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因 1.相關數據顯示,吸二手煙亦是導致肺癌的重要危險因素,在不吸煙卻患非小細胞肺癌的人群中,大約有25%的人群是由吸二手煙引起的。因此,拒絕抽煙在一定程度上能使自己與他人遠離惡性肺癌。 2.我國肺癌病死率升高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目前肺癌早期缺乏有效的篩選和診斷,所以80%的肺癌患者在確診已經是晚期,失去了最佳的治療時間。 一般治療方案 非小細胞肺癌的治療要根據肺癌的臨床分期來進行。對Ⅰ、Ⅱ、ⅢA期主要以手術切除為主,淋巴轉移顯著者,于手術前可輔以化療或放療。 過去幾十年對術后肺癌患者都常規化療,現在發現術后Ⅰ期化療者的生存期與術后沒有化療者的生存期是一樣的,也就是說術后Ⅰ期化療是無效的。過去對Ⅱ期和Ⅲa期患者,術后放......閱讀全文
全球范圍內癌癥已成為導致人類死亡的最主要病因,并且隨著人口的增長及老齡化的出現,發病率日益升高。在所有的治療措施中,標準治療方案主要為手術、化療及放療。盡管化療方案效果顯著,但該措施缺乏對于腫瘤細胞的選擇性,因而容易導致對機體的系統性毒性,以及抗藥性的產生。隨著人類對于腫瘤細胞分子機理的深入了解
當前,新冠肺炎疫情正在全球迅速蔓延,截至3月31日23時,全球累計確診已超過80萬例,國外累計確診超過72萬例、死亡超過3.5萬例。新冠疫情的大流行,不僅對全球各國帶來了經濟上的重創,而且深刻地影響著各個行業。 在醫藥行業,新冠疫情已經導致眾多臨床試驗暫停、新藥審批推遲、藥品短缺加劇等諸多問題
精準醫療有一定泡沫 對于精準醫療是否過熱,華大基因旗下的創投孵化平臺藍色彩虹CEO劉靚認為資本市場總是有泡沫和泡沫擠掉的過程。從一定程度上來說,精準醫療是有一定泡沫的。“據我了解,原來做物流的企業,準備買一些淘汰的二手測試儀設備,然后與醫院合作做基因檢測。從這一方面來看,精準醫療確實過熱。”
諾貝爾生理學獎獲得者,利根進川博士在一項研究中說,除了外傷,一切疾病都與基因有關。基因檢測能夠輔助臨床診斷。由于許多遺傳性疾病表現出相似的癥狀,臨床上很難進行鑒別診斷。通過基因檢測,從基因層面對疾病進行分子診斷,找出真正的致病基因,可以輔助臨床醫生對疾病進行精準診斷。2008年,基因檢測被美國《
全球每年約有160萬新發肺癌病例,每年因肺癌死亡的人數超過其他高發癌癥死亡人數之和,肺癌也已成為我國惡性腫瘤發病率和死亡率之首,分別占比19.59%和24.87%,每4例惡性腫瘤死亡者中就有1例是肺癌患者。在11月這一第15個“全球肺癌關注月”期間,多為臨床專家呼吁關注腫瘤標志物檢測,提高肺癌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估計,癌癥將成為21世紀世界上每個國家增加預期壽命最重要的障礙。目前,臨床診療過程中不僅關心腫瘤疾病的短期治療效果,而且希望能夠正確預測疾病的長期預后,以幫助病人確定最佳治療方案,為治療方案的早期調整提供依據,減少無效治療產生的副作用,延長腫瘤患者的無進展生存期(progress
瑞士制藥巨頭諾華(Novartis)新型靶向抗癌藥Zykadia(ceritinib)近日在歐盟監管方面傳來喜訊。歐盟委員會(EC)已批準擴大Zykadia的適用人群,用于間變性淋巴瘤激酶陽性(ALK+)晚期非小細胞肺癌(NSCLC)患者的一線治療。此次批準,為歐洲既往未接受治療(初治)和新確診
多年來,腫瘤發病率在我國和世界各地區一直呈持續增長趨勢。據最新版的《世界癌癥報告》預測,全球癌癥病例將由2012年的1400萬人,逐年遞增至2025年的1900萬人,到2035年將達到2400萬人。報告還顯示,非洲、亞洲和中南美洲的發展中國家癌癥發病形勢嚴峻。 據《2013年中國腫瘤登記年報》
新藥和生物制品的提供常常意味著為患者提供新的治療方案,從而促進公眾的健康保健,而FDA的藥物評價和研究中心(FDA’s Center for Drug Evaluation and Research,CDER)在幫助推進新藥開發方面發揮關鍵作用。每年,CDER都批準許多新藥和生物制品,其中一些產
