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p53基因的基本介紹
p53基因,人體抑癌基因。該基因編碼一種分子量為43.7KDa的蛋白質,但因蛋白條帶出現在Marker所示53KDa處,命名為P53。因為蛋白中含有大量的脯氨酸,電泳速度被拖慢。p53基因的失活對腫瘤形成起重要作用。mdm2 [1] 突變 [2] 與 P53突變不共存,p53是一個重要的抗癌基因,其野生型使癌細胞凋亡,從而防止癌變;還具有幫助細胞基因修復缺陷的功能。p53的突變型會提高癌變。......閱讀全文
關于p53基因的基本介紹
p53基因,人體抑癌基因。該基因編碼一種分子量為43.7KDa的蛋白質,但因蛋白條帶出現在Marker所示53KDa處,命名為P53。因為蛋白中含有大量的脯氨酸,電泳速度被拖慢。p53基因的失活對腫瘤形成起重要作用。mdm2 [1] 突變 [2] 與 P53突變不共存,p53是一個重要的抗癌基因
關于P53基因突變的介紹
P53正常功能的喪失,最主要的方式是基因突變,通過腫瘤中大量的突變體分 析,證實大部分突變是位于4個突變熱點之一的錯義突變。這4個突變熱點是aa129~146、 171~179、234~260、270~287:正對應于P53基因進化最保守區段,體外實驗證實突 變體失去特異位點的結合能力,此外,突
關于p53基因的發展前景介紹
重組人p53腺病毒是一種基因工程改造過的活病毒,在結構上由兩部分組成:一是抑癌基因p53,二是載體。載體是改造過的無復制能力的腺病毒。就像火箭攜帶衛星上太空一樣,這種攜帶p53的腺病毒特異感染腫瘤細胞,它能有效地將治病的p53基因轉入腫瘤細胞內,而對正常細胞無害。 今又生結合放療治療53例頭頸
關于p53基因的結構及表達介紹
P53基因在人類、猴、雞和鼠等動物中相繼發現后,對其進行了基因定位,人類 P53基因定位于17P13,鼠P53定位于11號染色體,并在14號染色體上發現無功能的假基因,進化程度迥異的動物中,P53有異常相似的基因結構,約20Kb長,都由11個 外顯子和10個內含子組成,第1個外顯子不編碼,外顯子
關于p53基因的突變與腫瘤的介紹
P53基因與人類50%的腫瘤有關,有肝癌、乳腺癌、膀胱癌、胃癌、結腸癌、前列腺癌、軟組織肉瘤、卵巢癌、腦瘤、淋巴細胞腫瘤、食道癌、肺癌、成骨 肉瘤等,人類腫瘤中P53突變主要在高度保守區內,以175、248、249、273、282位點 突變最高,不同種類腫瘤不同,如結腸癌和乳腺癌有相似的流行病學
關于p53基因的維持基因組穩定作用介紹
DNA受損后,由于錯配修復的累積,導致基因組不穩定,遺傳信息發生改變。P53可參與DNA的修復過程,其DNA結合結構域本身具有核酸內切酶的活性,可切除錯配核苷酸,結合并調節核苷酸內切修復因子XPB 和XPD的活性,影響其DNA重組和修復功能。P53還可通過與P21 和GADD45形成復合物,利用
關于p53基因的阻滯細胞周期的介紹
在細胞周期中,P53 的調節功能主要體現在G1和G2/M 期校正點的監測,與轉錄激活作用密切相關。P53下游基因P21編碼蛋白是一個依賴Cyclin的蛋白激酶抑制劑,一方面P21 可與一系列Cyclin-cdk 復合物結合,抑制相應的蛋白激酶活性,導致Cyclin-cdk無法磷酸化Rb ,非磷酸
關于p53基因治療的簡介
基因治療是指以改變人類遺傳物質為基礎的生物醫學治療。是通過一定方式將人的正常基因或有治療作用的DNA順序導入人體靶細胞,去糾正基因的缺陷或者發揮治療作用。因此基因治療針對的是疾病的根源—異常的基因本身。 癌癥是一種基因病,是人體細胞在外環境因素作用下,內在多種前癌基因被激活和抑癌基因失活的多階
腫瘤檢測p53基因檢測介紹
p53基因檢測介紹: 正常的p53基因編碼53kD的蛋白,在細胞周期中起重要的調節作用,對細胞癌變有抑制作用,并由此而得名。當該基因發生點突變、缺失和滅活時,即由野生型轉變為突變型,反而促進腫瘤的發生和發展。p53基因檢測正常值: 無突變。p53基因檢測臨床意義: 該項檢測用于各類腫瘤發生機制
