低,遇血栓形成的疾病可導致DD 升高,近年來血漿DD 檢測作為PE 診斷的過篩試驗已得到業界認同,相關文獻報道D-二聚體對急性肺血栓栓塞的陰性預測價值接近100%,也就是D-二聚體不高可以排除急性肺血栓。由于有檢查方便與非創
人體內存在著正常的止血、凝血和抗凝系統,此系統一直保持著動態的生理平衡。若止凝血活性增強或抗凝血活性減弱,便會導致血栓前狀態或血栓形成;相反,會引起低凝狀態或出血傾向。有關止血和凝血的檢查項目,從臨床需要出發,分為常規檢驗項目和其他檢驗項目兩大部分。 凝
2 、血小板聚集性測定 血小板是人體內作為促進止血和參與凝血的主要物質,血小板粘附于異物表面后很快即發生聚集。血小板聚集通常是指血小板與血小板之間相互粘著的能力,是止血和血栓形成的首要基本條件,是反映血小板功能指標之一。血小板膜上存在著 ADP (二磷酸腺苷受體), ADP 可使血小板聚集,
全血粘度: 粘度的測定,在缺血性和出血性腦中風的鑒別診斷,療效觀察,預后判斷有重要的意義。在出血性腦中風時,以全血粘度和紅細胞壓 積降低最明顯,它預示將要有出血性血管疾病的發生。在缺血性腦中風時,全血粘度,血漿粘度及其他血液流變學檢驗指
5 )溫度的影響 溫度對血液粘度相當重要,有些外科手術常在低溫下進行,內科常有高燒和中暑病人,外周血管病,巨球蛋白血癥,紅細胞增多癥等病 人的四肢受冷會引起嚴重癥狀,所以研究溫度對血液粘度的影響,在臨床醫學中有很重要的意義。 一般來說,溫度升高使體液粘度降低,溫度下降使體液粘度增高。但血液情況十
血液流變學是研究血液流動狀態、血液的凝固性質、血液粘滯度及血液中有形成分流動和變形的學科。主要是通過觀測血液的粘度、粘彈性、流動、凝集等流變性和紅細胞的變形及聚集、血小板的聚集等指標來研究血液和血管的宏觀與微觀流變性的規律。目前,國內外對于血液粘度與疾病關系的研究越來越深入而廣泛。很多研究表明,在多
血流變學介于基礎醫學、預防醫學與臨床醫學之間,其于1950年在美國物理學會第25屆會議上被提出。血流變學是一門新興的生物力學及生物流變學分支,主要研究血液在血管中的流動規律,血液中有形成分(如紅細胞、白細胞等)的變形性和無形成分(血漿)的流動性對血液流動的影響。血液這種非牛頓型的異常流動可作為反應血
很多患者在醫院做檢查需要做凝血五項檢查,但是很多患者對凝血五項檢查的項目并不了解, 也不清楚自己為什么要做這五項檢查,所以我們要了解凝血五項檢查的主要意義,對檢查才更清楚 。分割線 一、 【血漿凝血酶原時間】(prothrombin time,PT)
肝臟疾病是嚴重危害人類健康的疾病,其病因復雜多樣,既包括感染、腫瘤等常見因素,也包括自身免疫性、先天性疾病等特殊因素。臨床最常見的慢性肝病為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和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感染所致,在世界范圍內分別有3.7億和
隨著醫學科學的發展,及時診斷出血、血栓性疾病,觀察療效,分析抗凝藥物劑量等顯得越來越迫切,而傳統的手工方法和單一的凝固定性檢查已經遠遠不能滿足臨床要求,全自動血凝儀的出現和應用,使得止血和血栓項目檢查變得簡便、準確、可靠、極大地滿足了臨床診療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