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阿米巴肝膿腫的檢查方式介紹
1.血象檢查 急性期白細胞總數中度增多,中性粒細胞80%左右,有繼發感染時更多。病程較長時白細胞計數大多接近正常或減少,貧血較明顯,血沉增快。 2.糞便檢查 少數患者可查出溶組織阿米巴。 3.肝功能檢查 堿性磷酸酶增多最常見,膽固醇和白蛋白大多減少,其他各項指標基本正常。 4.血清學檢查 抗體陽性率可達90%以上。陰性者基本上可排除本病。 5.肝臟影像學檢查 B型超聲顯像敏感性高,但與其他液性病灶鑒別較困難,需作動態觀察。膿腫所在部位顯示與膿腫大小基本一致的液平面或作穿刺或手術引流定位,反復探查可觀察膿腔的進展情況。 CT、肝動脈造影、放射性核素肝掃描、磁共振均可顯示肝內占位性病變,對阿米巴肝病和肝癌、肝囊腫鑒別有一定幫助。其中CT尤為方便,在CT上表現為圓形或卵圓形的低密度灶,邊緣不甚清晰,增強后膿腫壁環增強,若其內有氣體存在,則對診斷有重要價值。 X線檢查常見右側膈肌抬高,運動受限,胸膜反應或積液,......閱讀全文
肝損傷的檢查方式介紹
1.實驗室檢查 輕度肝創傷早期無明顯變化。由于失血迅速,血液濃縮,許多患者并不出現血紅蛋白的變化,但肝創傷患者的白細胞計數可升高。 2.輔助檢查 (1)腹腔穿刺對診斷腹腔內臟器破裂,尤其是對實質性器官裂傷的價值很大。一般抽得不凝固血液可認為有內臟損傷。但出血量少時可能有假陰性結果,故一次穿
關于肝巨大再生性結節的檢查方式介紹
1.B超檢查 肝巨大再生性結節邊界清楚,可表現為高、中、低回聲,術中超聲對于發現肝異常結節具有重要意義。 2.CT檢查 CT平掃為等密度或低密度,增強CT強化不明顯。 3.磁共振檢查 表現為短T1和T2信號。 4.病理檢查 通常具有幾個肝匯管區結構,結節直徑1~3cm,多不具有包膜
關于小兒肝性腦病的檢查方式介紹
1.生化檢查 (1)肝功能檢查 膽紅素總值常在171μmol/L(10mg/dl)以上,每天增長17.1μmol/L(1mg/dl)或更多,以直接膽紅素升高為主,血清轉氨酶值在早期增高,隨著病情加重,黃疸加深,反而降低,呈現膽酶分離現象,谷丙轉氨酶/谷草轉氨酶比值減小表示肝細胞嚴重壞死,預后不
關于肝小靜脈閉塞病的檢查方式介紹
1.實驗室檢查 根據病情輕重有程度不同的肝功能損害:如轉氨酶(ALT,AST)、血清膽紅素、堿性磷酸酶等升高。其中血清膽紅素的升高程度被認為是判斷VOD預后的一個良好指標,也用來給本病嚴重程度分級。 2.肝活檢病理檢查 ①肝小靜脈阻塞;肝竇內皮嚴重受損。②肝小靜脈管腔偏心性狹窄或硬化;③第
關于老年肝性腦病的檢查方式介紹
1.實驗室檢查 (1)血氨慢性肝性腦病尤其是門-體分流性腦病患者多有血氨增高。急性肝衰竭所致腦病的血氨多正常。 (2)肝功能檢驗異常。 2.其他輔助檢查 (1)腦電圖檢查前驅期正常,以后各期均異常。典型的改變為節律變慢,出現普遍性每秒4~7次的θ波,有的也出每秒1~3次的δ波。昏迷時兩側
關于肝內膽管細胞癌的檢查方式介紹
