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錢學森等老科學家學習!中科院年輕人行動起來了
在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之際,一場傳承老科學家精神的行動正在中國自然科學領域最高學術殿堂開展。今天,以錢學森、趙九章、施雅風等老科學家命名的科技攻關突擊隊,在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授旗,這意味著,新時代的中科院科研人員接過老一輩科學家的衣缽,用行動傳承老科學家精神,向科技強國進軍。中國科學院供圖 錢學森科技攻關青年突擊隊隊員、中科院力學所研究員李文皓當天宣讀了隊員們寫給錢學森先生的一封信,其中這樣寫道:“我們,一群80、90青年,來自于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這是您回國建立的第一個國立科研機構……當突擊隊冠以您的名字的那一刻,我們感覺心中的弦猛的一緊,擔子猛的一沉,而我們的信念更加堅定,我們所作為不及您之萬一,我們會發揚老一輩科學家精神,不負昭華,奮勇前進,用我們的青春和人生,譜寫新的篇章。” 當天,中科院力學所被授予“中國科學院弘揚科學家精神示范基地”,這也是中科院首個弘揚科學家精神示范基地。李文皓說,“當下,我們的工作......閱讀全文
華南植物園獲批中科院弘揚科學家精神示范基地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5/500135.shtm5月6日,記者從中科院華南植物園獲悉,中科院黨的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近日對該園申報的《中科院科學家精神基地申報方案》進行了審核,認為該基地基本符合建設條件,批復同意基地掛牌“中科院弘
華南植物園獲批中科院弘揚科學家精神示范基地
5月6日,記者從中科院華南植物園獲悉,中科院黨的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近日對該園申報的《中科院科學家精神基地申報方案》進行了審核,認為該基地基本符合建設條件,批復同意基地掛牌“中科院弘揚科學家精神示范基地”。 94年前,我國著名植物學家陳煥鏞先生創建了中科院華南植物園的前身國立中山大學農林植物
建設新鄉基地科學家精神展覽館,弘揚科學家精神
5月20日,中國農業科學院“學黨史 憶農科 弘揚科學家精神”主題活動在新鄉綜合試驗基地舉辦。院黨組副書記、副院長吳孔明出席并主持座談會。新鄉市縣領導、院機關、研究所相關領導與專家共同回顧了新中國成立以來黨領導農業科技事業發展的光輝歷史,就新鄉基地發展沿革和老一輩科學家的感人故事進行了深入研討交流
中科院傳達全國科技創新大會精神
今天,中國科學院在京召開會議,學習傳達全國科技創新大會精神。中科院院長、黨組書記白春禮,中科院黨組副書記方新先后介紹了中央領導同志重要講話要點。白春禮對下一階段如何落實會議精神提出了要求。 白春禮指出,全國科技創新大會是黨中央、國務院在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和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
中科院傳達學習全國科技創新大會精神
今天上午,中國科學院在北京召開會議,傳達學習全國科技創新大會精神。中科院院長、黨組書記白春禮主持會議,并傳達了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科技創新大會上的重要講話。黨組副書記、副院長劉偉平傳達了李克強總理的重要講話,副院長丁仲禮傳達了劉延東副總理的總結講話。白春禮就全院傳達學習、貫徹落實全國科技創新大會精
手稿中的中國科學家精神
最近,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辦的“筆鑒丹心——手稿中的中國科學家精神主題展”在中國科學技術館展出。展覽以老科學家學術成長資料采集工程的入藏資料為依托,展出了100多位科學家的150余件學習筆記、科研手跡、書信手稿等珍貴資料,其中有百余件手稿、照片是首次與社會公眾見面。新中國科技進步史就是一部自立自強的
科學家精神進校園活動
記者從中國科協獲悉,中國科協、教育部日前聯合印發通知,共同實施“科學家(精神)進校園行動”,旨在構建開放協同工作模式,將科學家精神從抽象符號轉化為生動的科學家故事,引導廣大中小學生走近科學家,了解科學家精神,增強科學探索的好奇心。 根據《“科學家(精神)進校園行動”實施方案》,該行動將通過邀請
