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血液學是輸血醫學的核心部分,通過對其體系內容的擴展,我們可看到輸血醫學的全貌,進而能揭示輸血醫學的學科脈絡。近年來利用分子診斷技術將更為精準地判斷供受者血型差異,選擇最適合供者,實現精準輸血,避免因輸血帶來的免疫反應。 分子診斷在免疫血液學中的應用1.1 血型分型中的下一代測序技術(NGS):下一代測序技術(又稱二代測序)是指繼第一代Sanger雙脫氧測序技術之后的二代基因組測序技術,是基于特定引物的PCR、DNA雜交或DNA測序[9]。所有的NGS方法都具有相對較短的讀取時間和同時完成上萬個乃至數百萬個模板或片段測序。也稱為大規模并行測序。德國紅十字會輸血服務中心以及德國烏爾姆大學輸血醫學研究所系統介紹了血型分型中的NGS[9]。人類基因組的測序可以明確大多數相關血型系統的基因定義,并且能表征大多數臨床相關血型抗原的多態性。在無法獲得紅細胞或由于缺乏抗血清而無法進行血清學檢測的情況下,分子血型分型具有......閱讀全文
此報告詳細描述化學發光行業整體情況,分析競爭格局,指出進口替代是行業發展方向。把國產和進口產品進行對比,對進口替代中行業的痛點進行闡述。在成文過程中,調研多家醫院,檢測終端及經銷商,對一手數據進行分析,得出較切實的結論。 1、化學發光是IVD行業的黃金細分領域 1.1 體外診斷潛力大,發光
隨著個性化治療的興起,我國分子診斷技術及相關產品也迎來了發展的春天。 隨著中國醫保覆蓋范圍和額度的增加,以及人口的老齡化趨勢,國內分子診斷市場的增長空間很大,后續也將會有更多企業加入競爭行列。 因檢測到基因缺陷而切除乳腺,著名影星安吉麗娜·朱莉的這一舉動,引發了全球對以基因檢測
1. 什么是體外診斷(IVD)行業? IVD是指在人體之外通過對人體的血液等組織及分泌物進行檢測獲取臨床診斷信息的產品和服務。我國醫院里俗稱的“檢驗檢查”中的“檢驗”包括了IVD的大多數細分種類——如①生化診斷(clinical chem)、②免疫診斷(immunoassay)、③分子診斷(M
體外診斷,即IVD(In Vitro Diagnosis),是指在人體之外,通過對人體樣本(血液、體液、組織等)進行檢測而獲取臨床診斷信息,進而判斷疾病或機體功能的產品和服務。根據羅氏診斷的數據統計,體外診斷能夠影響60%的臨床治療方案,但是費用只占整個臨床治療費用的2%。體外診斷已經成為人類疾病預
20世紀50年代Watson和Crick提出了DNA雙螺旋結構模型,標志著分子生物學作為一門獨立學科的誕生,70年代以來,分子生物學已成為生命科學領域最具有活力的學科前沿。由于分子生物學理論和技術方法不斷地被應用于臨床,在疾病和預防、預測、診斷、療效地評價等多方面發揮著愈來愈重要的作用。分子生物學
在高通量測序、生物芯片等技術的推動下,海量數據挖掘分析生物信息成為科研的重要手段,如病因學、臨床診斷標志物、作用靶點識別,關鍵大分子功能預測以及遺傳調控機制等。本次會議將理論授課與上機實踐融為一體,逐步介紹生物數據分析的各項技能,進一步推動我國體外診斷(IVD)行業的快速發展。 數據顯示,20
IVD行業上游現狀及趨勢 IVD產業鏈的上游是診斷試劑和儀器制造商,包括羅氏、雅培、達安基因、科華生物等;中游是經銷商、代理,如瑞康醫藥、西隴化工、潤達醫療等;下游是使用儀器或試劑的用戶,包括醫院、第三方醫學實驗室、血站、體檢中心等。2015年國內上游的市場規模約421億元,上游企業毛利率在
分子診斷是以核酸作為檢測對象,主要應用于臨床各科的診斷中,如腫瘤、感染、遺傳等各方面,而核酸提取是分子診斷實驗的“第一步”。通過對磁珠進行一定的包被(如硅基、氨基、羧基等),從而可以實現對核酸的高通量、自動化提取,這一技術產生于20世紀80年代,已經有了成熟的試劑盒并形成為產業。磁珠的用武之地:體外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剛踏入2018年,安捷倫科技就宣布收購了愛爾蘭一家研發體外細胞檢測試劑盒的公司——Luxcel Biosciences。縱觀近2年國內外各大儀器公司收購案,從賽默飛72億美元收購藥企Patheon,珀金埃爾默一年收購2家診斷公司,布魯克2年內的十多項并購案中半數涉生命科學……面
