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凝血酶的結構簡介
抗凝血酶在血漿中的半衰期為大約3天。抗凝血酶在正常人類血漿中濃度約為0.12毫克/毫升,即約2.3μM。抗凝血酶已經被從人類以外的大量物種中分離取得,蛋白質和cDNA測序結果顯示,測序、牛、羊、兔和老鼠的抗凝血酶氨基酸鏈的長度均為433個殘基,超過人類的抗凝血酶一個氨基酸殘基,這個額外的氨基酸殘基被認為出現在第六位的氨基酸殘基位點上。牛,羊,兔子,老鼠,和人類抗凝血酶分享84到89%的氨基酸序列的一致性。三個單體內的六個氨基酸形成二硫鍵:Cys8-Cys128,Cys21-Cys95,Cys248-Cys430。四個潛在的N-糖基化位點位于在人類抗凝血酶一級結構96、135、155和192位置處的天冬酰胺(Asn)氨基酸殘基,在其他物種的抗凝血酶中也發生于相似的位置。在主要形式的人類抗凝血酶,即α-抗凝血酶,所有這些位點都被共價粘低聚糖側鏈附著,導致這種形式的抗凝血酶的分子量達58,200。次要形勢的抗凝血酶,β-抗凝血酶(......閱讀全文
抗凝血酶的結構簡介
抗凝血酶在血漿中的半衰期為大約3天。抗凝血酶在正常人類血漿中濃度約為0.12毫克/毫升,即約2.3μM。抗凝血酶已經被從人類以外的大量物種中分離取得,蛋白質和cDNA測序結果顯示,測序、牛、羊、兔和老鼠的抗凝血酶氨基酸鏈的長度均為433個殘基,超過人類的抗凝血酶一個氨基酸殘基,這個額外的氨基酸殘
抗凝血酶的結構
抗凝血酶在血漿中的半衰期為大約3天。抗凝血酶在正常人類血漿中濃度約為0.12毫克/毫升,即約2.3μM。抗凝血酶已經被從人類以外的大量物種中分離取得,蛋白質和cDNA測序結果顯示,測序、牛、羊、兔和老鼠的抗凝血酶氨基酸鏈的長度均為433個殘基,超過人類的抗凝血酶一個氨基酸殘基,這個額外的氨基酸殘基被
抗凝血酶的結構
抗凝血酶(antithrombin,AT)是一個較小的蛋白質分子,可滅活凝血系統幾種酶類。抗凝血酶是一種由肝產生的糖蛋白,由432個氨基酸組成。它包含三個二硫鍵和四種可能的糖基化位點。
抗凝血酶的定義結構
抗凝血酶(Antithrombin,以下簡稱AT),簡稱為AT,血漿源性AT簡稱pAT。 pAT是體內重要的天然抗凝蛋白,屬于絲氨酸蛋白酶抑制物家族成員,其血漿濃度 約為100~150 μg/ml (2~3 μmol/L)。pAT由肝臟及血管內皮細胞產生,是一種 維生素K依賴的并由432個
抗凝血酶Ⅲ的定義結構介紹
抗凝血酶(Antithrombin,以下簡稱AT),簡稱為AT,血漿源性AT簡稱pAT。pAT是體內重要的天然抗凝蛋白,屬于絲氨酸蛋白酶抑制物家族成員,其血漿濃度約為100~150 μg/ml (2~3 μmol/L)。pAT由肝臟及血管內皮細胞產生,是一種維生素K依賴的并由432個氨基酸組成的
抗凝血酶Ⅲ的臨床意義簡介
