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病毒性腦膜腦炎的鑒別診斷介紹
1.流行性乙型腦炎:夏季發病,兒童多見,乙腦補體結合試驗或血凝抑制試驗陽性。 2.流行性腦脊髓膜炎:好發于冬、春季節,兒童多見,腦膜刺激征明顯,早期即可出現皮膚瘀斑、瘀點,取標本涂片檢查可找到腦膜炎雙球菌。腦脊液檢查壓力明顯升高,外觀混濁,細胞數增多明顯,以中性粒細胞為主,蛋白增高,糖及氯化物減少,腦脊液涂片或培養可發現腦膜炎雙球菌。 3.結核性腦膜炎:起病緩慢,可有他處結核病灶。腦脊液壓力升高,蛋白增高,糖及氯化物減少,靜置后有蛛網膜狀物形成。離心涂片抗酸染色可檢出結核桿菌。 4.腦梗死:梗死灶按血管供應分布,腦梗死起病急,有腦卒中表現。 5.多發性硬化,病灶常垂直與側腦室壁分布,急性期DWI呈等或低信號,環形或結節狀強化,病程呈緩解復發交替。 6.化膿性腦膜腦炎:起病相對較急,臨床癥狀多數更顯著,多由鄰近器官感染擴散而來或顱外感染灶血行播散至腦;腦脊液葡萄糖含量明顯降低,白細胞明顯升高,這些在急性病毒性腦膜腦炎......閱讀全文
關于病毒性腦膜腦炎的鑒別診斷介紹
1.流行性乙型腦炎:夏季發病,兒童多見,乙腦補體結合試驗或血凝抑制試驗陽性。 2.流行性腦脊髓膜炎:好發于冬、春季節,兒童多見,腦膜刺激征明顯,早期即可出現皮膚瘀斑、瘀點,取標本涂片檢查可找到腦膜炎雙球菌。腦脊液檢查壓力明顯升高,外觀混濁,細胞數增多明顯,以中性粒細胞為主,蛋白增高,糖及氯化物
關于病毒性腦炎的鑒別診斷介紹
(一)流行性腮腺炎病毒腦炎: 病毒直接侵犯腦部,大多數表現為腦膜炎癥狀,亦可出現偏癱、四癱,視力喪失,耳聾,失語等。腮腺炎多與腦炎同時或先后發生。一般診斷不難,無腮腺炎者可血清免疫學檢查確定診斷。經對癥治療預后良好。 (二)帶狀皰疹腦炎: 很少見,個別病例在出現軀干或頭面部皰疹后發生腦膜炎
關于病毒性腦膜腦炎的檢查介紹
(一)MR增強掃描檢查: 病灶多數呈斑片狀、腦回狀強化;早期病灶強化不明顯。腦回狀強化出現較晚,為腦組織變性壞死后血腦屏障破壞,附著于軟腦膜的新生血管形成,增強掃描而成腦回狀強化。 (二)CT平掃檢查: 病灶呈邊界模糊低密度灶。MR平掃可診斷大部分病灶,增強掃描有利于顯示腦膜病變,對鑒別診
關于病毒性腦膜腦炎的基本介紹
病毒性腦膜腦炎為病毒侵犯腦膜、腦實質引起的炎癥病變,最常見的是腸道病毒,其他為單純皰疹病毒、腮腺炎病毒、腺病毒等,臨床常見不同程度的意識障礙、精神異常、發熱、抽搐、顱神經損害、錐體束損害等為特征。四季皆可見到,但以夏秋季節更為常見,常為散發性,又稱散發性病毒性腦炎,非特異性腦炎等。
關于單純皰疹病毒性腦炎的鑒別診斷介紹
1)帶狀皰疹病毒性腦炎:帶狀皰疹病毒可以長期潛伏在脊神經后根以及腦和脊髓的感覺神經節,當機體免疫力低下時,病毒被激活、復制、增殖,沿感覺神經傳到相應皮膚引起皮疹,另一方面沿神經上行傳播,進入中樞神經系統引起腦炎或腦膜炎。本病多見于中老年人,發生腦部癥狀與發疹時間不盡相同,多數在皰疹后數天或數周,
