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抑制劑治療腎病綜合征的介紹
目前臨床上常用的免疫抑制劑有環孢霉素A、他克莫司(FK506)、麥考酚嗎乙酯和來氟米特等。 既往免疫抑制劑常與糖皮質激素聯合應用治療多種不同病理類型的腎病綜合征,近年來也推薦部分患者因對糖皮質激素相對禁忌或不能耐受(如未控制糖尿病、精神因素、嚴重的骨質疏松),及部分患者不愿接受糖皮質激素治療方案或存在禁忌證的患者,可單獨應用免疫抑制劑治療(包括作為初始方案)某些病理類型的腎病綜合征,如局灶節段性腎小球硬化、膜性腎病、微小病變型腎病等。 應用糖皮質激素及免疫抑制劑(包括細胞毒藥物)治療NS可有多種方案,原則上應以增強療效的同時最大限度地減少副作用為宜。對于是否應用激素治療、療程長短,以及應否使用和選擇何種免疫抑制劑(細胞毒藥物)等應結合患者腎小球病的病理類型、年齡、腎功能和有否相對禁忌證等情況不同而區別對待,依據免疫抑制劑的作用靶目標,制定個體化治療方案。近年來根據循證醫學的研究結果,針對不同的病理類型,提出相應治療方案。......閱讀全文
免疫抑制劑治療腎病綜合征的介紹
目前臨床上常用的免疫抑制劑有環孢霉素A、他克莫司(FK506)、麥考酚嗎乙酯和來氟米特等。 既往免疫抑制劑常與糖皮質激素聯合應用治療多種不同病理類型的腎病綜合征,近年來也推薦部分患者因對糖皮質激素相對禁忌或不能耐受(如未控制糖尿病、精神因素、嚴重的骨質疏松),及部分患者不愿接受糖皮質激素治療方
原發性腎病綜合征的治療相關介紹
治療原則 1.水腫明顯者應住院臥床休息。 2.低鹽、優質蛋白飲食。 3.利尿、降壓。 4.腎上腺皮質激素及細胞毒藥治療。 5.對癥治療。 6.中醫中藥。 用藥原則 1.水腫明顯的患者選用基本藥物“1-4”。 2.一般首選基本藥物“5”作為主要治療藥物。如患者對激素不敏感,酌情改
免疫抑制劑治療色素膜炎的相關介紹
免疫抑制劑的應用對某些嚴重色素膜炎如交感性眼炎、Behcet氏病等嚴宣病例,使用皮質類固醇療法無效或禁用時可酌情考慮試用免疫抑制劑。此類藥物有的是由治療腫瘤藥物中篩選出來的,常具有細胞毒性,可使免疫過程中有關細胞或抗體的生長發育受到抑制,借以達到治療炎癥的目地。但必須慎用,在應用過程中應經常檢查
治療兒童原發性腎病綜合征的相關介紹
采用以腎上腺皮質激素為主的中西醫綜合治療,治療包括控制水腫,維持水電解質平衡,供給適量的營養,預防和控制感染,正確使用腎上腺皮質激素,反復發作或對激素耐藥者配合應用免疫抑制藥,中藥目前以健脾補腎,配合控制西藥的副作用為主要治則。 1.一般治療 (1)休息和生活制度除高度水腫、并發感染者外,一
治療小兒原發性腎病綜合征的相關介紹
采用以腎上腺皮質激素為主的中西醫綜合治療,治療包括控制水腫,維持水電解質平衡,供給適量的營養,預防和控制伴隨感染,正確使用腎上腺皮質激素,反復發作或對激素耐藥者配合應用免疫抑制藥,中藥目前以健脾補腎,配合控制西藥副作用為主要治則。 1.一般治療 (1)休息和生活制度 除高度水腫,并發感染者外
關于小兒腎病綜合征的一般治療介紹
(1)休息和生活制度 除高度水腫、并發感染者外,一般不需絕對臥床。病情緩解后活動量逐漸增加。緩解3~6月后可逐漸參加學習,但宜避免過勞。 (2)飲食 低鹽食。水腫嚴重和血壓高得忌鹽。高度水腫和/或少尿患兒應適當限制水量,但大量利尿或腹瀉、嘔吐失鹽時,須適當補充鹽和水分。