抗凝血酶Ⅲ(ATⅢ)是作為血液中活性凝血因子的最重要的阻礙因子,它控制著血液的凝固和纖維蛋白的溶解。其血液中ATⅢ的水平根據各種疾病、癥狀而變化,在彌散性血管內凝血(DIC)、肝疾患、腎病綜合癥等降低。血液中的ATⅢ水平降低可能會導致肝素治療效果無法呈現。因此,掌握ATⅢ的活性作為對于此類疾病的
抗凝血酶Ⅲ的定義結構及作用原理
定義結構 抗凝血酶(Antithrombin,以下簡稱AT),簡稱為AT,血漿源性AT簡稱pAT。 pAT是體內重要的天然抗凝蛋白,屬于絲氨酸蛋白酶抑制物家族成員,其血漿濃度 約為100~150 μg/ml (2~3 μmol/L)。pAT由肝臟及血管內皮細胞產生,是一種 維生素K依賴的
抗凝血酶Ⅲ
什么是抗凝血酶Ⅲ(antithrombin Ⅲ,AT Ⅲ)?AT Ⅲ是凝血酶及因子Ⅻα、Ⅺα、Ⅸα、Ⅹα等含絲氨酸的蛋白酶的抑制劑。AT Ⅲ是多個抗凝血酶中最主要的一個,它可以通過抑制凝血酶的形成而調節血液的凝固,是血液凝固過程中的重要的反饋系統,它的缺乏會造成血栓性疾病,但如果增高也可引起
抗凝血酶AT
抗凝血酶的命名?早期研究中發現的抗凝血酶,依次命名為抗凝血酶I至IV。?只有抗凝血酶III在臨床上是有意義的,通常也常以抗凝血酶代指抗凝血酶III什么是抗凝血酶?●抗凝血酶(antithrombin,AT)曾稱為抗凝血酶Ⅲ和肝素輔因子Ⅰ, 是一種單鏈糖蛋白,屬于α2球蛋白,其生理半衰期為17
烘箱的結構簡介
1、試驗箱設計完美,箱體采用數控機床加工成型,操作容易; 2、設有雙層玻璃觀察窗,供觀察工作室狀況之用; 3、內膽為優質鏡面不銹鋼板,外殼為A3板噴塑處理,更顯光潔、美觀; 4、電路系統側采用門式開啟,方便維護和檢修; 5、送風循環系統采用低噪音、長壽命、空調型美國進口風機,風輪為多翼式離
法氏囊的結構簡介
法氏囊采用石蠟切片、HE和免疫組織化學染色, 分別對健康10月齡非洲鴕鳥和45日齡固始雞法氏囊解剖學和組織學結構進行觀察和分析。非洲鴕鳥法氏囊覆蓋于泄殖道和糞道后段的背側,呈圓形囊狀穹窿, 不形成真正的囊, 沒有蒂。鴕鳥法氏囊黏膜面密集地分布著肉眼可見的小米粒狀淋巴濾泡。顯微鏡下, 鴕鳥法氏囊淋
烘箱的結構簡介
1、試驗箱設計完美,箱體采用數控機床加工成型,操作容易; 2、設有雙層玻璃觀察窗,供觀察工作室狀況之用; 3、內膽為優質鏡面不銹鋼板,外殼為A3板噴塑處理,更顯光潔、美觀; 4、電路系統側采用門式開啟,方便維護和檢修; 5、送風循環系統采用低噪音、長壽命、空調型美國進口風機,風輪為多翼式
烘箱的結構簡介
1、試驗箱設計完美,箱體采用數控機床加工成型,操作容易; 2、設有雙層玻璃觀察窗,供觀察工作室狀況之用; 3、內膽為優質鏡面不銹鋼板,外殼為A3板噴塑處理,更顯光潔、美觀; 4、電路系統側采用門式開啟,方便維護和檢修; 5、送風循環系統采用低噪音、長壽命、空調型美國進口風機,風輪為多翼式
溶酶體的結構簡介
溶酶體呈圓形或卵圓形,大小不一,直徑多數為0.2~0.8μm,小的只有0.05μm,大的可達數微米。它由厚7~10nm的單位膜包圍,內含60余種酸性水解酶,包括蛋白酶、核酸酶、糖苷酶、脂酶、磷酸酶和硫酸酯酶等,但是通常不能在同一溶酶體內找到所有的酶不同類型細胞溶酶體所含酶的種類和數量也不同。溶酶