細胞形態學(cytomorphology)又稱細胞學檢查(cytological examination),是傳統和經典的臨床診斷方法,歷史悠長。因其方法簡便、實用以及百聞不如一見的直接所見的特性,在很長的一段時期內,一直是血液病,尤其是血液腫瘤診斷,最根本、最重要的方法。在我國,一般所述的
第三屆國際獸醫檢測診斷大會首輪演講嘉賓新鮮出爐,權威大咖齊聚杭州!為促進行業發展、提升獸醫檢測診斷水平和能力,由中國農業國際合作促進會、中國農業大學動物醫學院、南京農業大學動物醫學院及世信朗普國際展覽(北京)有限公司聯合主辦的第三屆國際獸醫檢測診斷大會將于2021年6月25-27日在杭州國際博覽中心
雅培診斷Alinity ci揭幕儀式 嘉賓從左到右為:雅培診斷業務免疫及臨床化學研發副總裁John Frels、雅培中國診斷業務副總裁屠光明、解放軍總醫院全軍醫學檢驗質量控制中心主任叢玉隆教授、以及中華醫學會檢驗醫學分會主任委員/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檢驗科主任潘柏申教授 據不完全統計,60%
隨著分子生物學及其相關技術的迅速發展,血液系統腫瘤的診斷已進入“精確診斷”時代。目前血液學實驗室中主要的分子生物學平臺包括聚合酶鏈反應(PCR)技術、測序技術和基因芯片等;這些技術具有靈敏度高、特異性強、重復性好等優點,在血液腫瘤的診斷、分型、預后判斷、療效評估、微小殘留病的監測及個體化治療等多個方
血液學(hematology)是醫學科學的一個獨立分支。醫學教育網它的主要研究對象是血液和造血組織,包括研究血液中有形成分形態的血細胞形態學;研究細胞來源、增殖、分化和功能的血細胞生理學;研究血細胞組成、結構、代謝和血漿成分的血液生化學;研究血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的血液免疫學
血液學(hematology)是醫學科學的一個獨立分支。它的主要研究對象是血液和造血組織,包括研究血液中有形成分形態的血細胞形態學;研究細胞來源、增殖、分化和功能的血細胞生理學;研究血細胞組成、結構、代謝和血漿成分的血液生化學;研究血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的血液免疫學;研究血液病遺傳方式和信息傳遞的遺傳
3月12-13日,2015(第六屆)國際體外診斷(In Vitro Diagnostics,IVD)產業高峰論壇于在深圳召開。會議聚焦未來中國體外診斷將面臨的機遇與挑戰,與會者以“展望‘十三五’中國體外診斷行業發展重點”等主題對IVD行業進行深入的探討和交流。 2018年我
目前,許多體外診斷技術被視為醫療實踐中不可或缺的工具。診斷領域的技術進步,慢性病的發病率不斷上升,以及醫療保健的意識增強,這些都成為推動IVD市場發展的關鍵因素,也將在未來幾年內繼續推動這個市場。不過,經費不足和報銷的限制都在制約IVD市場的增長。 從產品的角度,IVD市場被分為試劑、儀器、服
目前,國內第三方醫檢市場以迪安診斷、金域檢測、艾迪康、達安基因四家龍頭企業為主,四大龍頭ICL實驗室總數超過100家,份額占整個第三方醫檢市場的70%左右。 第三方醫學檢驗,又稱獨立醫學檢驗中心(ICL)是指在衛生行政部門許可下,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獨立于醫療機構之外、從事醫學檢驗或病理診斷服務
迪安診斷董事長陳海斌 “做企業永遠要吃著碗里的,看著鍋里的,想著田里的。在順風順水的時候也有危機感,要想著明天的增長業務在哪里,后天的種子業務在哪里。”在迪安醫學中心創立十周年之際,中國醫學診斷外包服務業第一股——迪安診斷董事長陳海斌心中的緊迫感與十年前是一樣的。 十年來,政策、市場、行業都
