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大米抽檢四成鎘超標,市食藥監局卻稱不便透露超標大米品牌,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大三女生陳曉岸昨天(5月17日)下午2時許,陳曉岸依據《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向廣州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寄出信息公開申請函,要求公開鎘含量超標的大米品牌、廠家、處置措施等相關信息。廣州食藥監局昨晚公布了涉及的4家餐飲單位。 “廣州,能給我一碗安心米飯嗎?” 陳曉岸在信息公開申請函里面提出以下申請:1、申請公開鎘含量超標米及米制品的品牌、生產公司(或餐飲單位),以及各品牌鎘含量超標的具體數據;2、申請公開對不合格米及米制品的處置措施,以及對相應公司(或餐飲單位)的處罰措施;3、申請公開食用鎘含量超標米及米制品對人體的危害。“挺荒誕的,既然都已經檢測出來了(大米鎘超標),卻不對外公開是哪些品牌。”陳曉岸說,作為公民,對此具有知情權,更何況“毒大米”關系到每個人的身體健康,“同學們說我是‘飯桶’,那我深愛的廣州,能給我一碗安心的米飯嗎?......閱讀全文
一、 一個多月前,《南方日報》以“湖南問題大米流向廣東餐桌”為題,報道了湖南鎘超標大米進入廣東市場的消息。該報道稱,2009年深圳市糧食集團有限公司從湖南采購上萬噸大米,經檢驗,該批大米質量不合格,重金屬鎘含量超標。但這批大米近日被發現流入廣東市場。廣東是湖南重要的大米輸出地。消息傳出后廣
近年來廣東從湖南采購了不少食用大米。 1 2009年深糧集團從湖南采購上萬噸大米,經深圳質監部門質量標準檢驗,該批大米質量不合格,重金屬含量超標。 2 東莞道窖多家米粉廠證實,當年從深糧集團購買了數百噸大米,用來加工米粉。 3 南方日報記者在廣
近年來廣東從湖南采購了不少食用大米。 1 2009年深糧集團從湖南采購上萬噸大米,經深圳質監部門質量標準檢驗,該批大米質量不合格,重金屬含量超標。 2 東莞道窖多家米粉廠證實,當年從深糧集團購買了數百噸大米,用來加工米粉。 3 南方日報記者在廣州市場隨機抽取多批
重金屬鎘正通過污染土壤侵入稻米;學者抽樣調查顯示中國多地市場上約10%大米鎘超標;中國在多種重金屬污染的稻米之前幾不設防。 從一張油漆斑駁的桌子下面,84歲的李文驤老人扯出小半袋大米。顏色純白,略有透亮感,顆粒飽滿,肉眼看不出這些大米有什么異樣。 但是,經過檢測,這種
據昨天的《北京晨報》報道,為回應公眾質疑,廣州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又在18日晚通過其網站公布了鎘超標的8批次米及米制品生產廠家、品牌標識,其中六批次來自湖南。記者走訪了被檢出大米鎘含量超標的廣州市太洋海鮮酒家,經理表示超標的是員工用米,客人吃的沒有問題。 評判 要嚴格追查鎘大米來源
媒體披露中國大米污染分布圖 南京農業大學農業資源與環境研究所的潘根興教授,早在幾年前,就開始對稻米的鎘污染進行過系統的研究,這是緣于種植水稻的土壤中發現了重金屬超標的狀況,而土壤關系著食用大米的品質,水稻自身的獨特的“基因”,也影響著水稻米粒吸收土壤中特殊物質的能力,而其中稻米對于鎘污染的吸附作用
大米是中國人的主食,zui近一則與它相關的新聞引發人們的關注:抽樣調查顯示,包括華東在內的全國六個地區10%左右的市售大米樣品鎘超標。鎘是一種重金屬,長期積累將對人體的骨骼、腎臟造成危害,這讓眾多關注食品安全的消費者感到擔憂。中國大米污染分布圖,耕地土壤早在上世紀60年代以前就已被重金屬鎘所污染,相
近期,湖南大米因含鎘量超標問題再次成為全國公眾關注的焦點。廣東省食品安全委員會近日公布了2013年抽檢發現的126批次鎘超標大米,其中確定由湖南廠家生產的多達68批次(多批次散裝米產地不明)。而這已經不是湖南大米第一次被檢出鎘超標,“鎘大米”危機瞬間席卷全國,各地紛紛抽檢自查。25日,
