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藥物所等發現肥胖的潛在治療新靶點
肝臟作為生物體脂代謝的中心樞紐,主要依賴于其所分泌的肝因子,實現與其他組織器官之間的信號流通和調控反饋,尤其是在能量代謝過程中扮演著重要角色。然而,肝內脂代謝的調節機制與肝因子表達分泌調控尚未被完全闡明。葡萄糖醛酸C5異構酶 (Glucuronyl C5-epimerase ,Glce) 作為細胞膜上廣泛存在的硫酸乙酰肝素蛋白聚糖(HSPG)糖鏈合成修飾的重要異構化酶,基因高度保守,但是否參與肥胖癥的發生發展及其調控機制尚不清楚。 5月19日,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研究員丁侃團隊/李佳團隊聯合復旦華山醫院教授花榮團隊,在《肝臟病學雜志》(Journal of Hepatology)上,發表了題為Hepatic glucuronyl C5-epimerase combats obesity by stabilizing GDF15的研究成果,報道了肝臟Glce介導GDF15的分泌影響機體肝脂代謝的穩態平衡。 研究團隊通過......閱讀全文
JEM:胰腺癌治療新靶點
胰腺癌由于具有較強的轉移特性,而且在腫瘤產生早期缺乏有效的鑒別標志,因此是致死率很高的癌癥類型之一。之前的研究發現,胰腺癌細胞侵染性高的本質是一些關鍵基因(例如KRAS,TP53,SMAD4等)的突變。另外,周圍的基質細胞以及一些趨化因子也為腫瘤的擴散提供了幫助。最近,臺灣中央研究院的基因組研究
腎臟病治療獲新靶點
臨床上,多種腎臟疾病的發生與足細胞的損傷密切相關,但后者自身修復和再生能力有限,因此如何保護足細胞或者改善其損傷是目前亟須解決的問題。近日,山東大學基礎醫學院院長易凡團隊發現,在哺乳動物中廣泛表達的細胞核蛋白——Srit6可發揮足細胞保護作用,這為與足細胞損傷相關的腎臟疾病提供了新的治療靶點。相
新研究找到腸癌潛在治療靶點
近日,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消化科研究員洪潔和陳豪燕團隊發現,產腸毒素脆弱類桿菌(ETBF)處理大腸癌細胞后產生的外泌體中miR-149-3(微小RNA miR-149-3p)減少,促進了Th17(T 輔助細胞17)分化。ETBF下調 miR-149-3p 并進一步促進 PHF5A(蛋白
研究揭示腦部疾病治療新靶點
OHSU Vollum研究所的科學家已經發現了一種在神經系統內傳遞信號的神經細胞線狀部分的軸突變性中發揮關鍵作用的酶。所有神經退行性疾病都發生軸突損失,因此這一發現可以為治療或預防廣泛的腦部疾病開辟新的途徑。 研究小組發現Axendead酶或Axed酶在促進軸突自身破壞方面發揮了新的作用。他們
治療結直腸腫瘤的新靶點
事實證明,先天免疫受體,特別是那些在腸道中表達的受體,如c型凝集素受體(CLRs),是IBD發展的原因。然而,clr在調節腸道菌群和防御病原體方面也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需要達到一種平衡來維持腸道內穩態。樹突狀細胞免疫受體(DCIR)是一種負責維持免疫和骨骼系統穩態的CLR。先前的研究表明,DC
研究確定胃灼熱治療新靶點
胃酸反流和胃灼熱影響美國人口的20%以上,但治療疾病的常見藥物可能對大部分患有這種疾病的人無效。 在一項新研究中,密歇根大學的研究人員已經確定了胃內膜細胞中的途徑,這可能是新藥治療疾病的有希望的靶點。 當我們吃飯時,調節腸道功能的組胺與上皮細胞上的受體或者胃內部的細胞結合。當組胺這樣做時,它
2篇JCB:癌癥治療新靶點
最近,英國萊斯特大學帶領的一個國際科學家小組,在理解“癌癥機制以及如何用新療法更有效地靶定它”方面,取得了顯著的進展。 萊斯特大學Andrew Fry教授帶領的這項研究結果,以兩篇論文的形式,發表在同一期的國際著名學術期刊《細胞生物學》(Journal of Cell Biology)。這兩篇
早期肺癌免疫治療新靶點
諸如PD-1和PD-L1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等腫瘤免疫療法在治療晚期或轉移肺癌中已經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是目前治療早期肺癌的標準療法仍然是手術和化療,那么腫瘤免疫療法能否用于治療早期肺癌呢?日前,美國西奈山醫學院(Mount Sinai School of Medicine) 的研究人員對早期肺
