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來,我國腸道類傳染病報告下降近七成
“從2012到2021年,我國傳染病防控能力不斷提升。”國家衛生健康委疾控局一級巡視員、副局長雷正龍介紹,在監測能力不斷加強的情況下,2021年27種甲乙類法定傳染病總報告數相比2012年下降了19.3%,如2021年腸道傳染病報告的發病率為7.42/10萬,較2012年下降67.9%。6月17日,國家衛健委召開“一切為了人民健康——我們這十年”系列新聞發布會,介紹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重大疾病防控工作的進展與成效。十年中,全國傳染病網絡直報系統從診斷到報告的時間間隔縮減到4小時;十年中,我國成功研制全球首個艾滋病長效治療藥品和首個艾滋病尿液自我檢測試劑;十年中,我國艾滋病持續控制在低流行的水平、世衛組織認證我國已消除瘧疾……自主研發新藥讓治愈成為可能“隨著抗乙肝病毒和抗丙肝病毒治療藥物研發取得重大進展、新的有效治療藥物出現,丙肝已經成為可以治愈的病毒性疾病。”中華預防醫學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馮子健表示,乙肝抗病毒治療效果也得到顯著......閱讀全文
腸道傳染病問答
? 一、什么是腸道傳染病???? 凡通過糞—口傳播的疾病都叫腸道傳染疾病。??? 二、腸道傳染疾病包括哪些疾病???? 腸道傳染疾病主要有霍亂、傷寒、痢疾、感染性腹瀉及甲型肝炎等疾病。這些疾病都是國家法律規定管理的疾病,而霍亂又是規定實施強制管理的甲類傳染病。??? 三、腸道傳染病的傳播途徑有哪些?
高溫來襲謹防腸道傳染病
近日,記者從我市幾家醫院了解到,自入夏以來,醫院的腸道門診量明顯上升。氣溫升高,腸道傳染病病原菌生長繁殖活躍,腸道傳染病發病逐步進入流行高峰。針對這一情況,張店區衛生局衛生監督所提醒,腸道傳染病患者以兒童、中青年居多,大多有在外就餐經歷,多是由于不潔飲食引起,建議廣大市民加強個人防護,把住“病
十年來,我國腸道類傳染病報告下降近七成
“從2012到2021年,我國傳染病防控能力不斷提升。”國家衛生健康委疾控局一級巡視員、副局長雷正龍介紹,在監測能力不斷加強的情況下,2021年27種甲乙類法定傳染病總報告數相比2012年下降了19.3%,如2021年腸道傳染病報告的發病率為7.42/10萬,較2012年下降67.9%。6月17日,
關于腸道傳染病的基本介紹
腸道是指大腸和小腸,是人體消化道的一部分。我們日常的飲用水及食物,如果被病原體所污染,那么這些被污染的水和食物,經過口腔進入腸道,這些病原體在腸道內繁殖且散發毒素,破壞腸粘膜組織,引起腸道功能紊亂和損害,嚴重影響身體健康,人體一旦被傳染,患者由糞便中排出病原體,病原體將再次污染他人,這樣的傳染病
關于腸道傳染病的病癥介紹
是由霍亂弧菌所致的烈性腸道傳染病,發病急、傳播快、危害很大,多見于夏、秋季。傳播范圍以發展中國家尤為嚴重。臨床以吐瀉大量米湯樣排泄物、嚴重失水、肌肉痙攣及尿閉為特征,多因休克、尿毒癥及酸中毒死亡。 傷寒 是由傷寒桿菌引起的。患者開始感覺疲倦、無力,不思飲食,常有肚脹,腹瀉或便秘等癥狀,接著就
夏季腸道傳染病高發-應嚴防“病從口入”
夏季氣溫逐漸升高,易引起多種腸道傳染性疾病高發。專家建議,公眾應掌握相關傳染病防治知識、提高衛生保健意識,養成健康的行為和生活方式,嚴防“病從口入”。 記者從貴陽市衛生部門了解到,甲肝、傷寒、痢疾等腸道傳染病主要通過污染水、食物、日常生活接觸和蒼蠅傳播。夏季天氣炎熱,蒼蠅、
腸道疾病研究中新型工具——腸道類器官技術
自2009年Hans Clevers團隊首次利用小鼠LGR5+小腸干細胞在體外培養出小腸類器官以來,腸道類器官模型被廣泛應用于腸道相關疾病研究領域。與傳統實驗模型(細胞系2D培養及動物模型)相比,腸道類器官具有多種優勢。體外構建的腸道類器官模型包含所有類型的腸上皮細胞,并具有水、離子吸收和轉
關于腸道傳染病的預防措施介紹
夏季,由于氣溫高、濕度大,特別利于病菌的繁殖,食物易受污染,再加上夏季人體消耗大,免疫力也相對較弱,因此,夏季是細菌性腸道傳染病的高發季節。腸道傳染病發病突然,癥狀嚴重,傳染性很強,給人們的健康和生活造成很大的威脅。因此,把好病從口入關,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努力做好預防工作是關鍵。 1、 積極
丙類傳染病的主要特征
有病原體 每種傳染病都有其特異的病原體,包括病毒、立克茨體、細菌、真菌、螺旋體、原蟲等。 有傳染性 病原體從宿主排出體外,通過一定方式,到達新的易感染者體內,呈現出一定傳染性,其傳染強度與病原體種類、數量、毒力、易感者的免疫狀態等有關。 有流行性、地方性、季節性 1.流行性按傳染病流行
越南計劃將新冠劃為B類傳染病,下調傳染病等級
(抗擊新冠肺炎)世衛吁對疫情繼續保持警惕 越南計劃將新冠劃為B類傳染病綜合消息:世衛組織網站最新數據顯示,截至歐洲中部時間17日16時14分(北京時間23時14分),全球確診病例較前一日增加2096519例,達到462758117例;死亡病例增加6243例,達到6056725例。世界衛生組織16日表