細胞毒性藥物治療腎病綜合征的介紹
激素治療無效,或激素依賴型或反復發作型,可以細胞毒藥物協助治療。由于此類藥物多有性腺毒性、肝臟損傷及大劑量可誘發腫瘤的危險,因此,在用藥指征及療程上應慎重掌握。目前此類藥物中,環磷酰胺(CTX)和苯丁酸氮介(CB1348)臨床應用較多。
對癥治療腎病綜合征的概述
1.利尿消腫 (1)噻嗪類利尿劑 主要作用于髓袢升支厚壁段和遠曲小管前段,通過抑制鈉和氯的重吸收,增加鉀的排泄而利尿。長期服用應防止低鉀、低鈉血癥。 (2)潴鉀利尿劑 主要作用于遠曲小管后段,排鈉、排氯,但潴鉀,適用于低鉀血癥的患者。單獨使用時利尿作用不顯著,可與噻嗪類利尿劑合用。常用氨苯蝶
對癥治療小兒腎病綜合征的簡介
一般應用激素后7~14天內多數患兒開始利尿消腫,故可不用利尿劑;但高度水腫、合并皮膚感染、高血壓、激素不敏感者常需用利尿劑。 用藥原則為: (1)藥物的選擇以生物半衰期12~36小時的中效制劑為宜; (2)開始治療時應足量,分次服用,盡快誘導尿蛋白陰轉; (3)尿蛋白陰轉后的維持治療階段
用藥治療小兒先天性腎病綜合征的相關介紹
FNS對腎上腺皮質激素治療反應差,常表現為對腎上腺皮質激素抵抗。大多數患兒在起病后1年內死亡,但很少因為腎衰竭,而是多死于嚴重的感染、營養不良、腹瀉、電解質紊亂等。主要是對癥和支持治療。 1.減輕水腫 限鹽、使用利尿劑。對嚴重低白蛋白血癥,或伴低血容量表現者可輸注無鹽白蛋白。芬蘭有主張自生后4
簡述腎病綜合征的一般治療
凡有嚴重水腫、低蛋白血癥者需臥床休息。水腫消失、一般情況好轉后,可起床活動。 給予正常量0.8~1.0g/(kg·d)的優質蛋白(富含必需氨基酸的動物蛋白為主)飲食。熱量要保證充分,每日每公斤體重不應少于30~35kcal。盡管患者丟失大量尿蛋白,但由于高蛋白飲食增加腎小球高濾過,可加重蛋白尿
常用的免疫抑制劑介紹
常用的免疫抑制劑主要有五類:(1)糖皮質激素類,如可的松和強的松;(2)微生物代謝產物,如環孢菌素和藤霉素等;(3)抗代謝物,如硫唑嘌呤和6-巰基嘌呤等;(4)多克隆和單克隆抗淋巴細胞抗體,如抗淋巴細胞球蛋白和OKT3等;(5)烷化劑類,如環磷酰胺等。
常用的免疫抑制劑介紹
(1)糖皮質激素類,如可的松和強的松、潑尼松龍等;(2)微生物代謝產物,如環孢菌素和藤霉素等;(3)抗代謝物,如硫唑嘌呤和6-巰基嘌呤等;(4)多克隆和單克隆抗淋巴細胞抗體,如抗淋巴細胞球蛋白和OKT3等;(5)烷化劑類,如環磷酰胺等。
小兒腎病綜合征的基本介紹
小兒腎病綜合征(NS)是一種常見的兒科腎臟疾病,是由于多種病因造成腎小球基底膜通透性增高,大量蛋白從尿中丟失的臨床綜合征。主要特點是大量蛋白尿、低白蛋白血癥、嚴重水腫和高膽固醇血癥。根據其臨床表現分為單純性腎病、腎炎性腎病和先天性腎病三種類型。在5歲以下小兒,腎病綜合征的病理型別多為微小病變型,
關于腎病綜合征的預后介紹
NS預后的個體差異很大。決定預后的主要因素包括: 1.病理類型 一般說來,微小病變型腎病和輕度系膜增生性腎小球腎炎的預后好。微小病變型腎病部分患者可自發緩解,治療緩解率高,但緩解后易復發。早期膜性腎病仍有較高的治療緩解率,晚期雖難以達到治療緩解,但病情多數進展緩慢,發生腎衰竭較晚。系膜毛細血
