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地變暖速度遠高于全球平均成因復雜
近年來,不同科研團隊對于北極放大效應提出諸多不同觀點。例如北極云量和水汽增加導致更多長波輻射反射回海面或冰面;中緯度通過波動和大氣環流向北極輸送更多熱量和水汽;海洋變暖向極地輸送更多熱量,導致海冰融化;極地臭氧的損耗可能推動了北極氣溫的極端升高等。 當前,全球氣候變暖屢屢引起人們的討論。由于人們焚燒石油、煤炭等化石燃料,砍伐森林并將其焚燒等行為,二氧化碳等大量溫室氣體產生,這些溫室氣體對來自太陽輻射的可見光具有高度透過性,對地球發射出來的長波輻射具有高度吸收性,能強烈吸收地面輻射中的紅外線,導致地球溫度上升。 而在全球氣候變暖的大背景下,北極的氣溫增速跟全球其他大部分地區比起來,似乎顯得更加“脫韁”: 近年來,北極地區頻繁出現高溫異常現象。如2018年7月30日,位于北極圈以內250公里的挪威城市巴納克出現了32℃的高溫;2019年7月4日......閱讀全文
北極地區的全球變暖助長了永久凍土上的大火
西伯利亞北極地區在2019年和2020年經歷了異常數量的火災。這引起了科學界的關注,因為北極地區有大面積的永久凍土,這是一層永久凍結的底土,積累了大量的碳。火災會破壞永久凍土層,并導致以溫室氣體的形式釋放碳排放。 一直沒有答案的問題是,2019-2020年火災的這種增加是一種特殊情況,還是一種
《北極藍皮書:北極地區發展報告(2022)》發布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4/3/518756.shtm 《北極藍皮書:北極地區發展報告(2022)》/會議主辦方供圖3月9日,《北極藍皮書:北極地區發展報告(2022)》新書發布會暨“北極研究的過去與未來”研討會在社會科學文獻出版
警惕全球變暖,北極更甚
英國《通訊·地球與環境》雜志11日在線發表的一篇氣候變化論文報告稱,與全球平均值相比,北極變暖速度確實比之前人們認為的更快。極地加速變暖表明該地區對全球變暖的敏感程度高于當前的評估。 北極在全球氣候系統中發揮著重要的調制作用。但過去的報告稱,極地變暖速率平均而言是全球其他地方的2—3倍,是全球地
小狼蛛對抗北極變暖
1.25厘米長的狼蛛可能對北極氣候產生巨大影響。 研究人員報告稱,當溫度升高時,這種好斗且善于伏擊的蛛形綱動物會轉換食譜,吃掉彼此而不是其他昆蟲。這種昆蟲還能抑制釋放溫室氣體的真菌。因此,狼蛛可能間接減少了北極的溫室氣體,并且讓該地區變得更涼爽。 狼蛛是北極數量最多且占主導地位的捕食者之一。
科學家首次研究西伯利亞北極地區湖泊對全球變暖的影響
塔斯社2019年4月23日消息,俄羅斯托木斯克國立大學、瑞典于默奧大學和法國南比利牛斯天文臺的科學家首次對西伯利亞北極地區的湖泊進行全面研究,以確定它們對北極氣候的影響。 在西伯利亞北極地區存在大量熱熔湖,其向大氣中排放大量溫室氣體。世界各國科學家,特別是預測全球氣候變化的學者對這些湖泊非常感
氣候變暖促使北極閃電增多
美國地球物理聯合會的一次虛擬會議上,研究人員報告了一項新發現,指出北極出現閃電的次數是十年前的數倍,而且這一頻率很快就會翻倍。 該研究結果表明,隨著地球變暖,地球氣候可能會發生另一種變化,盡管并非所有研究人員都認為這種趨勢是真實的。 美國華盛頓大學大氣物理學家、該研究的負責人Robert H
全球變暖導致北極河流“生銹”?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4/1/516478.shtm
氣候變暖讓極地荒野受到農業威脅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10/510651.shtm
極地變暖速度遠高于全球平均-成因復雜
近年來,不同科研團隊對于北極放大效應提出諸多不同觀點。例如北極云量和水汽增加導致更多長波輻射反射回海面或冰面;中緯度通過波動和大氣環流向北極輸送更多熱量和水汽;海洋變暖向極地輸送更多熱量,導致海冰融化;極地臭氧的損耗可能推動了北極氣溫的極端升高等。? ? 當前,全球氣候變暖屢屢引起人們的討論。由
北極發現新島嶼-極地爭奪戰可能升級
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11月10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數個世紀以來,人類一直沒有放棄對北極這塊最北端神秘大陸的開發。今年七月,經驗豐富的北極探險家丹尼斯.施密特率領的探險隊在這里發現了一塊小島,有可能改變該海域的競爭格局,可能會引發新一輪爭奪北極地區包括北極點控制權的斗爭。 北極發現新島嶼 ?