衛生部通報夏季常見腸道傳染病防控工作
當前,我國已進入盛夏時節,腸道傳染病進入高發期。衛生部門已在手足口病、腹瀉和腸出血性大腸桿菌感染等疾病防控方面做出部署,防控工作取得一定進展。 一、手足口病 自今年4月份以來,全國手足口病報告病例數、重癥病例數和死亡數開始上升,截至6月19日,今年全國共報告手足口病病例576304例
地震后救災應重防病-最易出現腸道傳染病
5·12汶川地震發生后,救助工作緊張進行,隨之可能出現的一些傳染疾病危害也讓人擔憂。國家相關部門已發出指示,要嚴防傳染疾病的發生。廣東省傳染病學會的專家們對此表示,地震過后容易導致傳染病的發生,受災和救援群眾必須了解衛生防疫知識,防止疾病爆發,而希望第一時間幫助他們的愛心群眾和企業最好不要自行購買藥
胃腸道類癌綜合征的病理
基礎病理 90%以上的類癌瘤發生于胃腸道,主要見于闌尾、末端回腸和直腸,少數發生于結腸、胃、十二指腸、Mckel憩室以及膽道、胰管、性腺、肺和支氣管等。不同種族的人群,類癌的好發部位可能有差別。 典型胃腸道癌 典型的胃腸道類癌,瘤常為細小的黃色或灰色粘膜下結節樣腫塊,單發或多發,粘膜表面多
利用多能干細胞制備人腸道類器官
2014年10月19日,在《Nature Medicine》發表的一項研究中,美國辛辛那提兒童醫院醫學中心的科學家報道稱,通過進一步的轉化研究,他們的研究結果最終可帶來生物工程的個性化人腸道組織,用于治療胃腸疾病。 辛辛那提兒童醫院腸道康復計劃的外科主任、本研究首席研究員Michael Hel
阿片類物質可緩解炎癥性腸道疾病
東京理科大學與筑波大學組成的研究團隊,結合δ阿片類選擇性激動劑和小鼠實驗系統進行分析發現,阿片類物質可能會控制免疫細胞的炎癥反應,緩解炎癥性腸道疾病。 研究團隊利用炎癥性腸病(IBD)的動物模型——葡聚糖硫酸鈉誘導性結腸炎小鼠,調查了δ阿片類選擇性激動劑(KNT-127)對結腸炎的影響。結果顯
胃腸道類癌綜合征的鑒別診斷
基礎診斷 類癌瘤缺乏特殊征象,診斷頗為困難。臨床上往往被忽略或誤診為闌尾炎、克隆病、腸癌等疾病。當類癌瘤出現類癌綜合征時,診斷較易。典型者表現為皮膚潮紅、腹瀉、腹痛、哮喘、右心瓣膜病變和肝腫大等。 類癌的原發部位以及有否轉移,需要根據病情選擇以下檢查:①消化道內鏡檢查及活檢;②支氣管鏡檢查可
培育人類腸道類器官的新方法問世
圖說:人類腸道類器官的培養過程。 圖片來源:Junichi Takahashi在科幻電影中,總能看見科學家在實驗室培育人體器官的場景。目前,日本科學家開發出一種新方法,使高效培育人類腸道類器官成為現實。 在一項近日發表于《細胞報告方法》的研究中,東京醫科齒科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應用一些專門的實驗技術
海南大學發生急性腸道傳染病疫情-7人確診為霍亂
記者11月1日從海南省衛生廳獲悉,10月31日,海南大學發生急性腸道傳染病疫情。 經市區兩級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調查,從10月29日開始,海南大學部分學院有少數學生發生腹瀉。截止到11月1日12時,共發現有腹瀉癥狀者30人,其中22例癥狀較輕的病人隔離在海大醫院并進行采樣和預防性服藥,8例病人在市醫院
胃腸道類癌綜合征的并發癥
胃腸道類癌綜合征的病愈后取決于原發腫瘤的部位、轉移的范圍和程度、以及手術治療的效果。一般認為類癌瘤生長緩慢,即使病情偏晚,亦應盡量切除,療效仍然較好。闌尾和直腸類癌瘤 ,常無轉移,易于切除根治,預后最佳。
衛生部辦公廳關于加強腸道傳染病防控工作的通知
衛辦疾控發〔2012〕132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衛生廳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衛生局: 今年以來,我國腸道傳染病疫情形勢總體平穩,但近期多個省份相繼發生霍亂和感染性腹瀉等暴發疫情。為進一步做好腸道傳染病防控工作,切實保護人民群眾身體健康,現就有關工作通知如下: 一、各級衛生行政
胃腸道類癌綜合征的病理及診斷鑒別
病理 基礎病理 90%以上的類癌瘤發生于胃腸道,主要見于闌尾、末端回腸和直腸,少數發生于結腸、胃、十二指腸、Mckel憩室以及膽道、胰管、性腺、肺和支氣管等。不同種族的人群,類癌的好發部位可能有差別。 典型胃腸道癌 典型的胃腸道類癌,瘤常為細小的黃色或灰色粘膜下結節樣腫塊,單發或多發,粘
如何區分傳染病爆發和傳染病流行
雖然人們不區分爆發和流行一類的術語,但只有理解每個術語背后明確的意義才能更加清晰。一次爆發可以演變為一次流行甚至最終成為一次大流行,但那并不意味著我們可以混用這些詞匯。 自2014年2月以來,西非已有超過8000名患者死于埃博拉疫情,并且它已經傳播到最初受到感染的三個國家以外的地方。所以,這算
如何區分傳染病爆發和傳染病流行?
