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一戎:加快打造持續演進的“透視地球”空中實驗室
中新網北京5月27日電 (記者 孫自法)如何推進“透視地球”項目實現重大標志性成果產出?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空天院)院長吳一戎表示,要加快“透視地球”技術研發,推動集成應用驗證,打造持續演進的“透視地球”空中實驗室。中國科學院空天院5月27日向媒體發布信息說,由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地球觀測與導航”重點專項管理辦公室主辦、中國科學院空天院承辦的“透視地球”項目群技術研討會26日在廣西桂林舉行,吳一戎院士出席會議并對“透視地球”技術方向、實施目標等提出具體要求。吳一戎強調,隨著地球系統科學理念的不斷演進和人工智能(AI)等新技術的快速發展,對地球系統的觀測已經從對地球表面形態的觀察,深入拓展到探測、分析地球圈層的內部結構及其演變過程。這一共識正是“地球觀測與導航”重點專項在“十四五”期間部署一批“透視地球”項目的重要目標。吳一戎希望“透視地球”各項目團隊協同努力,加快推進完成大氣、海洋、植被和固體地球等各圈層......閱讀全文
大國科學家吳一戎:學科交叉觸發顛覆性成果
低調、務實,是外界對中國科學院院士、中科院電子學研究所所長吳一戎的一致印象。 這位院士主持的研究,曾填補了我國在遙感衛星地面系統等領域的多項關鍵技術的空白。 創新路上,如何探索“無人區”,出原創性的科技成果?吳一戎認為,“學科交叉”是秘訣。他說,必須走綜合交叉的路,必須加長研究的鏈條,
大國科學家吳一戎:學科交叉觸發顛覆性成果
低調、務實,是外界對中國科學院院士、中科院電子學研究所所長吳一戎的一致印象。 這位院士主持的研究,曾填補了我國在遙感衛星地面系統等領域的多項關鍵技術的空白。 創新路上,如何探索“無人區”,出原創性的科技成果?吳一戎認為,“學科交叉”是秘訣。他說,必須走綜合交叉的路,必須加長研究的鏈條,
吳一戎院士:打造持續演進的透視地球空中實驗室
5月26日,由“地球觀測與導航”重點專項管理辦公室主辦、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空天院)承辦的透視地球項目群技術研討會在廣西桂林召開。中國科學院院士、空天院院長吳一戎強調,隨著地球系統科學理念的不斷演進和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的快速發展,對地球系統的觀測已經從對地球表面形態的觀察,深入拓展到探測
吳一戎院士:打造持續演進的透視地球空中實驗室
5月26日,由“地球觀測與導航”重點專項管理辦公室主辦、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空天院)承辦的透視地球項目群技術研討會在廣西桂林召開。中國科學院院士、空天院院長吳一戎強調,隨著地球系統科學理念的不斷演進和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的快速發展,對地球系統的觀測已經從對地球表面形態的觀察,深入拓展到探測、分
如何解決中國星地通信瓶頸問題?聽吳一戎院士說
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中國科學院空天院)6月28日對外宣布成功開展星地激光高速通信業務化應用實驗。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空天院院長吳一戎表示,“激光+微波”組合運行模式,將有望徹底解決中國星地通信瓶頸問題。 中國科學院空天院介紹說,該院利用自主研制成功的500毫米口徑激光通信地面系
吳一戎院士:打造新時代空天信息戰略科技力量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8/506401.shtm
吳一戎任空天信息大學內涵建設工作專班主任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3/495000.shtm據山東省教育廳官網消息,2月28日上午,山東省委教育工委常務副書記,省教育廳黨組書記、廳長李明會見空天信息大學(籌)內涵建設工作專班主任,中科院院士、中科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院長吳一戎