免疫治療新靶點-TNFR2
在這個草長鶯飛的春天,是否記得那句“要想富,多栽樹”的宣傳標語?今天的植樹節,百奧賽圖知識拓展課堂攜智慧樹如期而至,與您攜手探尋TNFR2。 基本信息 基因功能簡介 TNFRSF1B(TNF receptor superfamily member 1b) 為TNF受
科學家找到治療肥胖潛在靶點
近日,《自然》在線發表的一項研究通過分析小鼠、果蠅和人類的研究數據顯示,神經降壓素肽直接促進脂肪吸收和肥胖發生。 研究結果表明有著高水平神經降壓素前體的中年人發展為肥胖的風險是擁有低水平神經降壓素前體的人的兩倍。因此神經降壓素可能是肥胖預防和治療的潛在靶點。 雖然已知神經降壓素水平高與糖尿病
科學家發現腎癌潛在治療靶點
日前,一種針對具有相同遺傳變異的腎癌的潛在治療靶點被發現,科學家們已知這種遺傳變化能夠導致血管過多,這有助于為腫瘤提供營養。這項最新發現展示出一種潛在的新型癌癥驅動通路,相關研究結果7月20日發表在《科學》期刊上。 靶向治療.gif 據了解,這項新的研究由來自中國同濟大學、復旦大學
Oncogene:腫瘤治療新靶點研究新突破
上海交通大學藥學院李大偉教授課題組經過多年研究在腫瘤治療新靶點研究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其研究揭示了乳腺癌中高表達的人前梯度蛋白2(AGR2)在腫瘤發生發展中的新作用機制。同時,根據相關機制開發的人源化抗體藥物Agtuzumab(18A4Hu)在抗腫瘤及藥物聯用方面也表現出了優良的治療效果,相關的一
Science子刊:肺癌治療的新靶點
肺癌是全球癌癥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盡管篩查和治療技術都有了改進,但肺癌通常在腫瘤擴散的晚期才被診斷出來。西北醫學院的研究人員在小鼠身上進行的一項新研究證明并描述了一種負責激活一種侵襲性小細胞肺癌亞型的新基因。他們的發現可能會導致改進方法和治療方法。 這項名為“POU2AF2/C11orf53
科學家發現腎癌潛在治療靶點
輝瑞公司6日宣布,全球首個細胞周期蛋白依賴性激酶(CDK)4/6抑制劑愛博新(哌柏西利, palbociclib),已于7月31日獲得國家藥監局批準。 據介紹,愛博新適用于治療激素受體(HR)陽性、人表皮生長因子受體2(HER2)陰性的局部晚期或轉移性乳腺癌,應與芳香化酶抑制劑聯合使用作為
李恩博士PNAS癌癥治療新靶點
日來自諾華生物醫學研究有限公司的研究人員發現了淋巴瘤的一個潛在治療靶點Ezh2,利用小分子抑制劑選擇性抑制Ezh2證實可阻斷腫瘤細胞增殖。相關論文發表在《美國科學院院刊》(PNAS)上。 領導這一研究的是諾華(中國)生物醫學研究有限公司李恩(En Li)博士。其畢業于麻省理工
科學家發現治療貧血新靶點
澳大利亞醫藥研究中心科學家最近研究表明Lyn酶與貧血相關。貧血的病理表現為血液中紅細胞數量減少或質量下降。貧血會引起病人出現很多嚴重癥狀。該新發現表明Lyn酶有望能夠作為針對貧血病的治療靶點,造福于受貧血困擾的病人。相關研究發表在近期的Blood雜志上。 該研究的領導者是澳大利亞醫藥研究中
Cancer cell:兒童腦瘤治療新靶點 為精準治療鋪路
近日,來自美國和德國的科學家在國際學術期刊Cancer Cell上發表了一篇文章,他們共同發現一種蛋白質相互作用是成神經管細胞瘤的一種侵襲性亞型的一個重要標志,這一發現可能會為該病治療提供新的治療策略。這項研究結果也為解答一個一直困擾科學家們的問題提供了一個可能的答案——Myc和MycN這兩種通
中國科學家確定腎癌治療新靶點
記者12月7日從中國科學院北京基因組研究所獲悉,該所研究員劉江與中科院上海藥物研究所研究員蔣華良課題組、研究員楊財廣課題組合作,確定了腎癌治療的一個新靶點SPOP。這是這是中國自主研發確定的首個腎癌藥物靶標,也是中國科學家從基礎研究發現到藥物靶標確定合作研究的成功典范。相關論文日前在線發表在《
治療慢性肝臟疾病的新型潛在藥物靶點
近日,一篇發表于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的研究報告中,來自昆士蘭大學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鑒別出了治療慢性肝臟疾病的可能性藥物靶點,文章中,研究人員發現了與慢性肝臟疾病進展相關的特殊基因。 研究者表示,透明質酸(HA,hyaluronan)分子能作為肝臟疾病的標