北極地區發現已滅絕的巨型駱駝化石
艾斯米爾島巨型駱駝的生活復原圖 北極并非生命的荒漠,加拿大的研究者最近就在北極發現了已滅絕的巨型駱駝的化石證據。他們利用在艾斯米爾島上發現的骨骼碎片中的膠原蛋白遺存鑒別出了350萬年前的駱駝化石,這是迄今為止發現的最北的駱駝。來自加拿大自然博物館的古脊椎動物學家Natalia Rybc
氣候變暖將讓北極綠意盎然
英國自然出版集團旗下的《自然氣候變化》雜志最近刊登一個研究成果――由于全球氣溫上升,北極將在未來數十年內被綠色植被覆蓋。 據英國《每日郵報》3月31日報道,來自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紐約大學和康奈爾大學等機構的科學家根據全球氣溫增長趨勢,建立一套預測未來數十年北極植被變化的新模型。研究發現,
全球變暖對北極的五個影響
科學家們一直認為全球變暖對某些地區的影響將比其他地區更為顯著,而北極正是氣候變化的重點地區之一。近年來,北極海冰的面積不斷創下新低,并給生活在這里的人類和動植物造成了巨大的影響。據趣味科學網報道,加拿大和美國研究人員日前從不同角度對此展開了分析,認為快速變暖可能從五個方面影響
全球變暖-北極鵝開辟新遷徙路線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3/495078.shtm?一直以來,人們認為,全球變暖對在北極繁殖的動物尤其危險。不過,現在科學家提供了一些令人鼓舞的消息:面對傳統遷徙路線上日益明顯的壓力,北極鵝種群能迅速做出調整,形成了新的遷徙路線和繁殖
極寒北極地位“升溫”-礦產資源開發號角已吹響
隨著全球氣候變暖,北極這塊千里冰封、萬里雪飄的極寒之地,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卻日益“升溫”。 近日,中國地質科學院礦產資源研究所礦床環境評價研究室主任趙元藝研究員表示,氣候變暖以后,北極冰蓋融化會使我國氣候變化異常,自然災害增加。但是,氣候變暖是把雙刃劍,北極冰雪融化可能逐步改變北極開發利用的條
中國北極科考二十四載:向北而去,探索極地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10/510072.shtm 9月27日,順利完成北冰洋各項考察任務的“雪龍2”號極地科考破冰船,緩緩靠泊位于長江入海口的中國極地考察國內基地碼頭,標志著中國第13次北冰洋科學考察圓滿結束。我國于1999年
全球變暖,冰島融化,北極竟可以穿短袖!
大家是不是越來越覺得氣溫的極端化,比如冷的程度相比之前更冷,而熱的程度就更不用說,這個夏天大家都感受到了,說命是空調給的都不為過吧。其實,全球氣溫的確在極端化,比如大家正在經歷的高溫,全球用戶也大都在經歷,如果你對這個事情沒有概念,就來感受下當下的北極氣溫吧。據央視新聞報道稱,全球氣候變暖,致使南極
科學家稱21世紀末北極氣候和植被類型將改變
據環境新聞網報道,美國內布拉斯加―林肯大學和韓國的氣候學家們組成的課題組最近發表研究成果稱,到21世紀末期,北極地區的氣候將由極地、副極地氣候變為更溫暖的氣候類型。隨之而來的變化包括這一地區的冰原逐漸消退,讓步給更多具有南部形態的植被,格陵蘭地區冰層進一步融化等。而變化
BP等石油巨頭北極“圈地”-被指或破壞極地環境
紛繁復雜的北極油氣資源爭奪戰再度升溫。 2011年1月,俄羅斯石油公司(Rosneft)與英國石油公司(BP)將聯手開發俄羅斯位于北極大陸油氣區塊的消息引發了各界的關注。 作為戰略聯盟的一部分,Rosneft與BP將簽訂換股協議,BP以5%股份與Rosneft 9.5%
科學家稱北極變暖可能是永久性的
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發布的最新報告稱,今年氣候變化的跡象在整個北極都看得到――空氣變得溫暖,海冰減少,冰河消融――這些很可能意味著這一地區將無法再回到以前的寒冷狀態了。 據路透社報道,這項由美國、加拿大、俄羅斯和丹麥等國科學家合作開展的對北極地區的