吳一戎:加快打造持續演進的“透視地球”空中實驗室
中新網北京5月27日電 (記者 孫自法)如何推進“透視地球”項目實現重大標志性成果產出?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空天院)院長吳一戎表示,要加快“透視地球”技術研發,推動集成應用驗證,打造持續演進的“透視地球”空中實驗室。中國科學院空天院5月27日向媒體發布信息說,由國家重點研發
扎根科研一線的院士——記中科院電子學研究所所長吳一戎
簡介:吳一戎,男,漢族,1963年7月生,199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現任中國科學院電子學研究所所長、研究員、博士生導師、所黨委委員,中國科學院大學電子電氣與通信工程學院院長,中國科學院院士,第十二屆全國政協委員,黨的十八大、十九大代表。 “我是1999年入黨”,作為一名有著將近20年黨齡的黨員
“奧密克戎”為何讓全球“一級戒備”
11月25日,南非報告發現新冠病毒突變毒株B.1.1.529,26日,世界衛生組織將其命名為“奧密克戎”。該毒株問世后,全球各國迅速開啟“一級戒備”,美、英等國第一時間向相關地區發布旅行禁令,以色列甚至進入“封國”狀態,全面禁止外國游客入境。 “奧密克戎”為何如此可怕?其傳播速度有多快?諸
“奧密克戎”為何讓全球“一級戒備”
11月25日,南非報告發現新冠病毒突變毒株B.1.1.529,26日,世界衛生組織將其命名為“奧密克戎”。該毒株問世后,全球各國迅速開啟“一級戒備”,美、英等國第一時間向相關地區發布旅行禁令,以色列甚至進入“封國”狀態,全面禁止外國游客入境。 “奧密克戎”為何如此可怕?其傳播速度有多快?諸多變
吳天一院士:守望高原“好曼巴”
吳天一(左)為牧民看病 每次,當操著一口地道安多藏語的高原醫學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吳天一到來時,牧民的帳篷里都會格外熱鬧。 從青海省西寧市到瑪多縣開車要八九個小時,沿途均為高海拔地區。很多年輕人都吃不消,年過七旬的吳天一卻一點兒沒表現出不適,一下車就穿上白大褂給牧民看
吳天一:我國高原醫學事業“拓荒者”
世界屋脊上,一位80多歲高齡的老人帶領醫學團隊,跋涉在離藍天、白云最近的天路。他是征服高峰的“攀登者”,是我國高原醫學事業的“拓荒者”,更是“七一勛章”獲得者和感動中國人物,他就是中國工程院院士 吳天一。從醫一甲子,吳天一院士以真摯的人民情懷,踐行著共產黨員的初心和使命,他的名字,深深烙在青藏高原各
吳天一新書發布-首次系統提出“高原減肥”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5/500822.shtm
吳一龍:莫把基因檢測當“算命先生”
精準醫療是醫學界當下最熱門的話題,可是何為精準醫療,精準醫療是否存在泡沫,作為精準醫療入口的基因檢測又該如何發展?12月10日,一場由中國健康促進教育協會主辦的“健康中國2030·精準醫療互動研討會”在江蘇南京舉行。廣東省人民醫院吳一龍教授,江蘇省腫瘤醫院馮繼鋒教授,四川大學步宏教授,北京大學腫
吳一龍:莫把基因檢測當“算命先生”
精準醫療是醫學界當下最熱門的話題,可是何為精準醫療,精準醫療是否存在泡沫,作為精準醫療入口的基因檢測又該如何發展?12月10日,一場由中國健康促進教育協會主辦的“健康中國2030·精準醫療互動研討會”在江蘇南京舉行。廣東省人民醫院吳一龍教授,江蘇省腫瘤醫院馮繼鋒教授,四川大學步宏教授,北京大學腫
高原醫學的開拓者吳天一:一個選擇走一生
吳天一是中國高原醫學的開拓者和領軍者,因為他的研究和保障,青藏鐵路建設期間才有了14萬建設工人無一例因高原病死亡的“醫學奇跡”。一生從事高原醫學研究,吳天一身體上遭受過很多創傷,也感受到很多快樂。現在,85歲的他仍然沒有停下腳步。《面對面》專訪了吳天一。開拓高原醫學吳天一出生在新疆塔吉克族一個知識分
吳岳良:這只是人生一個新的起點
在新一屆院士評選結果頒布之后,中科院理論物理研究所所長吳岳良收到了一位老院士的電子郵件:“祝賀你在45歲即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這是理論物理所自1980年以來第一次增加粒子物理方面的院士。希望你能繼續堅持在科學前線奮斗,努力作出好的科學結果。希望你注意身體健康,盡可能長久地為黨、為人民服務!”這可以
