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專家稱普通口罩難防灰霾佩戴N95要培訓
隨著北方天氣持續污染,市民紛紛搶購口罩佩戴防灰霾。但醫學專家表示,普通口罩難防灰霾,需要專用口罩才有效。 廣醫一院急診、門診科主任梁子敬表示,如果是市面藥店賣的一次性紙質口罩、活性炭口罩很難抵擋灰霾的“進攻”,要預防PM2.5,應用醫院隔離病房、防病毒的N95口罩才有效,因為其用特殊高密度材料制成,不過市面一般不售。 據悉,佩戴N95這種專業防護型口罩是要經過培訓的,否則容易造成呼吸困難,因缺氧而導致頭暈。建議可嘗試戴一下KN90口罩,如果能夠適應,不影響行動,那么更推薦使用。 對兒童、老年人、患有呼吸系統疾病和心血管疾病的人等特殊人群來說,一定要謹慎佩戴,同時佩戴時間也不宜過長。 ......閱讀全文
霧霾天,口罩怎么選?
普通、滅菌、棉布、活性炭,再加上這些天在網上商城熱銷的N95、N99型口罩……霧霾天氣中,到底應該選擇什么樣的口罩呢? 北京朝陽醫院呼吸科副主任醫師曹志新認為,從專業角度來講,N95/N99最有效的是防控烈性呼吸道傳染病的傳播,比如說SARS或者流感,因為口罩的過濾效率越高,造成的呼
防霧霾口罩效果實測
口罩有科學依據嗎?我把這個問題分成三個更小的問題: 1、口罩能捕捉那些特別小的顆粒嗎? 有一位叫Jeremy Langrish的科學家發表了科學研究,為了模仿街邊的空氣污染,他用了柴油發動機,然后讓它的排氣穿過不同的口罩。我做了一個非常非常專業的解釋圖: 最后用了一個檢測儀看看出來的空氣有
醫用口罩不能完全防霧霾
霧霾天不時來襲,N95型等醫用口罩備受追捧,這些口罩真能防霾嗎?在國家食品藥品監管總局26日舉辦的醫療器械檢驗機構開放日活動上,北京市醫療器械檢驗所高級工程師岳衛華提醒,N95型等醫用防護等級的口罩,通常在醫護環境中使用,能有效地降低空氣中的粉塵、微生物等非油性顆粒物的吸入,但并不能完
專家解答:戴口罩是否真能防霧霾
回放: 自11月27日起,北京地區遭遇持續重霾天氣,空氣重污染升級為今年首個橙色預警。大街上行色匆匆的人群紛紛開始戴上口罩。然而,戴口罩畢竟有很多不便,尤其是冬天戴眼鏡的人時常被呼出的水霧困擾。 疑問: 人們通常的習慣是在室外行走時戴上口罩,到了室內摘下口罩。那么,這樣的口罩佩戴方式能否
科普:霧霾來襲-口罩作用各不同
棉布材質口罩 具備足夠層數的棉布口罩能過濾相當一部分粉塵和細菌。這種纖維口罩的原理是機械阻擋,通過一層一層的機械阻擋,可以把大的顆粒阻擋在外。 醫用外科口罩 這種一次性醫用口罩為無紡布材質,分為三層,外層具有防飛沫設計,中層過濾,內層吸濕。這種口罩以抗菌為主。 活性炭口罩 在口罩上增
醫學專家稱普通口罩難防灰霾-佩戴N95要培訓
隨著北方天氣持續污染,市民紛紛搶購口罩佩戴防灰霾。但醫學專家表示,普通口罩難防灰霾,需要專用口罩才有效。 廣醫一院急診、門診科主任梁子敬表示,如果是市面藥店賣的一次性紙質口罩、活性炭口罩很難抵擋灰霾的“進攻”,要預防PM2.5,應用醫院隔離病房、防病毒的N95口罩才有效,因為其用特殊
十面“霾”伏普通口罩沒效果-口罩選擇佩戴都有門道
全國多地發生霧霾,口罩也瞬時熱銷,口罩的保護能力到底有多大?到底什么樣的口罩能有效防止PM2.5?請關注—— 近來全國多地霧霾天持續,口罩也瞬時熱銷,不僅小寵物被細心的“家長”戴上口罩,就連北大校園內的人物雕塑也被人們戴上了口罩。但是口罩的保護能力到底有多大?到底什么樣的口罩能有效防
霧霾天氣清淡飲食-部分口罩兒童不宜
昨日,我市遭遇最近一個月以來第3次重度污染。環境監測數據顯示,從昨天上午一直到下午2時許,主城空氣質量指數(AQI)一直在200以上,達到重度污染,首要污染物為PM2.5。 監測數據顯示,昨天上午10時,主城空氣質量指數為201,空氣質量類別為重度污染。之后空氣污染程度繼續加重,下午1
多品牌“防霧霾”口罩涉嫌虛假宣傳被調查
北京市工商部門近日執法發現,多個品牌“防霧霾”口罩涉嫌虛假宣傳,“防霧霾”“防PM2.5”“100%安全”等宣傳用語夸大了口罩的實際功效。目前相關部門已對幾家涉事企業立案調查。 北京市海淀工商分局北太平莊工商所在轄區內藥房檢查發現,多品牌口罩上都印制“PM2.5”等字樣。工作人員說,國家還沒有
霧霾嚴重躲在家-天氣晴好請出門
昨日,在市科協舉辦的“學會專家談科技促民生”活動上,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王庚辰說,霧霾嚴重時,最好的辦法就是“躲”在家里不出門。 提起霧霾,王庚辰說,其實這種叫法不太準確,“準確的應該是霧和霾分開。能見度在10公里以下,是霧霾天的指標,但如果相對濕度在90%以上
普通口罩打個結秒變N95!