B超 典型肝內膽管細胞癌的超聲聲像圖表現為形態不規則、邊界不清的低回聲不均質腫塊,病灶內多能及高阻動脈血流。ICC在彩色多普勒超聲下多顯示為乏血供型。ICC的超聲表現具有多樣性,灰階超聲表現雖具有一定的特征性,但其診斷準確率較低,術前明確診斷仍較困難。多種影像學診斷方法結合有助于該病的診斷。
關于膽源性肝膿腫的基本介紹
膽源性肝膿腫是膽石、膽管狹窄等原因引起的膽管梗阻、感染所致肝膿腫,是肝膽管結石病的嚴重并發癥之一。此病是一種肝內多發性膿腫,常與急性梗阻性化膿膽管炎同時存在。臨床起病多急驟,主要表現為急性感染的癥狀。好發年齡為21~40歲,男性多于女性。
關于阿米巴菌的病原檢查介紹
(1) 生理鹽水涂片法:對腸阿米巴病而言,糞檢仍為最有效的手段。這種方法用以檢出活動的滋養體。一般在稀便或帶有膿血的便中滋養體多見,伴粘集成團的紅細胞和少量白細胞。但蟲體在受到尿液、水等作用后會迅速死亡,故應注意快速檢測和保持25~30℃以上的溫度和防止尿液等污染。并要注意某些抗菌素、致瀉藥或收
脂肪肝的檢查方式介紹
1.體檢 多數脂肪肝患者存在肥胖,肝臟輕度腫大可有觸痛,質地稍韌、邊緣鈍、表面光滑,少數患者可有脾腫大和肝掌。進展至肝硬化時,患者可出現黃疸、水腫、撲翼樣震顫以及門脈高壓體征。 2.實驗室檢查 輕度脂肪肝,肝功能基本正常。中、重度脂肪肝,表現為丙氨酸氨基轉移酶(ALT)、門冬氨酸氨基轉移酶
關于肝毛細血管瘤的檢查方式介紹
超聲檢查是目前診斷肝毛細血管瘤的主要方法,其主要表現為: ①肝外形、輪廓多無變化; ②大部分病變區境界清晰,回聲較強而分布尚均勻; ③病變區內均可見細小如小頭針狀圓形或管狀無回聲區,形成篩狀結構,并可見部分肝組織內小血管直接通入病變內部,使病變邊緣出現凹陷性缺損; ④病變可為單個或多個,
關于新生兒肝脾腫大的檢查方式介紹
實驗室檢查對確定肝脾腫大原因和判定肝臟功能極為重要,有時臨床癥狀并不明顯,但化驗檢查已顯示肝功能異常。實驗室檢查對評估肝臟損害程度及其預后也是必不可少的。 1.血液檢查 (1)血象:白細胞計數和細胞形態觀察對感染性疾病、白血病有診斷價值。血紅蛋白、紅細胞計數減少,網織紅細胞增加,提示溶血性貧
關于細菌性肝膿腫的鑒別診斷介紹
細菌性肝膿腫鑒別診斷較困難,因臨床上同有發熱、白細胞增多等炎癥反應,且肝臟腫大、肝區壓痛的病變并不單僅肝膿腫一種。 1.膽囊和膽道疾患 膽囊和膽道疾病常有急性發作史。如為單純膽石癥,則全身反應不顯著而惡心嘔吐常為突出的表現。急性膽囊炎常有明顯的局部疼痛和壓痛,且常能捫及腫大膽囊。 2.右膈
關于胸膜阿米巴病的檢查治療介紹
1、檢查 X線檢查見右下葉肺膿腫陰影,并周圍云霧狀浸潤影,多位于前基段。與支氣管相通時,可見液平和不規則的膿腫壁。右側膈肌胸膜反應明顯,活動受限。血源性肺阿米巴病可見肺紋理增加等支氣管炎性改變。 2、診斷 根據病史、臨床表現及X線檢查,可做出診斷。 3、治療 本病多數應抗阿米巴藥物治療
關于胸部阿米巴病的檢查治療介紹
