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老年人脊髓壓迫癥的病理病因分析
脊髓壓迫發生的原因大致有4類: ①椎體壓縮變形或椎弓根的破壞; ②椎管內腫瘤; ③脊髓腫瘤; ④脊髓梗死。引起脊髓壓迫最常見的腫瘤依次是乳癌、肺癌、淋巴瘤等。......閱讀全文
關于老年人脊髓壓迫癥的病理病因分析
脊髓壓迫發生的原因大致有4類: ①椎體壓縮變形或椎弓根的破壞; ②椎管內腫瘤; ③脊髓腫瘤; ④脊髓梗死。引起脊髓壓迫最常見的腫瘤依次是乳癌、肺癌、淋巴瘤等。
關于老年人脊髓壓迫癥的簡介
脊髓壓迫癥系指脊髓或馬尾受壓,是常見的腫瘤并發癥。1959年Barronw報道,尸檢發現率約占5%。據文獻報道脊髓壓迫癥中肺癌占16%~33%,為惡性腫瘤中發病數最多者。其次為乳腺癌,占12%~28%(表1)。脊髓壓迫癥治療的療效以不可逆性的癱瘓或大小便失禁出現前較好,為此應視為急癥。
脊髓壓迫癥的病理特點
脊髓壓迫癥的病理改變與脊髓壓迫的發生和進展速度密切相關。①急性壓迫病變:病變部位神經細胞和神經軸突水腫及腫脹,細胞間液增加,細胞壞死,病變遠端神經纖維軸索變性、斷裂、溶解和液化壞死,髓鞘脫失,最后形成纖維結締組織樣瘢痕,與蛛網膜粘連;②慢性壓迫病變:慢性壓迫可逐漸適應和代償、側支循環建立,病變部
關于老年人脊髓壓迫癥的預后介紹
手術可使56%~85%病人背部或放射性疼痛部分或完全緩解,70%~80%不能走動者在出院時,需或不需輔助工具已可以走動,57%~93%可自主大小便,中位生存期可達16個月。但手術死亡率為7%~8%,另約10%可出現非致命性并發癥。
脊髓壓迫癥的病因治療
根據病變部位和病變性質決定手術方法,如病變切除術、去椎板減壓術及硬脊膜囊切開術等。急性壓迫病變力爭發病或外傷事件6小時內減壓;硬膜外轉移腫瘤或淋巴瘤者應作放射治療或化學治療;髓內腫瘤者應視病灶邊界是否清楚予以腫瘤摘除或放射治療;惡性腫瘤或轉移瘤如不能切除,可行椎板減壓術,術后配合放化療治療;頸椎
關于老年人脊髓壓迫癥的預防保健介紹
1、飲食保健 宜清淡為主,多吃蔬果,合理搭配膳食,注意營養充足。 忌煙酒忌辛辣。忌油膩忌煙酒。忌吃生冷食物。 2、預防護理 對脊髓壓迫癥的早期診斷,盡早治療,可防并發癥形成。
關于老年人脊髓壓迫癥的檢查方式介紹
1、實驗室檢查: 腦脊液、細胞學檢查,陽性。 2、其他輔助檢查: 脊髓壓迫癥者約2/3以上伴有相應部位脊椎或壓痛點,X線平片異常,可表現為椎間盤蟲蝕改變或缺失,部分或全部椎體坍陷及椎旁軟組織腫塊。不論脊椎X線平片正常與否,均不能肯定是否有硬膜外轉移。碘油椎管選擇性造影曾廣泛運用,但因可后遺
關于脊髓壓迫癥的簡介
脊髓壓迫癥是指由各種不同原因的病變壓迫脊髓或供應脊髓的血管而引起脊髓功能障礙的臨床綜合征。可引起脊髓壓迫癥的病因有 ①腫痛, ②先天性疾病, ③外傷,如脊柱骨折脫位、椎間盤突出、椎營狹窄、外傷性血腫等, ④炎癥,如脊柱結核、椎營內結核病, ⑤其它,如囊腫、頸椎骨質增生肥大。脊髓壓迫癥臨
概述老年人脊髓壓迫癥的癥狀體征
值得重視脊髓壓迫癥中有8%~47%為癌癥的首發癥狀。在肺癌確診前出現上肢、下肢或腰部疼痛以及輕癱者可占5.3%,其中以首發癥狀出現者占1.5%。Gibert統計,在肺癌確診后至脊髓壓迫癥出現的間隔時間平均約為6個月,而乳腺癌可長達20年(平均4年);不同癌瘤轉移灶對脊髓不同節段受壓的發生率頸椎為
簡述老年人脊髓壓迫癥的發病機制
脊髓壓迫癥為脊椎或椎管的占位性病變,以硬膜外轉移多見,95%以上為髓外轉移瘤,常由轉移灶先侵犯脊柱的椎體或椎弓根,多數情況為椎體癌灶壓迫硬膜腔前面。腫瘤進展擴大向后壓迫脊髓或馬尾以致神經受損,偶有轉移癌灶未侵犯骨質而直接侵犯硬膜外腔。有些動物實驗證明,緩慢漸進性壓迫脊髓時,減除脊髓壓迫即使稍遲,
概述老年人脊髓壓迫癥的藥物治療
