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氣管腺樣囊性癌的診斷依據介紹
由于本病早期癥狀隱匿,腫瘤起源于粘膜下,出現各種癥狀無特征。給早期診斷帶來不少困難。常被誤診為慢支和支氣管哮喘。為了避免誤診,凡對有上呼吸道阻塞癥狀,咽部檢查未發現病變,胸片正常,要警惕有氣管腫瘤的可能。并及時氣管影像學和支氣管鏡檢查。支氣管鏡對于原發性氣管腫瘤診斷非常關鍵。支氣管鏡下以觀察到腫瘤形態、大小及管腔受侵情況,并可以活檢,確診還需病理分型。但是當腫瘤巨大時(占據管腔的1/2以上),活檢可能引起出血和室息等并發癥,此時最好能在手術室硬質氣管鏡下,與介入治療同時進行。 TACC在排除頭頸部涎腺腺樣囊性癌累及的情況下,應與 (1)多形性腺瘤, (2)上皮-肌上皮癌, (3)多形性低度惡性腺癌, (4)小細胞肺癌, (5)黏液表皮樣癌, (6)基底細胞腺瘤, (7)氣管腺癌等相鑒別。......閱讀全文
關于氣管腺樣囊性癌的診斷依據介紹
由于本病早期癥狀隱匿,腫瘤起源于粘膜下,出現各種癥狀無特征。給早期診斷帶來不少困難。常被誤診為慢支和支氣管哮喘。為了避免誤診,凡對有上呼吸道阻塞癥狀,咽部檢查未發現病變,胸片正常,要警惕有氣管腫瘤的可能。并及時氣管影像學和支氣管鏡檢查。支氣管鏡對于原發性氣管腫瘤診斷非常關鍵。支氣管鏡下以觀察到腫
診斷腺樣囊性癌的依據
腺樣囊性癌和其他類型的涎腺惡性腫瘤一樣,術前診斷較難。涎腺腫塊早期出現疼痛及神經麻痹者,應首先考慮腺樣囊性癌的診斷。為進一步確診,可做細針穿刺細胞學檢查,鏡下可見瘤細胞呈圓形或卵圓形,似基底細胞,并呈球團形聚集;黏液呈球團形,在其周圍有一層或多層腫瘤細胞。這種獨特表現是其他涎腺上皮腫瘤所沒有的,
關于氣管腺樣囊性癌的預后介紹
本病預后較好,淋巴轉移率低,淋巴結轉移對患者預后影響不大。血行轉移晚,最常見的部位是肺、胸膜和肝臟,而骨、腎、脾少見。術后5年生存率為65%~79%,10年生存率為53%~57%。局部復發是氣管腺樣囊性癌主要的致死原因,鑒于以上情況,支氣管鏡下介入治療作為姑息性治療手段,可有效切除腫瘤,維持氣道
氣管腺樣囊性癌的病理介紹
浸潤性邊界;兩種細胞類型;數量不等的透明細胞極少基膜和透明物質;篩狀結構常存在;透明細胞少見。腺樣囊性癌診斷時應注意與其他伴有導管細胞型結構的腫瘤鑒別,包括多形性腺瘤、基底細胞腺瘤、上皮—肌上皮癌和基底細胞腺癌等。與腺瘤的鑒別在于后者腫瘤的邊界清楚、篩狀結構少見,尤其是多形性腺瘤中存在的軟骨樣基
關于氣管腺樣囊性癌的放療治療介紹
TACC對放療亦有一定敏感性,可抑制腫瘤生長,降低復發率。放療主要適應證為: ①腫瘤不能切除的病例; ②腫瘤邊緣摘除不完全的病例; ③全身狀態不佳不能手術者。 由于受放射劑量的限制,TACC不能反復進行協同或鞏固手術療效,因而支氣管鏡介入治療越來越受重視。
關于氣管腺樣囊性癌的影像學表現介紹