在尷尬的困局面前,民間和官方的力量正在發酵。 7月,長沙市環保局發布消息,長沙率先在全國對種植農產品的土壤進行環保認證—— 長沙會對符合土壤環保認證要求的農產品基地,頒發土壤環保認證證書、標牌,其生產的農產品可使用土壤環保認證標志。 這意味著,以后我們吃的稻米果蔬,都可能帶上“
在湖南,常可以看到這樣的風景,大量的工廠、冶金場和礦場的附近,坐落著大量的稻田。湖南是中國聞名的有色金屬之鄉,中部地區重要的有色金屬和重化工業云集,有色冶金、化工、礦山采選等行業占到全省工業的80%以上。 而現在,由于重金屬污染而引發了生態災難,這場災難的后遺癥在水稻種植上的影響正在凸顯。
大米是中國人的主食,最近一則與它相關的新聞引發人們的關注:抽樣調查顯示,包括華東在內的全國六個地區10%左右的市售大米樣品鎘超標。鎘是一種重金屬,長期積累將對人體的骨骼、腎臟造成危害,這讓眾多關注食品安全的消費者感到擔憂。不過專家在接受晨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上海市售大米主要來自東北、江蘇
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青翠欲滴的蔬菜,卻是從污染土壤中長出的“毒菜”。香噴噴的大米,卻是從污染土壤中長出的“毒大米”。近日,“鎘大米”、“重金屬超標”的蔬菜頻頻刺激人們的神經,土壤污染成為了繼空氣、水污染之后,對生活安全最大的“殺手”。 日前,廣東省人大常委會組織廣東省的全國人大
廣東省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下稱“食安辦”)于21日深夜通報,廣東省相關部門已抽檢出31批次鎘超標大米。其中14批次大米產地為湖南,4批次大米產地為江西,2批次大米產地為廣西,還有5批次大米產地為廣東本地,剩下的6批次大米尚未公布產地。 “我們這次進行全省摸查是從4月份開始布置的。”食安辦
繼廣東之后,福建日前在該省質量技術監督局的官網上通報了今年第二季度糧食類加工產品抽查結果。結果顯示,幾家企業生產的大米存在鎘超標。 2013年二季度,福建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對該省企業生產的大米等糧食類加工品進行了抽查,共抽查350家企業生產的377批次產品。其中,抽查大米295批次,合格29
為回應公眾質疑,繼公布餐飲單位后,廣州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又在18日晚通過其官方網站公布了8批次鎘大米和米制品的品牌和生產廠家。其中,問題大米全部來自湖南,而米粉制品由兩家東莞廠家生產。 根據廣州食藥監局通報,8批次鎘大米和米制品的生產廠家和品牌分別為:湖南攸縣大同橋鎮大板米廠生產的“高安大米
看到“清水塘”這個地名,不難想象它的由來。然而,這個位于湖南株洲市的工業區,卻一度是這里污染最嚴重的地區,企業排放的污水中很多重金屬超標,其中就包括最近被人們熟知的有毒金屬“鎘”。 以前,五顏六色的污水直接從化工、冶煉等企業排到湘江,和清水塘這個名字反差強烈。“污水一會兒碧綠,一會兒墨綠,
一項調查表明,在華東等六個地區的縣級以上市場中,隨機采購大米樣品91個,結果顯示:10%左右的市售大米鎘超標。與此相關的調查顯示,我國受重金屬污染的耕地面積已達2000萬公頃,占全國總耕地面積的1/6。(見5月26日《光明日報》) 耕地重金屬污染現象,一度相關信息缺乏透明度,令國人十分糾結
近期有媒體報道稱“10%左右的市售大米鎘超標”,農業專家昨天緊急聲明:鎘超標調查僅限于樣品,不代表全國市場情況。同時,北京市場未發現鎘超標的“毒大米”。 昨天,“鎘超標大米”調研團隊負責人――南京農業大學教授潘根興通過媒體發表特別聲明時表示,調研所指鎘超標僅指樣品,而
近期有媒體報道稱“10%左右的市售大米鎘超標”,農業專家昨天緊急聲明:鎘超標調查僅限于樣品,不代表全國市場情況。同時,北京市場未發現鎘超標的“毒大米”。 昨天(15日),“鎘超標大米”調研團隊負責人――南京農業大學教授潘根興通過媒體發表特別聲明時表示,調研所指鎘超標
