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甲狀腺癌的病因分析
甲狀腺癌發生的真正原因尚不清楚,大部分認為與以下因素有關: 1.放射性物質影響 許多臨床資料證實甲狀腺癌的發生與接受放射性物質有關,近來認為甲狀腺癌與HLA-DR7(人類白細胞抗原-DR7)有關。 放射損害,已經證明頭頸部外放射是甲狀腺的重要致癌因素,特別是小兒。國外有人收集到602例15歲以下小兒甲狀腺癌,其中有放射史者286例,占47.68%,80%是在嬰幼兒時期曾接受頭頸部放射治療,成人頸部放射治療后發生甲狀腺癌的機會并不多。 2.長期過量的促甲狀腺激素(TSH)刺激 過量的TSH長期刺激可使敏感的甲狀腺上皮發生癌變,使腫瘤發展,即使非常低量的131I(1~5μCi)或X線1~5Gy(100~500rad),通過TSH升高也可導致癌的發生,臨床上也見到先天性甲低及結節性甲低沒有及時治療,最終導致甲狀腺癌。 內分泌紊亂,甲狀腺乳頭狀腺癌和TSH關系密切,有人認為TSH長期刺激,能促使甲狀腺增生,形成結節,可致......閱讀全文
小兒甲狀腺癌的病因分析
甲狀腺癌發生的真正原因尚不清楚,大部分認為與以下因素有關: 1.放射性物質影響 許多臨床資料證實甲狀腺癌的發生與接受放射性物質有關,近來認為甲狀腺癌與HLA-DR7(人類白細胞抗原-DR7)有關。 放射損害,已經證明頭頸部外放射是甲狀腺的重要致癌因素,特別是小兒。國外有人收集到602例15
關于甲狀腺癌的病因分析
1.碘與甲狀腺癌 碘是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碘缺乏導致甲狀腺激素合成減少,促甲狀腺激素(TSH)水平增高,刺激甲狀腺濾泡增生肥大,發生甲狀腺腫大,出現甲狀腺激素,使甲狀腺癌發病率增加,目前意見尚不一致。而高碘飲食可能增加甲狀腺乳頭狀癌的發生率。 2.放射線與甲狀腺癌 用X線照射實驗鼠的甲狀腺
小兒癲癇的病因分析
雖然小兒癲癇的病因十分復雜,但隨著醫學科技的快速發展,大部分病因已被人們明確認識,總體講從病因學上可將癲癇分作兩大類: 1.原發性的癲癇 這一類癲癇占癲癇患者總數20%,沒有找到致病原因,大多與遺傳有關,因此也稱作隱源性癲癇或遺傳性癲癇。 2.繼發性的癲癇或癥狀性的癲癇 (1)先天腦發育
小兒腹瀉的病因分析
小兒腹瀉,或稱腹瀉病,是一組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數增多和大便性狀改變為特點的消化道綜合征,是我國嬰幼兒最常見的疾病之一。6個月~2歲嬰幼兒發病率高,一歲以內約占半數,是造成小兒營養不良、生長發育障礙的主要原因之一。嬰幼兒消化系統發育不良,各種消化酶的分泌較少,活力較低,對食物的耐受力差不能
關于小兒甲狀腺癌的簡介
小兒甲狀腺癌一般是指發生在15歲以下小兒中的甲狀腺癌,與成人甲狀腺癌相比,具有癌腫增長迅速、頸淋巴結轉移早等特點,易誤診為頸淋巴病變,應引起重視。
如何診斷小兒甲狀腺癌?