關于色素膜腦膜腦炎的診斷介紹
根據色素膜腦膜腦炎的臨床表現如發熱、頭痛、嘔吐、頸項強直,以后漸出現眼部癥狀、耳鳴、聽力減退、發眉變白、白癜風、斑禿等一系列典型癥狀,結合腰穿CSF檢查、EEG及MRI檢查,診斷一般不困難。 青或中年人,雙眼同時或短期內先后發生的葡萄膜炎,有或曾有腦膜刺激癥狀,無其他眼部或全身癥狀和體征時,即
關于腦炎的鑒別診斷介紹
1.急性化膿性腦膜炎 起病急驟,早期即以全頭劇烈疼痛起病,呈持續性,逐漸加重,有時在持續性頭痛的基礎上有炸裂樣強烈的頭痛發作,這種頭痛常放射到肩頸、背部,每當活動身體用力、咳嗽時都可使頭痛加重。 2.結核性腦膜炎 起病大多緩慢,多見于兒童與青年,起病前常有為時2~3周的結核中毒癥狀,可表現
關于病毒性腦炎和病毒性腦膜炎的病理生理介紹
病理:腦膜和(或)腦實質廣泛性充血、水腫、伴淋巴細胞和漿細胞浸潤。可見炎癥細胞在小血管周圍呈袖套樣分布,血管周期組織神經細胞變性、壞死和髓鞘崩解。病理改變大多彌漫分布,但有可在某些腦葉突出,呈相對局限傾向。單純皰疹病毒常引起顳葉為主的腦部病變。在有的腦炎患者,見到明顯脫髓鞘病理表現,但相關神經元
ADEM與病毒性腦炎的鑒別診斷
二者均可出現發熱、頭痛、意識障礙和精神行為異常,但病毒性腦炎為病毒侵犯腦實質,腦實質損傷的癥狀更重更突出,腦脊液檢查病毒抗體滴度增高或病毒PCR陽性,腦MRI表現以皮層損害為主,而ADEM除腦損害外可出現視神經、脊髓和周圍神經的損害,腦MRI表現為彌漫性的長T1、長T2異常信號,以白質損害為主。
關于小兒病毒性腦炎和腦膜炎的預后介紹
本病病程大多2~3周。多數患兒完全恢復。不良預后與病變嚴重程度、病毒種類(單純皰疹病毒感染)、患兒年齡(
關于病毒性腦膜腦炎的病因及常見疾病介紹
主要有兩種觀點:一種認為是病毒直接侵犯中樞神經系統所引起,這從國內一些單位研究者曾在病人腦脊液中分離出致病病毒等可資證實;另一種則認為是中樞神經系統對病毒發生變態反應所致,并非病毒直接感染,這從一些病理研究中發現有變態反應性腦炎的改變可作依據。總之,本病發生可能與病毒直接感染及免疫機制參與的變態
原發性阿米巴腦膜腦炎的診斷及鑒別診斷
診斷 可從以下幾方面加以診斷。 1.流行病學史 多在夏季發病,起病前5~7天曾在不流動的湖水或溫熱水中游泳史。 2.有上述中樞神經系統病變的臨床表現。 3.CT檢查腦部顯示有彌漫性密度增高區域,并累及灰質,腦部及腦腳間處的腦池間隙閉塞,大腦半球上部環繞中腦和蛛網膜空間的亞顯微結構均消失。
簡述病毒性腦炎和病毒性腦膜炎的診斷檢查
1、腦電圖 以彌漫性或局限性異常慢波背景活動為特征,少數伴有棘波、棘慢綜合波。慢波背景活動智能提示常腦功能,不能證實病毒感染性質,某些患者腦電圖也可正常。 2、腦脊液檢查 外觀清亮、壓力正常或增加,白細胞數正常或輕度增多,分類計數以淋巴細菌為主,蛋白質大多正常或輕度增高,糖含量正常。涂片和
如何診斷小兒病毒性腦炎和腦膜炎?
