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交大在中國高校智能機器人創意大賽獲一等獎
近日,第六屆中國高校智能機器人創意大賽總決賽和此次大賽拓展賽——第二屆“余姚杯”中國高校機器人實驗教學創新大賽決賽在寧波余姚舉行,西安交大機械學院郭婷、桂亮、金悅老師組成的參賽隊伍,在第二屆“余姚杯”中國高校機器人實驗教學創新大賽總決賽中獲得全國一等獎。西安交大學子在第六屆中國高校智能機器人創意大賽總決賽中獲得全國二等獎3項、三等獎2項。 郭婷、桂亮、金悅以“仿生機器人設計實驗”為主題進行答辯,針對仿生機器人設計實驗的實驗目的、實驗設計思路、執行情況、教學創新點及實驗成效五個方面進行闡述,突出新工科背景下實驗教學的人才培養理念、設計思路及實施舉措,為培養學生機器人創新設計能力及解決復雜工程問題能力探索成熟機制、打造全國樣板,最終在中國高校機器人實驗教學創新大賽全國總決賽上獲得一等獎。 中國高校智能機器人創意大賽由中國高校智能機器人創意大賽組委會主辦,浙江省余姚市人民政府和浙江大學機器人研究院承辦。自啟動以來吸引來自清華大......閱讀全文
西安交大在中國高校智能機器人創意大賽獲一等獎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8/507535.shtm近日,第六屆中國高校智能機器人創意大賽總決賽和此次大賽拓展賽——第二屆“余姚杯”中國高校機器人實驗教學創新大賽決賽在寧波余姚舉行,西安交大機械學院郭婷、桂亮、金悅老師組成的參賽隊伍,在
西安交大在中國高校智能機器人創意大賽獲一等獎
近日,第六屆中國高校智能機器人創意大賽總決賽和此次大賽拓展賽——第二屆“余姚杯”中國高校機器人實驗教學創新大賽決賽在寧波余姚舉行,西安交大機械學院郭婷、桂亮、金悅老師組成的參賽隊伍,在第二屆“余姚杯”中國高校機器人實驗教學創新大賽總決賽中獲得全國一等獎。西安交大學子在第六屆中國高校智能機器人創意
西安交大人工智能學院發布多項新成果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1/4/455743.shtm ?紫光展銳AI聯合實驗室揭牌 ?人工智能科研成果發布與展示 2021年4月8日,在西安交通大學建校125周年、交通大學命名100周年暨交通大學遷校65周年,以
西安交大任曉兵團隊:“缺陷”讓材料更智能
任曉兵(前排中)和他的科研團隊。西安交通大學供圖 生活中,“缺陷”在所難免,構成世間萬物基礎的材料也是如此。 一個理想狀態的晶體,原子按照一定次序嚴格處在格點上,但在實際中,晶格往往會發生偏離,這種偏離被稱為“晶體缺陷”。 西安交通大學前沿院院長任曉兵團隊用一項歷時近十五年的研究成果告訴人們:
西安交通大學人工智能學院揭牌成立
西安交通大學人工智能學院揭牌成立西安交大校長王樹國(左)向孫劍博士(右)頒發院長聘書 1月21日,西安交通大學舉行“人工智能學院”揭牌暨曠視獎學金捐贈儀式,中國工程院原常務副院長潘云鶴院士與西安交通大學校長王樹國教授為西安交通大學人工智能學院揭牌,中國工程院院士 西安交通大學鄭南寧教授,中科院院士
西安交大博士獲世界人工智能大會青年優秀論文獎
近日,2023世界人工智能大會青年優秀論文獎頒獎儀式在上海舉行。西安交大數學與統計學院楊燕博士憑借“一種用于壓縮感知成像的深度學習方法”一文中的相關工作榮獲“2023世界人工智能大會青年優秀論文獎”。 楊燕在論文中提出了首個將壓縮感知模型與深度學習融合的模型驅動深度學習方法:ADMM-CSNe
西安交大博士獲世界人工智能大會青年優秀論文獎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8/507471.shtm近日,2023世界人工智能大會青年優秀論文獎頒獎儀式在上海舉行。西安交大數學與統計學院楊燕博士憑借“一種用于壓縮感知成像的深度學習方法”一文中的相關工作榮獲“2023世界人工智能大會青
2023工程哲學論壇在西安交大召開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7/505577.shtm7月25日,主題為“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工程實踐與工程理論創新暨工程實踐與工程理論的‘非完美性’研究”的2023工程哲學論壇于在西安交通大學舉行。本次論壇由中國工程哲學專業委員會、中國工
西安交大揭示納米氦泡銅變形機理
亞微米尺度金屬材料的力學性質不同于塊體材料,雖然其強度較高,但卻表現出變形失穩等弱點,這不利于微納尺度器件的長期使用。 為了提高小尺寸材料的變形能力,西安交大材料學院微納中心碩士生丁明帥,在導師單智偉教授和韓衛忠教授的指導下,借助原位納米力學技術,通過高溫氦離子注入在金屬銅中形成平均尺寸為6.