普通戴法只能降低84.3%的傳染性氣溶膠,打過結的可以降低95.9%,相當于N95~
鐘南山:霧霾更多的是人禍而不是天災
從年初到年末,霧霾由北而南,持續不斷,愈演愈烈。其實早在年初的全國人大代表會議上,中國工程院院士鐘南山的一份議案就是呼吁治理大氣污染,抗擊霧霾。 今年正值非典十周年,公眾對那場疾病的災難仍心有余悸。而對這次的霧霾事件,本報記者昨晚連線鐘南山院士時,鐘南山說,霧霾更多的是人禍而不是天災,他警
4種常用口罩阻隔效果PK-霧霾再來我們該怎么辦?
2015年12月2日,在經歷了連續6天的嚴重霧霾后,北京終于在今晨見到了久違的陽光。雖然很多網友都調侃前幾天是“人間仙境”、“寂靜嶺”、“沒點想象力都找不到路”,但我們的心情依然很沉重。霧霾能嚴重到如此地步,如果它再來,我們該怎么辦? 下面,先讓我們來看看12月1日北京的“壯觀”景象吧! 朝
PM2.5口罩被指噱頭大過實效-我國尚無相關國標
中新網11月19日電 綜合報道,隨著我國霧霾天氣的常態化,空氣凈化器、PM2.5防護口罩等“抗霾神器”銷售火爆,而由于空氣凈化器價格較為昂貴,又不便隨身攜帶,PM2.5防護口罩便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對抗霧霾天的主要“武器”。 近日,有專家對媒體表示,市面上出售的‘PM2.5口罩’大
PM2.5口罩被指噱頭大過實效-我國尚無相關國標
隨著我國霧霾天氣的常態化,空氣凈化器、PM2.5防護口罩等“抗霾神器”銷售火爆,而由于空氣凈化器價格較為昂貴,又不便隨身攜帶,PM2.5防護口罩便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對抗霧霾天的主要“武器”。 近日,有專家對媒體表示,市面上出售的‘PM2.5口罩’大部分噱頭大過實效。而上海市消
N95等口罩能有效阻擋PM2.5-呼吸疾病者須慎戴
2011年12月24日央視《真相調查》播出《口罩對付“PM2.5”——真的有用嗎?》,以下是節目實錄: 【摘要】 近日,我國多地持續的大霧天氣使得“PM2.5”這一陌生的專業術語,成了2011年歲末中國民眾口中的熱詞。為此,不少城市的市民開始對口罩顯示出了極大的熱情,外出時都戴上了口
濟南PM2.5多來自燃煤和揚塵-防霧霾最好戴口罩
10月30日,在濟南市大明湖風景區,游人欣賞霧中明湖美景。當日上午9點,濟南市空氣質量指數為172,屬于重度污染。 究竟 PM2.5來源于哪些行業,各占多大比例?從PM10到PM2.5,從黃標車到國一、國二的老舊機動車,從采暖大煤爐到清潔的燃氣鍋爐……濟南的空氣質量正隨著一個個環保
首個民用防護口罩國家標準為推薦性標準難落地
市場難覓新國標口罩蹤影圖為北京市民戴口罩出行。中國日報圖片網供圖 ◆本報記者李軍 從本月起,我國首個民用防護口罩國家標準——GB/T 32610-2016《日常防護型口罩技術規范》(以下簡稱新國標)正式實施。人們寄予厚望的新國標,實施情況如何?記者就此進行了調查采訪。 新國標推廣效果不佳
不同口罩對應的測試項目和分類
一場病疫,讓全國的N95口罩幾乎脫銷。盡管有很多理性的聲音告訴大家,我們日常所用普通口罩其實也可以擋住大部分病毒,只要勤消毒,勤洗手。但是依然不能減少大家對N95口罩購買的熱情。就像霧霾遍布全國時,大家對pm2.5口罩的熱衷一樣。隨著疫情的擴散,N95口罩也成為人民生活外出的必備物品之一。可以預測市
-衛生部原副部長稱霧霾天不戴口罩:因為無效
在醫藥衛生界全國政協委員中,衛生部原副部長黃潔夫一直都是眾多媒體關注的焦點人物之一。他被很多人評價為“敢說真話”。 在全國兩會期間,黃潔夫接受了包括《第一財經日報》在內的媒體采訪。 記者:你如何看待北京霧霾? 黃潔夫:霧霾是經濟發展這么多年的代價。我們要共同承受、
防霾“神器”偏方多-還是口罩最靠譜
