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子檔”聯手為感染HIV患者切除聽神經瘤
今年30歲的小亮(化名)近半年來右耳反復耳鳴,同時出現了聽力進行性減退,在當地醫院進行核磁共振檢查后,發現患上了右側聽神經瘤。他在8年前意外感染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并一直在當地疾控中心規律治療。因感染HIV,他在多地就診時多被婉拒。 聽神經瘤雖多為良性,但腫瘤在顱內位置深,周圍重要神經血管結構豐富,處理不當很容易留下面癱等嚴重后遺癥,甚至危及生命,最好的治療方案是手術切除。 近期,小亮通過網絡問診輾轉到中南大學湘雅醫院就診,該院神經外科袁賢瑞教授團隊及團隊成員、袁賢瑞的兒子袁健主治醫師等組成的醫療團隊,成功為小亮摘除了聽神經瘤并完整保留了面聽神經功能。 為HIV患者進行手術,需要醫療、護理、麻醉、院感等多部門、多環節的密切配合,不僅要治好患者的病,同時還要保障醫務工作者安全,避免院內感染。手術當天,湘雅醫院手術室護理團隊采取經血液傳播疾病標準預防,為參與手術的醫護人員準備了一次性手術隔離衣、防護面屏等防護物品......閱讀全文
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桂林醫院揭牌
中新網桂林12月17日電 (趙琳露 唐清)12月17日,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桂林醫院揭牌儀式在臨桂院區舉行。這是廣西首個獲批建設的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對優化醫療資源配置、促進地方發展、減少患者異地就醫、更好滿足人民群眾醫療健康需求具有重要意義。 2021年9月,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桂林市人民政府
湘雅醫院成功實施跨血型活體腎移植
記者9月26日從中南大學湘雅醫院獲悉,一名27歲的尿毒癥患者經過周密的腎移植手術和圍手術期治療,腎功能完全恢復正常順利出院。據悉,這是湘雅醫院第一例接受跨血型腎移植手術的患者。 1年前,在廣東打工的雷先生因食欲不振,在外院檢查確診為慢性腎功能衰竭(尿毒癥)期。回湘后,雷先生來到湘雅醫院就診,經過
湘雅醫院成功實施跨血型活體腎移植
記者9月26日從中南大學湘雅醫院獲悉,一名27歲的尿毒癥患者經過周密的腎移植手術和圍手術期治療,腎功能完全恢復正常順利出院。據悉,這是湘雅醫院第一例接受跨血型腎移植手術的患者。 1年前,在廣東打工的雷先生因食欲不振,在外院檢查確診為慢性腎功能衰竭(尿毒癥)期。回湘后,雷先生來到湘雅醫院就診,經
湘雅三醫院教授呂奔團隊研究論文入選
近日,細胞出版社(Cell Press)發布了關于2021年中國科學家在Cell Press旗下期刊的研究性論文的回顧性分析結果,展示了該年度中國在科學研究活躍度、學術影響力、開放共享等多個方面的優異表現,中南大學湘雅三醫院教授呂奔科研團隊的研究論文“Heparin prevents caspase
中南大學湘雅醫院成功實施斷肢寄養再植手術
當25歲的小偉帶著血肉模糊的斷肢前來中南大學湘雅醫院求救時,這情景令醫護人員都不寒而栗,仿佛置身于恐怖片中。悲劇發生在一個月前,小偉在務工時由于操作失誤,導致右上肢不慎卷入鉆床機,整個右手瞬間被機器完全離斷,頓時血流如注,“當時我都嚇傻了……”一股劇痛伴隨著恐懼迅速攫住了小偉。 據小偉的主
中南大學湘雅醫院獲批互聯網醫院牌照-可網上就診
14日,湖南省衛生健康委正式批準同意中南大學湘雅醫院設置互聯網醫院,這是湖南省內首批準入的的互聯網醫院。為了更好的配合新冠肺炎疫情戰役,減少常見病、慢性病患者來醫院,湘雅醫院互聯網醫院將于近日開始上線試運行,皮膚科、全科、內科、外科、兒科、護理等多個科室將開通在線咨詢。 近年來,國務院重視“互
湘雅醫院發現脊髓小腦性共濟失調新致病基因
中南大學湘雅醫院神經內科唐北沙教授領銜的團隊與醫學遺傳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及華大基因研究院合作,對脊髓小腦性共濟失調(SCA)深入研究,發現在人小腦神經組織中高表達的轉谷氨酰胺酶6型(TGM6)基因突變后,可導致該病的發生,并在國際上首次提出TGM6基因是SCA一個新致病
中南大學湘雅醫院引進全球創新術式治療肝癌
近日,中南大學湘雅醫院王志明教授及其肝臟外科團隊采用一項國際最新技術,在我國首次對原發性肝癌合并肝炎、肝硬化患者實施“二步切除法”手術,將原本不符合條件的患者左半肝及其腫瘤成功切除。這為傳統意義上不可切除的肝癌尋找到了可切除的新途徑。 據介紹,目前手術完整切除腫瘤仍是肝癌患者獲得根治性療效
中南大學湘雅醫院完成嗜鉻細胞瘤切除術
近日,中南大學湘雅醫院為一位患者切除了嗜鉻細胞瘤,挽救了患者的生命。嗜鉻細胞瘤是由嗜鉻細胞所形成的腫瘤,腫瘤細胞大多來源于腎上腺髓質,少數來源于腎上腺外的嗜鉻細胞。 患者女性,47歲,她的肝臟后下腔靜脈的后方長了一個六公分大的腫瘤。這種腫瘤叫做"嗜鉻細胞瘤",內部會大量分泌一種名為"兒茶酚胺"
