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基因組所的腦疾病知識庫BrainBase正式上線
近日,中國科學院北京基因組研究所(國家生物信息中心)國家基因組科學數據中心開發的腦疾病知識庫BrainBase正式上線。相關研究成果以BrainBase: a curated knowledgebase for brain diseases為題,在線發表在Nucleic Acids Research上。 腦是人體的神經系統中樞,也是最復雜的人體器官,控制思想、記憶、語言、運動,并調節許多其他器官的功能。腦神經元、膠質細胞或脊髓病變會引發腦疾病,如阿爾茲海默癥、膠質瘤、帕金森綜合征、抑郁癥等,威脅人類生命健康。國內外已開展實施多項“腦研究計劃”,如中國“腦科學與類腦研究”、美國BRAIN Initiative、歐盟Human Brain Project等,旨在加深人類對腦疾病、結構和功能的理解,加速在腦健康、類腦計算及智能技術方面的應用。 為促進腦疾病知識整合、組學數據挖掘與再利用,國家生物信息中心研究團隊開發BrainB......閱讀全文
北京基因組所發布腦疾病知識庫BrainBase
近日,中國科學院北京基因組研究所(國家生物信息中心)國家基因組科學數據中心開發的腦疾病知識庫BrainBase正式上線。相關研究成果以BrainBase: a curated knowledgebase for brain diseases為題,在線發表在Nucleic Acids Resear
北京基因組所的腦疾病知識庫BrainBase正式上線
近日,中國科學院北京基因組研究所(國家生物信息中心)國家基因組科學數據中心開發的腦疾病知識庫BrainBase正式上線。相關研究成果以BrainBase: a curated knowledgebase for brain diseases為題,在線發表在Nucleic Acids Resear
復旦大學疾病研究精準醫學知識庫構建項目啟動
? 今天,記者從復旦大學獲悉,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精準醫學研究”重點項目“疾病研究精準醫學知識庫構建”日前在該校正式啟動。據悉,這個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將力爭在5年后構建出具有標準規范、信息全面、開放共享、用戶友好、動態更新等特點的精準醫學知識庫。該項目將形成“精準醫學本體和語義表示標準”“精準醫學知識庫
腦膿腫的疾病分類
根據細菌來源可將腦膿腫分為五大類: 耳源性腦膿腫 耳源性腦膿腫最多見,約占腦膿腫的2/3。繼發于慢性化膿性中耳炎、乳突炎。感染系經過兩種途徑:①炎癥侵蝕鼓室蓋、鼓室壁,通過硬腦膜血管、導血管擴延至腦內,常發生在顳葉,少數發生在頂葉或枕葉;②炎癥經乳突小房頂部,巖骨后側壁,穿過硬腦膜或側竇血管
怎樣治療腦疝疾病?
處理腦疝在做出腦疝診斷的同時應按顱內壓增高的處理原則快速靜脈輸注高滲降顱內壓藥物,以緩解病情,爭取時間。當確診后,根據病情迅速完成開顱術前準備,盡快手術去除病因,如清除顱內血腫或切除腦腫瘤等。如難以確診或雖確診而病因無法去除時,可選用下列姑息性手術,以降低顱內高壓和搶救腦疝。 腦室外引流術
我國將建健康管理知識庫
通過一個連接許多監控健康狀況的便攜式設備,血壓、血糖、心跳等很多個人醫療數據就會進入數據庫,經由知識庫的科學分析后給予相應的評測結果以及關于食物、運動等生活方式的指導建議。東軟集團董事長劉積仁為記者描繪了一幅藍圖。 與此同時,中國健康促進基金會、中華醫學會健康管理學分會和東軟集團在京
專家呼吁建立腦疾病新診療體系
發病機理不清,沒有可靠治療措施,我們真的走投無路了嗎?——在3月23日至24日召開的自閉癥和阿爾茲海默癥診療的創新探索香山科學會議青年學術討論會上,與會者頻頻發問。 阿爾茲海默癥,俗稱老年癡呆;孤獨癥譜系障礙,又叫自閉癥。這兩類腦疾病,一個涉及老人,一個關乎兒童,隨著發病率的提高,漸漸
常見腦或腦膜疾病的腦脊液檢驗
疾病外觀凝固蛋白質葡萄糖氯化物細胞增高細菌化膿性腦膜炎渾濁凝塊↑↑↓↓↓↓顯著,多核細胞化膿菌結核性腦膜炎渾濁薄膜↑↓↓↓中性,淋巴結核菌病毒性腦膜炎透明或微渾無↑正常正常淋巴細胞無隱球菌性腦膜炎透明或微渾可有↑↑↓↓淋巴細胞隱球菌流行性乙腦透明或微渾無↑正常或↑正常中性,淋巴無腦出血血性可有↑↑↑
治療腦疾病有了新方法