脊髓壓迫癥的治療目的為緩解疼痛,恢復或保留神經功能,控制局部轉移癌灶,保持脊椎的穩定性。由于全身性癌癥的影響,徹底治愈至少在絕大多數病人不現實,因此主要還屬姑息性治療,其療效與治療前神經功能狀況密切相關。治療前,對能走動的病人,經放療或椎板切除加放療,有79%~64%可控制病情,仍能自由走動;而
脊髓壓迫癥的預后分析
脊髓壓迫癥的預后取決于以下幾種因素:病變性質:髓外硬脊膜下腫瘤一般均屬良性能完全切除,其預后比不能完全切除的髓內腫瘤和惡性腫瘤好;脊髓受損程度:脊髓功能障礙的程度在解除壓迫之前脊髓功能尚未完全喪失者,手術效果大多良好;治療時機:早期治療解除病因預后好,急性壓迫病變在發病6小時內未減壓則預后較差;
分析老年人膽石癥的病理病因
膽石的形成并非是某一種病理因素所致,多年來的研究已證實,膽石是在多種因素影響下所發生的一系列病理生理過程的最終結果。 1.膽固醇、膽鹽及磷脂代謝異常 膽汁中的主要成分為膽鹽,膽固醇及磷脂膽紅素等。膽汁中的膽固醇,膽汁酸與磷脂的含量比例對于維持膽固醇的溶解狀態十分重要,當膽固醇分泌量增加,膽
關于老年人高鈉血癥的病理病因分析
主要原因是攝水減少、失水增加,水丟失超過鈉丟失,如因隱性失水的高熱和呼吸深快,滲透性水樣腹瀉的胃腸疾病,未經控制的糖尿病所致的滲透性利尿。年老體弱、反應遲鈍、口渴感減弱等,在老年人常見;中樞性尿崩癥,或因慢性腎病、高鈣血癥、低鉀血癥等所致的獲得性外周性尿崩癥,在老年人亦可見;因鈉輸入過多者少見,
關于老年人高鈣血癥的病理病因分析
高鈣血癥的原因很多(表1),可分為如下幾類: ①與甲狀旁腺有關; ②與惡性腫瘤有關; ③與維生素D有關; ④與骨轉換率高有關; ⑤與腎衰竭有關。 其中,甲狀旁腺功能亢進癥和癌癥占其發病的90%。
關于脊髓壓迫癥的基本內容介紹
脊髓壓迫癥是一組具有占位效應的椎管內病變。脊髓受壓后的變化與受壓迫的部位、外界壓迫的性質及發生速度有關。隨著病因的發展和擴大,脊髓、脊神經根及其供應血管受壓并日趨嚴重,一旦超過代償能力,最終會造成脊髓水腫、變性、壞死等病理變化,出現脊髓半切或橫貫性損害及椎管阻塞,引起受壓平面以下的肢體運動、感覺
關于脊髓壓迫癥的臨床表現介紹
(1)急性脊髓壓迫癥數小時至數日出現脊髓橫貫性損害,表現為病變平面以下遲緩性截癱或四肢癱。 (2)亞急性脊髓壓迫癥介于急性與慢性之間,出現持續性神經根痛,側索受壓出現錐體束征、感覺障礙及括約肌功能障礙。 (3)慢性脊髓壓迫癥緩慢進展,臨床上髓外與髓內病變表現不同。髓外壓迫病變通常表現根痛期、
脊髓壓迫癥的發病機制
脊髓壓迫癥發病機制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 脊髓機械性受壓 脊柱骨折、腫瘤等硬性結構直接壓迫脊髓或脊神經根,引起脊髓受壓、移位和神經根刺激或麻痹等癥狀,髓內的占位性病變直接侵犯神經組織,壓迫癥狀較早出現,髓外硬膜內占位性病變癥狀進展緩慢。由于硬脊膜的阻擋,硬脊膜外占位性病變對脊髓的壓迫作用相對很
脊髓壓迫癥的輔助檢查
腦脊液檢查 腰椎穿刺測定腦脊液動力變化,常規及生化檢查是診斷脊髓壓迫癥的重要方法。 腦脊液動力學改變:壓頸試驗可證明椎管是否有梗阻,但壓頸試驗正常并不能排除椎管梗阻。椎管部分阻塞:初壓正常或略增高,壓腹迅速上升,解除腹壓緩慢下降,放出腦脊液后末壓明顯下降。椎管完全阻塞:在阻塞平面以下測壓力很
關于老年人慢性胃炎的病理病因分析
慢性胃炎的病因較多,可分為非特異性和特異性。非特異性胃炎最為常見(表1),特異性胃炎指各種細菌(結核、梅毒)、病毒(巨細胞病毒、皰疹病毒、艾滋病病毒)、寄生蟲(阿米巴、血吸蟲)、真菌(念珠菌、組織胞漿菌、隱球菌、毛霉菌)等引起的胃黏膜炎癥改變。
關于老年人肺氣腫的病理病因分析