抗凝血酶Ⅲ的功能
人體內與凝血系統功能相拮抗的是抗凝血系統,在正常情況下,兩者保持動態平衡,從而維持血液在血管內的正常流動。抗凝血酶Ⅲ是抗凝系統中最重要的成分,它由肝臟合成,為一種多功能的絲氨酸蛋白酶抑制物,可抑制凝血酶生成,具有強大的抗凝活性.占血漿抗凝酶活性的70%。
抗凝血酶的作用
抗凝血酶I(AT I)在凝血酶激活纖維蛋白原轉化為纖維蛋白后使之附著于新形成的纖維蛋白上(理論上可中和過量凝血酶,緩解血管內凝血)。抗凝血酶II(AT II)是一種血漿中的輔助因子,配合肝素共同作用,干擾凝血酶與纖維蛋白原的相互作用。抗凝血酶IV(AT IV)是一種在凝血過程中和之后短暫時間內被激活
抗凝血酶Ⅲ的概述
人體內與凝血系統功能相拮抗的是抗凝血系統,在正常情況下,兩者保持動態平衡,從而維持血液在血管內的正常流動。抗凝血酶Ⅲ是抗凝系統中最重要的成分,它由肝臟合成,為一種多功能的絲氨酸蛋白酶抑制物,可抑制凝血酶生成,具有強大的抗凝活性.占血漿抗凝酶活性的70%。
羧酸的的結構簡介
羧酸的官能團是羧基,是由羰基和羥基(-OH)相連而成的。但羧酸的性質并不是羰基和羥基性質的加合,而是具有羧基自身的性質。雜化軌道理論認為,羧基中的碳原子是以Sp2雜化的。碳原子的3個Sp2雜化軌道分別與2個氧原子、1個羥基的碳原子或1個氫原子形成3個σ鍵,并處于同一平面上。羧基碳原子上未參與雜化
血漿抗凝血酶Ⅲ
? 抗凝血酶Ⅲ是血液抗凝系統的重要成分之一,可以對抗凝血酶和多種凝血因子的活性,生理作用是防止凝血過度、血栓形成。本試驗有助于了解抗凝系統的機能狀態。?? ? [英文縮寫]? ? ? 抗凝血酶Ⅲ活性:AT—Ⅲ:C? ? 抗凝血酶Ⅲ抗原:AT—Ⅲ:Ag?? ? [參考值]? ? AT—Ⅲ:C103.2
抗凝血酶III
抗凝血酶Ⅲ(antithrombin Ⅲ,AT Ⅲ)。AT Ⅲ是凝血酶及因子Ⅻα、Ⅺα、Ⅸα、Ⅹα等含絲氨酸的蛋白酶的抑制劑。它與凝血酶通過精氨酸-絲氨酸肽鍵相結合。形成AT Ⅲ凝血酶復合物而使酶滅活,肝素可加速這一反應達千倍以上。肝素與AT Ⅲ所含的賴氨酸結合后引起AT Ⅲ構象改變,使AT
血液的化學檢驗項目抗凝血酶Ⅲ活性和抗凝血酶Ⅲ抗原
抗凝血酶Ⅲ活性和抗凝血酶Ⅲ抗原介紹: 人體內與凝血系統功能相拮抗的是抗凝血系統,在正常情況下,兩者保持動態平衡,從而維持血液在血管內的正常流動。抗凝血酶Ⅲ是抗凝系統中最重要的成分,它由肝臟合成,為一種多功能的絲氨酸蛋白酶抑制物,可抑制凝血酶生成,具有強大的抗凝活性,占血漿抗凝酶活性的70%。抗凝血
簡介涂層測厚儀的結構
?涂層測厚儀可無損地測量磁性金屬基體(如鋼、鐵、合金和硬磁性鋼等)上非磁性涂層的厚度(如鋁、鉻、銅、琺瑯、橡膠、油漆等), 以及非磁性金屬基體(如銅、鋁、鋅、錫等)上非導電覆層的厚度(如:琺瑯、橡膠、油漆、塑料等)。涂鍍層測厚儀具有測量誤差小、可靠性高、穩定性好、操作簡便等特點,是控制和保證產品質量