神經信號傳播途徑出錯與癲癇、帕金森癥、強迫癥等神經和精神疾病密切相關。雖然科學家已開發出可精確靶向病癥相關神經通路的治療策略,但它們通常需要手術方可完成。而美國加州理工學院研究人員開發出的一種新療法,無需手術即可開啟和關閉大腦神經通路。研究人員表示,這種非侵入性控制大腦的方法對于神經和精神疾病的
關于HIV腦病的疾病病理介紹
HIV腦病的病理改變是以腦溝增寬、腦室擴大為特征的腦萎縮,也會出現腦膜纖維化。組織病理的標志是病毒所導致的由細胞融合的多核巨細胞,此種細胞雖具特征性,但僅在50%的病人中出現。而組織學上最常見且具有鑒別診斷意義的是白質變灰,伴有星狀細胞增生性反應,見于周圍血管分布區域。在腦室周圍和白質中央也可見
腦部免疫記憶影響神經疾病進展-或由此找到緩解腦疾病
科技日報北京4月19日電 英國《自然》雜志近日在線發表的一篇神經科學論文稱,德國科學家最新實驗表明,身體的免疫應答通過免疫記憶,影響了生命后期腦疾病的嚴重性。這一發現或預示著科學家將由此找到一種可以緩解神經疾病的新方法。 先天免疫系統可以保留長達數月的感染“記憶”,從而改變之后的免疫應答。
腦疾病臨床研究中心在滬成立
由中科院上海生科院神經科學研究所和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共建的腦疾病臨床研究中心日前在滬成立。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科院院士陳竺等出席成立儀式。 該中心學術指導委員會委員、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教授陳竺認為,腦疾病臨床研究中心的成立打破了固有的界限,為國立科研機構和大學之間架起了重要
中外專家就腦重大疾病研究達成共識
日前,在北京舉行的“國際腦重大疾病高峰論壇”第506次香山科學會議上,近50位中外院士、專家圍繞腦重大疾病轉化醫學研究現狀和發展趨勢,發病機制、早期診斷和早期干預方法,相關的瓶頸性科學、技術與管理方面的問題等進行了廣泛和深入的交流和研討,并就腦重大疾病早診早治中的關鍵科學問題達成共識。 與會專
常見腦或腦膜疾病的腦脊液檢驗結果
疾病外觀凝固蛋白質葡萄糖氯化物細胞增高細菌化膿性腦膜炎渾濁凝塊↑↑↓↓↓↓顯著,多核細胞化膿菌結核性腦膜炎渾濁薄膜↑↓↓↓中性,淋巴結核菌病毒性腦膜炎透明或微渾無↑正常正常淋巴細胞無隱球菌性腦膜炎透明或微渾可有↑↑↓↓淋巴細胞隱球菌流行性乙腦透明或微渾無↑正常或↑正常中性,淋巴無腦出血血性可有↑↑↑
深腦刺激圖譜有助改進神經疾病療法
《自然·神經科學》23日發表的一項神經科學研究顯示,使用腦深部電刺激(DBS)繪制功能失調的腦環路圖譜,將有助于改進特定神經疾病的療法。研究結果有助于引領人們認識導致這類疾病的腦環路,從而推動發現進一步治療的潛在靶點。 DBS需要通過手術在腦內植入電極,“拯救”功能失常的腦網絡。對丘腦底核(丘
深腦刺激圖譜有助改進神經疾病療法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4/2/517953.shtm ???帕金森病(綠色)、肌張力障礙(黃色)、圖雷特綜合征(藍色)和強迫癥(紅色)的腦環路受到影響。插圖顯示基底神經節深腦刺激的最佳靶區。圖片來源:芭芭拉·霍蘭德/柏林夏里特醫
腦糖原分布變化可視化技術問世-研究腦疾病有重要作用
日本理化研究所腦科學綜合研究中心平瀨肇和大江祐樹等領導的聯合研究小組,開發出一種腦內糖原分布變化可視化技術,并利用這一技術成功觀察到腦內糖原隨年齡改變的分布變化。 糖原是由肝臟和肌肉合成并儲存能量的一種多糖,在腦中也有儲存。科學家最近發現,糖原不僅是腦活動的能源,還參與記憶固定等重要的大腦活動
腦血流測定的檢查過程及相關疾病
檢查過程 患者吸入某種放射性同位素,采用儀器裝置有多探頭功能測定裝置帶和電子計算機附屬設備的照相機。測定腦血流量。 相關疾病 多發梗塞性癡呆,高血壓性腦出血,腦出血,腦梗塞,腦缺血性疾病,廣泛性焦慮障礙,腦震蕩,慢性呼吸衰竭
關于腦膿腫的病因及常見疾病介紹
指由化膿性細菌引起的腦組織的化膿性感染。病原可分為耳源性、鼻源性、血源性、隱源性或損傷性。主要表現為隱性感染、顱內壓增高及腦局灶性癥狀和體征。 根據病史分析可能病因有:無感染灶菌血癥,腦外傷及術后,顱腦手術相關膿腫形成(腦出血術后膿腫形成,腦腫瘤術后膿腫),中耳炎,鼻炎,心內膜炎,先心病,呼吸
一種神秘腦疾病竟然與荔枝有關
