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科學傳播專業職稱評審開始申報啦
記者從北京市科協獲悉,2022年圖書資料系列科學傳播專業職稱評審申報工作于8月11日正式開始。 根據北京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關于開展2022年度北京市職稱評價工作的通知》(京人社事業字〔2022〕97號)要求,與本市所屬國有企事業單位、非公有制經濟組織、社會組織等機構建立人事勞動關系(含港澳臺地區人才、持有外國人來華工作許可證的外籍人才),以讓公眾易于理解、接受和參與的方式,向大眾普及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知識、推廣科學技術的應用、倡導科學方法、傳播科學思想、弘揚科學精神的專業技術人才,均可申報本職稱。 申報人可登陸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政府網站(http://rsj.beijing.gov.cn/)“個人辦事”欄目“職稱評審”模塊“專業技術人員職稱管理系統”進行網上申報。 申報人提交職稱申報信息后,相關內容將被提交到社保所在單位。單位需在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政府網站(http://rsj.beijing.gov......閱讀全文
評論:高校職稱評審急需打破“論資排輩”
日前,四川農業大學31歲的80后李明洲,從副教授連升三級,一躍成為了二級教授,這在四川省內高校中十分罕見。能獲得這樣的殊榮,緣于他對豬肉的研究,為人類肥胖的研究作出了突出貢獻。(5月27日四川新聞網) 剛過而立之年即破格越級評為二級教授,應該說是對現行高校教授職稱評定“論資排輩”體制的飛躍
給高校職稱評審權套上“緊箍咒”
? 從教育部獲悉,教育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近期出臺《高校教師職稱評審監管暫行辦法》(以下簡稱《暫行辦法》),列出了高校職稱評審的責任清單和管理服務清單。 教育部有關負責人介紹,國務院今年先后決定取消對高校副教授、教授評審權的審批,也明確要求相關部門制定完善事中事后監管辦法。 監管方式上,《暫
海外經歷-職稱評審“硬杠杠”?
評職稱關鍵還是看學術上的能力和水平。回到這一點,教師們自然而然會去加強國際交流,因為通過國際交流的途徑才可能走在學科的最前沿。 年末,各高校又迎來緊張而繁忙的職稱評審。日前,《中國科學報》重點關注了教師職稱評審下放高校的相關話題,其中“高校評職稱須海外訪學經歷”這一要求在科學網上引來了網友熱
高校職稱評審如何“破”與“立”?
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下發《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要求扭轉不科學的教育評價導向,特別是有關教師評價的相關改革,這在社會和行業內引發廣泛關注。 之所以會出臺“改革方案”是因為長期以來,高校教師評價中出現了“唯學歷、唯資歷、唯帽子、唯論文、唯項目”的“五唯”問題,這也成為很多高校教師職
職稱評審注意了,這些內容必看!
近日,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印發《職稱評審監管暫行辦法》,聚焦申報人、評審專家、職稱評審相關工作人員等3類重點人群和評審單位、申報人所在單位等2類重點單位,明確了重點監管內容。 對申報人重點監管以下方面: 1、明知不符合職稱申報條件仍故意通過虛假承諾、偽造信息等手段進行申報; 2、在職稱評審中
廣東首次開展技術經紀專業職稱評審
技術經紀人作為技術轉移轉化專業人才,在促成科技商品交易、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中扮演重要角色。近日,廣東省科學院在廣東省人社廳指導下,依托組建的廣東省工程系列技術經紀專業高級職稱評審委員會,對符合申報條件的120人組織職稱評審工作,評審通過89人,其中正高7人,副高33人,中級3人,初級46人
回憶26年前的職稱評審
一、事由 感謝A檢驗檢疫局的信任,我在A檢驗檢疫局實驗室任顧問,主要帶碩士WA和碩士WB做分析化學研究工作。WA是公務員,不存在職稱問題;WB是企業編制,職稱對她來說是重要的。我一直感到我有責任幫助WB解決高工職稱。前期,友人
高校教師職稱評審權將下放
央廣網北京9月11日消息(記者沈靜文)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昨天(10日)是我國第33個教師節。對于全國1500多萬教師,從個人成長、職業規劃到生活環境,國家層面的好消息不少。例如,《“十三五”促進就業規劃》提出,加強就業指導教師培訓和實踐鍛煉,創新教學方法,進一步提高教學效果;《關于鼓勵