臨床化學檢查方法介紹選擇性蛋白尿指數介紹
選擇性蛋白尿指數介紹: 選擇性蛋白尿指數是一項用于檢查腎功能是否正常的輔助檢查方法。臨床上常測定兩種分子量有較大差距的血漿蛋白的腎清除率,計算其比值得出選擇性指數(SPI)。通常用轉鐵蛋(分子量79,000)及IgG(分子量170,000),用免疫速率比濁法或單向免疫擴散法分別測定其血和尿中濃度。
芬蘭型先天性腎病綜合征的治療概述
本癥的根治方法為腎移植。激素及免疫抑制劑無效。移植前內科治療的目的是提供營養,控制水腫,防治感染、栓塞合并癥,以支持患兒達到一定體重以行移植。通常>2歲,或體重達7kg可行移植。在芬蘭有時為減少尿蛋白排出而行雙側或單側腎切除,靠透析支持等待移植。有報道移植后1、2、3年時腎存活率為94%、81%
概述腎病綜合征的糖皮質激素治療
糖皮質激素(下面簡稱激素)用于腎臟疾病,主要是其抗炎作用。它能減輕急性炎癥時的滲出,穩定溶酶體膜,減少纖維蛋白的沉著,降低毛細血管通透性而減少尿蛋白漏出;此外,尚可抑制慢性炎癥中的增生反應,降低成纖維細胞活性,減輕組織修復所致的纖維化。糖皮質激素對疾病的療效反應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其病理類型,微小
關于腎病綜合征的鑒別診斷介紹
1.過敏性紫癜腎炎 好發于青少年,有典型皮膚紫癜,常于四肢遠端對稱分布,多于出皮疹后1~4周出現血尿和(或)蛋白尿。 2.系統性紅斑狼瘡性腎炎 好發于中年女性及青少年,免疫學檢查可見多種自身抗體,以及多系統的損傷,可明確診斷。 3.乙型肝炎病毒相關性腎炎 多見于兒童及青少年,臨床主要表
關于小兒腎病綜合征的檢查介紹
1.尿常規 尿蛋白明顯增多,定性≥(+++),24小時尿蛋白定量≥0.1g/kg。尿沉渣鏡檢可見透明管型及少數顆粒管型。腎炎性患兒還可見紅細胞,且易見到腎上皮細胞及細胞管型。尿蛋白減少或消失是病情好轉的標志。 2.血漿蛋白 血漿總蛋白低于正常,白蛋白下降更明顯,常
免疫抑制劑雷帕霉素的介紹
雷帕霉素是1975年加拿大Ayerst試驗室Vezina等從太平洋Easler 島土壤樣品中分離的吸水鏈霉菌(Streptomyceshygroscopicus)所產生的一種親脂性三烯含氮大環內酯抗生素類免疫抑制藥,是一種用于固體狀器官移植排斥反應的免疫抑制劑。雷帕霉素結構與他克莫司相似,但作用
免疫抑制劑環磷酰胺的介紹
環磷酰胺別名“癌得散;癌得星;安道生;環磷氮芥”,由于在被活化前無作用,所以與氮芥不同,無局部發皰和刺激作用不引起局部壞死或靜脈炎。 胃腸道反應較氮芥輕,表現為食欲減退、惡心,大劑量注射亦可引起嘔吐,但不甚嚴重。脫發較多見,一般在用藥后3~4周出現,停藥后可再生。 骨髓抑制:白細胞下降遠較血小板
臨床主要免疫抑制劑功能介紹
環孢菌素七十年代后期瑞士的Borel發現了一種從霉菌酵解產物里提取的一種只含11個氨基酸的環形多肽,取名為環孢素(CsA),可以有效地特異性抑制淋巴細胞反應和增生。對T細胞,尤其是TH細胞有較好的選擇性抑制作用,而對其他的免疫細胞的抑制作用則相對較弱,因此在抗器官移植排斥中取得了很好的療效;也用于自
什么是免疫抑制劑?免疫抑制劑的用途?