中科院科學家精神宣講團召開交流研討會暨預講會
?中科院科學家精神宣講團交流研討會暨預講會在京召開。 張楠/攝2月23日,中國科學院科學家精神宣講團在京召開交流研討會暨預講會。中科院院士曹春曉、中科院院士劉嘉麒等17位宣講團專家與中科院直屬機關黨委、科學傳播局、離退休干部工作局以及中國科學院大學等單位領導及宣講團工作組成員就前期工作總結、個人宣講
“唱響科學家精神”主題沙龍在京舉辦
11月12日,“唱響科學家精神”主題沙龍活動在京舉辦。中國科協六屆副主席、黨組副書記徐善衍,工業和信息化部原副部長劉利華,解放軍原總參四部副部長、通信與電子對抗專家倪宏強,中國工程院院士、電子光學專家周立偉出席。與會人員圍繞科學文化與科技創新、運用文藝等形式推動科技自立自強等展開討論。沙龍嘉賓主持為
科學精神:科學家的靈魂與皈依
如果說,“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是知識分子的擔當與期許,那么科學精神則是科學家的靈魂與皈依。 公元前214年,羅馬軍隊包圍了敘拉古。敘拉古人先用阿基米德發明的起重機等工具把靠近岸邊和城墻的船只抓起來,再狠狠地摔下去,又用強大的機械把巨石拋出去,打得敵人倉皇逃竄。 最后,羅馬人改用長期圍
不忘科學家精神,心有大我-至誠報國
從“兩彈一星”到載人航天,從“天眼”問天到萬米深潛……一項項舉世矚目的科技成就,不斷書寫中華民族發展恢弘史詩的新篇章。 一部科學史,就是一部科學家的精神史。從錢學森、鄧稼先、黃旭華到黃大年、南仁東、劉永坦,我國不同時期、不同領域的科技工作者有著共同的精神內核——胸懷祖國、矢志創新。 2020
中科院學習座談李克強重要講話精神
白春禮強調新政策要接得住、落得實、用得好 5月29日,中國科學院學部組織院士召開座談會,學習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兩院院士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 中科院院長、學部主席團執行主席白春禮出席座談會,并談了自己學習總理講話精神的體會。他提到,總理的講話著眼大局、求真務實、數據詳實、分析精辟,既介
中科院“共話新時代北斗精神”報告會舉辦
??12月3日,由中科院直屬機關黨委主辦,科技創新發展中心(北京分院)與微小衛星創新研究院承辦的“共話新時代北斗精神”科技價值觀報告會在京舉辦。北京分院分黨組書記、京區事業單位黨委書記馬揚出席并總結講話,微小衛星創新研究院黨委副書記(主持工作)、副院長朱振才出席并致辭,報告會由科技創新發展中心副主任
中科院學部舉行院士科學精神座談會
8月26日,蔡金濤、黃緯祿院士科學精神座談會在京舉行。座談會在中科院學部成立六十周年之際召開,與會代表就兩位院士在我國導彈和航天技術上的學術貢獻和科學精神進行了探討。 座談會上,多名與會代表回憶了自己早年與二位院士相處的點滴故事。當時,新中國剛成立不久,工業實力、科技實力、綜合國力都很薄弱。其
科學家發現能從DNA預測精神疾病
日本大阪大學和奈良大學等多家研究單位的研究人員合作,發現蛋白質CX3CR中一個單一的氨基酸替代可能預測精神分裂癥和自閉癥。相關文章近期發表在Translational Psychiatry上。 亨廷頓氏病、囊性纖維化和肌營養不良都是可以追溯到單一突變的疾病。對于這些疾病無癥狀的患者來說,診斷相
科學家嘗試用疫苗治療精神疾病
日前,科學家通過動物實驗發現,免疫動物能預防應激造成的恐懼反應。《瘋狂原始人》劇照 該研究發現抑郁和免疫系統存在聯系。早期臨床研究表明,抗炎癥藥物能緩解抑郁癥。這一效應也讓人聯想到或能利用抗炎癥治療創傷后應激障礙。 今年6月,在加拿大維多利亞國際行為神經科學學會上,科羅拉多大學博爾德分校神經
直播預告|弘揚科學家精神主題論壇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4/1/515788.shtm 直播時間:2024年1月11日(周四)14:00-16:20直播平臺: 科學網APP(中國科學報微博直播間鏈接) 中國科學報微博(科學網微博直播間鏈接)
弘揚科學家精神主題論壇成功舉辦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4/1/515869.shtm
深切緬懷錢學森同志-大力弘揚科學家精神
今年是錢學森同志誕辰110周年。錢學森同志作為中國科技界的一面旗幟,畢生踐行以“愛國、創新、求實、奉獻、協同、育人”為內核的科學家精神,堪稱明德典范、學界楷模。 錢學森同志是中國科協事業的開拓者。自1986年開始,錢學森同志歷任中國科協副主席、主席、名譽主席。在十余年時間里,錢學森同志對中國科