關于基因擴增的基本介紹
基因擴增(gene amplification)是指某一個特定基因的拷貝數選擇性地增加而其它基因的拷貝數并未按比例增加的過程。 基因擴增產生的可能原因: 1)由錯誤的DNA復制和修復導致的基因復制; 2)自私遺傳元件偶然捕獲而導致的DNA重復; 3)人工聚合酶鏈式反應(PCR)擴增。
關于結構基因的基本介紹
結構基因是編碼蛋白質或RNA的基因。細菌的結構基因一般成簇排列,多個結構基因受單一啟動子共同控制,使整套基因或都表達或者都不表達。結構基因編碼大量功能各異的蛋白質,其中有組成細胞和組織器官基本成分的結構蛋白、有催化活性的酶和各種調節蛋白等。
關于標記基因的基本介紹
標記基因,原本是基因工程的專屬名詞,但是它已經成為一種基本的實驗工具,廣泛應用于分子生物學、細胞生物學、發育生物學等方面的研究。 標記基因是一種已知功能或已知序列的基因,能夠起著特異性標記的作用。在基因工程意義上來說,它是重組DNA載體的重要標記,通常用來檢驗轉化成功與否;在基因定位意義上來說
關于基因起源的基本介紹
基因就是編譯氨基酸的密碼子,因此,密碼子的起源就是基因的起源。除了少數的不同之外,地球上已知生物的遺傳密碼均非常接近;因此根據演化論,遺傳密碼應在生命歷史中很早期就出現。現有的證據表明遺傳密碼的設定并非是隨機的結果,對此有以下的可能解釋: [6] 韋斯(Carl Richard Woese)認
關于跳躍基因的基本介紹
跳躍基因或轉座子:一段可以從原位上單獨復制或斷裂下來,環化后插入另一位點,并對其后的基因起調控作用的DNA序列。 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的科學家已經成功地將一種普通的人類"跳躍基因"轉化成一種運動速度比普通老鼠和人類細胞中的跳躍基因快幾百倍的超級跳躍基因。
關于自殺基因的基本介紹
自殺基因(suicide gene),是指將某些病毒或細菌的基因導入靶細胞中,其表達的酶可催化無毒的藥物前體轉變為細胞毒物質,從而導致攜帶該基因的受體細胞被殺死,此類基因稱為自殺基因。 應用自殺基因常用來治療腫瘤和感染性疾病。例如將在肝癌細胞中可表達AF基因的調控區與水痘一帶狀瘡疹病毒中的胸苷
關于基因剪接的基本介紹
基因剪接是通過一些酶學操作使一條DNA分子與另一條DNA分子相連。即在mRNA成熟期,切除基因的內含子,連接基因的外顯子的過程,稱為基因剪接。而天然基因的某些片段被合成的DNA鏈所取代或連成整體的過程稱為基因剪輯。一個基因為它的等位基因所替換,而其他基因則保持不變稱為基因置換。
關于基因家族的基本介紹
基因家族(gene family),是來源于同一個祖先,由一個基因通過基因重復而產生兩個或更多的拷貝而構成的一組基因,它們在結構和功能上具有明顯的相似性,編碼相似的蛋白質產物, 同一家族基因可以緊密排列在一起,形成一個基因簇,但多數時候,它們是分散在同一染色體的不同位置,或者存在于不同的染色體上
關于基因轉錄的基本介紹
基因轉錄是在細胞核和細胞質內進行的。它是指以DNA的一條鏈為模板,按照堿基互補配對原則,在RNA聚合酶作用下合成RNA的過程。基因轉錄有正調控和負調控之分。 如細菌基因的負調控機制是當一種阻遏蛋白(repressor protein)結合在受調控的基因上時,基因不表達;而從靶基因上去除阻遏蛋白
關于基因調控的基本介紹
生物體內控制基因表達的機制。基因表達的主要過程是基因的轉錄和信使核糖核酸(mRNA)的翻譯。基因調控主要發生在3個水平上,即: ①DNA修飾水平、RNA轉錄的調控、和mRNA翻譯過程的控制; ②微生物通過基因調控可以改變代謝方式以適應環境的變化,這類基因調控一般是短暫的和可逆的; ③多細胞
關于src基因的基本介紹
