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甘露低聚糖的定義介紹
β-1,4一甘露聚糖酶簡稱β-甘露聚糖酶,是一類能夠水解含β-l,4一甘露糖苷鍵的甘露寡糖、甘露多糖(包括甘露聚糖、半乳甘露聚糖、葡萄甘露聚糖等)的水解內切酶,屬于半纖維素酶類。 β-甘露聚糖酶能將廣泛存在于豆類籽實中的甘露聚精等多糖降解為葡萄糖、甘露寡糖等低聚糖,不僅消除了甘露聚糖對單胃動物各種營養素的抗營養作用,同時生成的甘露低聚糖在動物生產中起著重要的作用。近年來隨著對自然界半纖維素資源的開發及其在飼料工業和養殖業中的應用,微生物β-甘露聚糖酶的開發和利用研究進入了一個新階段。......閱讀全文
關于甘露低聚糖的定義介紹
β-1,4一甘露聚糖酶簡稱β-甘露聚糖酶,是一類能夠水解含β-l,4一甘露糖苷鍵的甘露寡糖、甘露多糖(包括甘露聚糖、半乳甘露聚糖、葡萄甘露聚糖等)的水解內切酶,屬于半纖維素酶類。 β-甘露聚糖酶能將廣泛存在于豆類籽實中的甘露聚精等多糖降解為葡萄糖、甘露寡糖等低聚糖,不僅消除了甘露聚糖對單胃動物
關于甘露低聚糖的基本介紹
甘露低聚糖又稱甘露寡聚糖、低聚甘露糖,是從酵母培養細胞壁中提取的一類新型抗原活性物質,廣泛存在于魔芋粉、瓜兒豆膠、田菁膠及多種微生物細胞壁內。由于它不僅具有低熱、穩定、安全無毒等良好的理化性質,還具有保護腸道和提高免疫力等作用,國外已將其作為飼料添加劑廣泛用于飼料工業。
關于甘露低聚糖的作用方式介紹
β一甘露聚糖酶是水解1,4-β-D一吡喃甘露糖為主鏈的內切水解酶,作用底物主要是半乳甘露聚糖、葡萄甘露聚糖、半乳葡萄甘露聚糖以及甘露聚糖。不同來源的β一甘露聚糖酶對不同來源的底物作用深度及其水解產物是不相同的。β一甘露聚糖酶水解底物的方式和深度主要與α一半乳糖殘基和葡萄糖殘基在主鏈中的位置、含量
關于甘露低聚糖的影響因素介紹
1、甘露多糖對酶 由于構成多糖的單糖類型、聚合度、糖鍵連接及排列方式、糖基上羥基的取代情況等各異,導致不同的多糖在溶解度、粘度等性質上存在著明顯的差別,這極大影響了β一甘露聚糖酶的水解。試驗表明:難溶性的甘露多糖一般較可溶性的甘露多糖難水解;糖成分復雜的一般較成分簡單的難水解;糖基上羥基被取代
關于甘露低聚糖的調節免疫防御介紹
近年來大量研究表明,腸相關淋巴組織(GALT)主要由機體免疫細胞和腸淋巴組織構成,GALT在體內具有非特異性免疫和特異性免疫作用。其中非特異性免疫是阻止病原菌侵入體內的第一道防線,在非特異性免疫反應初期,巨噬細胞在吞噬和殺滅入侵微生物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最近研究表明,在體外系統中將巨噬細胞直接放
關于甘露低聚糖的酶法制備介紹
1、甘露聚糖酶液 菌種采用芽孢桿菌WY-45,為本實驗室保存。培養基成分(質量濃度,g/l):魔芋精粉20,牛肉蛋白胨8,酵母提取物4,KH2P04 1,MgS04·7H20 0.5;自然pH值。每250ml三角瓶40ml培養基,50℃,200r/min,發酵96h后,離心去菌體所得上清液即為
