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日,國家能源局在京組織召開能源重大戰略問題調研工作啟動會。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國家能源局局長吳新雄出席會議并講話。 吳新雄指出,開展能源重大戰略問題調研,就是為了更好地促進能源科學發展、可持續發展,維護國家能源戰略安全和戰略利益;更好地轉變政府職能,集中力量抓大事、謀全局、議長遠;更好地為黨中央、國務院提供能源決策參考。 吳新雄強調,重新組建的國家能源局,要做好能源重大戰略問題調研,就是圍繞中心,服務大局,轉變職能,盡職履責,體現價值: 一要全面貫徹黨中央、國務院的各項方針政策,自覺維護國家能源戰略安全和戰略利益,保障能源安全可靠供應; 二要落實能源科學規劃,促進能源結構優化、能源合理布局,推動能源安全發展、科學發展、又好又快發展; 三要推動國家能源高效、集約利用,走能源集約節約、可持續發展之路; 四要推進能源領域科技創新和科技進步,取得重大進展和重大突破,促進能源生產與消費革命;......閱讀全文
7月17日,寧波市召開“科技創新2025”重大專項實施方案編制工作啟動會。寧波市科技局局長勵永惠,局相關處室及下屬單位負責人,寧波市財政局對口工作負責人,“科技創新2025”重大專項編制工作專家代表參加會議,共同探討如何集中人力、物力來推動實施“科技創新2025”重大專項。 會上,勵永惠就寧
啟動儀式現場 金秋十月,清風送爽。10月10日下午,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能源樓會議中心裝點一新,一派繁榮景象,潔凈能源國家實驗室(籌)啟動儀式在這里舉行。全國政協常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國家能源委員會專家咨詢委員會主任、國家能源局原局長張國寶,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教科文衛委員會
“覽能源業界風云,為決策提供參考”,這是新華社《經濟參考報·能源周刊》自2004年初創刊以來所堅守的辦刊理念。每到年終歲尾,我們總要駐足回望,對即將過去的一年中國能源界所發生的新聞事件進行全面梳理,并邀請業界專家評出年度能源十大新聞。 在這辭舊迎新之際,我們推出2014年中國能源十大新聞,這是
6月13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組長習近平主持召開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六次會議,研究我國能源安全戰略。能源“革命”是本次會議的關鍵詞,其力度超過“改革”、“變革”。 習近平特別強調,推進能源體制改革,抓緊制定電力體制改革和石油天然氣體制改革總體方案,啟動能源領
“‘十二五’期間將全面解決273萬無電地區人口用電問題。”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國家能源局局長吳新雄明確表示,“3年內全面解決無電人口用電問題已具備較好的條件。” 目前,解決無電地區人口用電主要有兩種方式:一是通過大電網延伸方式解決,二是因地制宜,發展分布式新能源。 按照國家能
5月3日,正在組建中的國家能源局啟動能源重大戰略問題調研工作。 開展能源重大戰略問題調研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更好地推動能源科學發展、可持續發展,維護國家能源發展戰略安全和戰略利益;更好地轉變政府職能,集中力量抓大事、謀全局、議長遠;更好地為黨中央、國務院提供能源決策參考,著力破解當前能源發展
2012年年底,從東北到西北,從華北到華中乃至黃淮、江南地區,一場持續的霧霾蔓延中國25個省(自治區、直轄市),100余座大中城市不同程度出現霧霾天氣。大氣污染治理關乎人民福祉、關乎社會穩定,更關乎經濟能否持續健康發展,因此必須動真格、出實招。 2013年9月,國務院《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
5月30日是我國首個全國科技工作者日。5月27日“慶祝全國科技工作者日暨全國創新爭先獎勵大會“在京召開。 全國創新爭先獎”是繼“國家自然科學獎”“國家技術發明獎”“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之后,國家批準設立的又一個重要的科技獎項,是僅次于國家最高科技獎的一個科技人才大獎。該獎主要表彰在科學研究、技
