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先天性肺動靜脈瘺的診斷治療介紹
......閱讀全文
如何診斷動靜脈瘺?
動靜脈瘺的診斷一般并無困難。先天性動靜脈瘺多在幼兒時可以發現肢體的腫脹、顏色改變。后天性動靜脈瘺多發生在外傷后,病人可有搏動性腫塊,而且局部有嗡嗡聲。一側肢體腫脹,靜脈曲張和靜脈瓣膜功能不全,肢體局部皮溫比對側的高,受傷部位有瘢痕、雜音和震顫時,應考慮到動靜脈瘺的診斷。
急性動靜脈瘺手術治療方法介紹
確定診斷以后,病人一般情況許可,就進行早期手術。傷口進行徹底清創,游離受傷動靜脈近、遠端并用塑料帶控制。動脈可根據受傷情況不同,進行瘺口修補術或切除瘺后將動脈兩端吻合或采用自體大隱靜脈移植。靜脈也需進行修復,重建血流,這樣可減少肢體水腫。
慢性動靜脈瘺手術治療方法介紹
(1)動靜脈瘺結扎閉合術 是一種古老的手術方法。非主干血管采用閉合性手術是一種安全具有一定療效的方法。但主干血管(肱動脈、股動脈、腘動脈)進行閉合性手術可產生遠端肢體,特別是下肢血供不全和慢性營養障礙,出現間歇性跛行,缺血性疼痛、麻木、怕冷、水腫、潰瘍和肌肉萎縮等癥狀,所以不宜采用。手術方式包括
怎樣治療動靜脈瘺?
近年來,由于血管外科迅速的進展,血管縫合和移植術水平不斷提高,對后天性動靜脈瘺一旦診斷肯定,都主張早期手術。 1、急性動靜脈瘺手術治療 病人一般情況許可,就進行早期手術。傷口進行徹底清創,游離受傷動靜脈近、遠端,并用塑料帶控制。動脈可根據受傷情況不同,進行瘺口修補術或切除瘺后將動脈兩端吻合或
關于肺毛霉病的診斷和治療介紹
診斷 診斷主要根據誘發因素、臨床表現、支氣管或病灶分泌物、支氣管肺泡灌洗液培養、肺組織活檢找到毛霉菌可作診斷。組織切片發現血管壁內有短粗、分支而不分隔的毛霉菌絲存在最具診斷意義。 治療 肺毛霉病由于發病兇險,病死率很高。兩性霉素B及外科清創術,對并發疾病的治療,糾正電解質紊亂,糾正酸中毒等
一例肺動靜脈瘺病例分析
女,50歲,出現輕度活動后氣短,此外沒有其他主訴。家族史顯示患者母親患有Osler-Weber-Rendu綜合征,又稱為遺傳性出血性毛細血管擴張。體格檢查發現患者SaO2 80%,且口唇及舌體有毛細血管擴張 (圖A)。胸片顯示右下肺管狀密度增高影 (圖B,左側,白色框,右側[放大圖],箭號)四維核血
一例雙肺多發肺動靜脈瘺病例分析
患者?女,56歲。活動后胸悶、氣短4年,加重4月余。患者于4年前出現活動后心慌、氣短。余無異常,因而未給予特殊治療。自2012年8月上述癥狀逐漸加重,且口唇明顯紫紺,雙手輕度杵狀指。?X線檢查:左肺中野及右下肺野外帶可見團塊狀密度增高影,邊緣較光整,右肺團塊大小約2.7?cm×3.7?cm,左肺團塊
軟腦膜動靜脈瘺栓塞治療
1.病例資料?患者男性,48歲,因間斷反復頭痛30余年,在當地醫院行頭顱CT,發現右顳頂葉高密度血管影,頭顱MRI示血管流空影,見圖1、2。后在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行DSA檢查,明確診斷軟腦膜動靜脈瘺,供血動脈分別為右大腦中動脈、右大腦后動脈、左側大腦前動脈,見圖3~5。?瘺口處靜脈囊狀擴張,通過皮
一例左肺動靜脈瘺病例分析
患者 女,45歲。主因活動后出現胸悶、氣短20余年,近1周上述癥狀明顯加重,于2013年9月22日急診來我院就診,收入我院心內科。患者自發病以來,精神、食欲、睡眠欠佳,無腹痛腹瀉,大小便未見異常,體重無明顯減輕。?體格檢查:T36.5℃,P100次/min,R23次/min,自動體位,發育正常,口唇
關于后天性動靜脈瘺的檢查方式介紹
一、檢查 1.彩色多普勒超聲 對于表淺部位的動靜脈瘺,超聲可以非常準確的發現動靜脈瘺的部位,瘺口的大小,流速,對于定性診斷非常有幫助。 2.動脈造影 可以明確瘺口的部位,大小以及附近血管擴大和側支循環情況。但動脈造影是有創檢查,不做首選。 3.CTA或MRA CT動脈造影可明確動靜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