筆鑒丹心,字里行間的科學家精神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2/9/486252.shtm ? ????中島展柜里展示的1963年核物理學家朱光亞的手書。從中可以感受到中國科學家精神的深沉力量和雋永魅力。攝影/陳林溪 ? “加強組織,‘壯大隊伍’,是毫無問題
中科院支持拔尖科學家
1月12日,中科院啟動了前沿科學重點研究計劃。未來5年,中科院將以超過10億元經費的力度,穩定支持一批拔尖科學家,期望能產出重大的原創性科學研究成果。 中科院啟動的前沿科學重點研究計劃,是力圖沖擊國際一流甚至國際頂尖水平的基礎科學問題,做出具有國際頂尖級的重大原創工作,進一步夯實中科院前沿與交
科學家發現精神分裂相關基因位點
復旦大學類腦智能科學與技術研究院馮建峰團隊對來自英美等6個國家、20余所研究機構超過1萬例影像遺傳學數據進行計算分析,通過全腦全基因組范圍的“廣泛搜索”,發現與青春期大腦殼核體積相關的基因位點同時也是精神分裂癥的風險位點。該成果近日發表于《美國醫學會雜志—精神病學卷》。 “這項研究證明青春期大
精神分裂也遺傳?科學家給出新證據
精神分裂癥是一種迄今病因未知的慢性腦部疾病,典型癥狀通常出現在成年早期,影響約全球1%的人口。在臨床上,精神分裂癥往往表現為癥狀各異的綜合征,涉及感知覺、思維、情感和行為等多方面的障礙以及精神活動的不協調。患者一般意識清楚,智能基本正常,但部分患者在疾病過程中會出現認知功能的損害。有跡象表明,精神分
中國科學家精神主題展廣東巡展啟動
近日中國科學家精神主題展廣東巡展活動啟動儀式在廣東科學館舉行。廣東省科協黨組書記、專職副主席鄭慶順,廣東省科協黨組成員、專職副主席林曉湧、范英妍、劉建軍共同為巡展揭幕。 據悉,此次展覽分為“我和我的祖國——中國科學家精神主題展”廣東巡展、在粵工作院士風采展示、廣東“最美科技工作者”風采展示三部分
什么是成就諾獎科學家的科學精神
美國耶魯大學工程創新與設計中心一角(資料圖片) ? 10月初,諾貝爾獎的公布再一次吸引了全球的目光。科學類的諾貝爾獎表彰了相關科學家為人類發展做出的卓越成就,包括寄生蟲疾病的治療、發現中微子振蕩和DNA修復的細胞機制方面的成果。然而,這些成就來自于這些科學家們畢生的努力和鉆研。從
“銀發天團”弘揚科學家精神永遠在路上
3月21日,中科院院機關會議室里坐滿了銀絲長者,他們最小53歲,最大89歲,各個神態堅毅、聲如洪鐘。 他們是中國科學院科學家精神宣講團的成員,這一次,這個“銀發天團”聚在一起,召開總結交流會,為“如何更好地弘揚科學家精神”建言獻策。 總結交流會上,89歲的中科院老科協顧問、中科院人事局原局長
中科院物理所黨委組織學習貫徹十九大精神
十九大以來,中科院物理所黨委將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十九大精神上來作為目前的首要政治任務和頭等大事。按照院黨組、直屬機關黨委和京區事業單位黨委的要求,物理所黨委迅速行動起來,在全所興起學習貫徹熱潮。 看成就 過去的五年,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帶領全黨、全國各族
致敬科學家精神!百名科學家入黨申請書亮相國博
“眾心向黨 自立自強——黨領導下的科學家”主題展24日在中國國家博物館開展。展覽通過大量翔實的歷史照片、珍貴實物和豐富的多媒體,講述了180余位科學家在黨的引領下自立自強、科技報國的故事。展覽還特別展出了錢學森、錢三強、王大珩等100位科學家的入黨申請書,讓我們在泛黃的紙頁和手書的筆觸中,感受科
“光影科學夢”科學家精神電影巡映活動啟動
8月13日,“光影科學夢”2022年度科學家精神電影全國科普場館巡映活動正式啟動,全面開啟科學家電影巡映之旅。 本次巡映活動由中國科技館、黑龍江省科技館、中國自然科學博物館學會科普場館特效影院專委會、全國科幻科普電影放映聯盟將共同組織開展,在影片數量和內容上更加豐富,將面向公眾公益展映《星
地球環境所科學家精神教育基地揭牌
地球環境所科學家精神教育基地揭牌。 回顧介紹老一代科學家的科研工作事跡。 學習參觀老一代黃土研究科學家的事跡展覽。 照片均由張行勇攝11月11日,中國科學院地球環境研究所黨的二十大精神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研修班開班儀式暨科學家精神教育基地揭牌儀式在黃土高原國家野外站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