大多數病毒性腦膜炎或腦炎的診斷有賴于排除顱內其他非病毒性感染、Reye綜合征等常見急性腦部疾病后確立。少數患者若明確地并發于某種病毒性傳染病、或腦脊液檢查證實特異性病毒抗體陽性者,可直接支持顱內病毒性感染的診斷。 1.顱內其他病原感染 主要根據腦脊液外觀、常規、生化和病原學檢查,與化膿性、結
關于病毒性腦炎和病毒性腦膜炎的簡介
病毒性腦炎和病毒性腦膜炎均是指多種病毒引起的顱內急性炎癥。由于病原體致病性能和宿主反應過程的差異,形成不同類型疾病。若炎癥過程主要在腦膜,臨床重點表現為病毒性腦膜炎。主要累及大腦實質時,則以病毒性腦炎為臨床特征。大多患者具有病程自限性。
關于病毒性腦炎和病毒性腦膜炎的概述
臨床表現:病情輕重差異很大,取決于病變主要是在腦膜或腦實質。一般說來,病毒性腦炎的臨床經過較腦膜炎嚴重,重癥腦炎更易發生急性期死亡或后遺癥。 輔助檢查: 1.腦電圖 2.腦脊液檢查 3.病毒學檢查。 治療:本病缺乏特異性治療。但由于病程自限性,急性期正確的支持與對癥治療,是保證病情順利
關于慢病毒腦炎的鑒別診斷介紹
CJD的精神和智力下降需與Alzheimer病、進行性核上性麻痹、遺傳性進行性舞蹈病相鑒別,前者病情進展迅速,有其他局灶性損害表現,而后幾種疾病多進展緩慢,腦電圖檢查無典型的周期性三相波。 錐體外系損害需與橄欖腦橋小腦萎縮、肝豆狀核變性、帕金森病鑒別。這些病無肌陣攣,腦電圖檢查中無典型周期性三
關于急性小腦炎的鑒別診斷介紹
本病診斷一般不難,但需與下述疾病進行鑒別。 1.遺傳性共濟失調癥 雖有小腦共濟失調表現,但小腦癥狀不如急性小腦炎明顯,且起病緩慢,常有錐體束征。 2.后顱窩腫瘤 雖也有頭痛、嘔吐等顱內壓增高癥狀以及肢體共濟失調表現,但眼底視乳頭水腫出現較早,且病程長,起病緩慢。顱腦CT或MRI可見占位病
簡述病毒性腦膜腦炎的治療原則
本病是一種自限性疾病,主要是對癥治療、支持療法和防治合并治療。對癥治療如嚴重頭痛可用止痛藥。抗病毒治療可縮短病程和減輕癥狀,如疑為腸道病毒感染應關注糞便處理,注意洗手。
關于單純皰疹性腦炎的鑒別診斷介紹
1.帶狀皰疹病毒性腦炎 本病少見,主要侵犯和潛伏在脊神經后根神經節的神經細胞或腦細胞的感覺神經節的神經細胞內,極少侵及中樞神經系統。臨床表現為意識模糊、共濟失調,局灶性腦損害的癥狀和體征。病變的程度輕,預后較好。病人多有胸腰部的帶狀皰疹的病史,CT無出血性壞死的表現,血清及腦脊液檢出該病毒抗原
關于病毒性腦炎的癥狀介紹
1、早期癥狀 原發感染存在潛伏期,平均6天,前驅期可有發熱(38-40℃)、咽痛、咳嗽、惡心、嘔吐、肌痛、疲乏無力、全身不適等癥狀,一般不超過2周。 2、首發癥狀 多突出表現為精神行為異常和人格改變。 3、顱內高壓癥狀 頭痛、頭暈、惡心、嘔吐、驚厥抽搐,嚴重時可為腦疝,嘔吐可為噴射性嘔
關于麻疹腦炎的診斷與鑒別診斷
麻疹腦炎的主要診斷依據: ①麻疹的流行病學; ②麻疹的腦病特征和并發腦炎時高熱及神經系統癥狀、體征; ③血象,白細胞總數略減少,以淋巴細胞為主; ④腦脊液檢查,壓力可增高,外觀清晰透明,細胞數輕度增高,一般不超過0.5×109/L,早期中性粒細胞占多數,不久即以淋巴細胞為主,蛋白輕度增高