教師職稱評審權下放高校之后
從長遠看,高校教師職稱評審改革不能止于把評審權下放給高校,而應該逐漸取消職稱評審,將職稱評審改革為職務聘任管理。 近日,教育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印發《高校教師職稱評審監管暫行辦法》(以下簡稱《暫行辦法》),明確高校教師職稱評審權直接下放至高校,尚不具備獨立評審能力的可以采取聯合評審、委托
云南高校教師職稱評審權下放
近日,云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和云南省教育廳制定出臺了《關于全面下放高校教師職稱評審權的通知》,著力破除束縛高等教育領域人才隊伍發展體制機制障礙,將選人用人權限全面下放到全省所有高等學校,最大限度激發高校教師的教書育人積極性和創新創業活力。 《通知》明確,按照科學界定、合理下放和放管結合原則
職稱評審權下放至高校-這個“權”怎么用
教育部、人社部不久前聯合印發《高校教師職稱評審監管暫行辦法》(以下簡稱《暫行辦法》),要求高校教師職稱評審權直接下放至高校,并進一步規范了高校職稱評審工作。這是自2012年《國務院關于第六批取消和調整行政審批項目的決定》將高校副教授評審權審批調整為省級教育部門后,有關職稱改革的第四份文件。值得注
注意!職稱評審監管-“緊箍咒”-來了,這些行為要嚴懲
近日,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印發《職稱評審監管暫行辦法》,分別規定了對申報人、評審專家、評審工作人員,以及評審單位、申報人所在單位等存在違規行為給予的處置措施。 實行職稱申報誠信承諾制度 申報人在提交職稱申報材料時應同時簽訂個人承諾書,對申報材料真實性等進行承諾,承諾不實的,3年內不得申報評審職
重慶完成首批技術經紀專業職稱認定評審
近日,重慶市公示首批技術經紀專業高中級職稱認定評審通過人員。199名申報人員中,高級職稱評審通過74人、通過率77%;中級職稱評審通過97人,通過率94%。此次評審聚焦技術轉移服務,進一步培育壯大全市技術經紀人隊伍,促進全市科技成果轉化。 一是突出市場實績評價。著重評價成果轉化效益、技術推廣成
高校教師職稱評審權將下放至高校
記者今天從教育部官網獲悉,近日,經國務院同意,教育部、中央編辦、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聯合印發了《關于深化高等教育領域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提出將進一步改進高校教師職稱評審機制,明確將職稱評審權下放到高校,這也意味著將徹底取消行政部門
湖北高校實行職稱分類評審:教得好就能評教授
國內高校一度興盛“教學是良心活,但更重要的是科研”的論調在湖北即將成為歷史。 今天,湖北省省內高校高級任職資格完成評審結果公示流程。首次實行的分類評審公示中,2014年評審通過高級職稱1065人,其中本科高校教學為主型通過227人,教學科研并重型通過358人,科研型通過12人,申報社會服務與推
北京市科學傳播專業職稱評審開始申報啦
記者從北京市科協獲悉,2022年圖書資料系列科學傳播專業職稱評審申報工作于8月11日正式開始。 根據北京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關于開展2022年度北京市職稱評價工作的通知》(京人社事業字〔2022〕97號)要求,與本市所屬國有企事業單位、非公有制經濟組織、社會組織等機構建立人事勞動關系(
北京市科學傳播專業職稱評審開始申報啦
記者從北京市科協獲悉,2022年圖書資料系列科學傳播專業職稱評審申報工作于8月11日正式開始。 根據北京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關于開展2022年度北京市職稱評價工作的通知》(京人社事業字〔2022〕97號)要求,與本市所屬國有企事業單位、非公有制經濟組織、社會組織等機構建立人事勞動關系(含港
權限下放-寧夏所有高等院校將自主評審職稱
近日從寧夏人社廳獲悉,寧夏向全區普通本科高等學校、高等專科學校、高等職業院校等19所高校下放職稱評審權限,突出用人單位在人才評價中的主導作用,最大限度激發高校教師的教書育人積極性和創新創業創造活力。 據介紹,此前2018年寧夏已將高等學校教師系列正高級職稱評審權下放到寧夏大學等三所高校,中級職
暢通人才發展通道,中國科協試點科普職稱評審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4/498721.shtm 關于開展2023年度自然科學研究系列科普專業職稱評審工作的通知 在京中央和國家機關各部委、各人民團體、各中央企業人事(職改)部門,中國科協所屬全國學會、協會、研究會,各直屬單
北京市科委發布2個職稱評審申報工作通知