西安交大迎來7位新任校領導!
近日,西安交通大學官網發布領導班子成員調整消息。共7位校領導獲得新任命:鄭慶華任西安交通大學常務副校長(正局級、試用期一年);榮命哲任西安交通大學黨委常務副書記(正局級);馬博虎任西安交通大學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別朝紅任西安交通大學副校長(試用期一年);柴渭任西安交通大學副校長(試用期一年);
短波信道極低碼流智能圖像實時傳輸獲突破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6/502803.shtm近日,西安交通大學人機混合增強智能全國重點實驗室葛晨陽團隊在西安和寶雞兩地之間開展短波信道極低碼流智能圖像實時傳輸實驗獲得重大突破。發射和接收端都采用該團隊自研的“極低碼流智能圖像傳輸
西安交大舉辦“梧桐服務團”成立儀式
4月8日,時值西安交通大學123周年校慶,西安交大勞動教育主題活動暨“梧桐服務團”成立儀式在該校騰飛塔廣場舉行。西安交通大學黨委書記張邁曾、副校長鄭慶華、校長助理程建設出席。西遷老同志代表、校園文明督導隊和老年志愿者等離退休教職工代表、各相關部門領導、各書院、學院負責同志及學生代表300余人共
西安交大出臺校領導行為準則
針對高校存在的一些不良現象,西安交大日前制定出臺了《約法十則》。該約法從思想、民主、管理、責任等方面對校領導班子提出了堅持民主集中制,提高思想政治水平,勇于承擔責任等各項要求,并列出了具體的實施措施。比如,“提高思想政治水平”就有積極參加專題報告、干部培訓、民主生活會等集體學習;結合工作撰寫學習
西安交大:用光照亮癌細胞的新技術
最近,來自西安交通大學、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和美國亞利桑那大學的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微小的納米晶體,可以用于新一代的醫學成像技術,來照亮癌細胞。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最近的新創刊雜志《Applied Materials Today》,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描述了他們是如何制造出這些基于稀土元素鑭和銪的
江蘇核電西安交大產教融合聯合中心揭牌
8月22日,江蘇核電-西安交大產教融合聯合中心揭牌儀式在江蘇田灣核電站舉行。西安交通大學來訪團隊現場調研田灣核電科技館,并與江蘇核電相關團隊共同探討如何進一步提升技術革新能力,更好地保障核電站的安全性和經濟性。 現場,江蘇核電總經理、黨委副書記張毅在致辭時表示,將通過校企雙方通力合作,進一步探
西安交大院士學者發布24項重大科學問題
今天,在西安交通大學建校120周年暨遷校60周年之際,該校5位院士和6位專家學者聯合發布了21世紀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領域的24項重大問題。 此次提出的自然科學重大問題,涉及制造、能源、機器人、航天航空等6個領域的12個重大問題,均為當前世界科技工作者亟須解決的難題,也是該校科研團隊長期堅持探索
西安交大和中山大學發明新型線粒體探針
近日,西安交大生命學院教授劉健康的線粒體研究團隊與中山大學化學與化學工程學院教授巢暉合作,在國家“973”項目支持下,合成新型雙光子線粒體靶向探針—銥配合物,成功實現對細胞和線蟲的線粒體實時動態觀察。與商用探針相比,新型銥配合物探針細胞毒性低,具有雙光子激發特性,可用于實時標記和追蹤線粒體動態。
西安交大啟動“產教融合、協同育人”創新工程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1/4/455731.shtm ?啟動大會會場 ?現代產業學院、未來技術學院揭牌 西安交通大學校長王樹國致辭 西安交通大學黨委書記盧建軍主持會議 4月8日,在西安交通大學
90歲校友向西安交大捐贈200萬元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7/505010.shtm近日,西安交通大學90歲高齡的校友朱國懷,鮐背之年仍心系母校,在91周歲壽辰即將到來之際,他向母校捐贈200萬元,獎勵學習成績優良、家庭貧困的交大學子,以培養全面發展的高層次創新人才。
西安交大等獲得電光晶體的理想層狀疇結構
?a.PIN-PMN-PT單晶電光系數與其他晶體的對比,左上圖為PIN-PMN-PT晶體照片;b.基于PIN-PMN- PT單晶研制的電光調Q開關,作為對比,圖中給出了商用DKDP單晶和鈮酸鋰單晶電光開關照片和工作電壓。論文作者供圖電光晶體是電光調制器、電光開關、電控光束偏折器等重要電光器件中的核心
西安交大最新綜述:第三代PCR技術
自1985年 Mullis 發明了體外多聚酶鏈反應(PCR)至今, PCR在遺傳病、病原體、癌基因等分子診斷領域和法醫鑒定等方面發揮了巨大作用.今天的第三代PCR技術, 即絕對定量的數字化 PCR也備受關注。來自西安交通大學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等處的研究人員近期發表綜述,介紹了 PCR 技術的發展
西安交大呂毅團隊:創新消化內鏡消融技術
? ? ? ? ? 西安交大呂毅教授作學術報告。 ? ? 2022年 年5月10日,李卓群(左一) 、張雨馳(中) 、王美茹(右)正在合力為比格犬進行內鏡下電脈沖消化道黏膜消融手術。 ? ? ? ?
