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小兒過敏癥的診斷方式介紹
數分鐘至數小時內急性發作,涉及皮膚和黏膜的癥狀如全身紅斑、瘙癢、全身性蕁麻疹、唇-舌-懸雍垂腫脹;并有心血管或呼吸系統癥狀時應高度懷疑嚴重過敏反應。......閱讀全文
關于小兒過敏癥的診斷方式介紹
數分鐘至數小時內急性發作,涉及皮膚和黏膜的癥狀如全身紅斑、瘙癢、全身性蕁麻疹、唇-舌-懸雍垂腫脹;并有心血管或呼吸系統癥狀時應高度懷疑嚴重過敏反應。
關于小兒過敏癥的檢查方式介紹
1.非特異性檢查 (1)血、痰液、鼻涕、眼分泌物等嗜酸性粒細胞檢查; (2)血、其他體液或分泌物中組胺含量的測定; (3)血清及分泌物中IgE、IgA、IgG、IgM含量的測定; (4)肺功能測定;T淋巴細胞轉化試驗;補體Ch50、Ch2、C3、C4測定; (5)巨噬細胞移動抑制試驗;
小兒過敏癥的診斷
數分鐘至數小時內急性發作,涉及皮膚和黏膜的癥狀如全身紅斑、瘙癢、全身性蕁麻疹、唇-舌-懸雍垂腫脹;并有心血管或呼吸系統癥狀時應高度懷疑嚴重過敏反應。
關于結腸過敏癥的鑒別診斷介紹
1.吸收不良綜合征 本征常有腹瀉,但大便常規可見脂肪和未消化食物。 2.慢性結腸炎 也常有腹痛、腹瀉,但以黏液血便為主。結腸鏡檢查所見結腸黏膜充血水腫、糜爛或潰瘍。 3.慢性痢疾 腹瀉以膿血便為主,糞常規可見大量膿血球,或見痢疾桿菌,大便培養可見痢疾桿菌生長。 4.Cronh病 常
關于小兒過敏癥的病因分析
1.食物 任何食物都可能誘發過敏癥,但最常引起過敏的是牛奶、蛋清、花生和堅果等少數幾種食物。 2.與禽類有關的疫苗 有麻疹、腮腺炎、黃熱病和流行性感冒疫苗,引起不良反應的主要是疫苗中的禽蛋白及在某些疫苗中的水解明膠、山梨醇和新霉素。病史常能提供有關線索。 3.膜翅目昆蟲 如蜂類可引起致
關于小兒半乳糖血癥的診斷方式介紹
診斷主要根據臨床癥狀及相關酶活性測定確診,尿中葡萄糖水平正常而班氏試驗陽性者應疑為半乳糖血癥,結合紅細胞內半乳糖代謝酶缺乏通常可確診。 如果產前懷疑胎兒可能有半乳糖血癥,可通過羊膜穿刺術進行產前診斷或出生時取臍帶血檢查紅細胞內的酶活性。如果孕婦血半乳糖濃度升高,無論是否存在半乳糖-1-磷酸尿苷
治療小兒過敏癥的方法介紹
由于死亡可發生于幾分鐘內,因此迅速處理極為重要,開始治療越晚,死亡率越高。開始治療的關鍵是迅速脫離過敏原,維持呼吸道通暢和維持有效的血液循環。 1.一般處理 盡可能迅速移去或中止誘發癥狀的原因或誘發物;伴低血壓者應采取頭低足高位;吸氧。在情緒上要消除患者的緊張和恐懼。 2.藥物治療 迅速
小兒過敏癥的基本信息介紹
過敏癥又稱過敏性休克或嚴重過敏反應。是一種嚴重的、威脅生命的全身多系統速發過敏反應。它是臨床免疫學方面最緊急的事件。患者可迅速或部分出現下列癥狀:全身瘙癢、蕁麻疹、血管性水腫、呼吸窘迫、喉頭水腫、血壓下降、心律失常、休克,是涉及多個靶器官的臨床綜合征。
關于小兒急性粟粒型肺結核的診斷方式介紹
1.臨床有明顯的結核中毒表現,畏寒、高熱、盜汗、虛弱、有呼吸道癥狀及體征。 2.部分患兒有腦膜刺激征、肝脾大、類白血病反應等表現。 3.X線胸片兩肺見典型粟粒陰影。胸CT急性血行播散型肺結核表現為直徑1mm~3mm大小、密度及分布均勻的粟粒結節。 4.痰結核桿菌陽性仍是診斷的金標準,但痰菌
小兒過敏癥的病因
1、食物 任何食物包括大白菜在內都可能誘發過敏癥,但最常引起過敏的是牛奶、蛋清、花生和其他豆科植物、堅果等少數幾種食物。 2、與禽類有關的疫苗 有麻疹、腮腺炎、黃熱病和流行性感冒疫苗,引起不良反應的主要是疫苗中的禽蛋白以及在某些疫苗中的水解明膠、山梨醇和新霉素。病史常能提供有關線索。 3
小兒過敏癥的癥狀