自2014年2月以來,西非已有超過8000名患者死于埃博拉疫情,并且它已經傳播到最初受到感染的三個國家以外的地方。所以,這算是一次傳染病流行,是嗎?抑或是一次傳染病爆發? 那么H1N1呢?2009年的那次大流行感染了世界各地的人。2003年的SARS流行也是如此。流行和大流行的區別是什么呢?像
檢驗檢疫部門檢出首例新發傳染病腸道病毒D68型感染病例
12月18日,經深圳國際旅行衛生保健中心檢測和深圳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復檢確認,深圳檢驗檢疫局從深圳文錦渡口岸采樣送檢的3名跨境學童咽拭子樣本中檢出新發傳染病腸道病毒D68型感染。這是全國口岸首次檢出此型病毒。3名學童均于近日自文錦渡口岸入境,入境時有發熱、咳嗽等癥狀。12月23日,在學童中又檢出
陜西:7月份丙類傳染病報告發病數手足口病居首
陜西省衛生廳8月9日公布了7月份陜西省法定報告傳染病疫情。7月1日零時至31日24時,全省共報告法定傳染病21135例,死亡25例。其中,丙類傳染病報告發病數手足口病居首。 其中,甲類傳染病無發病、死亡病例報告。乙類傳染病中除傳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質炎、人禽流感、狂犬病、登革熱、炭
胃腸道疾病研究重大突破-具有免疫系統的類器官創建
美國辛辛那提兒童醫院研究人員報告稱,經過數年探索,他們在建立更好胃腸道疾病研究模型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成功開發出一種復雜的下一代腸道類器官,其中包含功能性免疫系統的關鍵要素。這是第一個包含功能性免疫系統的體內類器官。研究結果近日發表在《自然·生物技術》上。研究人員稱,該類器官支持遷移的免疫組織而不是
胃腸道疾病重大突破:具有免疫系統的類器官創建
美國辛辛那提兒童醫院研究人員報告稱,經過數年探索,他們在建立更好胃腸道疾病研究模型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成功開發出一種復雜的下一代腸道類器官,其中包含功能性免疫系統的關鍵要素。這是第一個包含功能性免疫系統的體內類器官。研究結果近日發表在《自然·生物技術》上。研究人員稱,該類器官支持遷移的免疫組織而不是
輸血相關傳染病
?一、可經輸血傳播的病原體??? ·病毒??? ·細菌??? ·原蟲:瘧原蟲??? ·螺旋體:梅毒螺旋體??? 二、可經輸血傳播的病毒:??? ·HIV:世界范圍內經輸血和血制品感染HIV的占感染者總數的5%~10%。我國近年來每年感染者檢出數以20%~30%的速度增加,估計實際感染者已超過60萬,
臺灣疾管部門將H7N9列為第五類法定傳染病
防范H7N9疫情,臺灣機場加強監控??????? 中國臺灣網4月3日消息 據臺灣媒體報道,臺當局“疾管局長”張峰義說,“衛生署”今公告將H7N9列第五類法定傳染病,公告后,來自大陸爆發疫情地區民眾,若有高燒等癥狀,將強制送到22家應變醫院隔離篩檢。另外,“疾病管制局”也已成立疫情應變小
腸道中
結直腸腫瘤中充斥著大量的白細胞,但這些細胞是有助于還是阻礙了癌癥的發展,人們對此爭論不休。雖然一些研究表明,白細胞可以有效地抑制腫瘤生長并對抗結直腸癌,但同樣令人信服的證據表明,白細胞是惡性腫瘤的同謀——增強腫瘤并幫助其擴散。現在,新的研究澄清了這些腸道白細胞,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