西安交大與新疆大學開展多民族學生聯合社會實踐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8/506977.shtm7月下旬-8月上旬,由西安交通大學和新疆大學包含漢族、回族、維吾爾族、苗族在內的共30余名師生先后在陜西和新疆開展為期20余天的聯合社會實踐,這也是兩校連續開展暑期聯合社會實踐的第13
西安交大研發“超臨界水蒸煤”有效促減霾
從西安交通大學獲悉,該校歷時20年研發的“煤炭超臨界水氣化制氫發電多聯產技術”正式對接產業,此舉對治污降霾及粗放型能源產業轉型起到積極作用。 中國作為煤炭生產和消費大國,以煤為主的能源結構短期內難以改變,傳統的煤炭利用方式不可避免地以犧牲環境為代價,從而增加了霧霾等環境問題治理的難度。 西安
西安交大釋放創新潛能-讓科研成果不再沉睡
“盡快構建產業鏈把3D打印的產業做大做強”,這是中國工程院院士、西安交大快速制造國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盧秉恒教授的心愿。其實不光是3D打印,高校的大量科技成果出爐后,長時間躺在實驗室,無法走向市場,對社會產生實際效益。“本次‘科技三會’具有里程碑意義,學校將在體制機制改革中先行先試,掃清創新阻礙
西安交大觀測到基因組中的“暗物質”
10月6日,西安交通大學電信學院教授葉凱等在人類基因組變異研究領域取得階段性突破結果,成果發表于《自然—通訊》。該研究具備的一套較為完整的基因組變異集合,為人們提供了研究大型基因組結構變異影響的可能性。 研究表明,在鑒定出的190萬個大型的基因組變異中,包括大片段DNA缺失、跳轉DNA或者憑空
西安交大成功制備含鉍紫精衍生物
為一類特殊的有機光電材料,紫精類化合物是一種具有優異氧化還原特性的陽離子型有機分子。在施加電壓或光照條件下,可經歷兩步可逆的單電子氧化還原并伴隨著明顯的顏色變化。同時,紫精類化合物還能有效參與金屬離子的配位,因而其在電致變色、主客體識別、超分子自組裝、太陽能轉換和儲能材料等領域都有極為廣泛的應用。
西安交大等研發出高性能合金設計機制與材料
? ? ?Ni50Co50合金中由納米尺度晶粒(a、b、c)和晶內多尺度成分起伏(d、e、f)構成的復合納米結構。?成分起伏呈三維網絡分布(g),且不同成分的區域之間由“成分邊界”分隔開來(h);(i)Ni50Co50合金的拉伸工程應力應變曲線,圖中還給出了納米晶Ni、納米晶Co和多層納米結構N
西安交大Science子刊發表神經學研究新成果
來自西安交通大學、多倫多大學等機構的研究人員在新研究中揭示了神經性疼痛的分子根源,證實其是由于大腦島葉皮質(Insular Cortex)中突觸NMDA受體增加所導致。從而為推動開發出有潛力的靶向治療指明了新方向。研究論文發表在5月14日的《科學信號》(Science Signaling
26日直播|西安交大原創話劇《追憶西遷年華》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4/499345.shtm 直播時間:2023年4月26日(周三)19:30 直播平臺: 科學網APP (科學網微博直播間鏈接) 科學網微博 科學網視頻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