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道,云南省政府出臺的《云南省“十二五”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工作實施方案》,制定了系列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約束指標和具體措施,著力發展低碳經濟,建設七彩云南。 根據方案,到2015年,全省單位地區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10年降低16.5%,單位地區生產總值能耗比2010年下降15%,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從2010年的25.5%提高到30%。全省森林蓄積量較2010年新增1.46億立方米。 另外,該省還將調整優化能源結構——合理控制能源消費總量,“十二五”期間能源消費總量控制在3.4億噸標準煤;提高油氣能源消費比重,全省供氣能力達到50億立方米;促進煤清潔高效利用,全省煤礦瓦斯利用總量達到1.72億立方米以上,瓦斯發電裝機容量達到12.4萬千瓦;加強農村清潔能源利用,全省農村沼氣用戶達到330萬戶;加快開發水電能源,全省水電裝機容量接近6000萬千瓦,水電與火電裝機及新能源裝機比例調整到 72:23:5;......閱讀全文
轉變農業生產方式,發展低碳現代農業已是大勢所趨。傳統農業時期,溫室氣體主要來源于牲畜腸道發酵、稻田、生物質燃燒和糞肥處理。工業化農業時期,化肥大量取代農廄肥,高毒農藥有效殺死害蟲的同時,造成了嚴重的環境污染及資源浪費,釋放出大量的溫室氣體。工業化農業所排放的溫室氣體
在發生人類歷史上最嚴重的霧霾時,中國步入了環保立法與環保市場的“雙元年”。 進入12月,霧霾天氣波及中國25個省份、100多個大中型城市,創下世界霧霾之最,從個別城市的持續霧霾演繹到幾百萬平方公里的淪陷,而在霧霾籠罩之下的水污染、土壤污染等危機紛至沓來。這一切預示著“唯經濟增長下的健康透支
近年來,由于我國在全球經濟發展和溫室氣體排放格局中的地位不斷凸顯,國際上對我國應對氣候變化的意愿、行動與績效都很關注。日前,中國社會科學院城市發展與環境研究所所長潘家華就此接受了本報采訪。他表示,中國加速經濟低碳轉型既是承擔國際義務和責任,也是自身經濟可持續發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和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20日印發《低碳產品認證管理暫行辦法》。根據這個辦法,我國將建立統一的低碳產品認證制度,以規范低碳產品認證活動,引導低碳生產和消費,促進我國低碳產業發展。 據介紹,低碳產品認證是由認證機構證明產品碳排放量值符合相關低碳產品評價標準或
隨著全球氣候問題的日趨嚴重,溫室氣體減排正逐步成為全人類發展的責任和共識。國家提出的2020年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減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的目標,發展低碳經濟顯然已成為中國經濟發展新的動力和引擎。 世界經濟看中國,中國崛起看低碳經濟發展。低碳排放是
主題為“碳市場與低碳發展”的第三屆地壇論壇將于9月1日-2日在北京舉辦。主辦方在今天的發布會上表示,論壇將深入分析歐盟、美國、日本、澳大利亞等國際碳市場與低碳發展模式,探討中國如何逐步建立碳排放市場與低碳發展的技術體系、政策體系、交易體系等相關熱點問題。 北京綠色金融協
哥本哈根氣候變化峰會自12月7日開幕以來,就被冠以“有史以來最重要的會議”、“改變地球命運的會議”等各種重量級頭銜。這次會議試圖建立一個溫室氣體排放的全球框架,也讓很多人對人類當前的生產和生活方式開始了深刻的反思。溫室氣體讓地球發燒 200多年來,隨著工業化進程的深入,大量溫室氣體,主要是
■本報記者 王佳雯 在近日召開的中歐碳市場對話與合作項目發布會上,生態環境部氣候司副司長蔣兆理稱,中歐碳市場合作項目第一期已經取得圓滿成功,其直接成果便是中國全國碳市場的啟動。 自2015年中國在巴黎氣候大會做出“2030年左右二氧化碳排放達峰值&