本綜合征的起病、表現和過程不一,與變應原的強度、患者的健康狀況和遺傳素質有關。一般癥狀開始很快,可發生于暴露于誘發物后幾秒幾分,也可發生于1h以后。有些患者在癥狀出現之前有先兆,但這些早期癥狀如焦慮、頭暈,患者往往說不清楚。癥狀呈全身性,輕重不等。大多數患者以皮膚癥狀開始,皮膚潮紅并常伴出汗、紅
小兒過敏癥的檢查
1.非特異性檢查 (1)血、痰液、鼻涕、眼分泌物等嗜酸性粒細胞檢查; (2)血、其他體液或分泌物中組胺含量的測定; (3)血清及分泌物中IgE、IgA、IgG、IgM含量的測定; (4)肺功能測定;T淋巴細胞轉化試驗;補體Ch50、Ch2、C3、C4測定; (5)巨噬細胞移動抑制試驗;
小兒過敏癥的治療
由于死亡可發生于幾分鐘內,因此迅速處理極為重要,開始治療越晚,死亡率越高。開始治療的關鍵是維持呼吸道通暢和維持有效的血液循環。 1、一般處理 盡可能迅速移去或中止誘發癥狀的原因或誘發物;伴低血壓者應采取頭低足高位;必要時吸氧和用支氣管擴張劑。在情緒上要消除他們的緊張和恐懼。 2、藥物的應用
關于小兒胃炎的檢查方式介紹
1.急性胃炎 輔助檢查:胃鏡檢查可確診。胃電圖或B超不能作為診斷依據。 2.慢性胃炎 (1)胃鏡檢查可直接對胃黏膜進行觀察,并能同時取活體標本進行組織學和細菌學檢查,此法安全可靠,診斷率高,為確診慢性胃炎的首選方法。 (2)實驗室檢查 1)胃酸測定淺表性胃炎胃酸正常或偏低,萎縮性胃炎則
關于小兒腹痛的檢查方式介紹
1.實驗室檢查 血液和大小便常規檢查,有時可提供有診斷價值的資料如血紅蛋白及紅細胞逐漸下降,須警惕內出血的存在。白細胞總數升高常提示炎癥性病變。觀察糞便性質有助于腸道感染和腸套疊的診斷。尿內有較多紅細胞或膿細胞提示尿路感染。必要時需檢測血和尿的胰淀粉酶等。 2.X線檢查 胸部X線檢查可顯示
關于小兒氣胸的檢查方式介紹
1.胸部攝片 由于大多氣胸因感染所致,故血白細胞計數多較高,膿氣胸時更為顯著,胸部攝片,可發現無臨床癥狀的小量積氣,若氣量較多,則顯示患側肺被壓縮,縱隔及心臟移向健側,膿氣胸可見有膿液平,體位變動時透視,變化更為明顯。 2.X線檢查 X線正及側位透視和拍片可協助診斷,可見萎陷的肺邊緣即氣胸
關于小兒白塞病的診斷介紹
1.系統性紅斑狼瘡 可有眼部病變、口腔潰瘍及神經、心血管系統病變,但其病情進行性加重,并不呈周期發作性,而且LE細胞、抗核抗體陽性,這些異常發現決不見于白塞病。 2.韋格內肉芽腫 雖有眼部病變及多系統損傷,但其病情進行性惡化,肺部X線檢查可見有變化多端的浸潤影,有時可有空洞形成,組織病理特征為
怎樣預防小兒過敏癥
由于本癥可危及生命,所以預防十分重要。采集一準確而完整的病史不只對診斷,防來說也很重要。找出以前發生過敏反應的規律和原因,查出誘發物,特別是潛在的誘發物及其交叉反應物并進而避免暴露。此外,大多數藥物致變態反應不能以皮試診斷,疑及者需要服藥時,種類應盡可能少,有利于診斷和預防。在進行免疫療法過程中
關于便血的診斷方式介紹
1.注意便血的特點 (1)了解便血的發生和發展過程。內痔、肛裂常在大便后出血;慢性非特異性結腸炎、結腸息肉等常呈反復、間歇性少量便血;中晚期(結)直腸惡變可為持續性少量便血。 (2)分清便血性狀、出血方式、顏色和出血量。如內痔出血呈點滴狀或噴射狀;肛裂則是血附于糞便表面或手紙染血,出
關于小兒食管異物的檢查方式介紹
1.實驗室檢查 并發感染時,周圍血白細胞計數和中性粒細胞增高。 2.X線檢查 是確診食管異物的主要方法,不僅可以明確食管異物的性狀、位置,也是診斷是否合并食管穿孔的重要手段。頸胸正側位片可顯示不透X線的異物影像,如疑為不顯影的異物,可行食管造影檢查,多數即可確定診斷。如同時合并食管穿孔者可
關于小兒戈謝病的檢查方式介紹
