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科學》雜志12月20日公布了本年度10大科學突破(),科學家在難以捉摸的希格斯玻色子亞原子粒子研究領域取得的成果被評為2012年最重要的科學發現。40多年前,科學家假定了希格斯玻色子的存在,它是解釋其他基本粒子(諸如電子和夸克等)如何獲取其質量的關鍵。1.希格斯玻色子 7月4日,科學家宣布找到了希格斯玻色子存在的證據,從而完成了粒子物理標準模型。該模型解釋了粒子如何通過電磁力、弱核力和強核力相互作用以組成宇宙中的物質。然而,在今年之前,科學家無法解釋這些基本粒子如何獲得它們的質量。 《科學》新聞記者艾德里安表示,物理學家假設空間由與電場類似的“希格斯場”所填充。粒子與“希格斯場”相互作用以獲取能量以及質量。“希格斯場”是由分布在真空中的希格斯玻色子組成,物理學家現在將它們從真空中轟出并進入短暫的存在狀態。 但是,觀察到希格斯玻色子可謂來之不易甚或代價不菲。在瑞士日內瓦附近的粒子物理實驗室中,與造價高達5......閱讀全文
開欄的話 《知識分子》今天在《科技日報》“落地”了。饒毅、魯白、謝宇創辦的這個微信公眾號與本報合辦專欄,暢談科學精神、領略科學前沿、欣賞科學文化、促進科學發展。咱們相約每周一! 科學家在中文中是崇高的詞匯,而在英文中是一般詞匯;知識分子在中文中是一般詞匯,在英文中則是崇高詞匯。對于什么是科學知
●功利主義科學觀以工具主義、技術主義為主要特征,自培根以來就大行其道,科學被視為改善人類生活和促進社會發展的重要手段。 ●與科技有關的制度是近代科學發展以來逐步形成的,是近現代科學傳統與科學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不是中國所固有的,制度的移植和建設較之知識和技術的引進復雜和困難
11月17日下午,2019未來科學大獎頒獎典禮在北京中國大飯店舉行。現場,邵峰、王貽芳、陸錦標、王小云4位科學家獲頒2019未來科學大獎。讓中國科學站在世界舞臺中央 2019未來科學大獎頒獎典禮在當天下午如期舉行。未來論壇理事會輪值主席張磊、未來科學大獎科學委員會代表楊培東分別致辭,頒獎典禮正
李醒民:科學的世界主義特征 科學具有國際主義或世界主義的特征或精神氣質。盡管在歷史上的某個時期,在某些國家和地區,在某些科學家身上,不乏國家主義和民族主義的例子,但是總的來說,科學畢竟是國際主義的或世界主義的。這一特征可以說得到學界和社會的公認。薩頓言之鑿鑿:“科學是僅有的一個
農業部網站2011年8月15日消息 根據《農業部重點實驗室發展規劃(2010-2015年)》(農科教發[2010]4號)和《農業部重點實驗室管理辦法》(農科教發[2010]5號),2010年和2011年我部分兩批組織開展了農業部重點實驗室評審工作。經過發布指南、申報、遴選、論證和公示等工作環節,
《科學數據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2018年1月經中央深改組審議通過,近日由國務院辦公廳正式印發。《辦法》旨在進一步加強和規范科學數據管理,保障科學數據安全,提高開放共享水平,更好地為國家科技創新、經濟社會發展和國家安全提供支撐。 這是我國第一次在國家層面出臺科學數據管理辦法。當前,為
《科學數據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2018年1月經中央深改組審議通過,近日由國務院辦公廳正式印發。《辦法》旨在進一步加強和規范科學數據管理,保障科學數據安全,提高開放共享水平,更好地為國家科技創新、經濟社會發展和國家安全提供支撐。 這是我國第一次在國家層面出臺科學數據管理辦法。當前,為
《科學數據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2018年1月經中央深改組審議通過,近日由國務院辦公廳正式印發。《辦法》旨在進一步加強和規范科學數據管理,保障科學數據安全,提高開放共享水平,更好地為國家科技創新、經濟社會發展和國家安全提供支撐。 這是我國第一次在國家層面出臺科學數據管理辦法。當前,為
國務院關于印發積極牽頭組織國際大科學 計劃和大科學工程方案的通知 國發〔2018〕5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 現將《積極牽頭組織國際大科學計劃和大科學工程方案》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國務院 2018年3月14日 (此件公開發布) 積極牽