關于甘露低聚糖的吸附霉菌毒作用介紹
素近年來大量研究表明,甘露低聚糖可通過物理吸附或直接結合霉菌毒素,消除毒素對機體的有害影響。研究發現,甘露低聚糖可結合玉米赤霉烯酮。Raju等(1998)模擬肉雞消化道體外試驗表明,甘露低聚糖對黃曲霉毒素。玉米赤霉烯酮和豬曲霉毒素的結合率分別為82.5%、51.6%和26.4%,其中對黃曲霉毒素
關于甘露低聚糖的調節非免疫防御機制介紹
胃腸道非免疫防御系統主要組成成分為內源微生物群,而內源微生物群又常分為有益微生物群(如雙歧桿菌屬、真桿菌屬、乳酸桿菌屬)和有害微生物群(如大腸桿菌屬。產氣夾膜梭菌屬、葡萄球菌屬),其中有益微生物菌群多覆蓋在胃腸道上皮,起著阻止病原微生物定植在腸粘膜組織上的作用。甘露低聚糖的作用機制主要是干擾腸道
關于低聚糖的分類介紹
低聚糖主要有兩類,一類是低聚麥芽糖,具有易消化、低甜度、低滲透特性,可延長供能時間,增強肌體耐力,抗疲勞等功能,人體經過重(或大)體力消耗和長時間的劇烈運動后易出現脫水,能源儲備,消耗血糖降低,體溫高,肌肉神經傳導受影響,腦功能紊亂等一系列生理變化和癥狀,而食用低聚麥芽糖后,不僅能保持血糖水平,
關于分枝低聚糖的基本介紹
分枝低聚糖(Branchingoligosaccharides)又稱α一葡聚糖。分子中含α一1、4鍵,α一1、6鍵,少量α一1、3鍵和α一1、2鍵,其主要成份為異麥芽糖(Isomaltose)、潘糖(Panose)、異麥芽三糖(Isomaltotriose)及異麥芽四糖等。其中異麥芽糖、潘糖和異
關于低聚糖的獲得途徑介紹
獲得低聚糖的途徑主要有五個: 1. 從天然原料提取; 2. 利用轉移酶、水解酶催化的糖基轉移反應合成; 3. 天然多糖的酶水解反應; 4. 天然多糖的酸水解; 5. 化學合成; 從食品工業的角度看,低聚糖作為一種大量使用的功能性基料,必須考慮到生產成本,因此,較好的方法是利用生物技術
關于低聚糖的基本信息介紹
低聚糖又名寡糖( oligosaccharide)或少糖類,是一種新型功能性糖源,低聚糖集營養、保健、食療于一體,廣泛應用于食品、保健品、飲料、醫藥、飼料添加劑等領域。 它是替代蔗糖的新型功能性糖源,是面向二十一世紀“未來型”新一代功效食品。是一種具有廣泛適用范圍和應用前景的新產品,近年來國際
關于低聚糖的生理功能介紹
活化腸道內雙歧桿菌并促進其生長繁殖雙歧桿菌是人體腸道內的有益菌,其菌數會隨年齡的增大而逐漸減少。腸道內雙歧桿菌的多少成了衡量人體健康與否的指標之一。隨著醫學科學的迅猛發展,廣譜和強力的抗生素廣泛應用于治療各種疾病,使人體腸道內正常的菌群平衡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壞。因而,有目的地增加腸道內的有益菌數量
關于低聚糖的主要性質介紹
低聚糖由單糖組成,因此具有與單糖相似的物理和化學性質,但也具其個性。 1. 低聚糖都可以形成晶體,可溶于水,有甜味。 2. 都具有旋光性。 3. 低聚糖根據其分子結構的不同,分為還原糖及非還原糖兩種。還原糖具有與單糖相同的性質,如在水溶液中有變旋現象,可形成糖苷,可形成糖脎,可還原費林試劑