目前,國內第三方醫檢市場以迪安診斷、金域檢測、艾迪康、達安基因四家龍頭企業為主,四大龍頭ICL實驗室總數超過100家,份額占整個第三方醫檢市場的70%左右。第三方醫學檢驗,又稱獨立醫學檢驗中心(ICL)是指在衛生行政部門許可下,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獨立于醫療機構之外、從事醫學檢驗或病理診斷服務,能獨立
業內人士指出,受益于醫療支付體系改革帶來的藥占比下降,未來幾年體外診斷行業的市場規模將會實現加速提升。 據中國證券網報道,盡管體外診斷的概念有些陌生,不過在如今的診療過程中,通過血液、體液、組織等樣本進行檢測獲取臨床診斷信息的流程早已普及。實際上,臨床診斷信息的80%左右來自體外診斷
20 世紀80 年代中期,國際上提出的白血病MIC分型法,標志著流式細胞儀及免疫分型在白血病診斷中的廣泛應用。我國自80 年代中期引進該儀器,90 年代迅速發展,現在已得到普遍應用。這期間免疫標記方法已發生很大的變化,由開始的主要采用間接免疫熒光標記法到直接免疫熒光標記法,從單色或雙色到利用
付海龍(蚌埠醫學院研究生部)趙亞萍(解放軍82醫院檢驗科)流式細胞術(flow cytometry,FCM)是近代細胞生物學、分子生物學、分子免疫學、流體力學、激光技術、電子計算機技術等高度結合和發展的結晶,是一種在功能水平上對單細胞或其他細胞粒子、抗原物質進行快速檢測分析和分選的技術〔1〕。FCM
引起人類疾病的病原微生物種類繁多。不同微生物菌株會導致不同程度的疾病,從普通感冒到可能危及生命的感染,如結核病(TB)。類似地,不同菌株對抗菌藥物的敏感性不同,有些菌株對多種藥物完全耐藥,有些菌株具有中等敏感性,有些菌株則對治療完全敏感。 抗生素耐藥性對全球健康構成了嚴重威脅,并給全球醫療體系
流式細胞儀技術,主要是測量群體中單個細胞經適當染色后其成分所發出的散射光和熒光,經染色的細胞在懸液中以單行流過高強度光源的焦點,當每個細胞經過焦點時,發出一束散射光/或熒光。它們經過過濾及光鏡系統收集到達一個光電檢測器(光電倍增管或一個固態裝置),光檢測器把散射光定量轉化成電
體外診斷,即IVD(In Vitro Diagnosis),是指在人體之外,通過對人體樣本(血液、體液、組織等)進行檢測而獲取臨床診斷信息,進而判斷疾病或機體功能的產品和服務。體外診斷產品主要由診斷設備(儀器)和診斷試劑構成。根據我國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SFDA)的《醫療器械分類目錄》標準,體外
有資料表明,肝衰竭患者血液循環中有纖維蛋白細絲,尸檢時發現多個臟器存在微血栓,認為肝衰竭患者存在一定程度的DIC。但肝病并發DIC的發生率尚有爭議。有學者報道肝功能衰竭并發DIC可達23.5%-41%。國內報道重肝并發DIC的發生率約為8.8%-16%,最高41%,最低2.8%。 &n
摘要:流式細胞儀(flow cytometer,FCM)是一項集激光技術、電子物理技術、光電測量技術、計算機技術以及細胞熒光化學技術、單克隆抗體技術為一體的新型高科技儀器。在醫學研究領域中,流式細胞儀能夠快速分析單個細胞的多種特性,它既可以定性也可以定量,適于大量標本的檢測。
臨床血液學實驗室診斷技術是最早應用于實驗室診斷的主要部分。 20 世紀 50 年代,我國臨床醫學檢驗室開展的臨床檢驗,絕大部分是血液學檢驗項目。一架顯微鏡、幾支吸血管、一塊血細胞計數板、一個目視比色計加上一些玻璃片、染色液等,就是血液學檢驗的全部“家當” 〔 1 〕 。建立在這些簡陋
今日,羅氏(Roche)公司舉行了的“羅氏醫藥日”(Roche Pharma Day)活動。這是羅氏公司每年一度向投資者闡明公司未來研發重點,更新研發管線后期項目最新進展,以及介紹該公司熱點項目的重要投資者活動。在本年度的“羅氏醫藥日”上,羅氏的高管們不但介紹了研發管線的最新進展,而且分享了對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