吳天一院士被授予“十大醫學泰斗”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8/506643.shtm記者8月16日從青海省心腦血管病專科醫院獲悉,在8月19日第6個中國醫師節來臨之際,中國醫師協會第八屆醫學家年會(2023)上,中國工程院院士、七一勛章獲得者吳天一被授予“十大醫學泰斗
-專訪李廈戎:一個在生物領域創業的數據控
李廈戎稱自己為數據控,他致力于機器學習算法和分布式系統的實際應用。目前他正在生物數據領域創業,創辦聚道科技(Genedock),希望用數據技術推動生命健康行業革新。李廈戎曾在中國最大的移動數據服務平臺友盟工作,他作為首席數據科學家,帶領團隊針對移動數據特點,構建了面向數十億移動設備的ID映射和用
長春應化所舉辦公文處理專題培訓
培訓現場 為進一步提高管理人員的綜合素質和工作效率,保證公文處理的標準化和規范化,7月23日至24日,中科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舉辦公文專題培訓,特邀中科院辦公廳文書檔案處處長吳戎和院ARP公文系統技術負責人李艷春授課。相關管理部門人員、公司管理崗位人員和實驗室行政秘書等50余人參加了培
吳天一院士被授予“中國十大醫學泰斗”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8/506689.shtm
科普:“德爾塔克戎”真的來了
新華社北京3月15日電(記者葛晨 劉曲)新冠變異病毒德爾塔和奧密克戎毒株尚在全球肆虐,科研人員證實,兩者重組而成的所謂“德爾塔克戎”毒株已經出現,全球防疫不容松懈。“流感數據共享全球倡議”平臺說,“可靠證據”顯示德爾塔和奧密克戎毒株的重組毒株已經出現。世界衛生組織日前在新聞發布會上確認,這種重組毒株
戎昭金:行星仰望者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4/2/517417.shtm
專家:中國空天信息產業生態正由“大”變“強”
“中國不僅在空天信息技術進行了全鏈條科技創新布局,而且通過科技成果轉化,空天信息產業生態發展正由‘大’變‘強’。”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院長吳一戎12日在接受采訪時表示。 2022數字地球生態峰會12日在安徽合肥舉行,來自空天信息產業領域的專家學者和行業代表共同探討中國空
雙“毒”合一?塞浦路斯研究人員稱發現“德爾塔克戎”毒株
據以色列《耶路撒冷郵報》9日援引塞浦路斯媒體報道,塞浦路斯大學研究人員疑似在當地發現一種德爾塔與奧密克戎的重組新冠毒株,其基因與德爾塔毒株更為接近,但擁有大量奧密克戎毒株的特有變異。因此,該毒株被研究人員命名為“德爾塔克戎(Deltacron)”。 塞浦路斯共和國總統新冠肺炎科學咨詢委員會成員
美國出現第一例奧密克戎毒株感染病例
當地時間12月1日,美國國家過敏癥和傳染病研究所所長福奇在白宮簡報會上宣布,加州已經發現美國第一例感染奧密克戎毒株的新冠肺炎患者,患者11月22日從南非返回加州,并于11月29日檢測呈陽性。 福奇稱,經過加州舊金山公共衛生部和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的證實,感染者的病毒源為變異毒株奧密
“吳偉仁星”,你好!
? 9月8日,“吳偉仁星”命名儀式在京舉行。為褒揚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中國工程院院士吳偉仁在月球與深空探測領域的突出貢獻,國際天文學聯合會(IAU)小行星命名委員會批準將編號為281880號的小行星正式命名為“吳偉仁星”。中國航天六十余年來,已有以錢學森、孫家棟、欒恩杰等老一輩科學家為代表的多位功
吳一龍教授:2016年美國臨床腫瘤學會年會“路線圖”
每年的美國臨床腫瘤學會年會就像一個超級“嘉年華”,層出不窮新研究、新熱點、新觀點、新“明星”(藥)令人眼花繚亂。如何能有條不紊地即能抓住重點,又能兼顧熱點,大概是每位即將親身經歷或者隔空關注年會的醫生的“心事”。為此,記者特別邀請中國臨床腫瘤學會(CSCO)理事長、廣東省人民醫院吳一龍教授,為讀
吳楊獎新增基礎醫學獎-施一公邵峰獲獎
被人稱之為“中國醫藥最高榮譽”的“吳階平-保羅?楊森醫學藥學獎”(簡稱“吳楊獎”)今天(11月27日)上午在北京大學醫學部舉行頒獎典禮,13位為中國醫學、藥學、衛生做出杰出貢獻的專家學者獲獎,致辭的有吳楊獎名譽主席、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桑國衛,吳楊獎共同主席、原衛生部副部長、中國醫院協