2013年至2015年,上海將開展碳排放交易試點工作。屆時,上海市政府對重點碳排放企業實施碳排放配額分配制度,建立區域碳排放交易市場、創新型碳金融市場、建設全國性碳排放交易市場和交易平臺。 昨
從2009年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副部長仇保興首次正式提出“低碳生態城市”概念,到“十二五”規劃綱要提出要綠色發展,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時至今日,國內許多城市建設低碳生態城市的構想或實踐從未停止。 低碳生態城市建設,究竟要建什么?需要在哪些方面著力?還應注意什么問題?日前,記者就此采
2010年9月25日,在上海世博會城市地球主題館,人們正在感受低碳生活的“視覺的夢想”。 在過去的一年里,“低碳城市”這4個字在中國遠比全球變暖升溫更快。在今年全國“兩會”上,它獨占10%的提案;將它敲入中文搜索引擎百度,會在0.004秒的時間里蹦出3600萬個搜索結果。 據不完全統計,中國目
頻繁襲擊我國多個城市的霧霾讓更多的人感受到節能減排工作的刻不容緩。與此同時,我國碳交易試點工作在霧霾不斷加強“攻勢”之下也加速推進。今年11月底,上海、北京碳交易市場均已開市,國家發改委也正在著手部署建立全國碳交易市場。推動碳排放權交易能鼓勵企業節能減排,從根本上控制污染物排放。通過市場機制,倒
日前,在京舉辦的“污泥處理處置領域碳排放與碳交易”研討會上,全國污泥處理處置促進會理事長楊向平擬請的兩家專門做碳交易的公司沒有現身。 原來,因為沒有多少業務,這兩家公司都已放棄該領域。 而與此同時,住建部城市建設司巡視員張悅透露,全國碳排放交易市場啟動已進入倒計時,2016年將加快推進條例
今日,由《中國低碳年鑒》編委會、北京現代循環經濟研究院等主辦的“2010中國低碳十大新聞發布會暨《中國低碳年鑒2010》首發式”在北京舉行。 會議發布了2010中國低碳十大新聞:一、低碳成為兩會熱點,并首次寫入國務院總理《政府工作報告》;二、“低碳家庭?時尚生活”主題
隨著中國經濟實力的增長,中國碳排放量也大幅增加,與此同時中國肩負起相應的責任。作為能源消耗量最大的國家,中國越來越擔心能源安全、能效和競爭力的問題。 2012年1月,中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宣布,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重慶市、廣東省、湖北省、深圳市獲準開展碳排放權交易試點,以逐步建立國內碳排
一、2015年上半年應對氣候變化主要工作進展 一是完善應對氣候變化頂層設計。印發《國家應對氣候變化規劃(2014—2020年)》重點工作部門分工。加強重大問題研究,研究提出“十三五”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發展低碳經濟的主要考慮和任務。繼續組織開展中國低碳發展宏觀戰略研究項目。起草完成應對氣候變化法
中國政府網13日發布了國務院關于印發《“十二五”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工作方案》的通知。 《工作方案》全文約6000字,包括總體要求和主要目標、綜合運用多種控制措施、開展低碳發展試驗試點、加快建立溫室氣體排放統計核算體系、探索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場、大力推動全社會低碳行動、廣泛開展國際合作、強化科技
2013年,北京市節能減碳工作取得重大進展。預計全市萬元GDP能耗、二氧化碳排放分別同比下降4%、4.2%左右,均超額完成年度目標,累計完成“十二五”目標的87%、77%左右,能源消費總量預計控制在7400萬噸標準煤左右,為圓滿實現“十二五”規劃目標奠定了堅實基礎。 一年來,本市深入貫徹落
“卡本團隊從2014年起協助北京首鋼集團投資運營的‘北京首鋼生物質能源項目’開發成為中國自愿減排項目,項目成功取得國家發改委的登記備案,具備了碳指標的上市交易條件,協助業主單位落實碳指標買家,成功實現減排量銷售,為首鋼集團獲得收益近300萬元,卡本團隊收取項目開發服務費20余萬元。” 北京卡本新