src基因(sarcoma gene)即雞肉瘤病毒(RSV)基因組中的基因,可使雞產生肉瘤。是第一個鑒定的病毒癌基因。 1970年,Peter Vogt分離到一種Rous 病毒的突變體,該突變病毒能夠感染細胞并進行復制,但是不能引起細胞轉化并致癌。由于該突變體,只是喪失了將正常細胞轉化為癌細胞
關于重疊基因的基本介紹
重疊基因是在1977年發現的。早在1913年A.H.斯特蒂文特已在果蠅中證明了基因在染色體上作線狀排列,20世紀50年代對基因精細結構和順反位置效應等研究的結果也說明基因在染色體上是一個接著一個排列而并不重疊。但是1977年F.桑格在測定噬菌體ΦX174的DNA的全部核苷酸序列時,卻意外地發現基
p53基因的簡介
p53是一種腫瘤抑制基因(tumor suppressor gene)。在所有惡性腫瘤中,50%以上會出現該基因的突變。由這種基因編碼的蛋白質(protein)是一種轉錄因子(transcriptional factor),其控制著細胞周期的啟動。許多有關細胞健康的信號向p53蛋白發送。關于是否
p53基因的主要功能介紹
阻滯細胞周期在細胞周期中,P53 的調節功能主要體現在G1和G2/M期校正點的監測,與轉錄激活作用密切相關。P53下游基因P21編碼蛋白是一個依賴Cyclin的蛋白激酶抑制劑,一方面P21可與一系列Cyclin-cdk 復合物結合,抑制相應的蛋白激酶活性,導致Cyclin-cdk無法磷酸化Rb ,非
P53基因突變相關介紹
P53正常功能的喪失,最主要的方式是基因突變,通過腫瘤中大量的突變體分 析,證實大部分突變是位于4個突變熱點之一的錯義突變。這4個突變熱點是aa129~146、 171~179、234~260、270~287:正對應于P53基因進化最保守區段,體外實驗證實突 變體失去特異位點的結合能力,此外,突變體
關于病毒癌基因的基本介紹
病毒癌基因(viral oncogene):是存在于致癌DNA病毒和一部分逆轉錄病毒基因組中能使靶細胞發生惡性轉化的基因。它不編碼病毒結構成分,對病毒無復制作用,但是當受到外界的條件激活時可產生誘導腫瘤發生的作用。
關于基因庫的基本介紹
基因庫(gene pool)是一個群體中所有個體的全部基因的總和。有性生殖支撐了一種獨特的基因庫構建與運行模式,減數分裂通過修修補補、程序性突變(如復制錯誤、缺失、插入、重復等,這些與輻射誘變等比較,相對溫和)等增加種群內基因的多樣性以及等位基因的多態性,并分散保存于種群之中(種群規模越大,容納
關于加工假基因的基本介紹
有一類假基因除了一般的特征之外,還有一些其他的特征暗示著它們的形成與mRNA有關: ①在假基因中完全缺少在相應的正常基因中存在的內含子順序; ②在假基因的3'末端有一段連貫的脫氧腺嘌呤核苷酸; ③有些假基因與相應的正常基因在順序組成上的相似性只限于相應的mRNA的3'末端之
關于等位基因的基本介紹
位于一對同源染色體的相同位置上控制某一性狀的不同形態的基因。不同的等位基因產生例如發色或血型等遺傳特征的變化。等位基因控制相對性狀的顯隱性關系及遺傳效應,可將等位基因區分為不同的類別。在個體中,等位基因的某個形式(顯性的)可以比其他形式(隱性的)表達得多。等位基因(gene)是同一基因的另外“版
關于基因的基本信息介紹
基因(遺傳因子)是產生一條多肽鏈或功能RNA所需的全部核苷酸序列。基因支持著生命的基本構造和性能。儲存著生命的種族、血型、孕育、生長、凋亡等過程的全部信息。環境和遺傳的互相依賴,演繹著生命的繁衍、細胞分裂和蛋白質合成等重要生理過程。生物體的生、長、衰、病、老、死等一切生命現象都與基因有關。它也是
關于外源基因的基本介紹
將外源基因導入生物體的過程稱為轉化。這可以自然發生,也可以人為發生。人工轉化轉染方法包括:(a)化學方法,有磷酸鈣沉淀法、DEAE -葡聚糖絡合和脂質介導的DNA轉化法;(b)物理方法,包括電穿孔、微注射和基因槍法;(c)重組法,比如利用病毒作為載體。 細菌、植物和動物的基因轉化具有重要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