阻塞性肺氣腫的病因十分復雜,多為數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1.吸煙 吸煙是導致肺氣腫發病最主要的因素。COPD患者中有80%~90%是吸煙者,而吸煙者中約有20%以上的人將發生COPD。煙草的煙霧中含有多種有害成分,如焦油、尼古丁、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糠醛等。這些有害物質可以直接或間接損傷支氣
脊髓壓迫癥的藥物治療介紹
(1)激素脊髓急性損傷早期應用大劑量甲基強的松龍靜脈內注射可改善損傷后脊髓血流和微血管灌注,使脊髓功能得到改善。傷后8小時內給藥,脊髓功能恢復最明顯,傷后24小時內給藥仍有治療意義。 (2)胃腸動力藥物西沙必利能改善脊髓損傷患者的結腸和肛門直腸功能障礙,促進排便。
脊髓壓迫癥的發病原因
脊髓壓迫癥病因在成人以腫瘤最為常見,約占1/3以上,其次是炎癥,少見病因包括脊柱損傷、脊柱退行性變、顱底凹陷癥等先天性疾病、以及脊髓血管畸形所致硬膜外及硬膜下血腫;在兒童則以椎管內腫瘤、外傷、感染和先天性脊柱畸形較為常見。 腫瘤 椎管內腫瘤也稱脊髓腫瘤,按照腫瘤的位置及與脊髓的關系,椎管內腫
脊髓壓迫癥的臨床表現
根據病程的發展,脊髓壓迫癥可分為三類,其臨床表現也不同:①急性脊髓壓迫癥:數小時至數日出現脊髓橫貫性損害,表現為病變平面以下遲緩性截癱或四肢癱;②亞急性脊髓壓迫癥:介于急性與慢性之間,出現持續性神經根痛,側索受壓出現錐體束征、感覺障礙及括約肌功能障礙;③慢性脊髓壓迫癥:緩慢進展,臨床上髓外與髓內
脊髓壓迫癥的腦脊液檢查介紹
腰椎穿刺測定腦脊液動力變化,常規及生化檢查是診斷脊髓壓迫癥的重要方法。 (1)腦脊液動力學改變壓頸試驗可證明椎管是否有梗阻,但壓頸試驗正常并不能排除椎管梗阻。①椎管部分阻塞:初壓正常或略增高,壓腹迅速上升,解除腹壓緩慢下降,放出腦脊液后末壓明顯下降。②椎管完全阻塞:在阻塞平面以下測壓力很低甚至
概述脊髓壓迫癥的康復治療
(1)心理康復治療脊髓壓迫解除至脊髓功能恢復往往需要較長時間,甚至不能完全恢復,患者可能出現抑郁、也可能表現為煩躁易激惹,醫護人員應告知患者脊髓功能恢復的程序,樹立信心,積極配合治療,必要時加用抗焦慮抑郁藥物。 (2)脊髓功能的康復治療康復治療的目的,是通過對患者功能的重新訓練及重建,促進中樞
脊髓壓迫癥的鑒別診斷介紹
脊髓壓迫癥早期常有根痛癥狀,需與能引起疼痛癥狀的某些內臟疾病相鑒別,例如心絞痛、胸膜炎、膽囊炎、胃、十二指腸潰瘍以及腎結石等。當出現脊髓受壓體征之后則需進一步與非壓迫性脊髓病變相鑒別。 1.急性脊髓炎 急性起病,病前常有感冒或腹瀉等全身的炎癥癥狀,脊髓損害癥狀驟然出現,數小時至數天內發展達高
關于脊髓延髓肌萎縮癥的病因分析
脊髓延髓肌萎縮癥(SBMA),別稱為X-連鎖脊髓延髓肌萎縮癥,又稱Kennedy病(肯尼迪氏癥),是一種遲發的X-連鎖隱性遺傳性神經系統變性疾病,脊髓延髓肌萎縮癥是一種X連鎖隱性遺傳病,是由染色體Xq11-12上的雄激素受體(AR)基因的1號外顯子中的CAG三聯體重復(40~62個)的不穩定擴增
關于老年人結節病的病理病因分析
結節病的發現已有100余年,但其病因至今未明,可能的病因包括感染、化學因子、藥物、變態反應、免疫及遺傳等因素。目前多數研究集中于探討感染性病因。有的學者認為結節病的病因是多因素的,本病是在多種因素相互作用下引起的免疫反應,由此導致疾病的發生與發展。也有學者認為結節病具有其特定的致病因子,入侵途徑
關于老年人厭氧菌性肺炎的病理病因分析
厭氧菌是指無氧或氧化還原電勢低的條件下才能生長繁殖的一類細菌。根據對氧的敏感程度,廣義的厭氧菌可分為專性厭氧菌、微需氧菌和耐氧菌。習慣上厭氧菌是指專性厭氧菌,即必須在大幅度降低氧分壓的條件下才能生長,可分為兼性厭氧菌、微需氧菌和專性厭氧菌。臨床上所謂的厭氧菌肺炎主要指專性厭氧菌所致的肺部感染。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