小兒病毒性腦炎和腦膜炎的檢查介紹
1.腦電圖 以彌漫性或局限性異常慢波背景活動為特征,少數伴有棘波、棘-慢復合波。慢波背景活動只能提示異常腦功能,不能證實病毒感染性質。某些患者腦電圖也可正常。 2.腦脊液檢查 外觀清亮,壓力正常或增加。白細胞數正常或輕度增多,分類計數早期可為中性粒細胞為主,之后逐漸轉為淋巴細胞為主,蛋白質
關于單純皰疹病毒性腦炎的診斷依據介紹
1、臨床診斷依據: a)口唇或生殖道皰疹史,或本次發病有皮膚、黏膜皰疹。 b)起病急,病情重,有發熱、咳嗽等上呼吸道感染的前驅癥狀。 c)明顯精神行為異常、抽搐、意識障礙及早期出現的局灶性神經系統損害體征。 2、化驗及輔助檢查依據: a)血常規檢查:可見白細胞輕度增高。 b)EEG:
診斷原發性阿米巴腦膜腦炎的基本介紹
可從以下幾方面加以診斷: ①流行病學史,多在夏季發病,起病前5~7天,曾在不流動的湖水或溫熱水中游泳; ②有上述中樞神經系統病變的臨床表現; ③CT檢查,腦部顯示有彌漫性密度增高區域,并累及灰質。腦部及腦腳間處的腦池間隙閉塞,大腦半球上部環繞中腦和蛛網膜空間的亞顯微結構均消失; ④腰椎穿
急性病毒性腦炎的診斷介紹
(1)感染癥狀 如發熱、全身不適、肌痛、喉痛,可由數天到數周,而有些病例可突然發熱,熱程約7~10天。少數有出血疹。白細胞正常或增加至(15~30)×10/L。 (2)腦膜刺激征和腦脊液改變 腦脊液壓力正常或增高,白細胞數增加,以淋巴細胞為主。蟲媒病毒所致的腦炎早期中性白細胞占主要成分。糖正常
關于色素膜腦膜腦炎的預后介紹
色素膜腦膜腦炎如能早期診斷,早期治療,預后較好。通常原田型預后良好,而伏格特-小柳型預后略差。一般病程遷延在2~3個月或更長。本病容易復發,特別是早期延誤治療和治療不徹底的病人,極易復發。
關于眼眶腦膜瘤的鑒別診斷介紹
眶腦膜瘤容易與視神經膠質瘤相混淆。其與視神經膠質瘤的鑒別要點: 1.好發年齡不同,膠質瘤多發生于兒童。 2.“軌道”征有利于診斷腦膜瘤。 3.腦膜瘤沿腦膜蔓延,而膠質瘤沿視神經蔓延。 4..腦膜瘤很薄呈鞘狀并有鈣化。 5.視神經管內腦膜瘤除了引起骨性視神經孔擴大外,還常見到附近前床突骨
治療小兒病毒性腦炎和腦膜炎的相關介紹
本病缺乏特異性治療。但由于病程呈自限性,急性期正確的支持與對癥治療,是保證病情順利恢復、降低病死率和致殘率的關鍵。主要治療原則包括: 1.維持水、電解質平衡與合理營養供給 對營養狀況不良者給予靜脈營養或白蛋白。 2.控制腦水腫和顱內高壓 (1)嚴格限制液體入量; (2)過度通氣將PaC
關于其他病毒性腦炎的基本介紹
病毒性腦炎的病原體多樣,主要包括皰疹病毒、蟲媒病毒和腸道病毒等。但除乙型腦炎等少數幾種流行性腦炎之外,其他散發性病毒性腦炎的臨床表現相對較輕,少有以顳葉及額葉顯著損害為主的征象;血清及腦脊液檢查出相應病毒的特異抗體有助于鑒別。 乙型腦炎病情重,進展快,常以突發高熱而起病,迅速出現意識障礙、驚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