癌癥液體活檢新突破: TMB檢測可精準確定免疫療法是否對患者有效 8 月 7 日,《自然醫學(Nature Medicine)》網上刊發的一項研究稱,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基因工程與基礎醫學部門研究員首次發現,用以評估腫瘤突變負荷(tumor mutational burde
2013年度國家科技獎勵推薦工作已經結束,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共收到有關單位和個人推薦的國家自然科學獎項目146 項,國家技術發明獎188項(通用項目151項,專用項目37項),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602項(通用項目474項,專用項目128項)。經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形式審查,4項
近日,國際人類蛋白質組組織公布了2020年度權威獎勵獲獎名單,中國科學院院士、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研究員賀福初榮獲蛋白質組學杰出成就獎。 賀福初院士率先提出人類蛋白質組計劃的科學目標與技術路線,倡導并領銜了人類第一個關于組織、器官的蛋白質組計劃,揭示了人體首個器官(肝臟)蛋白質組。2014年
日本制藥巨頭武田(Takeda)近日在新加坡舉行的2019年歐洲腫瘤內科學會(ESMO)亞洲大會上公布了靶向抗癌藥Alunbrig(brigatinib)肺癌III期臨床研究ALTA-1L的最新數據。該研究在先前沒有接受過ALK抑制劑治療的晚期間變性淋巴瘤激酶陽性(ALK+)非小細胞肺癌(NSC
日本制藥巨頭武田(Takeda)近日宣布,歐洲藥品管理局(EMA)人用醫藥產品委員會(CHMP)近日發布積極審查意見,建議批準擴大靶向抗癌藥Alunbrig(brigatinib)的適應癥,作為一種單藥療法,一線治療用于先前沒有接受過ALK抑制劑的變性淋巴瘤激酶陽性(ALK+)晚期非小細胞肺癌(
武田(Takeda)近日宣布,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已受理其提交的一份補充新藥申請(sNDA)并授予了優先審查。該sNDA尋求批準擴大Alunbrig(brigatinib)的使用,用于一線治療變性淋巴瘤激酶陽性(ALK+)、轉移性非小細胞肺癌(NSCLC)患者。FDA已指定處方藥用戶收
腦膠質瘤是中樞神經系統最為常見且預后較差的原發性惡性腫瘤,占美國腦腫瘤注冊中心統計所有腦和中樞神經系統腫瘤的31%,占惡性腦腫瘤和中樞神經系統惡性腫瘤的81%,每年發病率為5/100 000例,且呈逐年遞增趨勢。低級別膠質瘤(WHOⅠ、Ⅱ級)的中位生存時間為5~8年;高級別膠質瘤(WHO Ⅲ、Ⅳ
作者單位:新疆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內分泌科, 新疆烏魯木齊830011【關鍵詞】 維生素D 腫瘤 數十年來對維生素D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鈣磷代謝的調節作用,近年來維生素D被證實具有更為廣泛的生物學效應,包括抑制多種類型細胞的增殖,誘導細胞調亡和分化,調節機體免疫系統的功能等。Michael
CAR-T(T細胞嵌合抗原受體)作為一種免疫細胞治療方案,在全球范圍內吸引了包括學者、醫生、患者、投資人的大量關注。然而CAR-T具體是什么,它的背后有什么樣的故事、目前的研究狀況如何,未來又將走向何方呢? CAR-T帶來的新曙光 自古以來,人們不斷地與癌癥進行斗爭。科學家們考古發現的木乃伊
4月16日上午,記者有幸在醫大二院跟腫瘤和放療兩科的科主任王海濤教授一起出特需門診。王主任的專業特長是運用基因檢測和靶向藥物對付各種難治性腫瘤,來的病人都是蠻有特點的。篇幅所限,選幾個有代表性的病例。 第一個接診的是個小伙子,帶著女友的病歷來咨詢。女友28歲,在讀博士,蘭州人,在南京讀書。20