2010年11月18日,由中國工程院、國家能源局舉辦的首屆中國能源論壇明確提出:我國將“堅持以煤炭為主體、電力為中心、油氣和新能源全面發展的能源戰略”,2030~2050年煤炭年需求達35億噸,在能源結構中的比例仍占50%。可見,在相當長的時期內,煤炭作為我國主導能源和基礎能源的地
超低排放自提出以來就受到廣泛關注。我國為何要實施超低排放?超低排放技術、經濟是否可行?具有怎樣的環境效益?業界圍繞這些問題展開了一系列討論。筆者認為,中國實施煤電超低排放勢在必行,對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都將具有積極影響。 為什么要實施超低排放? 實施超低排放有以下3方面原因: 一是能源安全需
“2015年,我國核與輻射安全達到了質量受控、總體良好的狀態。”環境保護部(國家核安全局)核設施安全監管司(以下簡稱“核一司”)有關負責人日前向記者表示。 作為總體國家安全戰略的組成部分,核與輻射安全問題一直為公眾關注。2015年以來,國家核安全局從核安全文化宣傳貫徹、核安全大檢查及核安全
1月21日,環境保護部在京召開全國環境保護工作會議精神解讀會,環境保護部人事司、總量司、污防司、環監局負責人及有關專家對媒體關注的問題進行了深入解讀。 如何認識以改善環境質量為核心及環境質量改善與總量減排控制的關系? 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司司長劉炳江:陳吉寧部長在全國環境保護工作會議上已經把環
1月21日,環境保護部在京召開全國環境保護工作會議精神解讀會,環境保護部人事司、總量司、污防司、環監局負責人及有關專家對媒體關注的問題進行了深入解讀。 如何認識以改善環境質量為核心及環境質量改善與總量減排控制的關系? 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司司長劉炳江:陳吉寧部長在全國環境保護工作會議上已經把環
11月的北京寒氣逼人,但中國風電人卻依稀感受到了陣陣“暖意”。 首先,在11月中旬召開的北京國際風能大會上,國家能源局副局長劉琦宣布,風電成為中國第三大電源。黨的十八大提出建設“美麗中國”,這為風電產業帶來更加廣闊的發展前景和市場空間。他表示,要破除體制障礙,促進風電發展。
近日,2015年度中國地質調查局地質科技獎獲獎結果正式揭曉,表彰和激勵了在地質調查工作做出突出貢獻的單位和個人,促進了地質調查與科技工作的深度融合,成果效益高度彰顯。 據悉,2015年12月啟動評獎工作以來,共有70家單位申報了146項成果,經過資格審查、形式審查、專業組評審、綜合組評審、公示
1月16日,國家能源局召開緊急電視電話會,學習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領導重要批示精神,部署落實確保民生用氣“長供久安”工作。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國家能源局局長吳新雄出席會議并作部署。 吳新雄指出,《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是黨中央、國務院從人民群眾根本利益出發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是一項惠民、利
50年義無反顧的105歲壽星 一位慈眉善目的老人,語氣平和,思路清晰。 “生物物理研究所走過了半個世紀。作為親歷者,我深知,是以50年義無反顧堅持學科交叉、堅持服從國家需要、理論聯系實際和趕超世界先進水平的辦所方針,換來了生物物理所今日的蓬勃發展。” “當年,對于生物物
2015年12月14日,中亞天然氣管道正式開通運營六周年。六年來,中國通過中亞天然氣管道累計進口天然氣1350億立方米,在古老的絲綢之路上建設起我國第一條陸上能源進口大動脈。迄今為止,我國從境外進口天然氣的管道僅有兩條,一條是起自土庫曼斯坦的阿姆河右岸,橫跨烏茲別克斯坦、哈薩克斯坦直到中國新疆霍
新加坡在20世紀末提出新生水技術路線,經過處理的污水可達到飲用水標準,不但解決了新加坡水資源問題,同時打造了完善的水科技及產業創新體系。本文對新加坡NEWater發展歷程和關鍵決策進行了分析,希望給您帶來思考與幫助。圖片來源于網絡 一、新加坡NEWater的發展歷程 探索階段 水資源匱乏一
[央廣網]3月11日13:00-14:00,中國之聲《做客中央臺》將專訪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副局長陳鋼。屆時央廣網將全程直播,敬請關注! [簡介]陳鋼,男,漢族,1958年12月生,江蘇江陰人,1980年1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76年12月參加工作,清華大學固體力學專業畢業,在職博士