兒童癌癥治療新靶點: 原肌球蛋白
兒童患癌并不是因為生活方式引起的,依靠目前的研究也并未在兒童生存率的提高上做出多大貢獻。在澳大利亞,平均每周就有三個兒童死于癌癥。近日,新南威爾士大學的研究人員發明了一項突破性的研究,這項研究可以拯救患有致命性特殊癌癥的兒童,使他們受益于這種新研究的潛在抗癌療法。 研究人員第一次
科學家確證腎癌治療新靶點SPOP
近年來腎癌發病率上升幅度在惡性腫瘤中排名第一。臨床治療表明,腎癌對放療和化療均不敏感,以索拉非尼和舒尼替尼為代表的靶向抗腫瘤藥物是晚期腎癌的一線治療藥物,但對轉移性腎癌的療效十分有限,并且容易產生耐藥。因此,發現并確證治療腎癌特異性藥物作用新靶標是一項十分緊迫并意義重大的任務。 SPOP是
中美學者發現治療瘙癢的新靶點
最近,以華盛頓大學醫學院陳宙峰博士為首的一個研究小組,弄清了“感覺神經細胞是如何協力將皮膚瘙癢信號從皮膚傳給脊髓,然后將這些信號傳遞給大腦的”的問題。他們的這一發現可能有助于科學家找到更有效的方法來阻止瘙癢。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7月19日的《Science Signaling》雜志。武漢大學人民醫
Science醫學:揭示銀屑病治療新靶點
倫敦大學國王學院的研究人員發現一種新基因PIM1,有可能成為人類自身免疫疾病:銀屑病(psoriasis)創新療法的一個有效靶點。 在英國有大約2%的人受累于銀屑病,它導致皮膚上出現鱗屑、紅斑,引發疼痛、瘙癢,對患者生活質量造成極大的影響。 人們認為,銀屑病是由于人體免疫系統出現問題
PNAS:端粒延長分子,可作為癌癥治療靶點
萬事萬物,皆有始有終,對細胞而言,也是如此。在正常人類細胞中,位于染色體末端的端粒會隨細胞分裂而不斷縮短,當端粒縮短到一個極限后,細胞就會停止分裂,這就是著名的“海弗里克極限”。 然而,凡事皆有例外,與正常細胞不同,癌細胞可以無限分裂,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在于癌細胞的端粒酶活性高,可以修復端粒,從
Nature子刊:治療高血壓的新靶點
日前,英國布里斯托大學(University of Bristol)和Afferent Pharmaceuticals公司的研究人員聯合發現了一個治療高血壓的新策略。他們治療高血壓的策略不是靶向心臟或者腎臟中的常見靶點,而是將目光轉向了位于頸部的頸動脈體(carotid body)。他們的研究結
我科學家確定腎癌治療新靶點
近日,中國科學院北京基因組研究所劉江研究員與上海藥物所蔣華良課題組、楊財廣課題組合作,在《癌癥細胞》雜志在線發表研究論文,對SPOP能否作為腎癌藥物靶標進行了藥理功能確證。這是中國自主研發確定的首個腎癌藥物靶標。 近年來,腎癌發病率上升幅度在惡性腫瘤中排名第一。臨床治療表明,腎癌對放療和化療均
免疫治療新靶點-TNFR2(二)
通過流式細胞術對野生型C57BL/6和B-hTNFR2純合鼠中TNFR2蛋白表達進行分析。用抗小鼠CD3ε抗體體內刺激野生型C57BL/6和B-hTNFR2純合鼠,收集脾細胞,并用種屬特異性抗TNFR2抗體進行流式細胞術分析。結果顯示:在C57BL/6小鼠T細胞表面檢測到mTNFR2,在B-hTNF
日研究團隊發現胰腺癌治療靶點
胰腺癌被稱為“癌癥之王”。日本北海道大學日前發布新聞公報說,其研究人員通過動物實驗找到治療胰腺癌的兩個靶點。這一發現有望幫助醫學界了解胰腺癌的發展過程,并研發治療藥物。 北海道大學研究人員培育出一種果蠅,它們再現了胰腺癌患者體內觀察到的4個基因異常,即癌癥基因KRAS的活性化以及抑癌基因TP5
免疫治療新靶點-TNFR2(一)
在這個草長鶯飛的春天,是否記得那句“要想富,多栽樹”的宣傳標語?今天的植樹節,百奧賽圖知識拓展課堂攜智慧樹如期而至,與您攜手探尋TNFR2。?基本信息?基因功能簡介?TNFRSF1B(TNF receptor superfamily member 1b) 為TNF受體超家族成員, 也稱為TN
鄭州大學團隊發現胃癌治療新靶點
近日,鄭州大學藥學院教授劉宏民、鄭一超等發現,組蛋白去甲基化酶 LSD1可以調節胃癌患者體內T細胞腫瘤免疫,為針對胃癌的靶向免疫治療提供了新靶點。該研究于3月16日在線發表于《分子癌癥》(Molecular Cancer)。 據GLOBOCAN 數據庫統計,2020年全球胃癌新增患者約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