?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中關村科技園區管理委員會關于開展2024年度北京市自然科學研究系列職稱評審申報工作的通知京科專發〔2024〕118號各有關單位:根據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關于開展2024年度北京市職稱評價工作的通知》(京人社事業字〔2024〕96號)(以下簡稱《通知》)要求,現就開展2024
北京市科委發布2個職稱評審申報工作通知
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中關村科技園區管理委員會關于開展2024年度北京市自然科學研究系列職稱評審申報工作的通知京科專發〔2024〕118號各有關單位:根據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關于開展2024年度北京市職稱評價工作的通知》(京人社事業字〔2024〕96號)(以下簡稱《通知》)要求,現就開展2024年
熊丙奇:行政化是當前大學職稱評審病根所在
熊丙奇,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 在行政化評審的影響下,高校師資會產生“劣幣驅逐良幣”的后果。能走紅吃香的,往往是那些能適應這種規則并善于運用這種規則的人,至于那些老老實實做學術的人反而會被逐漸邊緣化。評審評不出好老師,也就意味著學生遇不到好老師,最后的結果就是,教學質量的下降與學
王占仁:探索建立符合中國國情的職稱評審體系
教育部、人社部不久前聯合印發《高校教師職稱評審監管暫行辦法》,進一步落實高校辦學自主權,規范高校職稱評審工作,對放權后的職稱評審工作由誰來實施、誰來監管、怎么監管、監管結果怎么用,提出了明確要求。該辦法是自1986年中央實施職稱評定制度改革以來,又一具有里程碑意義的重大舉措。 面對高等教育綜合
高技能人才職稱評審-學歷不再是“剛需”
??近日,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高技能人才與專業技術人才職業發展貫通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破除唯論文、唯學歷、唯資歷、唯獎項傾向,進一步打通高技能人才與專業技術人才職業發展通道。 《意見》的出臺,有著深厚的現實背景。2018年以來,人社部在天津、上海、江蘇、廣東等1
湖南職稱評審索賄事件續:又一名評委被舉報
昨日(5月8日),“湖南高校職稱評審評委涉嫌受賄”事件又有新進展。記者從湖南省教育廳了解到,在劉一兵之后,又有一名高校職稱評審的評委因收錢受到實名舉報,教育廳已將其清除出評審組,但目前還未對其立案調查。 尚未立案調查新被舉報評委 昨日,湖南省教育廳副廳長葛建中告訴記者:5
關于邀請北京市實驗技術系列職稱評審專家入庫的通知
關于邀請北京市實驗技術系列職稱評審專家入庫的通知?各相關單位和機構、各位專家:2024年6月13日,北京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下發《關于公布北京市職稱評審服務機構及評審委員會備案目錄的通知》(京人社事業字〔2023〕90號),授權北京市科學技術研究院(以下簡稱“市科研院”)組建北京市實驗技術系列職稱
聚焦兩會:院士提議取消各類職稱評審-憑真本事競爭
兩會期間,中國科學院院士,全國人大代表、全國人大環境與資源保護委員會、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席沈巖建議取消各類職稱評審,弱化院士的社會影響力。 連院士都認為職稱評審問題多多,可見職稱評審真的到了窮途末路了。 那么目前的職稱評審,最大的問題就是: 第一:導致對人的行政化和功利化。 目前老師們
北京下放科研機構職稱評審權-兩機構獲自主評聘
北京市出臺《北京市科研機構專業技術職務自主評聘管理辦法》,將逐步在全市條件成熟的科研機構、新型研發機構、新型智庫推行職稱自主評聘。目前,北京市農林科學院、北京市科學技術研究院2家單位已率先完成本單位職稱自主評聘方案制定工作,首批獲準開展職稱自主評聘。 這是記者今天從北京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獲悉
教育部:高校教授職稱評審權直接下放至高校
近日,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教育部印發《關于深化高等學校教師職稱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部署高校教師職稱制度改革工作。 《指導意見》指出,高校教師是我國專業技術人才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新時代推動國家教育事業發展和高層次人才培養的重要力量。要遵循高校教師職業特點和發展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