一、前言 科學是從測量開始的。科學儀器是信息的源頭,是信息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促進國民經濟、科學技術、公共安全、國防建設的發展都有巨大的推動作用,是經濟社會發展支柱性、戰略性的產業。現代科學儀器既是知識創新和技術創新的前提,也是創新研究的主體內容之一和創新成果的重要體現形式。許多學科
一、前言 科學是從測量開始的。科學儀器是信息的源頭,是信息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促進國民經濟、科學技術、公共安全、國防建設的發展都有巨大的推動作用,是經濟社會發展支柱性、戰略性的產業。現代科學儀器既是知識創新和技術創新的前提,也是創
“基礎研究有什么用?”這是大家常常討論的話題。我想,明代徐光啟所說的“無用之用,眾用之基”,法拉第所說的“問基礎研究有什么用就好像問一個初生的嬰兒有什么用”,都是很好的回答。基礎研究的“用”,首先體現在它對經濟社會發展無所不在的作用,在我們現實生活中廣泛使用的半導體、計算機、激光技術等,都是基礎
經李克強總理簽批,國務院日前印發《關于全面加強基礎科學研究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對全面加強基礎科學研究作出部署。 《意見》要求,要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充分發揮科學技術作為第一生產力的作用,充分發揮
《辭海》給科學下的定義是:“關于自然、社會和思想的知識體系。”什么是藝術?到目前為止似乎還沒有一個公認的定義。《辭海》給藝術下的定義是:“通過塑造形象具體地反映社會生活,表現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種社會意識形態。”我對這一定義不太滿意,就上網搜索,發現托爾斯泰在《藝術論》里把藝術定義為“能夠把自己的感
近幾年,“基礎科學”被提得越來越多,不僅國務院發布了《關于全面加強基礎科學研究的若干意見》,華為、阿里、騰訊等知名企業也紛紛加大了對基礎科學研究的投入。 隨著中國載人飛船、月球探測、量子通信等科技成果的逐漸顯現,很多人逐漸認識到加強基礎科學研究對國家發展的重大意義。當然,對基礎科學缺乏了解、認
自美國科學家宣布發現引力波以來,“諾貝爾哥”郭英森的視頻和一篇“下崗工人5年前首提引力波遭無情打壓”為題的文章在微信朋友圈里病毒式的傳播。文章為郭英森的學問大聲叫好,稱應該為嘲諷、忽略郭英森首提“引力波”而向他道歉。 對此,專家們指出,盡管應當從人格上尊重像郭英森一樣的民間科學愛好者,但“民科
世界公眾科學素質促進大會9月17—19日在北京召開。大會聚焦科學素質與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主題,旨在以共商共建共享中深化交流合作,為落實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發揮重要促進作用。習近平主席專門為大會發來賀信,王滬寧同志出席大會并致辭,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發來賀信,眾多專家學
在接觸科學史之初,讀過幾本有趣的書,日本大沼正則的《科學的歷史》、英國W.C.丹皮爾的《科學史——及其與宗教、哲學的關系》、美國雅·布倫諾斯基的《科學進化史》。毋庸置疑三本書都是科學史領域的傾心之作,前兩本書都是在縱觀歷史學,社會學,人類學,宗教學等學科的基礎上,對科學的發展歷程做了一番梳理,并
青島集聚了堪稱“國字號”的海洋科技力量,在全國獨樹一幟,在世界上也為數不多。如何發揮這支海洋科技“國家隊”的作用,對進一步提高我國海洋科技自主創新能力和國際競爭力、實現海洋大國到海洋強國的新跨越,意義重大而深遠。 黨的十八大明確提出“建設海洋強國”;中央政治局第八次集體學習中,習近平總書記號召
劃界問題是一個值得研究的學術問題,劃界的實際意義即劃界在科學研究活動和社會建制中的實踐意義是不可低估的。 科學劃界或科學分界是科學論中的一個重要理論問題。劃界(demarcation)一詞在英語中的含義是“劃界、分界、定界、劃分、區分、界限或界線”之意。所謂科學劃界,指的是在科學與其他知識