從1995年起,印度穆扎法爾布爾(Muzaffarpur)有數百位貧窮的兒童莫名其妙地患上了癲癇,并且感覺大腦迷糊,通常是在早上。很多人很快死去。這種情況通常于每年5月至7月間發生。比如,2014年,穆扎法爾布爾的醫院接收了390名患這種病的兒童,其中122人死亡。 沒有人知道是什么引起了這種
腦疾病成最拖累中國人的病
“腦疾病給中國人造成的負擔,已躍居所有疾病中的第一。”7月31日,北京天壇醫院副院長、國家腦計劃科學委員會成員張力偉在北戴河舉行的首屆生命科學夏季峰會上說。 張力偉說,根據一項研究,腦疾病造成中國2010年經濟損失472億美元;也有學者估算:腦疾病造成年均社會負擔為6972億元。 張力偉引
分析去腦強直的病因及常見疾病
1.常見病因 (1)顱內壓升高:外傷、腫瘤、膿腫及梗死等均可引起顱內壓升高導致去大腦強直。因損傷部位及嚴重性不同可伴有昏迷、瞳孔大小及對光反射異常和顱內壓升高的一般表現,如心動過緩、收縮壓升高以及脈壓增大。 (2)腦干梗死:去大腦強直可因腦干梗死引起,因梗死的嚴重程度不同,可伴隨有腦神經麻痹
一種神秘腦疾病竟然與荔枝有關
從1995年起,印度穆扎法爾布爾(Muzaffarpur)有數百位貧窮的兒童莫名其妙地患上了癲癇,并且感覺大腦迷糊,通常是在早上。很多人很快死去。這種情況通常于每年5月至7月間發生。比如,2014年,穆扎法爾布爾的醫院接收了390名患這種病的兒童,其中122人死亡。 沒有人知道是什么引起了這種
中科院腦功能和腦疾病重點實驗室在中國科大揭牌
4月23日,中國科學院腦功能和腦疾病重點實驗室揭牌儀式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舉行。中國科大副校長朱長飛、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段樹民院士、中國科大施蘊渝院士、實驗室全體成員及相關專家學者出席揭牌儀式。揭牌儀式由中國科大生命學院黨總支書記、副院長滕脈坤教授主持。 首先,朱長飛和段樹民共同為實驗室揭
清華社開放知識庫,助你用知識戰“疫”
致全國高校教師、學生及家長的一封信 各位老師、同學、家長: 大家好!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疫情牽動著全國人民的心。疫情之下,教育領域也受到影響。 1月27日晚,教育部經研究決定,2020年春季學期延期開學。 在這特殊時期,清華大學出版社利用自身優勢,協助各院校圖
中科院建成國內最大機構知識庫群
9月16日,記者從中科院國家科學圖書館蘭州分館獲悉,由該館信息系統部主任祝忠明帶領團隊研發的中科院機構知識庫網格,已累計采集和保存各類科研成果44萬余份。其中,可開放獲取全文的成果達到70%以上,成為國內最大規模機構知識庫群和最有影響機構知識庫網絡。 據了解,從2008年起,中科院國家科學
小氣腦CT掃描的檢查過程及相關疾病
檢查過程 囑患者坐于CT床的一側,按常規進行腰穿。穿刺針進入蛛網膜下腔后,(針心內有CSF滴出),將患者被檢測頭部向上傾斜45度,同時緩慢經腰穿針向蛛網膜下腔注入濾過空氣或氧氣5-6ml,當被檢者眶后,耳后有輕微脹痛時,提示氣體已達小腦橋腦角池。在保持相似的位置下,然后進行定位掃描,可清楚地顯
青年女科學家捕獲誘發腦疾病的“真兇”
當一個人患有嚴重精神神經疾病時,他的大腦里發生了什么?是通過何種機制對機體產生了影響?有感于精神疾病患者的痛苦,第十四屆“中國青年女科學家獎”獲得者、中國醫學科學院基礎醫學研究所研究員許琪所面對的“敵人”,沒有一個可以掉以輕心:精神分裂癥、抑郁癥、癲癇……它們的發病機制成因極其復雜。 為了揭
青年女科學家捕獲誘發腦疾病的“真兇”
當一個人患有嚴重精神神經疾病時,他的大腦里發生了什么?許琪在實驗室工作。 是通過何種機制對機體產生了影響?有感于精神疾病患者的痛苦,第十四屆“中國青年女科學家獎”獲得者、中國醫學科學院基礎醫學研究所研究員許琪所面對的“敵人”,沒有一個可以掉以輕心:精神分裂癥、抑郁癥、癲癇……它們的發病機制成因
關于腦底動脈環閉塞癥的疾病分布介紹
本病在歐美少見,亞洲多發,尤以日本為多,我國次之,韓國、東南亞等地也有報告。在日本每年大約有150~450例新發煙霧病患者,累計煙霧病患者在6000例以上。日本患者發病年齡的高峰在4歲左右的兒童期和30~40歲時的中年期,兒童較為多見,兒童與成人之比為1∶0.4[1,3]。Chiu等報道美國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