2013年,面對復雜困難的國內外宏觀經濟形勢,石油和化工行業認真貫徹“穩中求進”的基本方針,克服了重重困難,實現預期增長目標。行業運行總體平穩,經濟效益明顯改善,產業轉型升級穩步推進,投資結構繼續優化,出口保持增長,市場供需基本穩定。展望2014年,盡管行業產能過剩問題仍很突出,一些制約行業經濟
科技部 財政部關于改革過渡期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組織管理有關事項的通知國科發資〔2015〕423號 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科技廳(委、局)、財政廳(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科技局、財務局,各有關單位: 2014年,國務院印發了《關于改進加強中央財政科研項目和資金管理
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科技廳(委、局)、財政廳(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科技局、財務局,各有關單位: 2014年,國務院印發了《關于改進加強中央財政科研項目和資金管理的若干意見》(國發〔2014〕11號,以下簡稱11號文)和《關于深化中央財政科技計劃(專項、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環境保護廳(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環境保護局,遼河保護區管理局,各直屬單位: 為貫徹落實《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的任務部署,提升環境科技創新能力,為探索中國環保新道路構建
“應當清醒地認識到,我國還遠未達到能夠對國家科研機構研究和運行經費實行全額‘穩定支持’的階段。”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科院院長路甬祥日前在中國科學院高層戰略研討會上說。 路甬祥指出,科學研究的規律決定了基礎和前瞻研究需要相對穩定的支持和相對寬松的環境,以
“十三五”能源規劃力求改變“墻上掛掛,紙上畫畫”的尷尬處境。 記者獲悉,國家能源局已經啟動“十三五”規劃編制,成立規劃領導小組,由能源局局長吳新雄任組長。 日前,國家能源局發展規劃司司長俞燕山撰文透露能源“十三五”規劃編制進展和思路。能源規劃到底要解決什么問題?俞燕山認為,規劃不僅僅是為了項
“十三五”能源規劃力求改變“墻上掛掛,紙上畫畫”的尷尬處境。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獲悉,國家能源局已經啟動“十三五”規劃編制,成立規劃領導小組,由能源局局長吳新雄任組長。 日前,國家能源局發展規劃司司長俞燕山撰文透露能源“十三五”規劃編制進展和思路。能源規劃到底要解決什么問題?俞燕山認為,規
李季倫 石元春 編者按 8月23日,《中國學術腐敗第一貪——揭露、控告原北京農業大學校長、“三院院士”石元春的學術腐敗》一文出現在網絡上,這篇9000多字的舉報材料落款日期為2011年8月15日,由李季倫(中國農業大學教授、中國科學院資深院士)、陶益壽(中國農業大學土壤
最近發布新修訂的《環境空氣質量標準》是一個標志性事件,表明我國環境管理開始由以環境污染控制為目標導向,向以環境質量改善為目標導向轉變,扣響了環境管理戰略轉型的“發令槍”3月31日,第二次全國環保科技大會在北京隆重召開,環境保護部部長周生賢出席會議并作重要講話。 ■環境管理轉型是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站在時代和全局的角度,深刻回答了新形勢下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提出并形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的戰略思想和戰略布局,不僅在實踐中開辟了治國理政的新境界,而且在理論上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新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