4月14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發布了2項重大研究計劃和1項重大項目2020年度項目指南。 其中,2項重大研究計劃為“特提斯地球動力系統”和“西太平洋地球系統多圈層相互作用”,1項重大項目為“焦慮障礙發病機制及臨床轉化研究”。 全文如下:特提斯地球動力系統重大研究計劃2020年度項目指南
2011年度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科技興檢獎”評審工作已經結束,共評審出擬獲獎項目248項,現予以公示。自公示之日起一個月內為公示期。任何單位和個人對本公告公示的項目有異議,均可在公示期內,以書面形式向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科技司提出。 2011年度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科技興檢
科學期刊隨著近代科學的發展而來,目前科學史學家通常認為1665年英國《皇家學會哲學匯刊》創刊,標志著科學期刊的正式誕生。 此時,近代科學史上最古老、最有影響力的學會之一——英國皇家學會,不過才成立5年的時間。1666年,英國科學家波義耳等在《皇家學會哲學匯刊》上發表了關于輸血的論文,
2010年8月的一天,北京中關村,在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的院長辦公室里,郭雷院士站在朝南的窗戶前,指著遠處對《科學時報》記者說: “在中國科學院的基礎園區內,距這幢大樓的南面大約500米處,有一幢正在建造的大樓,那將是新成立的國家數學與交叉科學中心所
目前,在科學知識和科學過程的理解方面,美國人仍有很大的差異。 皮尤研究中心近日發布的一項新調查顯示,美國人的科學知識水平因教育、種族和性別而異。 許多美國人能回答一些有關科學概念的問題——例如,大多數人都能正確回答有關抗生素濫用或“潛伏期”定義的問題。但是,很少有人能認識到科學假設該如何陳述
宋代與清代是中國前近代學術發展的兩個重要階段,在諸多領域達到了中國學術發展的高峰,對中國近代以來的學術發展產生了廣泛和重大的影響。胡適以近現代科學方法論和史學觀為依據對宋學和清學分別作了研究和評判,著力發掘其中的科學精神和方法論意義,以之作為中國學術現代轉型的傳統資源,體現了工具理性的價值觀,
近日,我國首次在國家層面出臺《科學數據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大力推進科學數據資源的開放共享,特別是國家科技計劃項目產生的數據,要求進行強制性匯交,否則項目不予驗收。 科學數據為什么要強制上交?科研工作者以后如何上交科學數據?記者采訪了科技部相關負責人和有關專家。 強制上交科學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林業和草原主管部門、林學會,內蒙古、吉林、龍江、大興安嶺森工(林業)集團公司,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林業和草原主管部門,中國林學會各分會、專業委員會,各有關單位: 近年來,全國林業和草原系統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認真貫徹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積極推動林業現
李大光,國際科學素養促進中心中國研究中心主任、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教授 不久前發布的中國第八次公民科學素養調查顯示,到2010年,全國公民具備基本科學素養的比例為3.27%,這顯示中國人整體科學素養偏低,在與2001年的歐盟15國、美日等國比較時發現,中國人對科學知識的了解排
●對于當前社會出現的浮躁現象、轉型期不可避免的負面影響,解決問題最有效的武器、工具、方法恐怕就是科學思想和科學精神。 ●我們亟須借鑒科技發達國家創新文化建設的成功經驗,發掘我國傳統文化中有利于創新的文化資源,凝練并弘揚具有中國特色、符合科技發展內在規律的創新價值觀念。 ●在全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