1、檢查 X線檢查見右下葉肺膿腫陰影,并周圍云霧狀浸潤影,多位于前基段。與支氣管相通時,可見液平和不規則的膿腫壁。右側膈肌胸膜反應明顯,活動受限。血源性肺阿米巴病可見肺紋理增加等支氣管炎性改變。 2、診斷 根據病史、臨床表現及X線檢查,可做出診斷。 3、治療 本病多數應抗阿米巴藥物治療
關于阿米巴原蟲病的輔助檢查介紹
1.糞便檢查:大便呈暗紅色,有糞質,帶血、膿或粘液,呈腥臭。 2.乙狀結腸鏡檢查:如糞檢陰性,乙狀結腸鏡檢查有很大診斷價值。潰瘍常較表淺,、覆有黃色膿液。潰瘍邊緣略突出,稍見充血,自潰瘍面刮取材料作顯微鏡檢查,發現病原體的機會較多。 3.阿米巴肝膿腫:腹部B超檢查可見到病灶。
關于阿米巴性痢疾的免疫檢查介紹
近年來國內外陸續報告了多種血清學診斷方法,其中以間接血凝(IHA)、間接熒光抗體(IFAT)和酶聯免疫吸附試驗(ELISA)研究較多,但敏感性對各型病例不同。IHA的敏感較高,對腸阿米巴病的陽性率達98%,腸外阿米巴病的陽性率達95%,而無癥狀的帶蟲者僅10%~40%,IFA敏感度稍遜于IHA。
關于小腦膿腫的輔助檢查介紹
1.X線平片檢查:頭顱X線平片是一項常規檢查。耳源性小腦膿腫可發現中耳炎、乳突炎和常常并發的膽脂瘤所引起的顳巖骨骨質破壞和乳突氣房消失等改變。 2.超聲檢查:超聲檢查對小腦膿腫常可測出腦室擴大。此項檢查僅供參考。檢查結果陰性也不能完全除外小腦膿腫。 3.腰椎穿刺檢查:腰椎穿刺檢查對小腦膿腫的
關于小兒肺膿腫的檢查介紹
1.急性期 白細胞總數高達(20~30)×109/L或更高,中性粒細胞增高,核左移;慢性期白細胞接近正常,可見貧血。 2.病原學檢查 膿痰或氣管吸取分泌物培養可得病原菌,痰涂片革蘭染色、痰液普通培養可找到致病菌。由于本病多為厭氧菌為主的混合感染,故若疑為本病應同時做厭氧菌培養。 3.痰液
關于腹腔膿腫的診斷檢查介紹
1、X線檢查 病人取立位,從前后和側位拍片,可發現病側之橫膈運動消失或減弱,示有膈下感染,但不一定積膿。還可發現病側橫膈抬高和肋膈角消失,肺野模糊,表示有反應性胸腔積液或肺突質變化,可以看到膈下有氣液面,胃、十二指腸穿孔之氣體,左膈下膿腫可見胃受壓移位。 2、B超檢查 B超可明確顯示膿腔之
關于小兒肺膿腫的檢查介紹
1.急性期 白細胞總數高達(20~30)×109/L或更高,中性粒細胞增高,核左移;慢性期白細胞接近正常,可見貧血。 2.病原學檢查 膿痰或氣管吸取分泌物培養可得病原菌,痰涂片革蘭染色、痰液普通培養可找到致病菌。由于本病多為厭氧菌為主的混合感染,故若疑為本病應同時做厭氧菌培養。 3.痰液
關于眼瞼膿腫的檢查化驗介紹
眼及眶區的CT檢查是通過CT對眼及眶區進行檢查的一種方法。 CT掃描可提供一種高分辨力、切面圖像及灰階眼部圖像,它以X線為能源而顯示人體的層面圖像。目前CT已很普及,從而為眼科疾病的診斷提供了一種優越的檢查方法。但由于種種原因,在眼部病變的CT分析和診斷上仍存在諸多問題。眼內疾病的診斷超聲優于
關于脊髓內膿腫的檢查介紹