2015年是基因檢測的大元年。首先是美總統奧巴馬在2015年1月底從國家戰略層面提出“精準醫療計劃”而引發全球關注。2015年2月,習近平總書記批示科技部和國家衛生計生委,要求成立中國精準醫療戰略專家組,中國版的“精準醫療計劃”呼之欲出,2015年3月,安吉利娜·朱莉在《紐約時報》發表公開信,表
2015年是基因檢測的大元年。首先是美總統奧巴馬在2015年1月底從國家戰略層面提出“精準醫療計劃”而引發全球關注。2015年2月,習近平總書記批示科技部和國家衛生計生委,要求成立中國精準醫療戰略專家組,中國版的“精準醫療計劃”呼之欲出,2015年3月,安吉利娜·朱莉在《紐約時報》發表公開信,表
2015年是基因檢測的大元年。首先是美總統奧巴馬在2015年1月底從國家戰略層面提出“精準醫療計劃”而引發全球關注。2015年2月,習近平總書記批示科技部和國家衛生計生委,要求成立中國精準醫療戰略專家組,中國版的“精準醫療計劃”呼之欲出,2015年3月,安吉利娜?朱莉在《紐約時報》發表公開信,表
小鼠常被用于研究癌癥,但科學家仍在努力改善這一模型,以更好地研究人類疾病。基因編輯的進步使研究人員能夠構建更能反映人類疾病的小鼠模型。 1915年,全球處于戰爭狀態,日本病理學家Katsusaburo Yamagiwa和他的助理Koichi Ichikawa正在努力研究一個致命武器,其殺傷力
貧血(anemia)是各種原因導致外周血紅細胞容量低于正常的臨床綜合征。在一定容積的循環血液內紅細胞計數、血紅蛋白量以及紅細胞壓積均低于正常標準者。其中以血紅蛋白最為重要[1]。 貧血的流行病學情況 世界衛生組織依據1993-2005年世衛組織維生素和礦物質營養信息系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簡稱慢阻肺,是一種以持續氣流受限為特征的可以預防和治療的常見疾病,氣流受限多呈進行|生發展,與氣道和肺對有毒顆粒或氣體的慢性炎癥反應增強有關。急性加重和合并癥對個體患者整體疾病的嚴重程度產生影響。慢性氣流受限由小氣道疾病(阻塞性支氣管炎)和肺實質破壞(肺氣腫)共同引起
美國總統奧巴馬在今年美國國情咨文演講中曾提到精準醫療計劃,該項目獲得美國政府2016年財政預算中2.15億美元經費,由此精準醫療也成為生物醫藥行業的2015年熱詞。 今年3月,科技部召開國家首次精準醫學戰略專家會議,規劃在2030年前精準醫療投入600億元。隨后,我國發布了第一批腫瘤
如上已述,不同種屬、品系和類型的實驗動物其腫瘤學方面的性狀各不相同,腫瘤學研究工作應當熟悉實驗動物科學的開發研究成果,對有關的資料有比較全面的了解,才能為自己的課題選到合適的實驗動物腫瘤模型。 實驗動物的腫瘤模型可以概括地區分為下面四類: (一)自發性腫瘤模型 實驗動物種群中不經有意識的人工
目前,癌癥在中國已取代中風,成為“第一殺手”。在剛剛結束的細胞研討會上,中科院院士陳竺指出,我們不僅要作好學術研究,還要進一步開展更有力的醫療改革—— APCE會議匯聚了世界目光,使“APEC藍”一度成為全球熱詞。在北京,人們除了關注天氣變化以及為此作出的巨大努力,另一場關于應對癌癥嚴峻挑戰
陳竺作細胞研討會首場報告:打一場控癌綜合戰 目前,癌癥在中國已取代中風,成為“第一殺手”。在剛剛結束的細胞研討會上,中科院院士陳竺指出,我們不僅要作好學術研究,還要進一步開展更有力的醫療改革。 APCE會議匯聚了世界目光,使“APEC藍”一度成為全球熱詞。在北京,人們除了關注天氣變化以及為此作出
腫瘤治療要重科普、重整體 習總書記指出,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如何落實指示,作為一名醫療工作者深感責任重大。癌癥是危害人類健康的重大疾病,世界上每5個腫瘤病人中有一個中國人,每5個死亡病人中有一個腫瘤病人,一名癌癥患者的花費大概是一般疾病患者的5倍以上。但癌癥也沒那么可怕,有1/3的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