為落實去年11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和美國總統奧巴馬共同發表的《中美氣候變化聯合聲明》,9月15日,首屆中美氣候智慧型/低碳城市峰會(簡稱“中美氣候領導峰會”)在美國洛杉磯開幕,上千名中美應對氣候變化領域代表參加。會上,中美雙方聯合發表《中美氣候領導宣言》,表明兩國攜手推進應對氣候變化合作的決心。
“走低碳發展道路是石化企業的必然選擇。目前中國的碳市場剛剛起步,具有巨大的發展前景。2015年全國碳交易市場將建成,國際市場也可能在2015年迎來轉機,未來低碳對很多石化企業來說,或是一道‘生死門檻’。碳交易為企業節能減排提供了更多的選擇機會,石化企業應更主動積極地參與進來,用市場化手段有效降低
從2013年碳排放權交易試點啟動以來,已經過去了四年,而今全國碳市場啟動終于進入倒計時的階段了。按照目標,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要在2017年啟動,到2020年建成制度完善、交易活躍、監管嚴格、公開透明的市場。圖片來源于網絡 碳市場闊步走進沖刺期 打出節能減排“組合拳” 碳交易是我國在2017
日前,中國在第七十五屆聯合國大會上承諾,將提高國家自主貢獻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爭于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 這也是中國首次向全球明確實現碳中和的時間。 值得關注的是,目前碳基能源仍然是我國能源結構的主體,化石能源的消費占比超過80%,其
國家科技部發展計劃司、科研條件與財務司在京組織召開“十二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碳排放和碳減排認證認可關鍵技術研究與示范”項目驗收會。 該項目由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組織實施,中國合格評定國家認可中心、中國質量認證中心、環保部環境發展中心、北京鑒衡認證有限公司、中
當前世界農業正處在一個由“高碳”向“低碳”的重大轉型期。低碳農業是全球性的生態危機特別是全球氣候變暖催生的生態革命產物。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 化專業委員會第四次評估報告(2007)指出,農業是溫室氣體的第二大來源,農業源溫室氣體排放占全球人為排放的13.5%;聯合國和世界銀行在其發表
《巴黎協定》實施細則的“最后一公里”談判再次崩盤。在馬德里舉行的氣候大會是《巴黎協定》生效前的最后一次締約方大會,會議的核心議題是討論《巴黎協定》第六條的實施細則。盡管會議增加了40多小時通宵達旦的談判,但各國仍無法對此達成一致。 《巴黎協定》第六條的目標是:為國際合作提供一個會計框架,允許國
5月8日上午,綠色經濟與應對氣候變化國際合作會議主論壇在京舉行。國家發改委副主任解振華做了主旨演講,演講實錄如下: 各位來賓,女士們、先生們,氣候變化問題事關人類的生存和發展,事關我們共同家園的未來,需要世界各國攜手努力,共同應對。這次會議邀集了全球知名政治家、企業家和專家學者,共
《經濟參考報》記者10月31日獨家獲悉,多個部門將在低碳領域首次制定相關產品和技術的扶持政策。其中包括鼓勵使用獲得低碳認證的家用電冰箱、家用空氣調節器、平板電視等六類產品;編制“國家優先推廣的低碳技術目錄”。業內專家認為,此舉有利于提高低碳產品的市場占有率,A股多個低碳節能概念股有望受益。
眾所周知,降低碳排放最直接有效的辦法應該是用清潔能源來代替當前人們傳統能源的利用,其中以煤炭為主的發電行業是碳排放量比較大的一個行業,既然現在碳交易市場以發電行業作為切入口,那這對清潔能源發電有什么好處?圖片來源于網絡 近年來,我國深受霧霾等環境問題困擾,如何降低溫室氣體排放,保護環境已經成為
如何鼓勵和呼吁普通大眾參與到綠色經濟與可持續發展的建設中來,這一點非常重要。我們每一個自然人,都有義不容辭的責任來推動綠色經濟和可持續發展。 我舉一個例子。4月22日第41個“世界地球日”,中國確定的主題是“珍惜地球資源,轉變發展方式,倡導低碳生活”。就在那天,全球首款低碳交通卡――“世博綠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