免疫抑制劑是對機體的免疫反應具有抑制作用的藥物,能抑制與免疫反應有關細胞(T細胞和B細胞等巨噬細胞)的增殖和功能,能降低抗體免疫反應。免疫抑制劑主要用于器官移植抗排斥反應和自身免疫病如類風濕性關節炎、紅斑狼瘡、皮膚真菌病、膜腎球腎炎、炎性腸病和自身免疫性溶血貧血等。
臨床主要免疫抑制劑環孢菌素的介紹
七十年代后期瑞士的Borel發現了一種從霉菌酵解產物里提取的一種只含11個氨基酸的環形多肽,取名為環孢素(CsA),可以有效地特異性抑制淋巴細胞反應和增生。對T細胞,尤其是TH細胞有較好的選擇性抑制作用,而對其他的免疫細胞的抑制作用則相對較弱,因此在抗器官移植排斥中取得了很好的療效;也用于自身免
兒童原發性腎病綜合征的相關介紹
兒童原發性腎病綜合征(NS)是一組由于多種病因造成腎小球基膜通透性增高,大量蛋白從尿中丟失的臨床綜合征。臨床主要特點是大量蛋白尿、低白蛋白血癥、水腫和高膽固醇血癥。根據其臨床表現分為單純型NS、腎炎型NS兩種類型。
關于腎病綜合征的基本信息介紹
腎病綜合征(NS)可由多種病因引起,以腎小球基膜通透性增加,表現為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癥、高度水腫、高脂血癥的一組臨床癥候群。 腎病綜合征通常是由腎小球損傷引起的。當血液通過腎臟時,腎小球會過濾血液,將身體需要的東西與不需要的東西分開。? 健康的腎小球能維持體內所需蛋白質含量,當腎小球受損時
關于腎病綜合征的并發癥的介紹
NS的并發癥是影響患者長期預后的重要因素,應積極防治。 1.感染 通常在激素治療時無需應用抗生素預防感染,否則不但達不到預防目的,反而可能誘發真菌二重感染。一旦發現感染,應及時選用對致病菌敏感、強效且無腎毒性的抗生素積極治療,有明確感染灶者應盡快去除。嚴重感染難控制時應考慮減少或停用激素,但
臨床主要免疫抑制劑介紹環孢菌素
七十年代后期瑞士的Borel發現了一種從霉菌酵解產物里提取的一種只含11個氨基酸的環形多肽,取名為環孢素(CsA),可以有效地特異性抑制淋巴細胞反應和增生。對T細胞,尤其是TH細胞有較好的選擇性抑制作用,而對其他的免疫細胞的抑制作用則相對較弱,因此在抗器官移植排斥中取得了很好的療效;也用于自身免疫病
臨床主要免疫抑制劑介紹霉酚酸酯
霉酚酸酯(Mycophenolate Mofetil,MMF,RS-61443)霉酚酸酯由青霉素屬真菌產生的具有抗代謝的霉酚酸半合成物,是由美國Syntex公司的Nelson合成的,商品名為驍悉(Cellcept)。此藥中的活性成分為霉酚酸(MPA),霉酚酸酯是霉酚酸的2-乙基酯類衍生物,具有較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