醫生對小兒頭頸部接受過放射照射者,應警惕小兒甲狀腺癌,早期診斷非常重要,如在甲狀腺內偶爾發現結節,腫塊較堅硬,近期增長迅速,具有壓迫癥狀,尤其聲音嘶啞,應考慮有小兒甲狀腺癌之可能,有頸淋巴結腫大者更應高度懷疑,FNAC無疑仍是評估淋巴結性質的主要手段,其結果是指導臨床處理的主要依據,是術前診斷甲
小兒貧血的形成病因分析
1.營養性缺鐵性貧血 營養性缺鐵性貧血是小兒貧血中最常見的一種類型。臨床主要特點為小細胞低色素貧血,常見于6個月到2歲的小兒。 (1)體內貯鐵不足胎兒期從母體所獲得的鐵以妊娠最后三個月為最多。正常足月新生兒體內貯鐵量約為250~300mg(平均60~70mg/kg)。貯存鐵及出生后紅細胞破壞
關于小兒氣胸的病因分析
當胸膜腔和外界大氣有交通時如胸廓外傷或手術,空氣經壁層胸膜進入胸腔時,及任何原因引起的肺泡破裂或支氣管胸膜瘺,空氣從氣道或肺泡逸入胸膜腔均可造成氣胸。 1.自發性氣胸 原因不明,較常見于青年及年長兒童,容易復發,有報告復發率高,有1/3~1/2患兒在同側再次自發氣胸。偶可呈家族性。 2.繼
小兒良性癲癇的病因分析
1、先天腦發育畸形,如無腦回畸形,巨腦回畸形,多小腦回畸形,灰質異位癥,腦穿通畸形,先天性腦積水,肼胝體發育不全,蛛網膜囊腫,頭小畸形,巨腦癥等。 2、神經皮膚綜合癥:最常見的有結節性硬化,神經纖維瘤病和腦三叉血管瘤病等。 3、遺傳代謝病,如苯丙酮尿癥,高氨血癥,腦脂質沉積癥,維生素B6依賴
小兒急性胃炎的病因分析
(1)藥物性及飲食性胃炎前者以非甾體類抗炎藥如阿司匹林、消炎痛最常見,腎上腺皮質激素、某些抗生素、抗腫瘤藥、氯化鉀、鐵劑及酒精也可引起。過冷、過熱飲食,濃茶、咖啡、辣椒等刺激性調味品及難以消化的粗糙食物也可引起急性胃炎。 (2)應激性胃炎嚴重感染(敗血癥等)、休克、顱內損傷、嚴重燒傷、呼吸衰竭
關于小兒腹痛的病因分析
引起腹痛的原因很多,幾乎涉及各科疾病。既可以是腹內臟器病變,也可以是腹外病變;可以是器質性的,也可以是功能性的;可以是內科疾患,也可以是外科疾患,甚至最初為內科疾患,以后病情發展而以外科情況為主。 1.內科性腹痛 一般指內科疾患引起腹痛,一般無須手術治療,主要包括:①腹內疾病:急性胃炎、胃腸
小兒腸炎的病因分析介紹
大多數腸炎是感染病毒或細菌所引起,其中以病毒最為多見,如輪狀病毒、諾沃克病毒、柯薩奇病毒、星狀病毒等。常見細菌有致腹瀉大腸桿菌、空腸彎曲菌、沙門菌、痢疾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等。原蟲及真菌亦可導致腸炎。
關于小兒便血的病因分析
常見的便血原因: 1.下消化道疾病 (1)肛管疾病肛裂和痔瘡。 (2)直腸疾病肛門、直腸損傷,直腸息肉,直腸腫瘤等。 (3)結腸和小腸疾病細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局限性腸炎,腸套疊,腸結核,腸傷寒,回腸遠端憩室炎,黑色素斑-胃腸息肉病,腸重復畸形,小腸血管瘤,小腸腫瘤,腸系膜動脈栓塞等。
關于小兒貧血的病因分析