超標鎘大米風波持續發酵,近日,廣東順德查出9批次鎘含量超標大米,產地包括湖南、江西和廣東樂昌(詳見本報昨日A07版)。記者昨日從福州市糧食局、福州市糧食批發交易市場獲悉,新一輪被曝光的鎘超標大米品牌,福州均沒有銷售。稍早前,廣州曝光的8批次鎘大米品牌,也未進入福州市場。 昨日,市糧食局再次
近段時間以來,在新聞媒體報道、微博以及各種傳言引導下,國人目光再一次無可奈何地聚焦食品安全問題,這一次備受關注的,是大多數人每天都會吃到的大米。 除早前廣東食安辦公布的多批次來自湖南的大米被檢出鎘超標外,連日來,在一些媒體報道以及微博爆料中,南方的多個省份也被指存在相當大數量
全國最大的水稻主產區湖南省正遭受“毒大米”事件影響。《經濟參考報》記者近日調查了解到,受不久前關于湖南上萬噸大米重金屬鎘含量超標的事件影響,湖南省米廠出現“停工潮”,在湖南最大的米市“蘭溪米市”,當地企業反映已有70%的米廠停工。 對于“毒大米”事件,湖南方面已經成立了調查組,但
擔憂后期賣糧難,部分農民考慮棄種 全國最大的水稻主產區湖南省正遭受“毒大米”事件影響。《經濟參考報》記者近日調查了解到,受不久前關于湖南上萬噸大米重金屬鎘含量超標的事件影響,湖南省米廠出現“停工潮”,在湖南最大的米市“蘭溪米市”,當地企業反映已有70%的米廠停工。
近日,在美國化學學會的年度會議上,蒙茅斯大學化學系副教授查納古拉伊·通格薩伊表示,中國大米鉛超標問題嚴重,并將污染歸咎于工業廢水灌溉。這一事件迅速引發各界關注。 未經處理的工業廢水是否會導致大米重金屬超標?如何制止人們非法使用工業廢水灌溉農田?針對這些問題,近日,《中國科學報》記者采
7月10日,經歷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改革后的國家衛生和計生委(以下稱"衛生計生委")首次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有關食品標準制定的問題。 據食品安全標準與監測評估司副司長陳銳介紹,改革后,衛生計生委主要負責食品安全風險監測、評估,制定并公布食品安全標準,此外還有一些食品安全性審查、食品安全檢驗機
自科學家首次告誡世人大米中砷含量超標已經超過十年,這個警告是基于水稻有一種天然吸附土壤中有毒元素的能力。 接踵而至的研究已經證明米制品中的砷含量比任何谷物都要高。消費者健康的倡導者正在積極敦促健康監管機構制定大米安全標準。 中國作為世界大米高消費國,正在這樣做。世界衛生組織目前正在擬
糧食安全是每一個市民都關心的問題。 媒體曝光萬噸湖南重金屬鎘超標大米流入廣東市場,省政府部署加強糧食市場監管 2月27日,南方日報報道湖南重金屬鎘超標大米流入廣東市場問題后,省委、省政府領導高度重視。根據省政府領導意見,省政府有關部門迅即召開會議,研究處置辦法,確保市場糧食安全。
媒體曝光萬噸湖南重金屬鎘超標大米流入廣東市場,省政府部署加強糧食市場監管 2月27日,南方日報報道湖南重金屬鎘超標大米流入廣東市場問題后,省委、省政府領導高度重視。根據省政府領導意見,省政府有關部門迅即召開會議,研究處置辦法,確保市場糧食安全。 省
一些地方可能錯失了土壤和水資源污染的早期治理時機,而消除鎘米危機和治理土壤、水資源污染問題,注定是個長期的過程。最重要的是,要立刻行動起來,不妨從公開污染真相開始。 繼廣州檢出鎘超標大米及米制品后,廣東順德食藥監局20日通報了順德市場大米抽檢結果,9批次大米鎘超標。最新報道還顯示,肥料和水
湖南省的土地重金屬污染嚴重是導致水稻鎘超標的重要原因。 鎘超標的大米危機深重,已嚴重危害人民健康。而湖南大量耕地遭受重金屬污染,受重金屬污染的農田土壤面積不低于20%,農田鎘污染正大面積發展。 鎘污染的土地與鎘超標的大米,二者之間有何關系?長期從事鎘污染土壤治理研究的羅琳教授解析了其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