國產新型術中支架在湘雅醫院完成首例臨床應用
5月9日,中南大學湘雅醫院心臟大血管外科專家團隊運用國產新型術中支架Fontus,成功為一名因胸腹主動脈瘤合并主動脈夾層累及主動脈弓的患者進行治療。據悉,這是Fontus獲國家批準臨床應用以來,在全國的首例臨床正式應用。手術現場 中南大學湘雅醫院 供圖 46歲的李女士因罹患嚴重的主動脈疾病而生
湘雅二醫院團隊為心臟放射消融交出“中國方案”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3/495503.shtm當地時間3月6日,由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教授周勝華團隊完成的“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HOCM)的立體定向放射治療-首次應用人體研究”(SELECT研究),在2023年美國心臟病學會科學年會
湘雅醫院首次采用神經內鏡技術切除腦室內腫瘤
近日,湘雅醫院神經外科專家在微小通道下采用神經內鏡技術,為一名67歲患者成功切除了深部腦室內腫瘤。院方表示,此舉開創了湘雅醫院乃至我國中南地區省份在相關治療領域的先河。 據湘雅醫院神經外科副主任、小兒神經外科主任劉景平教授介紹,以往針對這類腦深部腫瘤,無論瘤子大小均采取開顱的方法,即通過一個近
湘雅醫院檢驗科技師患癌病逝后捐獻角膜遺體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2/10/488383.shtm 10月27日,中南大學湘雅醫院檢驗科主管技師曾德繁生前的親友、領導、同事在該院52病室為他進行了簡短的告別儀式。隨后,在湖南省紅十字會和中南大學湘雅醫院、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的幫
國內首例!湘雅二醫院心肺聯合移植患者誕下健康女嬰
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以下簡稱湘雅二醫院)12月16日對外透露,今年28歲的心肺聯合移植患者小英(化名),于11月15日在該院誕下健康女嬰。經過一個月的觀察,目前母女身體狀況良好。心肺聯合移植受者術后妊娠屬于高危妊娠,國內外成功案例罕見。小英成為全國首例妊娠并成功分娩的心肺聯合移植患者。 9年
湘雅二醫院完成湖南首例經腋動脈IABP植入術
2023年1月1日,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心血管內科教授唐建軍、副教授唐亮帶領心導管室介入團隊,為一位新冠陽性、爆發性心肌炎、2型糖尿病、酮癥的患者在前期ECMO植入后完成了湖南首例經腋動脈IABP(主動脈球囊反搏)植入術。 IABP是機械性輔助循環方法之一,通過物理作用,提高主動脈內舒張壓,增加
湘雅醫院巡回醫療隊為甘南州民眾義診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9/507973.shtm9月6日,中南大學湘雅醫院2023年國家巡回醫療隊全體隊員在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人民醫院開展查房帶教和大型義診活動,為當地老百姓送醫送健康。湘雅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教授胡成平、骨科主
湘雅醫院門診放化療中心服務模式護航腫瘤患者
?中南大學湘雅醫院1月11日透露,“新十條”發布以來,醫院統籌全院病床資源,全面收治新冠感染患者,各專科病房轉變為新冠病房,最大限度地收治新冠病毒感染患者。醫院于2022年4月成立湘雅醫院門診放化療中心,診療模式日漸成熟,在疫情期間克服醫護人力不足、科室患者數量大增且流動性大等困難,充分發揮日間腫瘤
全國首家個體化醫學檢測培訓基地”落戶湘雅醫院
6月16日,“國家衛生計生委個體化醫學檢測培訓基地”落戶湘雅醫院。作為全國首家“個體化醫學檢測培訓基地”,該基地將面向全國個體化醫學檢測技術人員和專業人員開展規范化、標準化的培訓工作。 “國家衛生計生委個體化醫學檢測培訓基地”由國家衛生計生委醫政管理局批準成立。該基地承擔全國個體化醫學檢測技術
長沙湘雅三醫院9名醫務人員聯名舉報科主任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8/506313.shtm9名醫務人員聯合簽名,實名舉報科主任——該舉報信日前在網上流傳。位于湖南長沙的中南大學湘雅三醫院,由此卷入輿情風波。 中南大學湘雅三醫院。本文圖片除特別標注外,均為澎湃新聞記者
Science:湘雅三醫院團隊發現熱射病的重要致病機理