自吸泵的結構類型簡介
自吸泵的結構類型很多,其中熔鹽泵、真空泵、液下泵、計量泵、齒輪泵、耐腐蝕泵、耐酸泵、消防泵向旋轉方向流動。然后與右回水孔流來的水匯合,順著蝸殼流動。由于液體在蝸殼內不斷沖擊葉柵,不斷被葉輪擊碎,就同空氣強烈攪拌混合,生成氣水混合物,并不斷地流動致使氣水不能分離。混合物在蝸殼出口被隔舌剝離,沿短管
關于結構基因的簡介
結構基因是指決定某一種蛋白質分子結構的相應的一段DNA或染色體。在正常情況下,在需要某種或其有關的酶時,在調節基因和操縱基因的控制下等候在啟動子(Promotor)位置上的RNA聚合酶開始轉錄,從而產生了與這些酶有關的結構基因的信使RNA,并由后者合成所需的酶。若其發生突變,便會產生失去活性的蛋
球磨機的機械結構簡介
球磨機由給料部、出料部、回轉部、傳動部(減速機,小傳動齒輪,電機,電控)等主要部分組成。中空軸采用鑄鋼件,內襯可拆換,回轉大齒輪采用鑄件滾齒加工,筒體內鑲有耐磨襯板,具有良好的耐磨性。本機運轉平穩,工作可靠。 球磨機主機包括筒體,筒體內鑲有用耐磨材料制成的襯,有承載筒體并維系其旋轉的軸承,還要
微纖絲的結構簡介
細胞壁的主要組成成分是纖維素,它形成細胞壁的框架,內含其他物質。在電子顯微鏡下看到,這種框架由一層層纖維素微絲,簡稱微纖絲組成的,每一層微纖絲基本上是平行排列,每添加一層,微纖絲排列的方位就不同,因此層與層之間微纖絲的排列交錯成網。微纖絲之間的空間通常被其他物質填充,其常常是由果膠、半纖維素、細
甘油糖脂的結構簡介
甘油糖脂(glycosylacylglycerid),糖基酰甘油結構與磷脂相類似,主鏈是甘油,含有脂肪酸,但不含磷及膽堿等化合物。糖類殘基是通過糖苷鍵連接在1,2-甘油二酯的C-3位上構成糖基甘油酯分子。已知這類糖脂可由各種不同的糖類構成它的極性頭。不僅有二酰基油酯,也有1-酰基的同類物。 自
抗凝血酶Ⅲ活性和抗凝血酶Ⅲ抗原注意事項
應用黃體酮、雌激素類避孕藥、抗凝類藥物,可使這兩者結果升高。因此,檢驗前必須禁用這些藥物。 樣品采用0.109mol/L枸櫞酸鈉抗凝,而不用肝素抗凝。 樣品不可反復凍融。
抗凝血酶的功能作用
抗凝血酶I(AT I)在凝血酶激活纖維蛋白原轉化為纖維蛋白后使之附著于新形成的纖維蛋白上(理論上可中和過量凝血酶,緩解血管內凝血)。抗凝血酶II(AT II)是一種血漿中的輔助因子,配合肝素共同作用,干擾凝血酶與纖維蛋白原的相互作用。抗凝血酶IV(AT IV)是一種在凝血過程中和之后短暫時間內被激活
關于抗凝血酶Ⅲ的介紹
抗凝血酶Ⅲ,是體內重要的天然抗凝蛋白,屬于絲氨酸蛋白酶抑制物家族成員。 定義結構 抗凝血酶(Antithrombin,以下簡稱AT),簡稱為AT,血漿源性AT簡稱pAT。pAT是體內重要的天然抗凝蛋白,屬于絲氨酸蛋白酶抑制物家族成員,其血漿濃度約為100~150 μg/ml (2~3 μm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