借著這次持續時間較長的霧霾,很多“防霾神器”和“偏方”在網上廣為流傳,直看得人眼花繚亂。這些“防霾神器”到底靠不靠譜?昨天,本報請專家一一點評。 柚子皮變面具 點評:沒作用反而會呼吸不暢 日常生活中,人們習慣用煮過的茶葉、橘子皮去異味,近日在網上,制作防霧霾面具,柚子皮派上大用
防PM2.5口罩標準有望明年出臺
市場上各式各樣的口罩讓消費者挑花眼,口罩熱銷的同時也令業內外聚焦口罩標準問題。據悉,中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協會已經完成民用口罩標準提案初稿,將上報國家標準委員會,力爭改善防霾口罩市場魚龍混雜的局面。 據了解,目前,我國民用口罩領域尚未出臺國家標準,對“防霧霾”口罩更無標準定論。市面上的
從科學的角度了解霧霾、解析霧霾
生活在北方城市的人們近三年普遍感受到,霧霾的發生頻率在不斷增加,特別是2013年和2014年, 霧霾發生的次數之頻繁,持續時間之長,污染程度之重都創下了記錄,2013年1月北京發生了 PM2.5污染歷史峰值,2014年1月發生了有記錄以來持續時間最長的污染期,即便是在理論上不會出現霧霾的春夏兩季
如何預防新型冠狀病毒?這篇文章全都說清楚了
今天,你的朋友圈可能被“武漢肺炎”的消息刷屏了。隨著確診病例數字的攀升,每個人都在關心:我該如何預防? 在眾多防范措施中,特別重要的一條就是「戴口罩」。 據悉,北京不少醫院已經對發熱患者啟動篩查,向患者發放口罩。專家建議,就醫患者應佩戴口罩作為常規防護措施。 20日下午2點左右,《生命時報
什么是PM2.5?該如何應對?
百姓常有這樣的感受:明明天空是灰蒙蒙的,但環保監測數據卻顯示空氣質量優良。環保部有關專家認為,出現這樣矛盾的情況,問題在于我國空氣質量的評價標準不完整,缺乏對灰霾天氣的評估。針對這一問題,環保部近日表示,將盡快修改完善《環境空氣質量標準》。 具體到空氣質量標準
新技術讓N95口罩生產提質增效
“N95口罩的關鍵技術在于其致密、能有效隔離病毒的的濾芯層。用1噸我們研制的材料,可以為20萬只N95口罩提供濾芯層,或者是80萬只同樣可用于防疫的普通醫用口罩。而且,我們的技術可以讓口罩的濾芯層更為致密,無毒低阻、舒適性佳、防護效果更好。”參與開發技術的南京工業大學博士李晴說。 李晴所屬的南
部分防霧霾口罩質量罩不住-三無產品大行其道
圖案多樣外觀花哨 三無產品大行其道 部分防霧霾口罩質量“罩不住”。 近日來,北方和中東部地區出現持續性、大面積霧霾天氣,引發了口罩的搶購熱潮。據淘寶+天貓[微博]的數據顯示,1月11日~12日,北京地區共有3828個人購買了6920筆口罩。從其所購口罩的主要功能上來看,主要以
沈陽PM2.5局地超1400-霧霾天到底怎么辦
近日,北方多個城市由于開始供暖,空氣質量達到重度污染以上,沈陽全市PM2.5均值一度達到1155微克/立方米,局地突破1400微克/立方米。霧霾天到底怎么辦?看看專家們支的招! 東北多個城市霧霾籠罩 東北的這場空氣重污染始于本月7日,北方供暖開始約一周后。當天,遼寧省除丹東、朝陽、葫蘆島外,
綠植對減少PM2.5不明顯-口罩有用并非人人適合
PM2.5,正和天氣一樣,成為大家每天的關注話題之一。 關于PM2.5的很多問題,我們都想知道答案。 PM2.5有哪些常識和誤區?百科全問首期聚話題給大家權威解答。答案來自環保部科技標準司和中國環境科學學會日前聯合發布了公眾防護PM2.5科普宣傳冊。 ●什么樣的口罩防PM2
多措并舉補缺口-口罩產能恢復60%
工業和信息化部2月2日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口罩、醫用防護服、護目鏡等社會關注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重點醫療物資保障問題。 據統計,截至2月1日24時,國內生產企業累計向湖北發貨醫用防護服13.6萬件,N95醫用防護口罩13.4萬只,護目鏡包括醫用隔離面罩18.8萬個。 我國是世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