關于低聚糖的基本組成介紹
存在形式低聚糖是指含有2-10個糖苷鍵聚合而成的化合物,糖苷鍵是一個單糖的苷羥基和另一單糖的某一羥基脫水縮合形成的。它們常常與蛋白質或脂類共價結合,以糖蛋白或糖脂的形式存在。 低聚糖通常通過糖苷鍵將2-4個單糖連接而成小聚體,它包括功能性低聚糖和普通低聚糖,這類寡糖的共同特點是:難以被胃腸消化吸
關于低聚糖的分布與攝入介紹
自然界中僅有少數幾種植物含有天然的功能性低聚糖。例如:洋蔥、大蒜、芒殼、天門冬、菊苣根和洋薊等中含有低聚果糖,大豆中含有大豆低聚糖。 但是,從一般人日常的膳食習慣上看,一個人每天從天然食物中攝取的低聚糖往往很難達到日常推薦量標準。額外補充些低聚糖,對于嬰幼兒、成年人、老年人、工作壓力大的人和那
關于低聚糖和多聚糖的介紹
低聚糖和多聚糖都是由單糖單元通過糖苷鍵組成的長鏈分子。兩者的區別在于單糖單元在鏈上的數量:低聚糖通常含有3-10個單糖單元,而多聚糖則超過10個單糖單元。實際應用中,糖的分類更傾向于個人的判斷,如通常上述的雙糖可以算為低聚糖,也包括了:三糖-棉子糖和四糖-水蘇糖。 低聚糖(寡糖)-由2-10個
關于甘露聚糖的應用介紹
甘露聚糖是一種既經濟又高效的天然食品防腐劑,其無色、無毒、無異味,能有效地防止食品腐敗變質、發霉和遭受蟲害。 甘露聚糖可用于水果、蔬菜、豆制品、蛋類以及魚類等食品的保鮮貯藏。應用時可配成0.05%~1%的甘露聚糖溶液,以噴霧、浸漬或涂布等方式使其在新鮮食品表面形成一層薄膜,或者摻入某些加工食品
關于甘露糖受體的介紹
甘露糖受體是C-型是動物凝集素的一種,能夠有效快速的識別甘露糖以及巖藻糖末端的糖蛋白而組成一個有機防御體系。一般來說把甘露糖受體結構分為以下的部分:N端富含Cys區;139~192號氨基酸區;糖配體結合區CRD;糖基化位點;胞漿區及跨膜區。 肝癌淋巴轉移與甘露糖受體關系: 肝癌也是癌癥中致死
關于甘露糖代謝的介紹
甘露糖在人體內不能很好的代謝。所以,口服后甘露糖進入糖類代謝過程并不明顯,即使從外部進入的g甘露糖,都會被身體內的組織發覺。哺乳動物內使用放射性標記物發現, 攝入的甘露糖90%都會在30-60分鐘內原封不動地通過尿道排出體外。殘余部分中 99%含量會在未來8小時內排出。這個過程中,血糖濃度不會顯
關于甘露聚糖的成分介紹
甘露聚糖是高度分支的多聚體,廣泛存在與多種生命形式中的物質,性狀為無色、無毒、無異味。 研究表明,在酵母細胞壁中,甘露聚糖多以α-1,6-甘露糖為骨架鏈,大部分甚至全部的殘基具有α-1,2或α-1,3連接的含有2~5個甘露糖殘基的側鏈。在高等植物中,多以α-1,4-甘露糖為骨架鏈,被認為是一種
關于甘露聚糖的基本介紹
甘露聚糖是高度分支的多聚體,廣泛存在與多種生命形式中的物質,性狀為無色、無毒、無異味。 研究表明,在酵母細胞壁中,甘露聚糖多以α-1,6-甘露糖為骨架鏈,大部分甚至全部的殘基具有α-1,2或α-1,3連接的含有2~5個甘露糖殘基的側鏈。在高等植物中,多以α-1,4-甘露糖為骨架鏈,被認為是一種
關于甘露糖醇的應用介紹