外周血白細胞計數可能升高,但有時很輕微。腦脊液白細胞計數及蛋白均升高。腦脊液培養多為陰性。 脊柱平片一般為陰性,但如果平片顯示有椎間盤炎、脊髓炎或椎旁感染,必須懷疑感染擴散至脊髓。 既往脊髓造影常能看到與髓內病變一致的脊髓增寬現象,常見椎管完全梗阻。近來,MRI已取代脊髓造影而作為首選的檢查
檢查肝包蟲病的方式介紹
1.X線檢查 較大的肝囊型包蟲病或肝泡型包蟲病均顯肝影增大,右膈升高和活動受限。位于肝頂部者見右膈呈半球狀或波浪形隆起,破入腦內顯示右下胸膜炎,液氣胸或肺實質炎征象,可作氣腹造影鑒別膈上或膈下病變。肝囊型包蟲鈣化影呈圓形或橢圓形,泡型包蟲則顯示彌散性叢點狀或小圈形鈣化影。 2.超聲表現 (
肝膿腫的基本信息介紹
肝膿腫是細菌、真菌或溶組織阿米巴原蟲等多種微生物引起的肝臟化膿性病變,若不積極治療,死亡率可高達10%~30%。肝臟內管道系統豐富,包括膽道系統、門脈系統、肝動靜脈系統及淋巴系統,大大增加了微生物寄生、感染的概率。肝膿腫分為三種類型,其中細菌性肝膿腫常為多種細菌所致的混合感染,約為80%,阿米巴
關于血源性肝膿腫的簡介
血源性肝膿腫是指病原體經門靜脈或肝動脈進入肝臟引起的肝膿腫。主要的病原體是細菌和原蟲,血源性肝膿腫有多種原發病灶,可有發熱、惡心、嘔吐及肝區疼痛等肝膿腫的典型癥狀,并伴有原發病的癥狀,超聲檢查作為首選的檢查方法,肝穿刺檢查是確診的依據,治療根據膿腫數量、大小、位置等采取個性化治療方案。
肝阿米巴病的描述
肝阿米巴病是腸外阿米巴病五中最常見的感染,又稱阿米巴肝膿腫。大多數來源于腸阿米巴病的并發癥,部分也可無腸阿米巴病的臨床表現而單獨發生。
肝阿米巴病的病因
(一)傳染源 主要傳染源為糞便中持續排出包囊的人群,包括慢性病人、期賓館及無癥狀包囊逮逮者。因為包囊對外環境抵抗力強,在糞便中可存活6周,如污染水和食品,會傳播本病。急性期病人常排出大量滋養體,但在外界環境中迅速死亡,故急性期病人不被列入主要傳染源。人是溶組織阿米巴的主要宿主和貯存宿主。猿類、豬
關于硬腦膜外膿腫的檢查介紹
腦脊液檢查一般變化不大,無特殊表現。 CT掃描在顱骨內板下方,腦外出現梭形低密度區,范圍比較局限,增強掃描其內緣有明顯的帶狀強化,同時伴有鄰近腦水腫及占位效應,此外,還可發現顱骨骨髓炎等原發感染病灶。MRI檢查顯示顱骨內板下邊界清楚的梭形異常信號區,T1像呈介于腦組織與腦脊液之間的信號,T2像
關于肛周膿腫的檢查方法介紹
1.肛腸常規檢查 看:看紅腫范圍,看齒線處有無黏液流出,籍此來判斷內口位置。 摸:指診非常重要,無論是低位還是高位,指診有時比B超還準確。 2.血常規化驗 通過血常規的檢查,可以判斷膿腫的嚴重程度。 3.B超檢查 B超目前已經廣泛應用于肛瘺和肛周膿腫的診斷,一個有經驗的檢查醫師,可以
關于膈下膿腫的檢查診斷介紹
一、檢查 1.一般檢查 血培養、膿液培養、血常規等。 2.影像學檢查 X線檢查、B型超聲、CT掃描。 二、診斷 1.根據患者的病史、臨床癥狀和體征可做出診斷。 2.白細胞計數增高。 3.X線檢查可見患側膈肌抬高、活動受限,可見膈下氣液面及胸腔積液。 4.B型超聲可見患側膈下有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