TACC由于生長方式的不同,其影像學表現也不同。賴清等根據其影象學表現將其分為如下4種亞型: ①腔內廣基型:腫瘤突入管腔呈結節狀軟組織腫塊影,密度均勻,邊緣光整,寬基底: ②管壁浸潤型:腫瘤沿管壁長軸浸潤生長,管壁不同程度的增厚與管腔不同程度的狹窄; ③腔內外生長型:管壁內外均有結節狀腫塊
關于小兒支氣管擴張的診斷依據介紹
早期尚未發現明顯癥狀,診斷較為困難,到了慢性感染的進行期,就有持續性咳嗽、多量痰液以及咯血等癥狀,易于辨認。 對以下幾點應加以注意: 1.病史 在肺炎、百日咳麻疹之后,長期咳嗽咳痰反復肺部感染者,均可疑有支氣管擴張。患支氣管淋巴結結核而伴有持久肺不張者,該區支氣管可能擴張。 2.臨床特點
氣管腺樣囊性癌的簡介
氣管原發的腫瘤稀少,占所用呼吸道腫瘤1%,且惡性腫瘤占60%~83%,比良性腫瘤多見。腺樣囊性癌(adenoid cystic carcinoma ACC)由Billroth (1865年)描述。自1953年由Foote和Frazell命名以來沿用至今,又稱“圓柱型腺瘤",屬涎腺惡性腫瘤。氣管腺
手術治療氣管腺樣囊性癌的相關介紹
ACC為少見的低度惡性腫瘤,目前認為手術切除是首選的治療手段。根據病變范圍和周圍受浸的情況,可采用不同的手術及修復手段。手術以局部根治性治療為原則,盡可能多地切除腫瘤區組織。TACC的突出特征是隱匿性侵犯周圍的膠原纖維或血管神經束,沿此向圍圍延伸,呈浸潤性擴散,邊界難定。依靠目前檢查手段仍難準確
概述氣管腺樣囊性癌的發病機制
肺涎腺腫瘤來源于氣管、支氣管壁內腺體,其組織結構及生物學行為和涎腺腺體發生的腫瘤類似,故稱為肺的涎腺型腫瘤。良性者稱為肺涎腺型腺瘤,最多見的是黏液性腺瘤及混合瘤(現多稱為多形性腺瘤),其他包括漿液性腺瘤、混合性腺瘤和嗜酸性細胞腺瘤等,但均極罕見。惡性者稱為肺涎腺惡性腫瘤,常見的是腺樣囊性癌和黏液
概述氣管腺樣囊性癌的癥狀體征
主要為喘鳴和吸氣性呼吸困難。當腫瘤向管腔內緩慢生長,由于氣管的可通氣量明顯大于機體的一般實際需要量,故早期氣管內小的腫瘤不會引起任何呼吸道阻塞癌狀,僅偶有胸悶、刺激性咳嗽、咳痰或咯血絲痰,癥狀不典型。中晚期時則為進行性加重的呼吸困難、憋喘,明顯可聽見喘鳴音,部分見吸氣三凹征,稍多分泌物就會有窒息
簡述氣管腺樣囊性癌的支氣管鏡下表現
有些病例鏡下表現氣管黏膜紅色或暗紅色的桑椹或菜花樣增生性改變,在部分病灶表面的黏膜下可見擴張的血管,組織松脆,觸之易出血。部分病例支氣管黏膜增厚,有時表面黏膜無改變。也可在支氣管黏膜下沿長軸或管周生長、形成彌漫浸潤的斑塊。腫瘤大小范圍1~4cm,平均大小2cm。一個明顯的特征是它有不清楚的腫瘤邊
氣管腺樣囊性癌的腔內介入治療
目前臨床腔內介入方法很多,常用的方法有APC、冷凍、置入支架等。雖然沒有大宗臨床病例報道,但目前認為光動力治療(PDT)在腺樣囊性癌治療上有前景的,因為ACC的生長特點沿管壁浸潤,顯微鏡下觀察腫瘤總是超過可見或可觸及的腫瘤界限,故術后易復發。PDT對組織破壞最小,而且在同一部位反復治療而不累加毒
腺樣囊性癌的鑒別診斷