根據疾病發生的原因,將貧血分為失血性,溶血性和生成不足性三類: 1.失血性貧血 (1)急性失血如外傷,出血性疾病等。 (2)慢性失血如腸道畸形、潰瘍病、鉤蟲病、腸息肉、特發性肺含鐵血黃素沉著癥等。 2.溶血性貧血 (1)紅細胞內在缺陷①紅細胞膜缺陷如遺傳性球形細胞增多癥、遺傳性橢圓形細
關于小兒腸套疊的病因分析
1.急性腸套疊 病因尚不清楚,可能與下列因素有關: (1)飲食改變 生后4~10個月,為添加輔食及增加乳量的時期,也是腸套疊發病高峰期。由于嬰兒腸道不能立即適應所改變食物的刺激,導致腸道功能紊亂,引起腸套疊。 (2)回盲部解剖因素 嬰兒期回盲部游動性大,回盲瓣過度肥厚,小腸系膜相對較長,嬰
關于小兒多動癥的病因分析
1、遺傳因素 目前研究表明該障礙與遺傳因素有關,遺傳度為0.75-0.91,遺傳方式尚不清,可能為多基因遺傳。分子遺傳學研究表明該障礙和多巴胺受體基因的多態性有關。 2、神經生理學因素 該障礙患兒腦電圖異常率高,主要為慢波活動增加。腦電圖功率譜分析發現慢波功率增加,α波功率減小、平均頻率下
小兒哮喘的病因分析介紹
小兒哮喘(infantile asthma)是小兒常見的肺部疾患,是一種表現反復發作性咳嗽,喘鳴和呼吸困難,并伴有氣道高反應性的可逆性、梗阻性呼吸道疾病。哮喘是一種嚴重危害兒童身體健康的常見慢性呼吸道疾病,其發病率高,常表現為反復發作的慢性病程,嚴重影響了患兒的學習、生活及活動,影響兒童的生長發
分析介紹小兒腦癱的病因
小兒腦性癱瘓又稱小兒大腦性癱瘓,俗稱腦癱。是指從出生后一個月內腦發育尚未成熟階段,由于非進行性腦損傷所致的以姿勢各運動功能障礙為主的綜合征。是小兒時期常見的中樞神經障礙綜合征,病變部位在腦,累及四肢,常伴有智力缺陷、癲癇、行為異常、精神障礙及視、聽覺、語言障礙等癥狀。 引發小兒腦癱的原因有很多
放射治療小兒甲狀腺癌的簡介
放射性131I治療主要適用于小兒甲狀腺癌伴有遠處轉移者。治療前需先行甲狀腺全切除或近全切除,以增加轉移病灶對碘的聚集濃度。另外治療前還必須行131I全身掃描,在確定轉移灶具有攝131I功能之后,方能進行內照射治療。由于131I可影響小兒的生長發育,且有致癌和誘發白血病的危險,故對小兒不宜廣泛使用
關于小兒甲狀腺癌的檢查介紹
1.甲狀腺功能檢查 一般正常或偏高,個別可略高于正常。 2.活組織檢查 甲狀腺細針吸取細胞學檢查(FNAC)對兒童甲狀腺癌的診斷敏感性和特異性均較好,甲狀腺細針穿刺活檢是評估甲狀腺結節最準確、最有效的方法,手術中腫瘤組織冰凍切片快速診斷也可確診并進行病理學分類。 3.血液檢查 髓樣癌患
手術治療小兒甲狀腺癌的相關介紹
小兒甲狀腺癌多為分化型甲狀腺癌,手術是主要的治療方法。 (1)切除范圍目前對手術方式的選擇仍存在爭議,爭論的焦點集中在甲狀腺切除的范圍及頸淋巴清掃的范圍。 主張行甲狀腺全切除的依據是: ①甲狀腺全切除可以確保切除臨床上不明顯的多灶性病變,而多灶性甲狀腺癌的發生率可達40%; ②隨著手術技
簡述小兒甲狀腺癌的臨床表現
無癥狀的頸部腫塊是小兒甲狀腺癌的主要臨床表現,頸部腫塊可以表現為甲狀腺結節或腫大的淋巴結,小兒甲狀腺癌增長迅速,甲狀腺結節可為單個性結節或多個性結節,與成人甲狀腺癌相比,單發結節癌發病率較高,為38.6%~80%,癌腫結節質地堅硬,邊界不清,表面凸凹不平,固定而活動度差,與周圍甲狀腺組織分界不清