1.血常規 可正常,脾功能亢進者可見三系減少,或僅血小板減少。 2.骨髓涂片 在片尾可找到戈謝細胞,這種細胞體積大、直徑20~80μm,有豐富胞漿,內充滿交織成網狀或洋蔥皮樣條紋結構,有一個或數個偏心核,糖原和酸性磷酸酶染色呈強陽性的苷脂包涵體。此外,在肝、脾、淋巴結中也可見到。 3.酶
關于小兒急性胃炎的檢查方式介紹
1.血常規 感染因素引起者其末梢血白細胞計數增高,中性粒細胞比例增高。 2.便常規 糞便檢查有少量黏液、紅、白細胞、潛血陽性。 3.嘔吐物檢測。 4.內鏡檢查 這項檢查安全、可靠。可直接觀察到胃黏膜明顯充血、水腫。黏膜表面覆蓋厚的黏稠炎性滲出物,糜爛性胃炎則在上述病變基礎上見到點、圓
關于小兒慢性胃炎的檢查方式介紹
1.胃酸測定 淺表性胃炎胃酸正常或偏低,萎縮性胃炎則明顯降低甚至缺酸。新生兒胃內容是酸性的,剛出生的嬰兒在清除咽下的堿性羊水之后,測得的pH值小于4。出生后7~10天鹽酸濃度達最高峰,其后逐漸下降,出生后2~3個月達成人水平。 2.胃蛋白酶原 胃蛋白酶原是由主細胞分泌的,在酸性環境中被激活
關于小兒腦膿腫的檢查方式介紹
1.血常規檢查 血常規檢查對中樞神經系統局灶性化膿性感染的診斷通常無特殊意義。大約50%的腦膿腫患兒外周血白細胞計數輕度增多,伴發腦膜炎的患者白細胞計數明顯增高(>20×109/L),可有核左移(桿狀核超過7%)。 2.血液檢查 C-反應蛋白對于鑒別顱內化膿性疾病(如腦膿腫)和非感染性疾病
關于小兒煙霧病的檢查方式介紹
一、實驗室檢查: 發病時一般常規實驗室檢查均無異常。腦脊液檢查除蛛網膜下腔出血的患兒外,個別患兒腦脊液可有蛋白輕度增高,細胞數及生化均正常。為明確病因,應常規做血及腦脊液病毒免疫學抗體等檢查。 二、其他輔助檢查: 1.腦電圖檢查 改變系非特異性,可在病灶側出現慢波,此點有助于確定病變側。
關于小兒iga腎病的檢查方式介紹
1.尿液檢查 (1)血尿 臨床上絕大多數的患兒表現為肉眼血尿或顯微鏡下血尿,近半數的患兒表現為單純鏡下血尿或鏡下血尿伴少量蛋白尿。肉眼血尿可持續數小時至數天,后轉為持續性鏡下血尿。 (2)蛋白尿 為輕度蛋白尿,一般尿蛋白定量少于1g/24小時,少數患兒可出現大量蛋白尿,甚至出現腎病綜合征表現
關于小兒哮喘的診斷治療介紹
診斷 詳細詢問病史(包括發病誘因、發病的次數、每次發作的持續時間、發作的時間規律及季節性、既往治療措施及對治療反應等),了解本人及家族的過敏史,結合患兒發作時呼氣性呼吸困難,肺部聽診呼氣相延長,聞及呼氣相哮鳴音,診斷并不困難。皮膚變應原試驗也可輔助診斷。 治療 1.應該積極地治療,爭取完全
關于小兒貧血的診斷標準介紹
1.營養性缺鐵性貧血 根據臨床表現結合發病年齡、喂養史及血象特點可作出診斷。血紅蛋白量比紅細胞數降低明顯及紅細胞的形態改變對診斷意義較大。 診斷本病一般不需做骨髓檢查。如臨床表現不典型時可試用鐵劑治療,如給藥后網織紅細胞升高、貧血改善,則有助于診斷。必要時可做骨髓檢查(包括鐵粒幼紅細胞和含鐵
關于小兒腦膿腫的診斷介紹
如患兒有外周化膿性病灶特別是中耳炎乳突炎、皮膚感染或敗血癥或有青紫型先天性心臟病或感染性心內膜炎,或有開放性顱腦損傷等病史,一旦出現中樞神經系統癥候,即應考慮腦膿腫的可能性及時進行CT或MRI檢查可明確診斷。隱源性腦膿腫由于缺少上述外周感染史,臨床診斷較為困難,確診仍依賴神經影像學檢查。腦內小膿
關于小兒貧血的鑒別診斷介紹
1.營養性缺鐵性貧血 地中海貧血、鐵粒幼細胞貧血、肺含鐵血黃素沉著癥、維生素B6缺乏性貧血、鉛中毒、慢性感染、慢性消耗性疾病、遺傳性小細胞性貧血等也表現為小細胞低色素性貧血,但相對少見,可根據各病的特點加以鑒別。[2] 2.營養性巨幼細胞性貧血 應與紅白血病、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以及溶貧引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