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述:高溫熱浪加速全球冰川消融
歐洲地區今年夏季持續遭受熱浪襲擊,多地氣溫創歷史新高,這進一步加速冰川融化。據“瑞士資訊”網日前報道,自1850年以來阿爾卑斯冰川的體積大約縮減了60%。照此發展,瑞士1500座阿爾卑斯冰川有半數將在未來30年內消失。不止是在瑞士,在世界其他許多地方也有許多冰川在融化,凸顯了近年來全球變暖對生態環境造成的嚴重影響及應對氣候變化行動的緊迫性。 報道稱,瑞士平均氣溫較工業化前水平升高了大約2攝氏度。若不采取措施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到本世紀末期,瑞士的所有冰川都面臨著全面消融的威脅。 另據瑞士當地媒體報道,因瑞士瓦萊州西南部阿萊奇冰川融化,一架小型飛機的殘骸近日被發現。當地警方已確定飛機零件來自1968年6月在此地墜毀的一架小型飛機,冰川融化使部分殘骸得以顯現。這一事件再次提醒人們今年冰川融化的嚴重性。 今年德國的冰川也在經歷極端融化。德國阿爾弗雷德·韋格納研究所冰川學家奧拉夫·艾森近日對當地媒體表示,“2022年將作為一個......閱讀全文
青藏高原冰川反照率降低會加速冰川消融
青藏高原發育有大量冰川,被譽為“亞洲水塔”,是亞洲數條大江大河(如長江、黃河、雅魯藏布江、印度河和恒河等)的發源地。青藏高原冰川正在發生消融,表現為冰川末端退縮以及冰川物質虧損,并對周邊河流徑流、人均水資源量等產生深刻影響。冰川退縮主要受到氣候變暖及降水的影響;冰川表面反照率降低可導致冰川表面短
專家解讀南極冰川“遺孤”
回放: 11月19日,有媒體報道指出,一座巨型冰山自今年7月份從南極派恩島冰川斷裂后,正緩慢向公共海域移動。據美國國家航天局最新衛星觀測結果顯示,估計目前該冰山有35公里長、20公里寬,面積大約為700平方公里,約相當于一個新加坡或兩個美國亞特蘭大市的面積。研究人員稱,未來它可能進入繁忙的
第三極”冰川科考探究阿里地區冰川特殊變化
13日晚,在海拔5300多米的西藏阿里日土縣東汝鄉阿汝冰川前,豎起藍色的第二次青藏高原綜合科考隊旗幟。這標志著第二次青藏高原綜合科學考察研究之河湖源冰川與環境變化考察在阿里地區正式啟動。 河湖源冰川與環境變化科考隊將在這一區域探究全球氣候變暖背景下,阿里地區冰川的特殊變化。考察的目標主要是通過
氣候變化讓冰川融水"透支"祁連山冰川正加速消融
中國科學院祁連山冰川與生態環境觀測研究站提供的最新數據顯示,1960年到2013年,祁連山最大的山谷冰川——老虎溝12號冰川退縮了390.7米,平均每年退縮超過7米;僅2009年到2013年就退縮了79.4米,平均每年退縮將近20米。 “冰川本身就是氣候的產物,對氣候也十分敏感,一旦氣候發生變
我國首個冰川監測塔在天山烏魯木齊河源1號冰川區建成
冰川監測塔主體 氣候變暖造成全球冰蓋和冰川消融加劇,冰川面積和儲量大幅減少。近30年來,冰川的消融退縮又出現加速趨勢,許多小山岳冰川消融殆盡,由此產生的水資源和生態環境方面的諸多問題引起了國內外廣泛關注。針對這一情況,負責世界冰川監測的專門機構---世界冰川監測服務處(W
冰川減少"危及南亞水供應"
納木那尼冰川正在減少新德里]新的證據表明喜馬拉雅冰川正在縮減,這讓人們增加了對該地區到2030年可能遭遇嚴重缺水的擔憂。 科學家在青藏高原邊緣的海拔6050米的納木那尼冰川鉆取冰芯,他們本來預料將在冰芯中發現50年前核試驗留下的
冰川融化可改變地球引力
美國《地球物理學研究快報》在線雜志近日發表研究稱,冰川融化可以改變地球的重力場。 目前,格陵蘭島和南極洲的冰川已開始大量融化,科學家們通過重力場的研究了解冰川融化時間表,能更好地預測這兩大冰原融水可能造成的海平面上升。 任何物體都存在一個吸引周圍物體的重力場,
遠古冰川時期存在“生命綠洲”
地球生命如何在嚴酷的遠古冰川時期生存下來一直是個謎。英國和澳大利亞研究人員近日報告說,他們在澳大利亞找到了當時有大片地區未封凍的證據,說明當地曾是冰川時期的“生命綠洲”。 英國倫敦大學皇家霍洛韋學院研究人員和澳大利亞同行在新一期《地質學》雜志上報告說,在澳大利亞南部的弗林德斯山脈中發現了一
冰川減少"危及南亞水供應"
[新德里]新的證據表明喜馬拉雅冰川正在縮減,這讓人們增加了對該地區到2030年可能遭遇嚴重缺水的擔憂。科學家在青藏高原邊緣的海拔6050米的納木那尼冰川鉆取冰芯,他們本來預料將在冰芯中發現50年前核試驗留下的放射性。然而,他們只發現了和背景放射性差不多的放射性水平。 納木那尼冰川正在減少 來
冰川積雪融水致亞洲于危險
一項最新的研究表明:在喜馬拉雅山脈和青藏高原地區,日益加劇的冰川積雪融化威脅了亞洲幾百萬平民的糧食安全,而巴基斯坦則是受威脅最嚴重的國家之一。 一群荷蘭的科學家經過研究發現氣候變化影響了亞洲5條主要河流,其中140萬人(大約占全亞洲人口的1/5)依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