腺樣囊性癌和其他類型的涎腺惡性腫瘤一樣,術前診斷是一難題。涎腺腫塊早期出現疼痛及神經麻痹者,應首先考慮腺樣囊性癌的診斷。為進一步確診,可做細針穿刺細胞學檢查,鏡下可見瘤細胞呈圓形或卵圓形,似基底細胞,并呈球團形聚集;粘液呈球團形,在其周圍有一層或多層腫瘤細胞。這種獨特表現是其他涎腺上皮腫瘤所沒有
關于小兒氣管、支氣管異物的診斷及鑒別診斷介紹
1、據患者異物吸入病史或可以病史,典型的臨床癥狀及輔助檢查不難診斷,但是少數患兒,異物史不明確,如有突然發生而又久治不愈的咳喘,并伴有或不伴有發熱、憋氣或者反復發生的支氣管肺炎的患兒,應考慮異物可能,應與支氣管炎,支氣管肺炎等相鑒別。 2、X線檢查 不透光的金屬異物在正位及側位透視或者拍片下可
慢性支氣管炎的診斷依據
診斷依據 診斷主要依靠病史和癥狀。在排除其他心、肺疾患(如肺結核、塵肺、支氣管哮喘、支氣管擴張、肺癌、心臟病、心功能不全等)后,臨床上凡有慢性或反復的咳嗽,咯痰或伴喘息,每年發病至少持續3個月,并連續兩年或以上者,診斷即可成立。如每年發病持續不足三個月,而有明確的客觀檢查依據(如X線、肺功能等
關于原發氣管支氣管腫瘤的診斷介紹
診斷:根據臨床癥常見的干咳、氣短、哮喘、喘鳴、呼吸困難、發紺等癥狀,結合X 線、CT、MRI、氣管造影可明確診斷。在上述方法均不能得到明確診斷時,可以采取開胸探查,直接切開氣管、支氣管觀察病變的特點和侵犯范圍,并取組織進行病理冷凍切片檢查,而明確診斷。
關于腎癌的診斷依據介紹
診斷腎癌需要進行實驗室檢查、影像學檢查和病理學檢查。實驗室檢查的目的是作為對患者術前一般狀況、肝腎功能以及預后判定的評價指標,主要包括尿素氮、肌酐、肝功能、全血細胞計數、血紅蛋白、血鈣、血糖、血沉、堿性磷酸酶和乳酸脫氫酶等。目前,尚無公認的可用于臨床診斷腎癌的腫瘤標記物。腎癌的臨床診斷主要依靠影
關于斜視的診斷依據介紹
1.詢問病史 詳細詢問患者的年齡、準確的發病時間、發病原因或誘因、斜視發展情況、做過何種治療、有無家族史等。 2.眼外觀檢查 注意患者眼位偏斜的方向和程度,瞼裂是否等大,顏面是否對稱,有無代償性頭位。 3.視力檢查及屈光檢查 詳細檢查患者遠、近視力及矯正視力。對于高度近視和散光者及青少
關于脹氣的診斷依據介紹
1.胃腸道內氣體排出障礙。 2.胃腸道中氣體吸收障礙,正常情況下,腹腔內大部分氣體,經腸壁血管吸收后,由肺部呼吸排出體外。有些疾病,腸壁血液循環發生障礙,影響腸腔內氣體吸收,從而引起腹脹。 3.吸入空氣,進食時因講話或飲食習慣不良吸入大量空氣,而引起腸脹氣。因某些原因,腸蠕動功能減弱或消失,
關于高脂血癥的診斷依據介紹
關于高脂血癥的診斷標準,目前國際和國內尚無統一的方法。既往認為血漿總膽固醇濃度>5.17mmol/L(200mg/dl)可定為高膽固醇血癥,血漿三酰甘油濃度>2.3mmol/L(200mg/dl)為高三酰甘油血癥。各地由于所測人群不同以及所采用的測試方法的差異等因素,所制定的高脂血癥診斷標準不一
關于痙證的診斷依據介紹
1.多突然起病,以項背強急,四肢抽搐,甚至角弓反張為其證候特征。 2.部分危重病人可有神昏譫語等意識障礙。 3.發病前多有外感或內傷等病史。
關于傷寒的診斷依據介紹