熱射病(Heatstroke,又稱“重度中暑”)是一種由熱應激引起的、危及生命的疾病,與循環衰竭和多器官功能障礙有關。隨著全球氣候變暖,熱射病引起的死亡人數逐年增加,但其致病機制尚不清楚。近日,中南大學湘雅三醫院研發團隊在《Science》雜志發表了題為“Z-DNA binding protei
湘雅二醫院副主任醫師劉翔峰接受監察調查
8月25日晚間,長沙市紀委市監委官微“清廉長沙”對外透露,湖南省創傷急救醫學中心原副主任、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副主任醫師劉翔峰涉嫌嚴重違法,目前正接受長沙市監察委員會監察調查。長沙市紀委市監委官微“清廉長沙”發布消息稱劉翔峰接受監察調查。劉翔峰因醫療作風的問題近期引起社會廣泛關注,相關話題一度連續幾日
JECCR:中南大學湘雅三醫院團隊發現肝癌發生新機制!
作為最常見的消化系統惡性腫瘤之一,肝細胞癌(HCC)已成為全球癌癥相關死亡的第四大原因,是嚴重威脅人類健康的重大疾病[1]。?肝癌的發病過程涉及眾多異常表達的基因及相應信號通路,目前研究已表明基因表達的RNA轉錄后調控異常是導致肝癌的重要機制[2]。?可變剪接(AS)是一種常見的轉錄后調控方式,通過
中南大學湘雅醫院神經外科專家王茂山逝世,享年98歲
據中南大學湘雅醫院承辦期刊《國際神經病學神經外科學雜志》消息,優秀的中國共產黨黨員、原湖南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今中南大學湘雅醫院)神經外科主任、著名神經外科專家王茂山教授,因病醫治無效于2022年5月5日1時30分在長沙不幸逝世,享年98歲。 王茂
湘雅醫院皮膚科團隊取得系列銀屑病科研成果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5/500115.shtm銀屑病是一種遺傳與環境共同作用誘發的免疫介導慢性、復發性、炎癥性、系統性疾病,不僅帶來皮膚、黏膜、甲和關節的損害,還可能合并系統性的共病,給患者身體、心理造成沉重負擔。隨著多種生物制劑
湘雅三醫院院長回應舉報:已有初步調查結果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8/506328.shtm
《柳葉刀》子刊發表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骨科團隊學術觀點
近日,《柳葉刀感染病學》(The Lancet Infectious Diseases,IF:25.148)在線發表了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骨科黎志宏教授、王萬春教授團隊的述評文章:“Revision for PJI after total hip replacement: more explora
中南大學湘雅醫院成功完成國內首例帕金森病基因治療臨床研究
近期,由中南大學湘雅醫院醫院神經內科主任、湘雅江西醫院神經內科主任、國家老年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湘雅)副主任沈璐教授牽頭,功能神經外科亞專科主任楊治權教授、神經變性病與遺傳病亞專科主任郭紀鋒教授、徐倩副教授等主要研究者共同參與的“BBM-P002注射液顱內注射治療中晚期帕金森病的單臂、開放性、單中
湘雅醫院一手術治兩癌癥并為患者重建消化道
對普通人而言,食物都要經過食道、胃之后再進入小腸消化。然而,59歲的李先生(化名)卻因同時患上胃癌和食管癌,需切除全部的胃并高位切除食道。如何徹底根治腫瘤并讓李先生正常進食?近日,中南大學湘雅醫院多學科團隊成功為李先生實施了食管外科界的“珠穆朗瑪峰”術式——“結腸代食管”手術。該院胃腸外科主任劉合利
湘雅三醫院科主任被9人聯合舉報!官方:已成立聯合調查組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8/506456.shtm中南大學湘雅三醫院(下稱湘雅三醫院)9名醫務人員實名舉報該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下稱呼吸科)主任孟婕一事連日來引發廣泛關注,8月10日更是登上微博熱搜榜首。 ???微博截圖。?
980萬元,湖南省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信息化建設項目招標
2021年12月1日獲悉,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在中國政府采購網發布“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國家心血管區域醫療中心信息化建設”的招標公告,預算金額為980萬元。招標內容為國家心血管區域醫療中心信息化建設,招標截止時間為2021年12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