甘露糖醇是六碳糖醇,可由果糖經催化氫化制得,吸濕性低,常被用作膠姆糖制造時的撒粉劑,以避免與制造設備、包裝機械黏結,也用作增塑體系組分,使其保持柔和特性。還可用作糖片的稀釋劑或充填物和冰淇淋及糖果的巧克力味涂層。具有愉快風味,在高溫下不退色,化學性質不活潑。它的愉快風味及口感可遮掩維生素、礦物質
關于甘露糖的制備方法介紹
D-甘露糖可由富含D-甘露糖的聚糖(象牙棕櫚子、酵母甘露聚糖等)水解制備。也可由D-甘露醇(海帶制碘工業的副產品)在亞鐵離子存在下,用過氧化氫氧化合成。也可由D-葡萄糖差向異構化,或由D-阿拉伯糖增長碳鏈等方法制備。
關于甘露庚糖醇的基本介紹
甘露庚糖醇是一種化學物質,分子式是C6H14O6。脫水藥、利尿藥。治療腦水腫及青光眼、急性少尿、預防急性腎功能衰竭,治療腎病綜合癥水腫。 本品為白色結晶性粉末;無臭,味甜。在水中易溶,在乙醇、乙醚中幾乎不溶。熔點166-170℃。沸點290-295℃。在無菌溶液中較穩定,不易被空氣中的氧所氧化
關于甘露糖醇的基本介紹
甘露醇是一種多元醇或糖醇, 其天然品廣泛存在于植物、藻類、食用菌類和地衣類等生物體內。由于甘露醇具有特殊的物理和化學性質, 因此在食品、醫藥和化工等行業有著廣泛應用。甘露醇工業化生產主要采用海帶提取法和化學合成法。 甘露糖醇,又名甘露醇,分子式為C6H14O6,相對分子質量182.17,無色至
關于異麥芽低聚糖的安全性介紹
低聚異麥芽糖的最大無作用量在2g/kg體重以上。對于低聚異麥芽糖粉,老鼠經口投與急性毒性LD50為44g/kg體重以上,與低毒性蔗糖(LD50為29.8/kg體重)和麥芽糖(LD50為26.7/kg體重)相比較,它是極其安全的。 飲水中添加上述糖粉,1年內老鼠自由攝取,每日攝取量為異麥芽糖2.
關于功能性低聚糖的制備方法介紹
淀粉制備功能性低聚糖 低聚異麥芽糖制備大致有以下兩種途徑:一是利用糖化酶逆合作用,在高濃度葡萄糖溶液中將之逆合生成異麥芽糖、麥芽糖等低聚糖;但由于產率低,產物復雜,生產周期長等缺點而難以工業化大量推廣。二是以淀粉制得高濃度葡萄糖漿為底物,通過α-葡萄糖轉苷酶催化發生α-葡萄糖基轉移反應而得。工
關于甘露糖的基本信息介紹
甘露糖,是一種有機化合物,分子式為C6H12O6,分子量為180.156,無色或白色結晶粉末。是一種糖類,在人體代謝過程中,尤其在特定蛋白的糖基化過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一種單糖。為多種多糖的組成成分。以游離狀態存在于某些植物果皮中,如柑橘皮中,桃、蘋果等水果中有少量游離的甘露糖,象牙棕櫚子、酵
關于β甘露聚糖酶的性能特點介紹
1.采用基因工程菌經深層液體發酵而成,活性高于國外產品。 2.最適作用pH值范圍廣(4-7.5),能在動物消化道內更好的發揮作用。 3.耐溫性能好,采用先進的后處理工藝能耐受90℃的制粒溫度,不用額外的后噴設備,混合更均勻。 4.效果出眾,實踐證明,在含豆粕10%以上日糧中使用β-甘露聚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