傷寒可依據流行病學資料,臨床表現及免疫學檢查結果作出臨床診斷,但確診傷寒則以檢出致病菌為依據: 1.臨床診斷標準在傷寒流行季節和地區。 2.從血,骨髓,尿,糞便,玫瑰疹刮取物中,任一種標本分離到傷寒桿菌。 3.特異性抗體陽性,肥達氏反應“O”抗體凝集效價≥1∶80,“H”抗體凝集效價≥1∶
關于氣管炎的診斷介紹
1.常有受涼、過度疲勞或其他誘因史。 2.臨床表現為咳嗽、咳痰伴畏寒、發熱、頭痛及四肢酸痛等癥狀。 3.兩肺呼吸音增粗、散在干濕啰音。 4.白細胞計數多正常,X線檢查肺部多正常或紋理增粗。 根據病史、咳嗽咳痰,兩肺散在干濕性啰音,結合X線檢查和周圍血象,診斷即可確立。
關于氣管異物的鑒別診斷介紹
由于呼吸道異物多為兒童,吸入異物時,家屬或未目睹,兒童又不能自訴經過。可問不出異物吸入病史,患兒多因有喘鳴聲就診,而被誤診為哮喘性支氣管炎,或因陣發性嗆咳而誤診為百日咳,或因長期呼吸道感染,誤診肺炎、支氣管擴張癥等。凡遇此情況,均應考慮呼吸道異物的可能,應予以重視,作細致的體格檢查及X線檢查是診
關于氣管受壓的檢查診斷介紹
(一)氣管受壓的轉移病灶活組織檢查,晚期肺癌病例已有鎖骨上、頸部、腋下等處表淺淋巴結轉移或出現皮下轉移結節者,可切取轉移病灶組織作病理切片檢查或穿刺抽取組織作涂片檢查,以明確診斷。 (二)氣管受壓的縱隔切開術縱隔鏡檢查,難于窺察位于主動脈弓水平下方左側前縱隔的病變情況。少數中央型肺癌病例為了避
關于前置胎盤的診斷依據的介紹
1.通過詢問病史、妊娠晚期無痛性陰道出血的臨床表現,本次妊娠中期超聲診斷胎盤覆蓋宮頸內口,查體檢查同上,基本可以初步診斷。診斷前置胎盤禁止行陰道檢查或肛查,尤其不應行宮頸管內指診,以免使附著該處的胎盤剝離引起大出血。如果必須進行陰道或肛指檢查需要在輸液、備血或輸血條件下小心進行。 2.超聲檢查
關于腦溢血的診斷依據介紹
中老年患者在活動中或情緒激動時突然發病,迅速出現局灶性神經功能缺損癥狀以及頭痛、嘔吐等顱高壓癥狀應考慮腦出血的可能,結合頭顱CT檢查,可以迅速明確診斷。腦出血診斷主要依據: 1.大多數為50歲以上,較長期的高血壓動脈硬化病史。 2.體力活動或情緒激動時突然發病,有頭痛,嘔吐,意識障礙等癥狀。
關于纖維腺瘤的診斷依據介紹
1.病史 詢問發病年齡,該腫瘤多見于青年女性,高發年齡20~25歲。一般表現為無痛性乳房腫塊,生長常較緩慢。 2.體檢 可發現乳房腫塊呈卵圓或橢圓形;大小不一,小者如櫻桃,大的瘤徑可超過10厘米(如瘤徑≥7厘米即稱為巨纖維腺瘤);質堅如硬橡皮,表面光滑,邊界清楚,與周圍組織不粘連,觸之易滑
關于頸部淋巴的診斷依據介紹
頸部腫塊診斷80%規律可作為診斷分析的參考: 頸部非甲狀腺瘤20%為炎癥、畸形或其他非腫瘤性疾病;惡性腫瘤20%為頸部原發腫瘤,80%為轉移性腫瘤;轉移性腫瘤20%來源于胸腹部臟器,80%來源于頭頸部惡性腫瘤。 轉移性惡性腫瘤中,20%原發灶不明,80%可找到原發灶。 值得注意的是,診斷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