北極局部變暖速度達世界其他地方7倍
英國《通訊·地球與環境》雜志11日在線發表的一篇氣候變化論文報告稱,與全球平均值相比,北極變暖速度確實比之前人們認為的更快。極地加速變暖表明該地區對全球變暖的敏感程度高于當前的評估。 北極在全球氣候系統中發揮著重要的調制作用。但過去的報告稱,極地變暖速率平均而言是全球其他地方的2—3倍,是全球
北極年度報告敲響警鐘
2014年,高溫覆蓋北極主要水域。圖片來源:MOLECHASER ??? 根據美國地理學會會議上公開的一則報告,不斷變暖的北極正在對地球高緯度和其他地區產生深遠影響。這種影響包括隨著溫度升高帶來的天氣干擾、降雪減少以及土地綠化。但其中一些最大的變化正發生在逐漸變暖的北極海域,未來北極漁場前途未
報告稱變暖的北極不太可能回到從前
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10月21日公布的評估報告顯示,被稱為“地球冰箱”的北極地區正逐步變暖,并且“不太可能”回到未變暖之前的狀態。 這份報告名為《北極成績單》,參與評估的科學家來自美國、加拿大、俄羅斯等69個國家和地區。 科學家發現了諸多北極地區大范圍變暖的證據。例如格陵蘭島正
DA大氣環流模式可影響海冰平流和融化過程
近日,中科院海洋地質與環境重點實驗室黃海軍研究員同中山大學、自然資源部環境預報中心合作,在北極海冰覆蓋范圍縮小及影響機制方面研究取得新進展。研究成果《海冰平流與融化過程對北冰洋-太平洋扇區海冰減少的貢獻》5月8日在國際冷凍圈雜志The Cryosphere在線發表。 近年來北極地區海冰覆蓋的驚
北極變暖速度是其他地區兩倍
對北極地區進行的一項大規模評估顯示,該地區的變暖速度是地球其他地區的兩倍。同時,氣候變暖正在加速北極冰層融化,進而促使海平面上升。 由90多名科學家撰寫的這份報告記錄了北極地區因氣候變化而正在發生的海量變化——從海冰衰退和冰川融化到生態系統和天氣模式的變化。該評估發現,從2011年到2015年
北極冰川切莫任其因全球變暖而消融
全球變暖,北極冰川消融加速 隨著全球變暖的加劇,北極冰川正以驚人的速度在加速消融。今年夏天,北極冰川覆蓋率已降到了歷史最低點。與此同時,眾多國家的“北極爭奪戰”卻也日益升溫。無視北極冰川危急,各國摩拳擦掌,躍躍欲試,準備開采北極地區原被冰川覆蓋的地下石油和天然氣。 由于試圖在北極
北極氣候變暖極有可能改變生態系統
由于北極氣候變暖,大量永凍土帶融化,流入海洋。自2000年以來,數十名科學家便對大約6.2萬英里(約合10萬公里)――占整個北極海岸線的25%左右――北極海岸線進行研究。新研究發現,北極部分地區的永久凍結帶每年遭侵蝕的程度最多達到100英尺(約合30米)。拉普帖夫海、東西伯利亞和波弗特
氣候變暖致災難后果:中國沿海成“澤國”
都是氣候變暖惹的禍!英國《自然氣候變化》期刊最新報告稱,受全球氣候變暖影響,最晚到2050年,北極圈一直到北極地區,樹木覆蓋率將增長52%。不僅如此,北極冰蓋融化還帶來歐洲、北美地區的極寒天氣以及北極熊的“自相殘殺”。 遠在北極5000公里開外的中國未能“逃脫干系”,除冰川融化產生新航道帶
氣候變暖致災難后果:中國沿海成“澤國”
都是氣候變暖惹的禍!英國《自然氣候變化》期刊最新報告稱,受全球氣候變暖影響,最晚到2050年,北極圈一直到北極地區,樹木覆蓋率將增長52%。不僅如此,北極冰蓋融化還帶來歐洲、北美地區的極寒天氣以及北極熊的“自相殘殺”。 遠在北極5000公里開外的中國未能“逃脫干系”,除冰川融化產生新航道帶來機
北極海冰融化導致歐洲“倒春寒”
英國《衛報》25日報道,氣候學家稱,近期席卷英國和歐洲、北美大部分地區的暴風雪和倒春寒,與北極海冰大面積融化有關。 3月本該是春意盎然的月份,然而冬天卻不愿離開。一場罕見的大雪令英國、法國、美國等北半球國家苦不堪言。由于暴風雪襲擊,大量航班被迫取消,公共交通陷于癱瘓,部分地區電力中斷。氣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