小兒支原體肺炎的病因分析
本病主要病原為肺炎支原體,屬于柔膜體綱,支原體屬,是介于細菌和病毒之間的已知能獨立生活的病原微生物中的最小者,能通過細菌濾器。病原體直徑為125~150nm,與黏液病毒的大小相仿,無細胞壁,對作用于細胞壁的抗菌藥物天然耐藥。故呈球狀、桿狀、絲狀等多種形態,革蘭染色陰性。能耐冰凍。37℃時只能存活
關于小兒iga腎病的病因分析
不十分清楚。多數學者認為本病的腎小球內免疫病理檢查可見IgA和C3(補體)沉著,血循環中能測出IgA免疫復合物,故考慮因有IgA的循環免疫復合物在腎內沉積而致病。復合物中的抗原可能是呼吸道或胃腸道黏膜處感染的病毒、細菌或食物中的某些抗原成分。
小兒心肌炎的病因分析
可引起病毒性心肌炎的病毒常見的為腺病毒(特別是血清型2及5)和腸道病毒(柯薩奇病毒A及B組、埃可病毒、脊髓灰質炎病毒),其中以柯薩奇病毒B組(CVB)最為常見。其他可引起病毒性心肌炎的病毒包括:單純皰疹病毒、水痘及帶狀皰疹病毒、巨細胞包涵體病毒、風疹病毒、流行性腮腺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登革熱病
關于小兒慢性胃炎的病因分析
(1)幽門螺桿菌近年已證實幽門螺桿菌的胃內感染為主要病因。 (2)十二指腸液反流幽門括約肌功能失調時,使十二指腸液反流入胃增加。十二指腸液中含有膽汁、腸液和胰液,能破壞胃黏膜的正常屏障作用,使慢性胃炎持續存在。 (3)細菌和病毒感染患急性胃炎后一部分患兒胃黏膜病變經久不愈,發展成慢性胃炎;某
分析小兒慢性胃炎的形成病因
1.幽門螺桿菌(Hp) 自從1983年澳大利亞學者Warren和Marshall首次從慢性胃炎患者的胃黏液中分離出Hp以來,大量的研究表明,Hp與慢性胃炎密切相關。在兒童中原發性胃炎,Hp感染率高達40%,慢性活動性胃炎高達90%以上,而正常胃黏膜幾乎很難檢出Hp。因此Hp是慢性胃炎的一個重要
關于小兒風疹的病理病因分析
風疹病毒為RNA病毒,屬于披蓋病毒屬。風疹病毒抗原結構相當穩定,只有一種抗原型,無亞型。只感染人類,能在兔腎、乳田鼠腎及綠猴腎細胞生長。外形呈粗糙球狀,直徑50~70nm,由一單股RNA基因組及脂質外殼組成,內含一個電子致密核心,覆蓋兩層疏松外衣。病毒不耐熱,在37℃和室溫中很快失去活力,耐寒,
關于小兒急性胃炎的病因分析
1.微生物感染或細菌感染 吃進被微生物和細菌毒素污染的食物,多見沙門菌屬、嗜鹽桿菌及某些病毒等。細菌毒素以金黃色葡萄球菌多見,偶為肉毒桿菌毒素。近年發現幽門螺桿菌也是引起急性胃炎的一種病原菌。 2.化學因素 (1)藥物水楊酸鹽類藥物如阿司匹林、吲哚美辛等。 (2)誤食腐蝕劑強酸(如硫酸、
關于小兒低鈉血癥的病理病因分析
胃腸道疾患引起為最常見且容易識別,其他由于腦、腎、肺疾患引起者則辨認較難。胃腸道疾患常由輸液不當引起,呼吸道疾患如肺炎及支氣管哮喘均可產生ADH分泌異常,顱腦疾患如腦炎、腫瘤等可以引起腦性低鈉血癥。腎疾患常由于長期忌鹽,鈉入量偏少,一旦發生感染、吐瀉、進食量少等,很容易發生本病征。低鈉血癥的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